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马蹄莲种球怎么种?
彩色马蹄莲的繁殖多用分球繁殖法和组织培养法。前者一般在休眠期进行,取小块茎进行分割即可用于种植,第二年即可开花,该法繁殖系数较低,不适宜大面积种植,且多代无性繁殖后易引起品种退化。组织培养法是取彩色马蹄莲丛生块茎纵切成若干块,每一小块保留2至3片小叶,接种到含有各种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条件温度控制在25℃±1℃,培养3至4周后可得到大量的不定芽。再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10至15d 后产生大量的细根。从试管中将分化苗移出进行驯化,一个月后即可用于各种种植。
若用种球进行栽植的,选择花色艳丽、健壮、无病毒感染、芽眼饱满、色泽光亮的种球,大小直径在4至5cm的范围内为宜。经过75mg kg-1浓度的赤霉素处理10min后,即可用于栽植。注意处理的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浓度不要过高,否则产生畸形花。经过赤霉素处理的种球种植在疏松、透气、微酸性的土壤基质中,种植深度为10cm 左右。种植后浇透水,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保湿保温,促进种球发芽。生长期适宜温度白天20℃至25℃,晚上不得低于10℃。
彩色马蹄莲性喜阳光,但在夏秋季仍需部分遮阴,遮去25%至35 %的阳光。彩色马蹄莲对水分要求严格。在生长初期要求较湿,后期则控制水分,使其开花和休眠。注意初期水分不宜过多,否则引起根的腐烂。生长初期用1000倍 Ca(NO 3)2叶面喷施2次,间隔时间为7 d,注意不要将肥水浇入叶柄内,以免腐烂。开花后施入复合肥促进种球充实成熟。
彩色马蹄莲从到开花大约需要60d,采花时间选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切花的工具都要消毒,避免病毒传染,切花后的种球第二年还可使用。种球收获的时间一般在彩色马蹄莲地上部叶片全部枯黄时进行,将种球从土中取出,洗净土壤,置于阴凉通风处或冷库贮藏待用。在生长期间,若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引起细菌性软腐病,常用5 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有时也有蚜虫发生,一般用40%氧化乐果1 200倍液防治。
二、彩色马蹄莲切花栽培技术?
彩色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
作切花栽培的彩色马蹄莲主要有红色马蹄莲、黄色马蹄莲,它原产于南非。
栽培习惯与常见的白花马蹄莲有根本不同,且栽培有一定难度。
为此,笔者参考荷兰等国家的先进栽培管理经验,结合近年来对彩色马蹄莲的引种栽培、繁殖试验的研究,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种球的选择及处理 1.1种球选择 用于生产切花的种球,要选择健壮无病、色泽光亮、芽眼饱满的种球。
球茎大小以直径约为3-5厘米为宜,种球太小开花少或不开花。
1.2品种选择 种球应选抗病性强,花色艳丽,花色变化对光照不敏感,切花产量高,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率的品种。
1.3种球种植前处理 彩色马蹄莲的种球经赤霉素处理,可促进开花。
增加切花产量。
一般在种植前使用浓度为25-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10-15分钟,时间过长,浓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畸形花的产生。
2、栽培环境选择 彩色马蹄莲喜温暖湿润阴蔽的环境,不耐寒。
生长期适温为白天15--24℃,夜温不低于12℃,30℃以上高温易造成软腐病的流行。
栽培环境宜保持通风良好,并适度遮阴,栽培地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富含有机质,pH值在7左右的沙土为宜,并施入氮、磷、钾和大量腐熟有机肥料。
3、种球种植 3.1种植时间应根据切花和种球的需求而定。
但以春季种植的彩色马蹄莲切花品质和产量最高;对促成和延后栽培,要注意种球的开花处理及其栽培环境的有效控制,才能获利成功。
播种前进行催芽,新芽萌动再进行种植。
3.2种植深度 一般3-4厘米的种球种植深度为10厘米,对于超过5厘米的种球,深度以15厘米为宜。
种植后浇足水,在地面盖上小麦秸秆,以提高湿度并降低土温,促进种球萌发和生根。
4、水肥管理 彩色马蹄莲在生长期水分的管理相当重要,一般情况是生长初期宜湿。
开花后期适当控制水量,花后养球期宜干燥的环境充实种球并强迫休眠。
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只要适当追肥即可。
通党在开花前用1000倍硝酸钙、叶面喷肥2次,间隔时间为7天,以促进开花,花后需施复合肥促进种球充实成熟。
5、切花的采收及采后处理 彩色马蹄莲从播种到开花约需60--70天。
采花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时行,采用拔取的方法进行,对于花枝较长的品种,也可采用切花方式。
采花后可用1000倍的农用链霉素喷施、杀菌消毒。
切花时要注意切花工具的消毒,以避免不同植株间病毒的传染。
对于采下的花枝应尽快放入保鲜剂或3-5℃清水中浸泡,然后包装上市出售。
6、种球的采收及贮藏 彩色马蹄莲是多年生球根花卉,切花采收后,种球下一年还可利用,种球收获的最佳时间是地上叶片枯黄以后进行,先将种球从土中挖出,将泥土清除干净,不要强行将根剥离,让其自然脱落,放在通风处。
有条件时应将晾干的种球消毒,放入冷库贮藏,适宜温度为8--10℃,贮藏3个月即可播种,贮藏期每周用硫磺熏蒸冷库,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马蹄莲怎么养,为什么生长极慢不开花?
