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马蹄病虫图片(荸荠的病虫害主要有哪些?)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3 14:05   点击:29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荸荠的病虫害主要有哪些?

荸荠的病虫害主要有哪些?荸荠的害虫主要有白禾螟、蝗虫、三化螟、尖翅小卷蛾、 蚜虫、蛴螬、嵝蛄等,危害最重的是白禾螟。荸荠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秆枯病、枯萎病、锈病、白粉病、菌核病、灰霉病、 球茎褐腐病和干腐病等。

二、荸荠在病虫防治上要注意什么?

(1)预防为主

在采用轮作、土壤消毒等措施减少病害的同时,加强肥水等田间管理,做好健身栽培,提高抗性;加强种苗消毒,杀灭病源,切断传播途径等。

(2)对症下药

找准病虫害种类,选用对口农药对症下药,特别是要分清侵染性病害与生理性病害。

(3)适时用药

虫害一般在卵孵高峰期用药,病害在发病初期就要用药。特别是台风或大雨过后也是喷药预防。

(4)科学用药

不要盲目提高农药使用浓度,多种农药要交替使用,以减少抗药性。用药时保持一定的水层,以提高药效。不一味追求新农药,不盲目相信高价农药。

(5)安全用药

严禁使用禁用农药,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6)统防统治

统防统治不仅能减少农药和人工费用,还能避免交叉感染,提高防效。有条件地方尽量采用连片统防统治。

专家告诉您:荸荠对铜制剂较为敏感,易产生药害,要慎用。同时,在荸荠整个生长期不能使用井冈霉素或含有井冈霉素的复配农药,否则会造成荸荠球茎肉质出现铁锈斑,甚至整个球茎呈现黑褐色,即农民俗称的“花心”,失去食用价值。

三、种马蹄失败的原因?

1、选留小个球茎作种:选种、留种是马蹄生产众多环节中的第一环,作种用的马蹄球茎大小代表着贮藏营养物质的多寡,直接关系到马蹄苗的粗壮与细弱。部分马蹄种植户只考虑当年当季的效益,把大个球茎作商品出售,而留小个球茎作种,从而导致马蹄苗难以达到壮苗标准,给后续的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

  2、栽培季节偏迟:马蹄地下结球数量与质量主要取决于地上部叶状茎的光合能力。适宜的叶状茎群体结构,可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供地下部结出球茎,较易获得高产优质的马蹄。荔浦县很多马蹄在水稻收获后种植,而部分马蹄种植户想要早稻高产些,种植成熟期较长的水稻品种,使马蹄栽植时间偏迟,叶状茎不能按时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影响其光合能力和光合产物的形成,导致马蹄球茎营养积累时间不足,地下部结出球茎数量少,个头小。

  3、施肥不合理:生产上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有机肥用量日趋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大,氮磷钾比例失调,微量元素也严重缺乏。明显表现在氮肥施入量偏大,致使马蹄叶状茎偏细偏嫩,植株抗逆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较差。

  4、盲目用药:部分马蹄种植户不重视田间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没有根据马蹄病虫害发生种类对症用药,跟着其他农户盲目用药;有的马蹄种植户不根据害虫发生特点及发育阶段选用农药,而是随意选择药剂种类;有的马蹄种植户见虫就打药,滥用农药。选药和施药时机掌握不准确,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差、成本高,造成马蹄产量和品质下降。

  5、施药技术不成熟:马蹄种植户配药时没有计量工具,普遍使用瓶盖计量,存在随意加大农药使用浓度的倾向;配药时不搅拌或搅拌不充分,造成局部浓度过高;部分马蹄种植户喷药时采用大孔径喷头喷雾,致使雾滴过大,农药不容易附着且药液在空气中滞留时间过短,大大降低了用药效果;部分马蹄种植户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药,从而降低了药液有效浓度;部分马蹄种植户在晴天中午喷药,药液迅速挥发。不成熟的施药技术不但没有起到较好的病虫害防治作用,反而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四、荸荠杆细是什么原因?

1、选留小个球茎作种:选种、留种是荸荠生产众多环节中的第一环,作种用的马蹄球茎大小代表着贮藏营养物质的多寡,直接关系到马蹄苗的粗壮与细弱。部分马蹄种植户只考虑当年当季的效益,把大个球茎作商品出售,而留小个球茎作种,从而导致马蹄苗难以达到壮苗标准,给后续的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

  2、栽培季节偏迟:马蹄地下结球数量与质量主要取决于地上部叶状茎的光合能力。适宜的叶状茎群体结构,可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供地下部结出球茎,较易获得高产优质的马蹄。荔浦县很多马蹄在水稻收获后种植,而部分马蹄种植户想要早稻高产些,种植成熟期较长的水稻品种,使马蹄栽植时间偏迟,叶状茎不能按时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影响其光合能力和光合产物的形成,导致马蹄球茎营养积累时间不足,地下部结出球茎数量少,个头小。

  3、施肥不合理:生产上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有机肥用量日趋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大,氮磷钾比例失调,微量元素也严重缺乏。明显表现在氮肥施入量偏大,致使马蹄叶状茎偏细偏嫩,植株抗逆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较差。

  4、盲目用药:部分马蹄种植户不重视田间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没有根据马蹄病虫害发生种类对症用药,跟着其他农户盲目用药;有的马蹄种植户不根据害虫发生特点及发育阶段选用农药,而是随意选择药剂种类;有的马蹄种植户见虫就打药,滥用农药。选药和施药时机掌握不准确,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差、成本高,造成马蹄产量和品质下降。

  5、施药技术不成熟:马蹄种植户配药时没有计量工具,普遍使用瓶盖计量,存在随意加大农药使用浓度的倾向;配药时不搅拌或搅拌不充分,造成局部浓度过高;部分马蹄种植户喷药时采用大孔径喷头喷雾,致使雾滴过大,农药不容易附着且药液在空气中滞留时间过短,大大降低了用药效果;部分马蹄种植户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药,从而降低了药液有效浓度;部分马蹄种植户在晴天中午喷药,药液迅速挥发。不成熟的施药技术不但没有起到较好的病虫害防治作用,反而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五、荸荠的种植和生长过程?

1.

定植:芒种至夏至当苗高30厘米左右时定植于大田。行距45-60厘米,株距24-30厘米,每亩3500-6000穴。栽植深度一般齐叶状茎基部。

2.

中耕除草:从栽植到撼株封行,中耕除草2-3次,追肥2-3次。

3.

水分管理:荸荠生长期间应加强水分管理。栽植时保持3厘米浅水,以利扎根。在植株分株和分蘖期间,经常保持6厘米左右水位,如遇高温干旱,水位适当加深。

4.

病虫防治:危害荸荠的害虫有白螟幼虫,常寄生于茎中,使被寄生的茎枯萎,可用900敌百虫1000倍液在成虫交尾期喷杀。病害有蔓枯病,可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防治。

六、马蹄有蚂蝗吗?

可能会有。

马蹄生长在淤泥里,马蹄表皮上有很多根须和茎叶,因此马蹄表皮很容易被寄生虫寄生,如果马蹄表面有寄生虫或采摘、运输过程中将马蹄的表皮弄破,有可能出现寄生虫进入马蹄内部的情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