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芙蓉与芙蓉花有何区别,请详解?
木芙蓉和芙蓉花没有任何区别,是同一种植物。又叫地芙蓉,木莲,拒霜花,华木等。通常是在秋季开花的,具体是8到10月之间。初开时花色为白色或者淡红色,后期会变为深红色。喜欢温暖,湿润,光照足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但是不耐寒。冬季地上部分会被冻死
二、木芙蓉韩愈赏析?
《木芙蓉》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韩愈的古体诗多佳作,律诗数量并不多。这首咏木芙蓉的五律虽不能称作韩愈律诗中的上品,但也写得清新活泼。
诗的前半在与水上芙蓉的比较中写木芙蓉的可爱。首联叙写木芙蓉的开花季节与颜色。木芙蓉是丛生的木本植物,八月始开花,有红色、白色、黄色等品种。鲜艳如荷花(荷花又名芙蓉、莲花),故又名木莲。因花耐寒,故又名拒霜(见《本草纲目》)。“新开寒露丛”一句艺术地概括了木芙蓉有别于芙蓉的自然属性。“水间”指代芙蓉。“远”既指程度,又指芙蓉开放的夏季与木芙蓉开放的秋季时间距离远。着眼于“比”字,形象地描绘了木芙蓉独秀于秋季的物质存在。
颔联承首联,仍与水上芙蓉进行比较:出句比花色,对句比花名。从句式上看,出句以反诘表肯定,对句为肯定句。而出句与对句互文见义:木芙蓉并不是嫉妒荷花才在颜色上与之争艳,在花名上与之攀齐,不过偶然与之相同罢了。“嘉名”,美名。“自”是各自的意思。木芙蓉与芙蓉各自有嘉名、各自有艳色,才直逼出个“偶”字来,偶然相同。仍在突出木芙蓉独立的物质存在,而手法上则是议论。
诗的后半通过采花和观花写木芙蓉的可爱。颈联写爱花之情不禁而采花。“官渡”是官家在江边设的渡口,“古祠”是古老的祠堂,点明木芙蓉生长的地点:在江水畔古祠侧。“搴”是摘取。到江中采芙蓉的季节已过去,故曰“晚”。树上的木芙蓉正盛开可供摘取,而除木芙蓉外既无芙蓉又无它花,故曰“空”。“空”是唯一存在的意思,与“晚”相对,有对比和衬托意义:一面是茎叶枯朽,荷老成莲的江上雕零景象,一面是枝条茂盛,丛花似火的岸上繁荣景象。对比之下突出了木芙蓉秀绝一时的特点。若将“空”字理解为空旷、空寂,便索然无味了。此联用词出自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意思是:薜荔花生在树上,却到水中去采取;芙蓉花生在水中,却到树上摘取。用来比喻找错了处所便无所得。韩愈反用其意:此时到江上采芙蓉才是找错了地方,请到树上采木芙蓉吧。摘花是爱花的表现,此联既写出了诗人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又反用屈原意,而以芙蓉雕落不存衬托出木芙蓉的时令观赏价值,一笔两得,诗便活泼了几分。
将采摘的花带回,很快就要枯萎,要使赏花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只能常来实地。但愿老天照应,不要刮风,不要让木芙蓉过早地随风飘落。“得”字表示客观允许,因而拉进了客观的主宰者即“令”的主动者——天,为表达主观爱花惜花的感情服务。如此处理,使尾联也带了几分活泼。
赞美木芙蓉的感情通过将木芙蓉与芙蓉相比较而表达出来,是本诗的突出特点,加上修辞技巧,使诗充满清新活泼的气氛,富于艺术感染力。
三、芙蓉花是什么花?
芙蓉花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落叶小乔木,高2~5米。叶互生,叶片霸气长6~8mm托叶披针形,叶宽卵形至卵圆形或心形,直径10~15cm,长五裂,其列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成深红花瓣近圆形,蒴果扁球形,果爿5。花期8~10月。
四、芙蓉花长什么样?
植物名:木芙蓉(花)。
别名:木莲花、铁箍散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落叶小乔木。高2~4米。全株被星状灰色柔毛。单叶互生。叶片阔卵至卵圆形,掌状,3~5裂,边缘有钝齿。秋季枝梢及叶腋开粉红色或白色花;花后结球形或肾形蒴果,成熟时开裂。
生长分布:生于路旁、园边和房前屋后。许多地方有本品栽培,以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最盛。此树可无性繁殖,移植时取其枝段,插入泥土即可。
五、蓉花是什么?
芙蓉花的别称有木芙蓉、拒霜花、木莲、地芙蓉、花木等,大多数情况下都称它为芙蓉花。它属于锦葵科的落叶灌木,最早起源于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优美的诗句歌颂芙蓉花,以表达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芙蓉花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它能够被用来制作芙蓉帐等工具,还可以用作园林观赏。除此之外,大量种植芙蓉花能够净化大气,使环境更加清新,同时也能防止水土的流失,起到稳定生态系统的作用。
六、芙蓉花与谁有关?
木芙蓉的文化背景
命名缘由
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典故传说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爱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丛丛一树树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尤其喜欢。孟昶为讨爱妃欢心,还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帝语‘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广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绿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携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楼,相依相隈观赏红艳数十里,灿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称为“爱情花”。
成都与木芙蓉
成都命名“芙蓉城”的传说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爱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丛丛一树树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尤其喜欢。孟昶为讨爱妃欢心,还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帝语‘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广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绿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携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楼,相依相隈观赏红艳数十里,灿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称为“爱情花”。
一说为“龟画芙蓉”的传说。据说在成都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有一神龟,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龟指引的路线好似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说为“芙蓉护城”。即五代后蜀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九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名之“芙蓉城”。
七、芙蓉是什么植物?
有两种:
1,莲,也就是平常说的有荷花、藕、莲蓬的水生植物。也称为芙蓉。
2,木芙蓉,木槿科植物,也称为芙蓉花,是陆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