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栽的竹子几年出笋(种竹子为什么要断头)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7 11:54   点击:7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竹子栽移几年发笋?

根据品种不同,外界生长条件不同,竹笋种植后长出竹笋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毛竹在理想情况下,种下的第五年才能长出成年竹子所长的竹笋;勃氏甜龙竹在理想状态下,在中下的第五年才能长出成年主子所长的竹笋。

另外,即便是同一品种,栽植的气候特别是年平均温度、空气湿度有差别,所能长出的与成材竹林的笋大小相似,所需的时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二、栽的竹子,几年能长出笋来?

移植的竹子一般经过5年左右的生长,就能长满园地,俗称“满园”,再经过2~3年的生长,就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竹园了,即可观赏,又能采笋砍竹利用了。

  竹子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只要选择母竹得当,采挖方式合理,对母竹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掌握栽植技巧,在合适的多雨季节即挖即栽,大穴浅栽,栽后浇透水,精心管护,成活率是非常高的,基本能种一棵活一棵。

三、出笋率高的竹子?

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竹笋一年四季都会有。

竹笋以春笋和冬笋的口感最佳。这两种笋是按采摘的时间来命名,冬笋是春笋的雏形,是未破土的竹笋,因为大多在农历十月份出笋,所以称冬笋。

春笋是指已经破土以后的竹笋, 是在立春后出笋,一般在阳历三月份前后,所以叫春笋。从肉质上相比, 春笋粗纤维较多,口感较粗糙一些; 而冬笋更为细嫩。

四、新栽的竹子多久浇水?

竹子本身就比较喜湿,管理期间一定要勤浇水才行。夏季每天都要浇,春秋季三五天一次。

冬季低温,长势慢,则要适当控水,一周一次就行。要是盆栽管理的,上盆后浇透水。刚买的栽种之后也要浇透,这样才可更快恢复生长。

浇水都要浇在根部,能更好的吸收掉。注意不要积水,否则容易黄叶。

五、新栽的竹子多久发芽?

一个月,竹根栽完一个月能发芽,在每年3月份,挑选20厘米左右的竹根,栽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栽种后的竹根养护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每次浇水要浇透。在竹子的生长期,每半个月施加1次尿素,做好充足的养分补充,促进竹子的生长。

六、竹竿几年出笋?

就需要看您栽植的品种和所使用苗木的年龄,以毛竹为例,您栽植的是地径0.3的一年生毛竹,那么至少需要第5年以后才可以达到少量的接近成材期所长竹笋的大小。而且品种不同成竹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比如勃氏甜龙竹一年苗,第三年就完全可以采收到接近成竹年份所能出的笋。

另外,如果同一品种,栽植的气候特别是年平均温度、空气湿度有差别,所能长出的与成材竹林的笋大小相似,所需的时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七、芦笋几年出笋?

芦笋年生长周期是指芦笋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

八、如何让竹子不发新笋?

