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培海棠花怎么种到土里?
把多余的根剪掉,盆里装土载进去第二天浇水就可以了
二、草莓种子纸巾催芽后怎么种到土里?
1.选择土壤
种植草莓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瓦盆,因为草莓的根系较浅且发达,土壤可以选择购买配置好的营养土或者自己配置土壤,可用腐熟的堆肥、菜园土、河沙按照3:4:5的比例进行配置,添加少量的鸡粪和腐熟的饼肥混合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利于草莓的生长。
2.选取移栽苗
选择生长健康、强壮且根系良好的移栽苗,先修剪根部,将老叶和匍匐的茎剪掉,留下2-3片小叶即可。
3.栽入盆土
栽种时要将根系分布均匀,弓背朝外,茎秆要直立。将备好的营养土倒入盆中使土和苗心的基部平齐为准。不能栽种的太深,因为草莓根系浅,栽种太深容易导致幼苗腐烂,也不可以栽种太浅,容易新芽外露,导致草莓干枯。
4.浇水管理
栽种好草莓后要浇一次水,浇水时要浇透,等水渗透后要将苗轻轻的向上提一下,使根部和土壤充分结合,根部得到充分的营养。
5.光照管理
先将草莓放置在半荫处养护,等到种子长出5-6片真叶时,可以适量的增加光照。
6.施肥管理
等待草莓叶片长到8-9片时,可以适当的施加些肥料,给草莓苗增加营养。
三、竹子种到院的哪个地方好?
竹子在家中栽种的最佳位置为:
(1)门口,即门对千棵竹,家宅万世福。
(2)家宅的东侧。
(3)家宅院中的东南方
四、竹子是怎么移栽、育苗的呀?
竹子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等。
五、育苗玉米怎么盘播?
1.1提早播种,缓解茬口矛盾玉米育苗盘育苗利用软盘盖膜增温,播期可比直播提早15-20天。如利用双膜育苗和栽培,播期还可提前。种植生育期短、抗性强的玉米品种,可提早上市,效益好。播期提早,可争取农时,缓解茬口矛盾。
1.2秧苗素质好,栽后长势旺玉米盘育苗受外界不良影响小,膜内温度适宜,肥水集中,出苗整齐,秧苗茁壮,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移栽时不伤苗,栽后无返青期,成活率高,长势明显优于营养土(块)育苗法。
1.3生育期缩短,产量增加玉米盘育苗无移栽缓苗期,生长发育快,与营养土(块)育苗相比生育期缩短3-5天。同时,它生长旺盛,生活力强,玉米棒大、粒多、籽粒饱满,增产4%-9%。
2、玉米盘育苗移栽技术
2.1营养土的配制必须养分育足,肥效全,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无病菌、虫卵和杂草。其含水量以手握成团落地能散为宜。装盘前营养土要消毒处理。
2.2摆盘装土玉米育苗软盘长59-60厘米,宽32.5-33.5厘米,高4.5厘米,每盘100个穴孔,按播种密度决定秧盘,每亩需40个左右,外加两个预备盘。苗床每厢宽1.2米,摆两排育苗盘。摆盘前先在厢面铺一薄层稀泥或细土。播种前在盘穴中装入3.5厘米的营养土。
2.3适时播种播前先要精选和晒种,并浸种催芽。春玉米要抢晴播种,播种时先浇透温水,每穴点播1-2粒萌发的种子,用细土盖好后立即用地膜平铺,小拱棚增温保温。
2.4苗床管理出苗时温度控制在20-38℃内,齐苗后根据天气揭留平铺的地膜。水分供给要适中。注意适温适湿长苗,低温低湿炼苗。
2.5移栽定植定植前,揭膜炼苗几天,并停止浇水,定植时将玉米育苗盘洗净收存,定植苗坨。
其它栽培技术同玉米营养土(块)育苗移栽技术一样。
六、吊兰的粗根种到土里能长吗?
