返回首页

凤眼莲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花斑鱼的养殖条件?)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2 18:53   点击: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花斑鱼的养殖条件?

这里给您介绍花斑鱼(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方法供您参考:

(一)苗种培育技术

1、鱼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立方米,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 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立方米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食盐水浸泡鱼体。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 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二)成鱼养殖技术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二是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 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 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二、水葫芦怎么养?

步骤/方式1

养殖水葫芦可以采取水培的方法,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株苗,将根部受损、腐烂、老化的部位剪除,然后用多菌灵药剂浸泡6小时,再将水葫芦放在水培容器中,加入静置24小时的自来水即可。

步骤/方式2

水葫芦喜光照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葫芦放在向阳的场地,让植株每天接受6小时以上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而且水葫芦喜温暖,养殖温度不宜低于25度,以免植株生长不良。

步骤/方式3

水葫芦的长势较快、繁殖性强,养殖期间要不断修剪根部老化、感染病害的部位,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植株的观赏价值,而且要每隔一年为水葫芦分株一次,以免栽种密度过高,容易滋生病害。

三、乌鳢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在我国分布较广,有鳃上辅助呼吸器官,对缺氧的忍耐性强,能于水沟、池塘或水库的浅水区等水体自然繁殖,适应范围广, 是一种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凶猛性鱼类。乌鳢含肉量高, 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 医药上还有补血、收敛作用,成为外科手术后食用的滋补品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是我国目前较为普遍的水产养殖品种。

但是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乌鳢养殖产业面临着环保、资金、技术、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在当前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理念的大背景下,乌鳢养殖产业也需要在产品供给侧改革和品种优化、技术升级上,不断实现突破、创新和发展。

要实现乌鳢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首先要在亲鱼培育和人工孵化上下功夫,以解决苗种供应和人工驯养的瓶颈和难题,从而实现乌鳢人工养殖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养殖质量、效益和水平。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在乌鳢亲鱼培育和人工孵化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乌鳢亲鱼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技术支撑

一个产业的培育、成长、发展和壮大,离不来技术的支撑和支持。为加快乌鳢产业的绿色、安全、健康、长足发展,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制定了《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并于2012年由三门峡市技术监督局以地方标准的形式对外发布,填补了我市没有水产养殖标准的这一空白,使乌鳢养殖有章可循,《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对乌鳢的养殖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使乌鳢养殖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做到可控、可查、可检索、可追溯,为实现乌鳢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培育足量、体格健壮、优质无病的成熟亲鱼是亲鱼人工繁殖的基础。要想获得成熟合格的亲鱼,必须满足亲鱼生长发育的要求,采取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法。为做好乌鳢亲鱼的培育,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还在《乌鳢养殖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了《乌鳢亲鱼养殖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乌鳢亲鱼池塘养殖生产的环境条件、亲鱼选择、亲鱼放养和饲养管理技术,该技术规范适用于乌鳢亲鱼养殖生产的全过程有效控制,是指导亲鱼养殖的规范性文件。

二、关键节点

1.亲鱼池的选择:亲鱼培育池是亲鱼的生活环境,培育池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亲鱼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亲鱼培育可以单养,也可与其他家鱼混养,应视当地实际情况而定。亲鱼培育池应水源充沛,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底无淤泥或有少量淤泥,底平坡好,容易捕捞。面积以300~700m 2 为好,水深以1.0~1.5m为宜。池形为长方形,东西走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池子四周或一边种植水浮莲、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带,面积为池子的1/5左右,这样既可防止乌鳢外逃,又可遮荫降温,还可调节水质,有利乌鳢亲鱼生长发育。与其他家鱼混养时,除了具备适合的池塘环境条件外,还要求水上池坡要高,以防乌鳢跳出水面潜逃。若水位高时,池子四周要设防逃网。

2.亲鱼池的清整:亲鱼放养前,必须彻底清塘,以消灭病原体、杀死敌害及改善水质,以利亲鱼生长发育。亲鱼单养塘,在放养亲鱼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清塘方法:干塘每平方米用生石灰200g,或漂白粉15g;带水清塘用量适当增加,以杀尽敌害为准,一般水深1m时,每平方米用生石灰400g,或漂白粉40g)。与其他家鱼混养时也应彻底清塘,方法同上。

3.亲鱼放养:亲鱼最好在上年的冬季之前放养,最迟不超过当年3月底。雌、雄亲鱼按1∶1比例分池饲养。雌、雄亲鱼鉴别见表1。

表1 乌鳢雌雄亲鱼鉴别表

选择亲鱼时,应选2~3龄的,雌鱼个体重在1kg以上,雄鱼个体重在1.5kg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态端正,个体均匀,性腺发育较好。亲鱼放养量,按每亩水面单养放200kg,与其他家鱼混养放50~100kg。

