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茉莉花习性(茉莉花的生长特性)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08 20:09   点击:1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茉莉花习性?

茉莉花对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六喜六怕”:

1、喜温热,怕冰霜; 

2、喜光照,怕荫蔽;

3、喜湿润,怕水涝; 4、喜肥沃,怕瘠薄;

5、喜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怕碱性土壤; 6、喜疏松,怕板结。

     茉莉花虽然原产于亚热带,由于长期引种驯化,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湖南,直到北京都可栽培(北京为温室栽培)。广西横县位于祖国的南部,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4℃,最低月气温12℃,最高月气温28.5℃,无霜期长达336天,年平均降雨量1431毫米,主要降雨天气在6~9月份,年平均日照1778小时,特别适宜于茉莉花生长。所产茉莉花产量高、质量好、花期长。

1、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茉莉花对温度较敏感,要求温热湿润的气候,并能适应较高的气温;但不耐低温,抗寒能力差。

      据调查,气温在10℃以下,茉莉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停止生长。19℃左右可以萌芽,25℃以上才孕育花蕾,30-40℃时花蕾形成及发育较好。成熟开放适宜温度是32-38℃,这时茉莉花开放得早,开放率高,开放均匀,颜色洁白玉润,香气浓烈。温度低于32℃时,开放所需时间长,不整齐,开放角度小。温度在25℃以下一般不能开放;温度高于40℃,花蕾虽然开放,但容易发生闷黄现象,香气低,略有黄熟味。温度一旦超过50℃,鲜花就会被“烧死”。如果在安装有空调的室内把室温控制在20℃左右,可以使花蕾开放时间推迟10小时左右,解除低温后,使室温上升到花蕾开放的适宜温度,茉莉花就能很快开放,且香浓气纯。因此,有条件的茶厂,可以通过控制温度,调节采摘后成熟花蕾的开放时间,缓解采摘高峰期加工所需的劳动力、场地、设备等紧张状况,提高茉莉花的经济效益。

     茉莉花极不耐寒,气温在0℃并出现霜冻时,植株地上部分首先受冻害,轻则叶片和枝梢幼嫩部分枯萎,重者枝条大部分干枯死亡。若持续低温霜冻,露地栽培的,枝条韧皮部就会冻裂枯死。即使搭棚、盖草或盆栽,虽较耐轻微霜冻,但连续数天低温、霜冻,也会冻死。露地栽培的植株,土壤覆盖部分一般免受冻害。最迟在晚秋新抽生的嫩枝基部,只要有土壤覆盖,也不会受冻,仍保持绿色,当气温回升到活动温度以上时,迅速恢复生长,萌发新梢。但受冻后对次年鲜花产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梅花”减产最严重。但是,提前做好防寒措施,如冬前施足有机肥料,适时培厚根茎部分土壤,霜冻过后及时剪除受害枝梢,结合中耕培土追施速效肥等,可增强抗寒能力,促进茉莉恢复生长,减少损失。广西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横县、灵山等县,多年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2℃以上。冬季土壤5厘米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在0℃以上,茉莉露地栽培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2、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茉莉是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长日照直射光更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光照强,叶色浓绿,枝干粗壮,花蕾多,着色好、香气高;如光照不足或过于荫蔽,则叶色淡绿,叶片大而薄,光合作用产物减少,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植株发育不良,花的产量低,质量差。光照越强,茉莉的根系越发达,植株生长就越健壮,抗逆能力也随之增强。

         据观察,日照率高的月份,茉莉花花蕾大,开放整齐,产量高、质量好,含芳香物质较多。最适宜的日照率(日照时数与该地同时期可照时数的百分比)为60%~70%。因而,露地栽培应选择光照充足、较空旷的坡地或旱地作园圃,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3、对水分条件的要求

      茉莉枝繁叶茂,水分蒸腾量大。当土壤持水量(指土壤达到毛管悬着水最大量时土壤含水量百分数)在60%~80%,排水、透水性较好时,最适合茉莉根系生长。产花季节,月降雨量100~150毫升,空气湿度在75%~80%的条件下,鲜花产量高质量好。但不同的品种,对水分条件要求也不同,单瓣茉莉根系分布较深(100厘米以上)比较耐旱;而双瓣茉莉,根系虽很旺盛,但入土深度不及单瓣茉莉,相对来说较不耐旱,需水分较多。