能活,吊兰是非常常见的家庭盆栽。是最好养的盆栽了。它对养殖的环境和土壤要求都不高。随随便便就可以养得爆盆。吊兰的根是比较粗壮的萝卜根,这种根系特别能保存水分。所以它是非常耐旱的。配置的土壤要求疏松透气,不要压制住它的脆弱的萝卜根就可以。
七、水培的竹子能栽到土里吗?
水培的竹子生根后,可以栽种土中进行土培。
八、在水里种绿豆,水中的绿豆发芽后怎么种到土里?
可以直接播种种子,或者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清洗干净后,要对绿豆进行浸种。浸种的方法是:将绿豆放在不透水的容器中,水量要漫过绿豆。夏季直接用自来水浸泡绿豆,一般浸种4h左右;冬季可用30°C左右的温水浸泡,6 h左右种子微微发胀即可。 不需要等到根全部长出来再下地。
九、西红柿的育苗技术?
全年均可播种育苗,选择抗病、抗逆性强,易座果的矮化品种。如矮生红铃、矮生黄铃、盆栽红、多彩等。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汤30分钟后,自然降至常温,继续浸种4-6个小时后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2-3天,催芽期间要注意每天用温水冲洗一次,把附在种子上的黏液冲掉,防止种子生霉腐烂。番茄籽露白芽时可播在直径为5厘米的营养钵。基质原料采用草炭、蛭石、细沙、棉子饼、炉渣、玉米秸粉等,任选其中3种按1∶1:1的比例混合配制。每钵2粒种子,播后上覆细潮土0.8厘米,并覆盖1层薄膜,待出苗后撤除薄膜。夏季高温季节采用遮阳网或草苫降温,防止灼苗,冬季利用保护设施防止冻害。两叶一心时定苗。也可采用畦播育苗,待苗长到2叶1心时分苗入钵。在上盆前可适当喷洒0.5%磷酸二氢钾,以增加秧苗营养,培育壮苗。喷洒代森锌、百菌清防苗期病害。
十、海参的育苗技术?
(一)亲参采捕及运输
夏至前后(6~7月),亲参基本成熟,此时是亲参采捕的最佳时机,应选择体重在200g/头以上,体长大于20㎝,无伤残病害,无排内脏,性腺饱满(性腺指数大于10%为好)的亲参。亲参运输可采用干运和水运,运输容器应无毒卫生,运输用水符合GB11607的规定,盐度29~32,温度不得高于16℃。运输时应注意避免参体挤压,并防止风吹、日晒、雨淋,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运输,途中要注意观察其活动情况,及时采取换水、控温等措施。
(二)亲参蓄养管理
1.亲参运回后,要人工蓄养,培育密度以20头/m3为宜,采用多层网笼或单层浮式网箱暂养,蓄养池采用水泥或玻璃钢水槽,容积10~40m3,水深1.2~1.5m,水温16~18℃,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500~1000lx,溶解氧5㎎/l以上。
2.亲参每日按其体重的4%分早晚两次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或人工配合饲料,上午投30%,下午投70%。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
3.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3~1/2量程,换水温差不大于1℃,及时清除池底排泄物和残饵。
(三)产卵受精
目前刺参采卵的方法有自然采卵法、人工采卵受精法、升温诱导和阴干刺激法,采卵密度不大于50粒/㎡。亲参产卵受精后要及时将亲参移出,此时要用经过砂滤消毒的洁净海水反复洗卵多次,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四)孵化
环境条件要求为水温17~20℃,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500~1000lx,溶解氧5㎎/l以上,连续微量充气。孵化密度20~50粒/ml。
(五)幼体培育
1.当胚胎发育到小耳幼体时要进行选育,用NX~79尼龙丝网拖选或用虹吸管虹吸选育,选幼后的幼体密度一般控制在0.5~1个/ml。刺参幼体的适口饵料种类有盐藻、角毛藻、*鞭金藻、等边金藻、小新月菱形藻等,此外,有些代用饵料如鼠尾藻磨碎液也有较好的饲育效果,采用金藻和硅藻混合投喂效果最好。投喂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不可一次喂得太多,否则易造成幼体消化不良,引起肠胃疾病。单细胞藻类的适宜投喂量分别为小耳幼体1万cell/ml,中耳幼体1.5万cell/ml,大耳幼体2万cell/ml。刺参后期幼体可投喂一部分代用饵料,鼠尾藻磨碎液每天投喂量10~15×10-6,食母生澄清液每天6~8×10-6,海带草发酵液每天10~15×10-6。在生产中要注意通过镜检幼体胃的饱满度而加以适当调节,一般胃区内有一半饵料即可。