三、注意事项

1.放养池的大小应根据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例如一次能繁殖50~70对,基本上按每10m 2 放养1对的原则,则选择0.6~1亩的池塘;如果一次只能繁殖30~40对,则选择0.3~0.6亩的池塘。其主要原因是,当亲鱼性腺已成熟时最好是一次捕捞,一次催产,不宜多次捕捞。因为乌鳢拉网捕捞起捕率较低,一般是将池水抽干捕捉,对亲鱼刺激很大。池塘过大,亲鱼过分集中,多次抽干,多次捕捞,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多次强烈刺激,会造成亲鱼的性腺退化,影响后面几批的催产效果。所以应采取每池的放养量和每次繁殖量配套的原则选择亲鱼池的大小。池深1.5~2.0m为宜,灌水1.0~1.5m,池埂高出水面0.5m以上。若池深只有1.0~1.2m,水仍可灌到0.8~1.0m,四周插上竹篱笆或旧鱼网围栏,高1.5 m,防止乌鳢跳出池塘。

2.放养前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一般采用干塘消毒。若淤泥过厚的要挖掉过多的淤泥,留下20cm左右。每亩用50~75kg生石灰清塘,灌水10天后可以放养亲鱼。在池中养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供乌鳢隐避栖息,同时有防逃作用。如果选择的亲鱼是野生的,亲鱼池中可放养一些小杂鱼,规格要小,不宜过大。

3.亲鱼的放养关键是密度、时间和雌雄比例。密度一般按每亩放养100~150kg,最多不超过200kg。应按亲鱼的规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左右。密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影响亲鱼的活动空间,过低不容易驯养,特别是野生亲鱼,这些都会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时间安排于3月份。3月到4月,水温在20~25℃,摄食比较旺盛。亲鱼通过捕捞、运输,特别是野生亲鱼到了新的生态环境中,使之适应新环境主动摄食,恢复体质,而且可以促进性腺的发育,提高雌鱼的怀卵量。放养时雌雄基本上按1∶1的比例混养。亲鱼下池前采用2%~3%的食盐水消毒或用30mg/kg的福尔马林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亲鱼池。

四、水葫芦快速爆盆方法?

水质。水葫芦喜欢雨水或池塘里的水,自来水养殖的话,要把自来水在阳光下放置两天后再用。

水葫芦喜欢雨水或者池塘里的水,水葫芦在池塘里繁殖很快,会霸占整个水面,在家里养殖,最好也用池塘里的水养殖。

自来水养殖水葫芦,一定要在阳光下暴晒两天,让里边的氯气充分发挥,才可以拿来养殖水葫芦。

2.光照。水葫芦喜光,我们要把水葫芦放到采光最好的地方养护,让水葫芦接受充足的光照。

水葫芦喜欢光照,我们要把水葫芦放到采光好的阳台或者飘窗上,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的时候,还可以把水葫芦放到室外采光好的地方养护,让岁葫芦接受全日光照射。

3.温度。水葫芦喜欢温暖的环境,18-28摄氏度之间,最适合水葫芦生长,冬季,我们要把水葫芦放到温暖的室内养护。

水葫芦喜欢在温暖的环境里生长,冬季,要做好保温措施,防止发生冻伤。

五、凤瓜莲花的培养?

凤眼莲怎么养

1、适宜环境

凤眼莲是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凤眼莲的适应性非常强。凤眼莲适宜的水温18-23℃,如果水温超过35℃也可生长,气温低于10℃就会停止生长。

2、水质

凤眼莲一般是水培的,可以放在水塘里面养,如果是家庭栽种,可以直接用自来水养就可以了,水中可以加入一些营养液。

3、光照要求

凤眼莲是喜欢光照的,光照的时间越长,光合作用,生长越旺盛。不管环境气候冷暖,每年要保持光照4-5小时。

特别是在春季,如果2-3天不能见光、透光,凤眼蓝容易烂根,甚至死亡。所以在养护中要给足光照。

4、换水要求

凤眼蓝是喜欢湿润的环境,室内相对湿度要在70%-80%比较合适。春季气温增高,风大,水分蒸发快,所以需要经常喷洒池水和定期换水。

通常每隔2个月换-次水,水的温差不应太大。

5、施肥要求

除了凤眼莲在保种苗前施足底肥外,保种期间也要经常注意追肥,可以用腐熟的人粪尿,按1:20的浓度稀释。追肥时不可直接洒在种苗上。

6、环境通风

养殖凤眼莲,每天要坚持通风,以保持客观存在内空气新鲜。到4月下旬,白天可全部打开门窗,下午45时再关上。

到放养前10天,昼夜均应全部打开,进行炼苗,使种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为种养作好准备。

7、虫害防治

凤眼蓝初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及时捞除水中青苔、杂草。常见的害虫有蚜虫,可用40%的乐果2000倍稀释液喷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