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说蝗灾的蝗虫有毒?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21 22:26   点击:17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为什么说蝗灾的蝗虫有毒?

中国科学院康乐院士、魏佳宁副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会大量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并且群居蝗虫在遭到攻击时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

当蝗虫大量聚集时,其天敌不喜欢吃蝗虫,原因便在于此。这时的蝗虫,不仅动物不能吃,人也无法食用。

张志刚表示:“动物聚集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有些动物聚集后,其个体形态和群体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显然是为抵御天敌而生。换句话说,群体动物可能具备了个体和散居动物所不具备的防御天敌的本领,而中国科学院的这项重要研究进展,科学地解释了蝗虫具备的这种能力。”

“几滴甘霖,人们可以受用,但是洪水来袭,人们却无福消受,从逻辑上讲,蝗虫和蝗灾的道理也在于此。”张志刚说,“任何一项对自然界研究的重大突破,归根结底都是要提示人类如何与自然更好地和谐相处;当蝗灾来袭时,我们应该少一些调侃和臆想,多一些科普,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灾害物种

蝗灾的致灾物种主要为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不完全变态,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1万余种,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

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通常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对处于独居阶段的沙漠蝗虫进行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刺激之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它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

科学家认为,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后腿彼此触碰,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如果能发现到底是哪些化学信号刺激了蝗虫的神经系统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就可能研制出防止蝗虫群聚的新型农药。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吃货治蝗?醒醒吧,群居蝗虫有毒!

百度百科-蝗灾

并非任何的一种蝗虫都能吃。

事实上,吃蝗虫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蝗虫可食可药用,古已有之。《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蝗虫单用或配药使用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短、破伤风、急慢惊风、高血压等。

而大量现代的关于蝗虫营养价值的研究表明,蝗虫的蛋白含量高达74%以上,绝大多数种类的蝗虫都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甚至比大多数动物油脂的都高,油脂质量高于菜籽油而与花生油相近。概括地来讲,蝗虫营养成分齐全,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脂肪含量不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矿物质的天然保健食品。

我们的日常餐桌,特别是烧烤桌上,很多人吃的炸蝗虫、烤蝗虫基本都是人工养殖或散居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蝗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吃,更不等于任何蝗虫都可以吃。

蝗虫能够在独居与群居这两种生活方式间来回“切换”。团队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会大量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它其实是无毒的,非常适合喂养鸭子或鸡等家禽。并且群居蝗虫在遭到攻击时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当蝗虫大量聚集时,其天敌不喜欢吃蝗虫,原因便在于此。这时的蝗虫,不仅动物不能吃,人也无法食用。

为啥有毒别人科普的很详细了,但是那是生吃,人类会做饭啊。。。油炸或者开水煮过,就没毒性了,可以吃。

蚂蚱虽小也是肉是什么意思

蚂蚱虽小也是肉的字面意思是:虽然蚂蚱在我们看来是特别小的动物,但是它身上的也都是肉。

这句话一般都是比喻一个事,或者一个买卖。

一件事情,你做了有微乎其微的效果,你不做完全没有效果,就证明做了比不做强。

一个买卖,你挣得很少,比如投入五千挣了一百,但没风险。

如果你不做这一百都没有,这就是做与不做的区别。再少的肉都是肉,营养价值和味道跟蔬菜是不同的,这就是区别。

蚂蚱百科

蝗虫,俗称“蚂蚱” ,多生活于水稻、玉米、高梁、甘蔗等田中,以及潮湿近水的草滩和田埂上,食害稻谷、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