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种植杏树苗杏树?
1.出苗后等长到50厘米进行移栽。
2.移栽的时候注意株行距的控住,按照株距4米,行距4-5米进行,保证后期的生长空间。
3.移栽的时候及时覆土提苗,再进行覆土,浇灌定根水。
二、杏树种植技术,杏树怎么种植技术?
提高杏树坐果率的途径,最根本的是减少杏花退化,提高有效花率;另外,还要配置好授粉树,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1)提高有效花率。选用花器退化轻的品种,如串枝红杏;搞好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控制后期徒长,合理修剪,改善群体和个体的光照条件,注意培养利用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夏季摘心,增加营养积累。
(2)配置授粉树和人工辅助授粉。杏自花结实率很低,为提高坐果率,一是配植授粉树,二是人工辅助授粉。这样,杏树坐果率可达80%以上。
(3)喷“九二O”。在落叶前1个月左右(冀中南地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喷布50—100PPM的“九二O”,可让树体内积累多的养分,使花芽发育更加充实,从而有效地提高杏树坐果率。
因人为和自然因子的影响,致使相当一部分进入结果或盛果期的杏树出现年年开花少见果或不见果的现象,使杏树生产的效益不理想。几年来,本人通过多处杏园的实地调查,对影响杏树坐果的成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找出了影响杏树坐果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影响杏树坐果的因子
1.授粉树配置因子。我国目前大多数杏树品种白花不结实,而部分农民发展杏树时恰恰忽略这一种重要现象,建园时,栽植单一品种或授粉树配置不当,往往是花而不实,低产或连年无收。
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民在杏树建园时,只注意新品种的引进发展,对授粉树的配置不懂或重视不够,有些虽配置授粉树,但授粉树数量过小,仅占总量的1%--3%,且栽植的方式又不科学,不能较好的授粉,直接导致杏树开花多,坐果少,产量低。
2。
肥水因子。足量的无机和有机肥料供应是杏树丰产的基础。目前,大部分杏园不仅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氮素肥也远远不能满足杏树生长结果需要。有的杏树甚至多年不施肥,造成营养缺乏、生长衰弱,体内有机物含量极低,生理机能不高,不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出现了花芽多、花量大、坐果少的状况。
杏树比较抗旱,一般情况下不需浇水,但在干旱状态下不及时浇水,会造成严重的落花和生理落果。
3.修剪因子。杏树为喜光树种,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结果良好。有些杏树处于放后状态,不行修剪,有些修剪不当,造成枝条徒长,树冠郁闭,使退化花增多,影响了坐果。
还有些杏树修剪时留枝不合理,枝条的空间、剪留长度不妥等也造成了落花落果。
4.气候因子。杏树树体虽然耐寒,但花和幼果常会因遭晚霜危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这是造成“杏树满树花,果实稀拉拉”的最主要原因。冻害的成度与低温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杏树的花和幼果受冻害的临界温度为初花期-3.9℃、盛花期-2.2℃、幼果期-0.6℃。
因此,花期避冻和防冻已是部分地区发展杏树生产,提高产量,增加收益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提高杏树坐果率的对策
1.合理配置授粉树。建园时一定要做好授粉树的配置。选择授粉树时,要充分考虑以下条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量多、花粉质量好;与主载品种能相互授粉结果良好;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盛果期,经济结果寿命长短相近,且果实也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与主栽品种管理条件相似,成熟期相近。
杏树授粉树的配置要便于传粉和管理,配置数量可占20%--50%。如果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有同样经济价值又能互相授粉可多栽,否则应适当少栽。授粉树与主栽品种可隔行栽植,小型杏园可采用“中心式”授粉树配置方式。
2.加强肥水管理。
杏树虽然耐瘠薄的土壤,但对肥料的反应非常敏感。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增强树势,减少退化花数量提高坐果率。杏树施基肥应在10月下旬为好,以有机肥为主,盛果期树每株100kg优质农家肥混入1kg氮、磷、钾复合肥,初果期树减半施入。基肥对提高花芽质量,促进次年春季生长和提高坐果率有明显作用。
追肥要在杏树发芽前、幼果生长期分别进行,盛果期、初果期树每株每次分别追施高效复合肥1.5--2kg和0.5--1kg。6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隔2周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肥,对提高果品质量和次年花芽质量非常好。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在干旱年份,开花前后灌水可显著提高坐果率。
有条件的地区应在落叶后灌一次水,以利于杏树越冬和次年结果。
3.合理修剪。杏树修剪因品种、树龄、树势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幼树期间树势较旺,除对主枝延长枝进行短截外,其他枝条以缓放为主,尽可能的多保留枝条,主要是依靠生长期摘心来培养结果枝组和树型。
尽可能多培养中、短枝结果,因这类枝停止生长早、芽发育充实,花芽质量好,利于提
高坐果率,夏季可连续摘心和化控,及时抹芽。冬剪除病虫枝、过密枝外很少去枝,利于树冠的早形成和增加结果单位的数量。盛果期树应采取夏剪和冬剪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形成新果枝,并注意培养基部结果枝组及结果枝,避免空膛现象,达到内外上下立体开花结果,实现高产高效益。
4.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霜冻防治。杏开花较早,易遭霜冻危害。首先在建园时,不要在低洼处和背阴处栽植杏树;其次,晚霜危害严重的地区,要选择开花晚的品种,并采取冬季重剪和夏季摘心的措施培养大量副梢果枝,使盛花期延迟数日以避免霜害;再次是采取化控的方法推迟开花期,如用青鲜素500--2000ppm在花芽膨大期喷布,可以推迟开花期4--6天,并使20%以上的花芽免受霜冻而提高坐果率。
同时,也可在晚霜来临前点燃事先准备好的秸秆和落叶等杂物,使烟雾笼罩杏园,以减轻霜冻危害,也可以开花前10天左右全园灌水,以降低地温,能推迟开花3--4天,起到避免或减轻晚霜危害的作用,实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
三、怎么种植杏树?
