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仙的形态特征(水仙花的特点和形状?)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4 22:18   点击:19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水仙花的特点和形状?

水仙花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一30厘米。地下部分的鳞茎肥大似洋葱,卵形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二列状着生。花葶中空,扁筒状,通常每球有花葶着数支,多者可达10支,每葶着花数朵至10余朵,组成伞房花序;花被高脚碟状,外花被片6枚,白色;内花被片(称副冠)黄色,浅杯状,清香。花葶抽出叶间,顶端着花3-8朵,呈伞形花序,花冠口部具黄色盏状的副花冠,有“金盏银台”之称。花期1一2月。葫果胞背开裂。水仙花的特点; 水仙花是一种观赏花卉,一般在冬末春初开花。春节期间,它是很好的家庭装饰品。 水仙花是草本植物,绿色的叶,白色的花。花瓣一般为六瓣,也有十二瓣的,它有一块肥大的块茎。培养时只要放在清水里,周围压上小石块固定,不需要什么养料。 但是,水仙花并不是不要营养。它在它的故乡——福建漳州一带,曾经在大田里居住了两年,在这两年里,它汲足了养料,把养料贮存在块茎了,因此,它生长时,只要水养,就能开花。

二、水仙花的形态特征是怎样的?水仙花的形态特征?

水仙是依水而长的植物,它的鳞茎肥大与大蒜相似,为卵形或广卵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二列状着生。花葶中空,扁筒状,通常每球有花葶数支,多者可达10余支,每葶数支,至10余朵,组成伞房花序。雄蕊呈椭圆形,花粉为黄色。雌蕊近似三角形,乳白色,中部发绿。水仙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故有“凌波仙子”的雅号。水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福建漳州、厦门及上海崇明岛最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银台、玉玲珑、雅蒜等,原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一带,现已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水仙的花朵秀丽,花香怡人,叶片青翠,清秀典雅,得到了人们的赞赏,成为了最常陈设于冬季室内和花园里的花卉之一。

三、水仙花结构图及名称?

首先,水仙花的花瓣大多为六片,形状和椭圆形相似,且花瓣的末端呈鲜艳的黄色状。其次,水仙花整体颜色是呈白色,花被底部合生,形状似筒。最后,水仙花的表皮带有蜡感,花朵形状似伞。

根:水仙为须根系,由茎盘上长出, 吸收养分、水分。球茎:中国水仙 的球茎为圆锥形或卵圆形,基部与球茎盘相连。贮藏养分。叶:中国水仙的叶扁平带状,进行逃命作用并制造养分。花:花序轴由叶丛抽出,为吸引昆虫传粉,对人类来说为观赏。

四、水仙花的特点怎么写?

根系特点:它的根是圆柱形,为乳白色且很容易被折断,球茎外有黄褐色的薄膜。叶子特点:叶子为扁平状,先端很钝,叶脉为平行状,无叶柄。

花朵特点:它有6片花瓣,或是8片,形状为椭圆形,花是白色的,基部有鹅黄色。果实特点:它的果实为小蒴果,生长成熟后背部会有开裂。

五、水仙花的叶子形状?

水仙的形态特征

水仙是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长30~80cm,宽1.5~4cm,全缘,面上有白粉。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一般开花的多为4~5片叶的叶丛,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达10支以上;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着花4~6朵,多者达10余朵;花白色,芳香;

水仙花瓣多为6片,酷似椭圆形,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

根:水仙为须根系,由茎盘上长出,乳白色,肉质,圆柱形,无侧根,质脆弱,易折断,断后不能再生,表皮层由单层细胞组成,横断面长方形,皮层由薄壁细胞构成,椭圆形。为外起源,老根具气道。

水仙的花期1~3月。

球茎

中国水仙的球茎为圆锥形或卵圆形。球茎外被黄褐色纸质薄膜,称球茎皮。内有肉质、白色、抱合状球茎片数层,各层间均具腋芽,中央部位具花芽,基部与球茎盘相连。

中国水仙的叶扁平带状,苍绿,叶面具霜粉,先端钝,叶脉平行。成熟叶长30~50厘米,宽1~5厘米。基部为乳白色的鞘状鳞片,无叶柄。栽培的中国水仙,一般每株有叶5~9片,最多可达11片。

水仙的花序轴由叶丛抽出,绿色,圆筒形,中空;外表具明显的凹凸棱形,表皮具蜡粉;长20~45厘米,直径2~3毫米。伞形花序

水仙的小花呈扇形着生于花序轴顶端,外有膜质佛焰苞包裹,一般小花3~7朵(最多可达16朵);花被基部合生,筒状,裂片6枚,开放时平展如盘,白色;副冠杯形鹅黄或鲜黄色(称金盏银台。尚有金盏金台——花瓣副冠均为黄色;银盏银台——花瓣副冠均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柱头3裂,子房下位。

果实

水仙为小蒴果。蒴果由子房发育而成,熟后由背部开裂。中国水仙为三倍体,不结种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