又到了马蹄莲的栽种季节了,9月份就可以选择有芽的马蹄莲块根进行种植,这也是马蹄莲主要的繁殖方式,当然还有播种繁殖,不过播种繁殖需要几年才开花,马蹄莲虽好看,但不要误食,其全株都有毒性,只要不误食,室内养马蹄莲还是没有问题的。
养好马蹄莲的第一步是配制好盆土,盆土要疏松透气肥沃且呈微酸性,用腐叶土和园土再加上河沙混合,即是很好的栽培土,如果再加入一些有机肥则更好。
马蹄莲喜湿润的环境,生长旺盛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切勿干旱,但也不要浇得过多,浇水过多积水易烂根,在6-8月的休眠期以及冬季要控制好浇水量,高温干燥环境需要多向植株及其周围喷水,提高空气湿度。
马蹄莲喜光,但怕强光直射,除在夏季需要适当遮荫外,其它时间尽量多见光,光照越充足,开花效果越好,平时养护要摆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否则光照不足影响其开花。
马蹄莲喜温暖湿润环境,其生长温度在22-30度,温度过低影响其生长,冬季温度需要保持在10度以上,夏季高温需要适当遮荫降温。
在马蹄莲的生长期,每月施两次薄肥即可,肥料选择全元素的复合液肥,在开花前,可增施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
马蹄莲为什么生长慢不开花?如果是用种子播种而来的苗,需要4年才能开花,如果是温度不够或光照不足以及缺少营养等,都会导致马蹄莲生长缓慢。
四、马蹄莲不发芽怎么办?
有根茎的马蹄莲不发芽,种球是个病球,尽快用多菌灵把种球浸泡杀菌;温度不适合生长发芽;未成熟需要很久才发芽。 马蹄莲的繁殖方法最常用的是分株,播种也是其中一个方法,因为只有在气候条件适合的地方才可以收到种子,一般很少有成熟的果实,所以播种方法一般花友很少用到。
五、进口马蹄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马蹄莲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植株进入休眠期后,剥下块茎四周的小球,另行栽植。也可播种繁殖,种子成熟后即行盆播。发芽适温20℃左右。
三、马蹄莲如何养殖
1、花盆和土壤的选择
花盆宜选用浅盆,不要用筒子盆。养花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配以园土和腐叶各1/3,再掺入1/5有机肥。因其根系长在球体上部,所以盆土底层要垫透水透气的炉渣或粗粒沙。
2、上盆
待块茎萌发新叶时,再选用肥大、健壮块茎上盆,10月以后置于温室养护,春节前后即能开花。但需防止通风不良和室温太高。
3、马蹄莲的施肥技巧
生长过程中缺肥或施肥过量都会引起黄叶,所以要注意施基肥(马蹄片最好)。盆栽养分有限,所以要薄肥勤施,不断补充盆土养分。
4、马蹄莲对水的需求
马蹄莲有“浇不死的马蹄莲”之说,因为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干旱,所以盆土要保持湿润,不能缺水。环境如果干燥,要向地面喷水,保持一个湿润的小环境。在生长、开花期应充分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花后应减少浇水量,以利休眠。
5、马蹄莲对光照的需求
开花期要注意光照,马蹄莲“喜长光而不喜强光”,尤其是夏季最忌烈日直射。所以要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夏季可移到距窗较远处。马蹄莲花期光照不足,就会只抽苞而不开花,甚至花苞逐渐变绿而干瘪。春秋季不必遮光。
四、养殖马蹄莲的注意事项
1、修剪: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中可多次开花。勤将老叶剪除可以促使其多次开花 ;
2、马蹄莲对“烟”的厌恶:马蹄莲对“烟”较敏感。炉灶烟、抽烟都会使马蹄莲黄叶、落花,生长不良。;
3、浇水:提供足够的水分(不要种植的太浅;当土壤变干时再浇水);
4、排水:土壤的排水性能要好,以防止过湿情况的发生;
5、温度:避免温室中的温度过高,特别是相对湿度大时;
6、防止植株和块茎受损伤:防止风对植株的损伤,注意不要让除草剂影响植株的生长,在收获和处理时的操作要小心;
7、防止真菌病害和虫害:例如由腐霉菌或丝核菌引起的损伤可能为欧氏菌的侵入提供一个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