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芦荟生长条件?
芦荟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它本性就是喜光的,在管理期间应放在足够向阳的位置。土壤的排水能力也要足够强,因为它是很怕积水的植物,在水太多的土壤环境里是会烂根的。
在养殖期应给它施加些饼肥、有机肥,要注意肥料要发酵后再使用。它是怕冷的植物...
二、十种最旺家庭的盆栽芦荟生长环境?
1、喜温暖畏寒冷
芦荟喜温暖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左右,一般最低养殖温度为10℃左右,低于10℃时就已经基本停止生长。当低于0℃时就很容易形成冻害,严重的会导致整株死亡。所以在入冬后要及时将芦荟盆栽转移到温暖的室内,最好将它放在南向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养护。
2、适宜生长的土壤
家庭盆栽芦荟宜用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如果用黏性大的黄土栽植,则不利于根系呼吸,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培养土可以用腐殖土、园土、粗沙或者煤渣混合使用。
3、避免盆土过湿
芦荟原产于热带沙漠地带,和仙人掌植物都被称为“旱不死的植物”。所以平时不用浇水过勤,它本身的肉质茎叶中就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就算晚几天浇水都不要紧,反而长期浇水过多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平时浇水可掌握“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冬季植株生长缓慢,对水分要求更少,一定不能使盆土过于潮湿,以免形成水涝和冻害。
4、植株对养分的要求
植物生长离不开营养,为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在其生长期要保持养分充足,可每半个月施加一次发酵的饼肥水,也可以在盆土中经常埋几颗煮熟的黄豆,这基本就能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5、植株对光照的要求
芦荟是喜光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茎叶饱满、颜色翠绿。如果长期缺少阳光就会使植株长得细小瘦弱,也容易出现病害。所以除夏季光照过强要注意遮阴以外,其它季节都要将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可使植株生长更健壮。
三、芦荟养殖方法?
步骤/方式1
花盆选择
如果芦荟植株比较大,盆比较小,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如果芦荟植株比较小,盆比较大,每次给芦荟浇水之后,盆土不容易干,时间长了会出现烂根现象。因此养殖芦荟,要选择一个大小适宜的花盆。
步骤/方式2
光照条件
芦荟是一种喜光耐热的植物。光照供应充足,对芦荟的生长有益。每天要给芦荟提供的光照不能少于7个小时,夏季要适当遮荫,防止芦荟被晒伤。
步骤/方式3
土壤选择
芦荟喜欢透水性、透气性良好、不易板结的中性疏松土壤,可以选用腐殖土、粗砂、园林土按照4:2:2的比例混合。
步骤/方式4
温度要求
芦荟养殖环境最好在15-30℃之间,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如果低于0℃植株很容易死亡,而高于30℃也容易枯萎,夏季需要喷水增加植株周围空气湿度从而降低温度。
步骤/方式5
肥水管理
芦荟浇水不要太频繁,不干不浇。盛夏时可保持3-5天浇一次的频率,且尽量在日落以后。冬天浇水频率适当降低,且最好在中午浇水。春秋浇水频次和时间不限,观察植株状况而定。芦荟施肥主要为磷酸钙或者复合肥。温度高生长快时多施肥,反之少施肥。芦荟病虫害少,一般不需要杀虫药。
四、芦荟喜阴还是喜阳?
芦荟喜欢阳光的地方。
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6.5-7.2之间的土壤最为适宜。芦荟是喜阳类植物,光照充足对芦荟植株茁壮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微阴条件下也能适应。
生长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夜间最佳温度为14~17℃。低于10℃基本停止生长,0~5℃时,叶片衰弱,容易生病。芦荟的叶肉含水量非常高,可达98.5%,但芦荟却是极其耐旱的植物,怕水多。这一点跟仙人球有点类似。
芦荟栽培
芦荟栽培易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水畅、土壤疏松、透气性好、肥沃的田块。整地深翻并施有机肥,每1000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4500公斤外加叶菜类复混肥150公斤。
芦荟族常有粗短的根状茎,有些种类具能增粗的茎;叶通常厚肉质,边缘常具刺状齿;花排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
畦宽要考虑能架设大棚和覆盖遮阳网,一般畦宽单行0.5米,双行0.6~0.8米。忌中午浇水,浇水要适量,如果表土下2厘米处有湿土,就不用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