  毛竹笋竹两用林主要培育技术   毛竹笋竹两用林就是同一竹林同时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竹材和竹笋,即把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竹林主产品的经营类型,实施毛竹笋竹两用林,能充分发挥竹林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竹林的经济效益。   1.竹林结构调整   建立合理的竹林结构,是实施毛竹笋竹两用林的基础,总的要求是:中密度、中径级、轻龄级。立竹量以每亩140-180株为宜,阳坡竹林和钩梢竹林密度可适当大些,立竹不宜太粗或太细,以眉围30-33cm的竹为好。   2.施肥   2.1时间   施肥通常在竹林秋季孕笋期的9-10月和春季竹笋地下萌动生长期的2月进行。   2.2施肥量   视竹林状况及产量指标来确定,肥料有化肥和有机肥,一般每年每亩施肥4000斤。   2.3施肥方式   主要有3种:1.沟施,沿水平线开沟,深15-20cm,施肥后覆土踏实,以减少流失;2.株施,在竹子上坡方向30cm处开半月形沟,深15cm左右,施肥后覆土踏实;3.篼施,主要用于陡坡竹林,在竹子上坡紧贴竹篼挖洞,放入有机肥料,覆土压实。   3.竹、笋管理   加强笋、竹管理,是提高竹和笋产量的关键,要实行定量定时定点,留笋养竹。定量就按照竹林结构,1-2龄幼林比例数量,选留竹笋,一般每亩60-70株为宜;定时就是在竹林春笋出土数量盛期的中后期选留粗度适当的竹笋;定点就是让所选长竹竹笋均匀分布于林内。   3.1挖笋   3.1.1挖取早期春笋   一条竹鞭上往往有许多笋芽,能分化成几个大小不同的竹笋,及时挖取最早出土的竹笋,一方面为下一个竹笋提供出土生长的机会,另一方面早期笋市场价格较高,并适宜制清水笋罐头,经济效益高。   3.1.2限时适量挖取冬笋   限定在12月至春节前10天内挖冬笋,小于0.5斤的冬笋不宜挖。挖时切勿伤及小冬笋和鞭芽,及时覆土。及时挖活笋,确保竹笋鲜嫩无病虫害的良好品质。   3.1.3挖全株笋   在不损伤竹鞭的前提下,将竹笋完整挖出,这是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3.2伐竹   合理伐竹是维护竹林合理结构的手段。伐竹数量全年不应超过生长量,一般每年每亩伐竹20-30株。伐竹年龄为6龄以上及6龄以下的病虫竹、风倒竹和小径竹,时间应在冬季进行。砍伐方式有2种,一种是平茬法,即伐桩近地面砍伐;另一种是带篼法,即连带整个竹篼或半竹篼采伐。   4.竹林地管理   4.1垦复   垦复最佳季节是发竹的当年夏季。坡度小于25度的竹林地实行带状轮垦,并清除"三头"即竹蒲头、柴蒲头和石头。垦复深度30cm左右。   4.2劈山   每年梅雨季节将竹林中幼嫩的杂草灌木劈倒,并均匀地铺于林地,任期分解腐烂,为竹鞭生长提供养分。   或者你自己来这里看http://www.jingning.info/website/notes3/syjs/zz/ml1.htm

九、什么竹子出笋率最高?

食用竹笋的历史悠久,曾有“素食第一品”之说。竹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人体需要的纤维素、多种维生素,是绿色无公害的蔬菜。近日某合作社的农友想在当地种植食用小竹笋,问选择哪些竹子品种的好?有什么技术方法能高产早出笋?

食用小竹笋一般有野生小竹和人工种植的优良笋用竹种,野生小竹笋味道鲜美,自然环境下生长,是一种天然食品;当前人工种植面积较多的食用小竹笋主要是雷竹,具有品质优良、产笋早、产量高等优点,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络氨酸等,是目前市场看好的产笋竹品种。种植笋竹,多采用母竹移栽,高产的关键是选好地块、加强抚育管理。

雷竹种植的主要技术要点:

1、笋园建设。土壤肥力的高低关系到笋竹产量的高低,雷竹鞭细根少,怕积水,长时间积水会导致整株死亡。因此,笋园建设宜选择坡度小,排水良好,土壤肥厚质松呈弱酸性或中性山地或平地,整平。

十、新栽的竹子需要浇水吗?

竹子易活,生长速度快,不浇水会影响生长。

竹子是多年生的常绿植物,它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既能贮藏和输送养分,又有很强的繁殖施力。

它是横着长的,和地上的竹子一样有节,节土长着许多须根和芽。这些茎节上的芽,在出土之前已贮足了各种生长必需的养分,到了春天天气转暖时,就会向上升出地面,外面包着笋壳,我们就叫它“春笋”。

但在这个时候常常日土壤还比较千燥,水分不够,所以春笋还长得不快,有的芽还暂时停在土里,像箭在弦上一样。要是下了一场透雨以后,土壤中水分一多,春笋就好橡蒲被射出去一样,纷纷钻出地面。

竹子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竹笋出土5厘米后,一昼夜可以长1米多高,特别是春雨过后,24小时之内可以拔高2米。树木生长一二十米高可佬需要几十年,而竹子一二个月便可长到这个高度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