2.在浮游幼体培育期间一般不要倒池,因为每次倒池都会损伤幼体,主要*换水来改善水质。一般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1/2~1/3量程。为使幼体均匀分布,提高幼体的成活率,每隔一小时要用翻水板上下轻轻翻动池水1次。
3.浮游幼体的培育水温20~25℃,一般2~3天用虹吸管清底一次,要做到彻底干净,把池底的残饵、原生动物及幼体的排泄物等清除出来。上浮的幼体应移入池内继续培养。
(六)稚参采集和培育
1.稚参采集。当大耳幼体出现五触手原基后或幼体20%~30%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是投放附着基的最佳时机。附着基目前一般使用聚乙烯波纹板或聚乙烯薄膜,要求透明、无毒、无害,投放前用0.5‰~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然后用10~15×10-6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刷一遍,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除去药物、油污及脏物。洗刷干净后即可放入培育池中接种底栖硅藻。藻种以小型舟形藻、卵形藻和菱形藻为主,可取自池壁、伐架、礁石及大型海藻上。接种时将附着基呈水平方向平铺在培育池中,加入适量的新鲜过滤海水,然后接入藻种(NX103筛绢网过滤2~3次),充分搅拌均匀,静止不动。翌日将附着基倒置,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另一面。需要注意的事,附着基接种后要及时稀疏,使其垂直放置。每1~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1/2~1/3,并按换水量施肥(氮10~20×10-6,磷1~2×10-6,硅1.0×10-6,铁0.1×10-6)。水温保持在15~23℃为宜,光照一般在1500~2500lx为宜,经常倒转附着基方向。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底栖硅藻的生长及敌害生物的发生情况。
2.稚参培育。适宜盐度为29~32,适宜水温在26℃以下,溶解氧在5㎎/l以上,PH值7.8~8.5之间,光照3000lx以下。培育密度控制在0.5~1头/㎝2以下。
稚参的饵料有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天然饵料主要有底栖硅藻,单细胞藻类的浓缩液、大型藻类(如鼠尾藻)的磨碎液等。体长2mm以下,以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为主要饵料,也可投喂一些单细胞藻类、大型藻类的磨碎液,日投喂量控制在30~40×10-6左右,并逐步增加光照强度使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得以繁殖。随着稚参的生长,要及时补充新的底栖硅藻及鼠尾藻磨碎液。当体长达2mm以上时,可完全以鼠尾藻磨碎液为饵料,每日投喂4~6次,每次20~30×10-6;配合饵料每3~4天投喂1次,每次0.02~0.04×10-6g/头。
稚参培育采用流水法来改善水质。一般每天流水4~6次,每次2~3小时,每天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3~4倍;每2~3天吸污1次,半个月倒池1次;连续微量充气(投饵后要停止充气1小时),在水温高时应增加流水量,达到6~7个量程。此时要注意池内的溶解氧含量,当小于3.6㎎/l时稚参出现病态,当小于1㎎/l便大量死亡。
后期要注意搞好池子的清底和倒池,并视情况进行筛选,分期出池,以利个体小的迅速生长。另外要定时监测水质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认真观察参苗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生产操作、渔药使用严格按无公害食品水产品生产标准和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