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杨树下种了知了猴还可以施氮肥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09 10:53   点击:7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杨树下种了知了猴还可以施氮肥吗

杨树下种了知了猴不可以施氮肥。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种植知了猴首先选择土壤肥沃的土地,平整,无积水,土壤无病害,无毒害。氮肥中含有毒重金属、无机酸类等副成分或混杂成分,逐渐累积从而会污染土壤,造成知了猴的死亡。所以杨树下种了知了猴不可以施氮肥。

二、有谁知道知了猴是怎么养殖的吗?给我详细说说,谢谢

现在有养殖的,并且现在培育的品种可以第一年下种,第二年就出来的。现在在河南濮阳西新庄就有养殖的。当时提倡退耕还林的林地现在都已经长起来了,不能再种庄稼,现在正好合适养殖金蝉。

金蝉养殖以杨树,桃树,簸箕柳树地比较好。需要相关的技术的话,可以去濮阳农业技术站或者西辛庄去看看。

三、金蝉 的养殖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您好,金蝉人工饲养,前景广阔。但其中也不乏炒作,蓄意夸大,误导现象,如不仔细斟酌,将会损失惨重。 金蝉养殖,首先解决蝉生长中所依赖的树木根液。没有树不行,选择土层厚,地块势高不积水,无化学污染。蝉卵枝的采摘、孵化、殖种,跟季节有很大关系。 养殖之前,根据殖种密度,提前安排林地间,次生植物.合理的安排,盲目养殖,要付出高昂的学费。 金蝉又名黄金蝉、知了龟等,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金蝉除了食用价值外,还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符合了当前的消费潮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环境破坏,树木的砍伐,金蝉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加上人为的滥捕滥抓,导致自然资源严重枯竭。鲁鑫农业科研人员通过数年攻关,摸索出了一套在杨树、桐树、各种果树下面速养金蝉新技术,把金蝉的生长周期由过去的3-5年缩短到二年左右。

金蝉养殖步骤:

1、首先要有树: 根系发达的林木都可,速养金蝉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还可以增加收入

2、购买金蝉种苗:我们提供专门培育的优质金蝉卵枝,每个枝条内有200-400粒卵,每棵树种十到二十枝,每亩地种养500个枝条左右.

3、孵化种苗:金蝉卵在自然条件下自然孵化很慢,孵化率也很低,我们研究出室内孵化金蝉种卵,35天左右就可孵化出来,孵化率可高达70%

4、孵化好的种苗下地:孵化好的金蝉种苗埋到树下,大约20-30厘米深,为提高成活率我们也研究出加一些辅料,种下后不用管理,不用喂食,不用防疫.二年左右就可以出土.

5、收获:每年的阳历七月份晚上是收金蝉的时节, 到时大把大把的金子似的金蝉会让您有收获的另一种快感.

金蝉养殖重要注意事项

1.关于金蝉的养殖季节?

答:孵化金蝉卵枝大约在阳历2月底到6月底,孵化好的卵枝下种大约在4月初到7月中旬太早太晚都不行.原因:(1). 根据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和反复实验, 金蝉卵期一般280天到300天左右,进入7月份的金蝉蝉卵已开始大量衰亡,生命力降低,孵化前就有死亡(杨树枝条更是所剩无几),孵化过程中更是极易出现死亡。成活率不及正常情况的10%.(2).当年产的金蝉卵枝是孵化不出小金蝉的,因为它有休眠期. 所以都是上一年的卵枝才能孵化.千万不要被一些场家金蝉随时都可以孵化养殖的不科学许诺所迷惑.(3).有的场家说只要孵化看不到小金蝉也有种,纯属无稽之谈,这样种的后果只能说成活率极低1%以下,且周期3-5年之久.

2. 产量?成活率?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实验总结出了全新的种植方法,比普通的种植方法成活率提高10-20%,普通的种植方法成活率也就20%左右,我们的能达到30-50%,有些场家吹虚的70%呀80%呀, 不可能达到那么高,说什么保证亩产量,那都是在夸大.我们的种法目前成活率在30%-50%,这样比自然的就多出近十倍了.也就是说一个枝条出金蝉在60-100只左右,每棵树种十个枝条,每亩种五百个枝条亩产300多斤,收益就很可观. 千万不要被一些场家所谓成活率70%呀80%呀这些不科学的许诺所迷惑.

3.各枝条的差别?我们首选的白腊条和果树条,卵容易成活.杨树条里面的卵极易死亡,所以各养殖场家价格有别,一定要识别卵枝质量.我们保证白腊枝的质量和卵的数量!

此网站为金蝉养殖网

四、怎么养殖金蝉

百度直接搜索一下湖北襄阳金蝉养殖基地,他们有多年的养殖经验,上面也有金蝉养殖的技术资料,你可以咨询一下,我哥就是从那里购买的金蝉卵枝,我哥去年承包了十亩地,今年准备再扩大,地上一边种果园一边养殖金蝉

五、金蝉的养殖技术

金蝉人工养殖技术 蚱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黑蝉,若虫俗称知了龟,我国许多地区都有食用蚱蝉及其若虫的习俗,以山东尤为盛行,最普遍的食用方式为“油炸金蝉”。蝉若虫(知了龟)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堪为食用昆虫中的佼佼者,目前已经成为适应各种不同档次场合的著名菜肴。但由于环境破坏,树木的砍伐,蚱蝉和若虫(知了龟)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若虫(知了龟)的自然产量逐年锐减,市场价格也连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由于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大,仅仅依靠采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在我们的指导下,许多地方已开始将自然资源采集的方式转向人工规模化饲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8毫米,翅展125毫米。全体黑色,有光泽,被有金属光泽。复眼淡赤褐色。头的前缘中央及颊上方各有黄褐色斑一块。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缘淡黄褐色,基部黑色,亚前缘室黑色,前翅基部1/3黑色,翅基室黑色,具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黑色,翅脉淡黄色及暗黑色。足淡黄褐色。雄性腹部第一、二节有鸣器,雌性无鸣器,有听器,腹瓣很不发达,产卵器显著而发达。卵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2.5毫米,宽0.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若虫黄褐色,具翅芽,能爬行,一龄的前足即表现为明显的开掘式;末龄若虫体长35毫米,黄褐色,前足开掘式,翅芽非常发达。 经济资源价值 蚱蝉的食用价值。经科学分析,蚱蝉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 蚱蝉除具备食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药用功能。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鲜嫩的蚱蝉若虫和成虫,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蚱蝉的自然习性 蚱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也有记载5~6年或12~13年完成1代的情况。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 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内壁光滑湿润,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 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即成虫的产卵期可以持续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成虫多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多为单行、也有双行的,呈直线排列,少数弯曲或呈螺旋状排列。每一卵窝内有卵6~8粒,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每头雌虫腹内怀卵500~1000多粒,最多达到1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成虫寿命3个月左右,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对树木造成危害。 蚱蝉喜欢木质松软、汁较多的树种,如山楂、桃树、苹果、榆树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