       露地栽培的茉莉,在旱季缺水的情况下,会影响生长和萌芽,花朵细小,鲜花难采摘,产量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双瓣茉莉,受影响更大。因此出现旱情时,应及时灌溉。但是,茉莉喜湿怕涝渍,土壤水分过多,也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发生烂根闷死现象。故茉莉花选地种植时,要考虑到土地的排水、灌水条件,开好排水沟。遇上雨季,更要及时排除积水。阴雨天气,也会影响茉莉的生长,鲜花水分含量增加,采摘时应注意选择无雨时进行,采收后及时晾干。

4、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茉莉的根系比较发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别是产花季节,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因此要求有较深厚的土层。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的土壤或粘性较小的轻粘土比较适宜茉莉的生长。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即使是双瓣茉莉,根系入土可达30厘米以上,支根多,根须茂密,地上部分生长健壮,花多质高。相反,如土壤粘性过大,有机质缺乏,通透性差,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此时植株矮小,茎枝纤细,花少而小。

     土壤的酸碱度对茉莉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酸性或碱性过大都不利。据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区调查,PH值在6~6.5的微酸性土壤比较适合茉莉的生长发育。由于茉莉怕碱,切忌在碱性土上种植。微酸性土壤种植的在管理过程中,也不宜过多使用碱性肥料和农药,如石灰等。

5、地形、台风对茉莉生长的影响

      地形对于茉莉的生长本来不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因地形涉及到排灌、温度、台风、霜冻等多种生态条件,因此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一般来说,向阳的丘陵坡地,光照强,空气流通、冷空气不易沉积,排水良好,对不耐寒的茉莉有极大好处,而且能逐步锻炼耐寒性,利于安全越冬。因此,在向东或向东南的坡地上开辟茉莉园,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加强管理,不但可提早采花时间,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减轻冻害。

      广西地处东南沿海,南临北部湾,每年5~12月,都可能受到台风的侵袭,其中尤以7、8、9月台风次数最多,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有梧州、桂平、贵县、南宁、宁明一线以南地区,其中钦州、玉林地区受灾较严重。随台风而来的是暴雨或大雨。暴风雨严重影响茉莉花的生长,可能造成植株倒伏或大量落花,或使土壤肥料大量流失,或花地积水。因此,台风来临前要开好排水沟,使雨水能及时排泄,雨后视土地情况及时扶正倒伏植株,土壤稍干后及时施肥培土,使茉莉迅速恢复生长。台风虽带来灾害,但在干旱季节发生,能带来降雨,可缓解旱情,利于茉莉的生长发育。

      除台风外,广西每年10月中旬前后发生的寒露风,对茉莉生长也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干冷型寒露风,干燥寒冷,会造成茉莉孕蕾困难,影响秋花产量质量。因此,应争取在9月底、10月初追施肥料,轻培土,增强植株抗寒能力,使茉莉正常生长、开花,减少损失。

二、茉莉花的生长习性

       茉莉花的叶片是对生叶,由叶腋抽生新梢,并且是成对抽生的。如由一主茎抽生一对主枝,这一对主枝又分别抽生一对或二对侧枝。在条件适宜时,枝梢成倍增加,花蕾也随之倍增。掌握这一生长规律,适时中耕、除草、施肥、灌溉,加强管理措施,就能促使分枝,加速生长和花芽分化,为夺取高产创造条件。

三、茉莉花的开花习性

       茉莉从新梢形成到开花采摘,这一时期,通常花农称为“造花期”,大约30天。从萌芽到现蕾约15天,从现蕾到成熟开放约13天。花蕾发育过程中色泽嫩绿逐步转为黄绿、黄白、乳白、雪白。到雪白时的花蕾正处于含苞待放期,称之为“熟花”(或桶花、当天花)。熟花正是适合采摘的时期。待鲜花开放后,无论是采摘下来或者留于枝头,在24小时之后,色泽又由雪白转为紫红色或黄色。此时香气已大部散失。再过24小时,花瓣完全枯萎凋谢。当然,温度、光照、晴雨等环境因素也影响这一过程的加速或延缓。品种不同,萎蔫期也不相同,双瓣或多瓣种比单瓣种略长。

       茉莉每日开花的时间也因季节各不相同。春花多在夜间9时开放;伏花多在傍晚8时开放;秋花又在夜间9~11时开放。

       茉莉的聚伞花序通常由3~15朵单花组成。也有由20多朵甚至超过30朵单花组成的。开放顺序,先开顶花,然后,由上至下,成对开放。

二、作文茉莉花的习性?