提高杏树坐果率的途径,最根本的是减少杏花退化,提高有效花率;另外,还要配置好授粉树,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1)提高有效花率。选用花器退化轻的品种,如串枝红杏;搞好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控制后期徒长,合理修剪,改善群体和个体的光照条件,注意培养利用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夏季摘心,增加营养积累。
(2)配置授粉树和人工辅助授粉。杏自花结实率很低,为提高坐果率,一是配植授粉树,二是人工辅助授粉。这样,杏树坐果率可达80%以上。
(3)喷“九二O”。在落叶前1个月左右(冀中南地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喷布50—100PPM的“九二O”,可让树体内积累多的养分,使花芽发育更加充实,从而有效地提高杏树坐果率。
因人为和自然因子的影响,致使相当一部分进入结果或盛果期的杏树出现年年开花少见果或不见果的现象,使杏树生产的效益不理想。几年来,本人通过多处杏园的实地调查,对影响杏树坐果的成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找出了影响杏树坐果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影响杏树坐果的因子
1.授粉树配置因子。我国目前大多数杏树品种白花不结实,而部分农民发展杏树时恰恰忽略这一种重要现象,建园时,栽植单一品种或授粉树配置不当,往往是花而不实,低产或连年无收。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民在杏树建园时,只注意新品种的引进发展,对授粉树的配置不懂或重视不够,有些虽配置授粉树,但授粉树数量过小,仅占总量的1%--3%,且栽植的方式又不科学,不能较好的授粉,直接导致杏树开花多,坐果少,产量低。
2.肥水因子。足量的无机和有机肥料供应是杏树丰产的基础。目前,大部分杏园不仅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氮素肥也远远不能满足杏树生长结果需要。有的杏树甚至多年不施肥,造成营养缺乏、生长衰弱,体内有机物含量极低,生理机能不高,不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出现了花芽多、花量大、坐果少的状况。杏树比较抗旱,一般情况下不需浇水,但在干旱状态下不及时浇水,会造成严重的落花和生理落果。
3.修剪因子。杏树为喜光树种,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结果良好。有些杏树处于放后状态,不行修剪,有些修剪不当,造成枝条徒长,树冠郁闭,使退化花增多,影响了坐果。还有些杏树修剪时留枝不合理,枝条的空间、剪留长度不妥等也造成了落花落果。
4.气候因子。杏树树体虽然耐寒,但花和幼果常会因遭晚霜危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这是造成“杏树满树花,果实稀拉拉”的最主要原因。冻害的成度与低温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杏树的花和幼果受冻害的临界温度为初花期-3.9℃、盛花期-2.2℃、幼果期-0.6℃。因此,花期避冻和防冻已是部分地区发展杏树生产,提高产量,增加收益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提高杏树坐果率的对策
1.合理配置授粉树。建园时一定要做好授粉树的配置。选择授粉树时,要充分考虑以下条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量多、花粉质量好;与主载品种能相互授粉结果良好;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盛果期,经济结果寿命长短相近,且果实也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与主栽品种管理条件相似,成熟期相近。杏树授粉树的配置要便于传粉和管理,配置数量可占20%--50%。如果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有同样经济价值又能互相授粉可多栽,否则应适当少栽。授粉树与主栽品种可隔行栽植,小型杏园可采用“中心式”授粉树配置方式。
2.加强肥水管理。杏树虽然耐瘠薄的土壤,但对肥料的反应非常敏感。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增强树势,减少退化花数量提高坐果率。杏树施基肥应在10月下旬为好,以有机肥为主,盛果期树每株100kg优质农家肥混入1kg氮、磷、钾复合肥,初果期树减半施入。基肥对提高花芽质量,促进次年春季生长和提高坐果率有明显作用。追肥要在杏树发芽前、幼果生长期分别进行,盛果期、初果期树每株每次分别追施高效复合肥1.5--2kg和0.5--1kg。6月上旬至7月下旬每隔2周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肥,对提高果品质量和次年花芽质量非常好。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在干旱年份,开花前后灌水可显著提高坐果率。有条件的地区应在落叶后灌一次水,以利于杏树越冬和次年结果。
3.合理修剪。杏树修剪因品种、树龄、树势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幼树期间树势较旺,除对主枝延长枝进行短截外,其他枝条以缓放为主,尽可能的多保留枝条,主要是依靠生长期摘心来培养结果枝组和树型。尽可能多培养中、短枝结果,因这类枝停止生长早、芽发育充实,花芽质量好,利于提
