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仙花已谢了,如何明年再种植呢?
水仙花在花谢之后,可以将种球取出,从基部将枯叶和残花都剪掉,然后将种球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然后在放在干燥的地方储藏即可。在9月份的时候,可以将水仙的种球取出重新种植。
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用肥沃疏松的土壤将种球深埋,一定要栽植的深一些,并需要放足基肥,经常浇水。等到新叶长出来之后,在进行追肥1或2次即可。
随着鳞茎的生长,新的鳞茎已经长出,可以在春季的时候将其移到室外,需要适当的遮阴。第二年,也是如此,在夏季的时候挖起种球,秋季重新栽植,经过2、3年的培养之后,就有机会再次开花了。
二、水仙花三种繁殖方式?
播种:播种分春播和秋播两种,播后4~6周出苗,实生苗培育两年可开花。播种一般即采即播,不过容易产生变异,一般用于培育新品种。
分株:分株可在春季、秋季和花后进行。挖出母株,将根茎分割,各带2~3个芽,分别栽植。对根茎粗壮的种类,分割后宜蘸草木灰或放置一段时间使之稍干后再种植,以防病菌感染。为了便于作业,可以将叶子剪成30厘米长。若附带的根部不多,则可以把叶子剪至20厘米长左右,重要的是根和叶子的平衡比例。叶子若太长,则容易枯萎,不利于幼苗发育;叶子若太短,则发育会延迟。
组培:也可利用花梗侧芽、叶片、茎尖等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诱导出营养芽或原球茎,再将原球茎进行大量增殖。当原球茎繁殖至一定数量后,进行分化培养,这样就可培养出大量植株。
三、水仙花种子怎么培育?
家庭园艺类花卉有以下三种养殖方法:
1、(土培法)即利用大多数润土花卉的培养法来栽培水仙,土培法一般来说家庭栽培很少用,土培水仙要用稀松的腐殖土,在培植前将水仙头部外表干枯的鳞茎剥掉并刮去老根,以做栽培备用。将腐殖土加入到盆沿约3厘米处,晃动盆使其紧实,然后将水仙鳞茎盘放入后再加约1厘米左右的土,然后浇水,并完全渗入,再将花盆移到阴凉处,5天后待鳞茎长出根后,再移到阳光下养殖。土养水仙花要注意土壤的干湿度,而且是一个极端的处理方式,见干也要见湿。也就是说土不干不能浇水,一旦浇水就要浇到盆底漏水为止,浇水的时间也一般选在早晚浇,白天浇的话很容易破坏根系的生长。
2、(水培法)即用浅盆水浸法培养:这类方法是家庭养殖水仙常用的方法。水养水仙之前要将水仙头部外层干枯的褐色鳞片去掉,护根泥及基部的褐色朽根也要去掉(注意不要碰到新根)。洗净外表后将直立于无排水孔的浅盆中。往盆里放入干净的水,淹没到球茎1厘米左右的位置,然后放在阴凉处,等鳞茎球长出根部后再放在阳光下。水养水仙花最好要天天换水,一方面能防止水变质污染导致烂根,另一面,天天换水长出的根也更加的洁白美丽。换的水要最好是提前晒过的自来水,这样可以杀灭细菌。水量保持浸泡花头部一少半即可,在花期前改为两到三天换一次水就好。
3、(沙培法):最好选用洗干净的细沙,盆当然也要求是透气性能好的瓦盆,在栽植前要先将沙装入盆中,到盆沿3厘米处,将剥去老茎叶的水仙头部放在盆里,在装好细沙的花盆中再加入1厘米左右的沙子,然后将水仙头部下茎埋入沙中1厘米左右,在上面铺少许石子,之后浇水放在阴凉处,5天后转放到有阳光的地方。使用细沙石培法栽培水仙也要天天浇水,如果浇水不及时容易造成缺水影响根部的生长。当然浇水也要尽量选在早晚浇。
四、请教:刚买回的水仙花怎样培养才能使它开花?要注意什么?谢谢各位热心朋友?