我的家里有一盆茉莉花,爷爷把茉莉花带回来的时候,那时还是一株娇嫩无比的小幼苗,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生怕把它碰坏了,小心翼翼的待它,爷爷对我说你要好好照顾它,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我欣然答应。

  我觉得茉莉花应该好养的,走到那盆茉莉花跟前,望着它,它真的太可爱了,绿油油的小叶子小巧玲珑,直发亮,恨不得一掐全是水汪汪的,发现了一片叶子有点焉,赶紧去厨房拿了水壶给它浇水,待了有一会,感觉叶子有了生命力,直立起来了。觉得好开心,感觉自己就是小天使。

  第二天,早早起床,收拾好就迫不及待了看我的小茉莉花了,给它浇水,施肥,觉得每天都很有生命力,一天天的过去,感觉小茉莉幼苗变成了茁壮的小花树了,茉莉花的叶子变成了深绿色了,那种绿像草绿,就像小婴儿成长为大孩子了,那深绿的叶子上有许多小叶脉,就像一些淘气的小孩子在上边玩耍。

  过了几天,我就把照顾茉莉花的事情给忘记了,爷爷奶奶没忘记给我打理,往阳台上一看,爷爷奶奶在给我的小茉莉浇水呢,这时候我想起来我小茉莉,我心想我的小茉莉会不会已经枯萎了啊!感觉心里好难过,前期好好照顾,后期都完全忘记了。爷爷奶奶看我哭了,把已经长大,并开了白色花的茉莉花,端到我面前,呀!竟然开的这么好,心里顿时好开心,凑上鼻子闻了闻,一股清香扑鼻啊!我又采摘一些,给全家人煮茉莉花茶喝,太好喝了。

  同学们,你们也来我家喝茉莉花茶吧!

三、茉莉花的生长环境及它习性?

他喜阳光充足,炎热潮湿的气候,性畏寒,在25-30度时生长最好。茉莉喜肥,栽培中,微酸的沙壤土对他最为适宜,茉莉花不耐干旱但也怕渍,注意通风。

四、喜鹊习性?

喜鹊属雀形目鸦科鹊属,又名鹊。体形特点是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 除秋季结成小群外,全年大多成对生活。鸣声宏亮。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蝗虫、蝼蛄、地老虎、金龟甲、蛾类幼虫以及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也吃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

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本物种的身影。喜鹊常结成大群成对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

五、凤凰习性?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外形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说文解字》载:“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

凤凰性格高洁,“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山海经·图赞》载,凤凰身负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抱朴子》对此解释:“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编纂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对凤凰所做的记述非常详细:凤凰生于南方的丹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人迹不至的高崖之上才会筑巢。凤凰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鸟遇之必然围绕站立。头顶上的羽冠常盛水,雌雄轮流进食,从不接近人间。还有记录,凤凰在两江地区的深林筑巢,产卵以后,雄凤用木枝混合桃胶,将雌凰封闭在巢穴里,只留下一个很小的气孔。然后雄凤寻找食物饲养雌凰,如果得到食物就拆除封盖,得不到食物就会封堵孔洞将雌凰窒息而死。

六、黄蜂习性?

黄蜂的生活习性各异,它们根据自身对通风、光照、透气的不同要求,有的选择在树上生活,有的选择在墙上生活。而且,它们在选择栖息地时,还要考虑会不会被水淹。

通常黄蜂的习性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与人为敌,大都是感觉到自身生存受到威胁,是一种自 保护的行为

七、野蜂习性?

野蜂一般指山蜂,野蜂多居于山区和半山区的树洞、石缝里,过着群居生活。一般蜂群由6万只左右组成,稍大的蜂群可达7万只左右。每群蜂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和几百只雄蜂组成。蜂群中蜂王和工蜂是永久性蜂,而雄蜂只有在繁殖期间 才会出现。

野蜂多选择冬季背风、夏季阴凉的地方居住。野蜂的耐寒能力很强,冬季零下35℃~38℃也可安全过冬。夏季气温在35℃时仍能照常工作。

野蜂多采集野生植物的花蜜,很少采集农作物花蜜。野蜂采集花蜜时很勤劳,即使蜜源很少也极力去采集。早春和晚秋的中午,照样飞出工作,一般每年可比家蜂多出巢工作30~45天。

八、腊梅习性?

腊梅性喜阳光,亦稍耐阴,较能耐旱,害怕水涝。

腊梅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却畏风,在当风口种植的腊梅,小花蕾常不开放或花瓣常被吹焦枯萎,造成花期延迟,故腊梅一般多栽在背向阳处。

腊梅性喜肥,适于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略带酸性的轻壤土中。根蘖丛生,耐修剪,萌生力强,先开花,后生叶,在一年生枝上着蕾开花。

九、乌饭树习性?

多生于山坡灌木丛或马尾松林内,向阳山坡路旁,多生长在酸性土壤中。

十、青蛇习性?

喜欢湿润 枝叶翠绿的地方,一半中午之前都在睡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