高坐果率,夏季可连续摘心和化控,及时抹芽。冬剪除病虫枝、过密枝外很少去枝,利于树冠的早形成和增加结果单位的数量。盛果期树应采取夏剪和冬剪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形成新果枝,并注意培养基部结果枝组及结果枝,避免空膛现象,达到内外上下立体开花结果,实现高产高效益。
4.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霜冻防治。杏开花较早,易遭霜冻危害。首先在建园时,不要在低洼处和背阴处栽植杏树;其次,晚霜危害严重的地区,要选择开花晚的品种,并采取冬季重剪和夏季摘心的措施培养大量副梢果枝,使盛花期延迟数日以避免霜害;再次是采取化控的方法推迟开花期,如用青鲜素500--2000ppm在花芽膨大期喷布,可以推迟开花期4--6天,并使20%以上的花芽免受霜冻而提高坐果率。同时,也可在晚霜来临前点燃事先准备好的秸秆和落叶等杂物,使烟雾笼罩杏园,以减轻霜冻危害,也可以开花前10天左右全园灌水,以降低地温,能推迟开花3--4天,起到避免或减轻晚霜危害的作用,实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
四、怎样种植杏树苗?
种植杏树苗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挖定植穴。穴的大小一般为80厘米×80厘米×80厘米,其表土与底土分放两边,回填时底部放入20~30厘米厚的秸秆或杂草落叶等,然后回填表土,填至一半时,将有机肥(每株50千克)与土混合填入,填至距地面约30厘米时,将坑内踏实或浇水,使土沉实,再覆一层表土,栽树时回填余下部分。
2.苗木准备。选用根系发达的一级壮苗,对根系进行修剪。外地购入的苗木,要用水浸泡根系,吸足水后再进行栽植。
3.定植。将苗放入栽植穴中间,左右对齐,培土1/3时向上提苗,使根系向下自然舒展,注意接口要略高出地面,将土踏实,再培土与地表相平,踩实。
五、杏树种植条件?
温度条件:杏树在年均温为6度左右的地区能正常生长,在整个年周期生长中,植株需2000-2500度的有效积温;开花、受精、结果,在气温高于10度时即可完成。
光照条件:要求年日照时长在2500-3000小时以上。
土壤条件:理想的种植土壤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阳坡或半阳坡地。
六、杏树地里种植什么?
杏树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种植,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嫁接品种的推出,改变了传统种植的杏的酸的味道,口感更好、品味更佳、外观更好的杏不断受到市场的推崇。
再加上杏仁产业的不断发展,杏在很多地区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渠道,成为不少地方力推的农业项目。
杏树的枝叶都比苹果树相对稠密得多,我们可以充分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套种一些喜欢阴生的中药材。如:黄连、半夏以及秦艽等。
七、杏树的种植方法?
1、土壤:最优的土壤是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区。
2、温度:对于生长温度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在花期是杏树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杏树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是高于10度。
3、光照:杏树是喜光的植物,即使是在低温环境,也要保证充足的光照。
4、水分:发枝期跟果实膨大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及时的补充水分。
八、杏树最佳种植方法?
1.种植时间,播种时间最好选在春季,三月底最好,温度基本稳定了,能提高出苗率。
2.处理种子,杏的种壳厚且比较硬,因此种之前要先浸泡催芽。
3.播种方法,播种时起垄播种,一垄一行,用点播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后期生长空间。
4.后期移栽,出苗后长到50厘米就可以移栽了
九、杏树如何种植?
深翻扩穴
随着杏树树龄的变大,地上树冠及地下根系的生长速度加快,对于营养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深翻扩穴与营养补充需要及时进行,一般选择在每年的2-4月土壤解冻后、9-11月土地封冻前进行。深翻可以单株进行,并筑起环形的树盘;亦可在树行间直接挖条形沟,沟深在60-80厘米、宽度不限。千万注意不要切断粗根,表土和底土应该分开堆放,在回填土壤的时候,需要将表土与烂树叶、杂草、农家肥混合在,一并放入沟内的下半部分,将原来的底土填充到沟内上半部分。
十、杏树的种植适合海拔?
在海拔 1000 米以上的高山上都可以正常生长杏树根系强大,穿透力强,适应性也强,在粘土、砂土、沙砾土、盐碱土,甚至在岩石缝中都可生长。杏树的抗盐碱能力也较强。但在土壤肥力较高、排水较好的砂壤土中生长结果表现最佳。杏树是一种深根系树种,抗旱, 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 300-600mm的年降水量是其生长发育的最低限度。
杏树 耐寒, 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 能够承受 -25 ℃ 的低温,对于高温的承受能力可高达 4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