一、栽植
水仙球上盆前,应先清除鳞茎上的泥块、千枯的须根、褐色的膜质外皮及有病痂的鳞片。然后用小刀在鳞茎上部用刀纵向割开十字口,其深度以不伤及花芽为好,目的是帮助鳞茎内的芽抽出。切好的球要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天,洗去伤口钻液再上盆水养。
为保证植株稳定,直立摆放在专用的水仙盆中,周围放些石子等物固定,用干净的棉花或吸水纸敷在刻伤的刀口处,以防流出的黏液见光后变成褐色影响美观。
盛水仙球的容器不宜过于华丽,形式不拘一格,盆、碗、盘、碟均可。
二、施肥
水仙一般不需肥料就可开花,如果在水中加入0.05%-0.1%的稀薄化肥,可促使花开得更好,花期更长。
三、浇水
水仙喜水湿,尤其是在生长发育盛期。容器中应加水至水仙球的下部1/3,以保证根部能充分吸水。最好每1-2天换1次水,保持盆中的水新鲜、干净,忌用脏水。亦不可用硬水和带有油质的水,否则根部即会腐烂。
四、温度、光照
生长期喜冷凉气候,生长适温为10-15℃,不宜超过20℃,可耐0℃的低温。鳞茎球在春天膨大干燥后,芽分化。经过休眠的球根,在26℃以上进行花在温度高时可以长根,但不长叶,随温度下降才发叶,到6-10℃左右抽花薹。在开花期间,如果温度过高,阴暗,不仅花箭软弱,而且叶子易徒长倒伏。
养水仙的关键,是要有长时间的充足光照。上盆后10天内需要的光照较少,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光照,促使花梗伸长。每天有6小时的光照即可正常生长。光照充足,有益于植株生长矮壮,防止徒长。
五、病虫防治
水仙主要病虫害有大褐斑病、叶枯病、线虫病、曲霉病、青梅病等。
大褐斑病主要危害水仙的叶和茎。初染时出现于叶尖,呈褐色,大片感染时,叶和梗均会出现病斑,使叶片扭曲,植株停止生长,导致枯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水溶液,每5-7天喷洒1次,连喷数次可控制病害发展。种植前剥去膜质鳞片,将鳞茎放在0.5%福尔马林溶液中,或放在50%多菌灵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也可以预防此病发生。
枯叶病多发生在水仙叶片上,初发时为褪绿色黄斑,然后呈扇面形扩展,周边有黄绿色晕圈,后期叶片干枯并出现黑色颗粒状物。此病可于栽植前剥去干枯鳞片,用稀高锰酸钾冲洗2-3次预防。
六、繁殖
以分球繁殖为主,母球当年开花形成的新球和子球,可于秋季分栽,华北地区一般在9-10月进行,暖地可延迟。新球栽植不可过深,覆土厚度达球高2倍即可。子球可继续培养。利用种子繁殖需经7-9℃的低温处理,30-40天萌动,约经5-6年才开花。
七、花期调节
在北方,冬季室温较低,土培需要50-60天才能开花。如室温在12-15℃,30-40天即可开花。水仙盆不能放在暖气片上,可放在向阳的窗台上。为使水仙在春节开花,关键在于掌握好栽培时间,给予合适的光照和温度。如光照不足,长久放在背阴处,会使叶片徒长,开花少而弱,甚至不开花;如温度过低,经常在5℃以下,叶片、鳞茎受寒,则难以开花。
要使水仙在节日开放,可根据所需的花期灵活掌握,如需在元旦开放,可在节前40-60天栽植;如需在春节开放,可在12月上中旬栽植。栽植后置室内向阳处,室温在10-12℃,夜间8-10℃,当叶片5-6厘米长时,放在7-10℃较凉爽的地方,防止叶片徒长,促使花箭抽出。如遇天气反常,温度过低,可在盆中加入温水,提高水温;如温度过高,则在盆中加冷水,夜间将盆水倒去,控制水分和温度,不使提早开花。1-2天换1次清洁的水。
小贴士:
家庭水养水仙时一般不进行繁殖。在水养期间,供它长叶开花的是水仙球自身的养分,开过花以后,养分即已消耗殆尽,来年就不会再开花了。有人做过实验,把开过花的水仙球种在露天中,3年后偶然能开花,因此只好将开过花的球丢弃。
五、水仙花能否反复种植?
可以的。
如果把开过花的球养在土里,会生出小球,小球长大以后还会开花,大约需要两三年的培育。可以开多次花的。水仙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它是靠鳞茎来繁殖,当花开光后,剪掉花茎,埋入沙土比例较高,较透气的泥土中,还可以继续种植,不过一般要隔一到两年才会再次开花,在这一两年里只能看绿油叶子。
六、水仙花疯长可不可以剪掉?
可以剪掉。防止水仙花疯长的办法:
1、水养水仙花时,先将水仙球外表的褐色包膜去掉,在水仙求的上部各芽之间纵向切一刀,切透3-4层磷片,再在两边各横切一刀,千万勿伤及花芽,洗去粘液,放置在浅盆中培养。
2、白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晚上倒去盆中的水,第2天早上再加水培育,这样就可以避免叶片的“疯长”。
3、也可以通过先地栽或盆栽,再水养的方法达到叶子短花梗长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先将水仙球入土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浇水,直到抽出花梗,再将水仙球挖出,洗去泥土,水养在室内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