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玫瑰花灰霉病(玫瑰花灰霉病怎么处理)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06 13:45   点击:2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什么是灰霉病?

灰霉病发生规律:

1、低温高湿适宜生长。

分生孢子、菌核在土壤或病残组织越冬。

春季2-4月连续阴雨天气、冬季11-12月阴雨寒风天气是一年两个高发期

2、危害花、叶、果、叶柄等。

灰霉病的入侵是从花期开始的,春季气温回升,多雨湿度大时病菌快速传播,先从花瓣入侵发病,然后传播到嫩叶,再到果实发病。

3、感染症状

【花器】:弱花、败花更易侵染,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

【叶片】:感染部位表面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果实】: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叶柄】: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结合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1、注重清园

控制清除越冬基数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最佳方式。每年冬季务必彻底清园,减少爆发概率。

2、调节种植环境

温室大棚等密闭空间种植,要注意调控湿度,保持通风透气,加强光照管理,阴雨(雪)天、高湿寡照期不要浇水或叶喷叶面肥,控制室内湿度低于85%,不利于发病。

室外种植,注意种植密度不要太高,可适当修剪挡住阳光的枝条,加强通风管理,阴雨天不要浇水喷施,高垄种植,覆盖地膜,膜下浇水等也可以减少湿度。

3、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弱花、败花等容易感染病菌,抵抗力强或壮花等相对不易染病。通过调节作物自身的免疫机制来加强作物的自我防护能力。

(1)给作物打疫苗,让作物释放信息素,一旦发生病虫害立即通知整个树体;

(2)调动分泌机体的抗体酶(细胞溶酶素抗体酶),阻止病原菌复制,起到抗病作用;

(3)刺激分泌多聚糖等生化物质保护作物机体

二、灰霉病最佳克星?

嘧菌环胺是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的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灰霉病特效,当作物对多菌灵、扑海因、速克灵等药剂产生抗性时,使用嘧菌环胺效果良好。对黑星病、白粉病及麦类的颖枯病、网斑病、眼纹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嘧菌环胺商品名“和瑞”。

三、灰霉病发病条件?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四、什么叫灰霉病?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五、灰霉病的生存特性?

霉菌是真菌中的葡萄孢菌,显微镜下观察,象葡萄穗,一串串的,这种菌的特点是腐生能力特别强,寄生能力比较差。

六、橙子灰霉病怎么处理?

灰霉病复发率极高,如若当季感染,一定要做好清园。冬季清园时结合修剪,如有感染,一定要剪除病枝叶烧毁,花期发病可以手工摘除病花。

灰霉病高发于低温、高湿、少阳光、树势弱及花期。由于连续阴雨,让果树很难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供给养分,树势的减弱也是灰霉病高发的一大原因。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给果树补充营养,维持树势。另外,灰霉病的特性,一般都是从花开始侵染,因此也更高发与花期。判断柑橘是否感染了灰霉病,一般首要观察花朵是否产生病斑、霉层及腐烂。树势就和人的抵抗力差不多,抵抗力弱就容易感病。为了防治树势过弱,使灰霉病菌有机可乘,一定要在生长衰弱期以及植株长势差的结果期施加有机营养肥,增强树势。

要及时喷药保护,谢花期间阴雨连绵天气居多,预防灰霉病应选用持效期较长的杀菌剂。可选择药剂主要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菌核净、啶酰菌胺、氟唑菌胺等,这些药

七、番茄灰霉病如何防治?

灰霉病是危害大棚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花、果实、茎叶,以青果受害较重。花染病,病菌一般侵染已过盛花期的残留花瓣、花托或幼果柱头,产生白色霉层,然后向幼果或果实发展。果实染病,以幼果和青果为主,染病后一般不脱落,被害部果皮先呈灰白色,中期发生组织软腐,后期密生灰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叶缘开始,病斑呈“V”字形扩展,并伴有不规则灰褐色轮纹,表面生有少量灰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可使整叶全部枯死,严重时可引起植株下部多数叶片枯死。防治的方法:

(1)保持大棚空气流通,上午和傍晚各通风一次,每次时间0.5-1小时;

(2)灰霉病菌最宜生长温度是24-28℃,因此要尽量避开此温度段,大棚温度控制在20-24℃间,可抑制病害发生;

(3)用“坐果灵”点花时,可混用800-1000倍的“速克灵”和“扑海因”,这样,既可减少人工,又可防治灰霉病;

(4)一旦发生灰霉病时,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交替使用,效果比较好。

八、西红柿灰霉病怎样防治?

灰霉病是危害大棚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花、果实、茎叶,以青果受害较重。花染病,病菌一般侵染已过盛花期的残留花瓣、花托或幼果柱头,产生白色霉层,然后向幼果或果实发展。果实染病,以幼果和青果为主,染病后一般不脱落,被害部果皮先呈灰白色,中期发生组织软腐,后期密生灰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叶缘开始,病斑呈“V”字形扩展,并伴有不规则灰褐色轮纹,表面生有少量灰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可使整叶全部枯死,严重时可引起植株下部多数叶片枯死。防治的方法:

(1)保持大棚空气流通,上午和傍晚各通风一次,每次时间0.5-1小时;

(2)灰霉病菌最宜生长温度是24-28℃,因此要尽量避开此温度段,大棚温度控制在20-24℃间,可抑制病害发生;

(3)用“坐果灵”点花时,可混用800-1000倍的“速克灵”和“扑海因”,这样,既可减少人工,又可防治灰霉病;

(4)一旦发生灰霉病时,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交替使用,效果比较好。

九、大葱灰霉病如何防治?

发病初期用3%多氧清水剂600~9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200倍液,或50%灰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或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病地应实行轮作,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携出销毁。多雨地区可推行垄栽和高畦栽培,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十、如何防治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中常见和一种病害,常会引起番茄的叶子、茎杆、果实等出现软烂,病部生长出许多灰色的霉状物,这种病害会随风、植株等进行传播。传染性很强,常会造成番茄减产,是番茄生产特别是保护地生产中最让种植户头痛的病害之一。

工具/原料

番茄灰霉病

方法/步骤

在番茄管理过程中,加强通风,降低田间的空气湿度是预防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覆盖地膜,在浇水时,进行膜下浇水,或膜下滴灌浇水,可以减少田间的空气湿度,不要大水漫灌,也是预防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番茄点花时,点花的药剂中掺入一定量的速克灵等可防治番茄的花器感染灰霉病。

在保护地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提高棚内的温度,白天维持在26~33度之间,夜间15~17度。晴天尽量提高棚温,可在每天早晨先放半小时的风口,然后闭上进行提温至33度左右再进行大放风,下午20度左右时再关风口。阴天时也要注意进行通风以降湿。

在番茄感病初期,要及时把感病的果实、叶子掐除,远远运出田间统一深埋或烧掉。

在番茄整枝打杈时,尽量选择晴天上午或中午进行,并避免田间郁闭,加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也是预防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7

在发病初期,在晴天上午及时选用木霉菌、速克灵、扑海因、嘧霉胺等药剂进行喷施,交替用药。在连阴天,也可用速克灵烟雾剂在保护地内熏蒸防治或对番茄喷施微粉药剂防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