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与作用如何?其用法与用量怎样?使用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10 08:50   点击:265  编辑:admin   手机版

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与作用如何?其用法与用量怎样?使用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理化性质】

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在冰醋酸中略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

【作用与用途】

氟甲砜霉素为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素,首先在水产业上使用。

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由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弧菌、屈挠杆菌、链球菌、巴斯德氏菌、诺卡氏菌、爱德华菌、分枝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疾病,如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斑点叉尾肠道败血症,真鲷、罗非鱼的类结节病和链球菌病,鲱形目和虹鳟的弧菌病、疖疮病,鲑鳟细菌性肾病,香鱼弧菌病,鲈形目类结节病和链球菌病、弧菌病、疖疮病,鳗鲡的爱德华菌病、鳗鲡红点病、鳗鲡赤鳍病;虾红腿病、虾烂鳃病、虾甲壳溃疡病;蟹弧菌病;三角帆蚌气单细胞菌病;文蛤弧菌病;鳖红脖子病、鳖疖疮病;蛙红腿病、牛蛙腐皮病、蛙爱德华菌病、蛙温和气单胞菌病等。

【用法与用量】

(1)内服:鱼类每日20~40毫克/千克体重,虾蟹每日40~60毫克/千克,分2次投喂,连用3~5天。

(2)浸浴:4~8毫克/升浓度浸浴2~4小时,每日1次,连用2~3次。(3)肌肉注射:5~1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次,连用2~3次。

【注意事项】

有胚胎毒性。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土种志》

如何养殖牛蛙?

养殖好牛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巡池、及时记录

每天早晨与傍晚必须巡视养殖池,及时记录气温、水温、水质、蝌蚪生活状况(如有无浮头现象,上次饵料吃剩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刚孵出的蝌蚪以及变态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观察及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最适宜的水温为23~30℃,若水温高于35℃,则要及时换水。将原池水排出1/4~1/2,引进水温较低的清洁水。如水质污染,也需采取类似的换水措施。

水位一般宜保持水深40~60厘米左右。养小蝌蚪或水温较低时,水位宜低些,相反则应高些。

3.控制水质

蝌蚪池的水质应清洁,水中溶氧量应大于3毫克/升,盐度小于2‰,pH值6.6~8.2之间。水质的好坏一般可用肉眼看水色来估测:

瘦水:水较透明,水中浮游生物较少。

较肥水:草绿带黄--较混浊。水中绿球藻、隐藻类很多,还有部分黄绿藻。

肥水:淡黄褐带绿--混浊度较小。水中蛙藻、金藻、黄藻较多,还有部分绿藻。黄褐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含蛙藻。油绿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为隐藻和绿球灌。一般用发酵后的粪肥施于池水中多呈此水色。

病水:红色带棕--混浊。水中含有大量繁殖的红色甲藻。蝌蚪吃后不消化,且污染水质,使蝌蚪中毒。抢救办法是及时移走蝌蚪,然后清理池塘。

水质的恶化(病水),除因某些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引起外,还可能由于腐殖质发酵、食物残渣腐烂、水中缺氧,水源被工业及生活用水污染,蝌蚪因病虫为害致死而尸体腐烂、病菌蔓延等原因引起。

水质污染变质现象一经发现,则要采取换水的办法解决,换水时不要猛然使水温等生态因子差异太大,一般换水量为1/4~1/2,并注意掌握换水时间。养殖蝌蚪最好处在肥水及较肥水中,在人工投饵的情况下,处在瘦水中也可以。

4.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1)发现水面有悬浮杂物、浮膜、死去的蝌蚪等动物,要及时捞出处理。

(2)饵料台要经常取出洗刷、用漂白粉液消毒或日光曝晒杀菌。蝌蚪吃残后留在饵料台上的食物,要及时清除,以免在池水中腐烂。

(3)经几个月饲养后,池底如积有污泥及洒施后沉水的食物残渣,要及时清除。

5.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

水温较高时,黎明前后蝌蚪一般在水面上浮头,此外天气异常闷热也会浮头,此时必须立即换水或开增氧机。

6.做好扩池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刚孵出至10日龄的蝌蚪养殖密度以每平方米1000~2000尾为宜;11~30日龄以500~1000尾为宜;30日龄至变态为幼蛙之前以100~130尾为宜。密度的确定与蝌蚪生育期、体型大小、供饵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可因时、因地及具体条件不同而改变。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在温带地区自然条件下,一般从11月至来年3月份即进入越冬期,具体管理工作如下:

(1)使池水保持1米深。使底层水温可保持在5℃左右,即使表层水冻结、积雪,蝌蚪也能安全越冬。

(2)准备好补水、补氧设备及措施。如发生水位下降或水温低;底层污泥发酵而缺氧情况时,可及时灌水、充气。最好在越冬前做好池底污泥清理工作,以减少耗氧量。

有条件的池塘,可以控制水温在15℃以上,如能达到20~30℃,则蝌蚪仍能正常生长变态。

牛蛙喜高温荫湿,多栖息在池塘边沿近水处的草丛中,特别喜欢栖息在池塘坑边被水的波浪击拍而成的半干半湿的土穴中,往往下半身浸去水中,头部露出水面,头向外。牛蛙鸣叫声酷似黄牛,听到牛蛙叫声,可预知产卵期即将来临,产卵期过后即停止鸣叫。

1, 牛蛙的长得快,牛蛙到5-7月开始产卵,产卵的最适水温为24-28℃,产卵时间为10-30分钟,产卵量随母蛙袋子个体大小而异,一般产卵为数千至5万粒。产卵后30分钟即应采捞,采捞卵块时,人要站在水中,用剪刀将卵块周围和卵块下边与其相连的杂草全部剪断,用采卵器将卵块搬运至孵化池进行孵化。孵化池要求50-60厘米深的水体,面积1.2-2平方米,每平方米孵6000粒卵为宜。卵的孵化,水温要求20-30℃,水的pH值为7-7.5;重金属离子含量不得超过饮用水标准。孵化过程中不要惊动水体,灌水要防止流量与高度不宜过大,池上搭荫棚防暴晒和暴雨。

2,商品蛙的养殖: 饲养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干旱不干涸,洪水不泛滥,树荫多的地方,以潮湿、温暖背阳的地方和杂草丛生地较好,面积要根据养殖数量而定,可开塘养殖,也可开沟养殖,水深冬季要保持1-1.2米。

3,准备蛙饲料:

(1)养殖蚯蚓――在牛蛙池内的陆地,投入牛粪、烂水果、洗米水等,与土拌和,放进种蚯蚓,让其繁殖。经一段时间养殖后,晚间蚯蚓出土活动,便可被牛蛙捕食。也可利用零星荒地,施足牛粪等以培养蚯蚓,每平方米可产成蚓5~7公斤;

(2)灯光诱虫――在蛙池食台上方,离水面23厘米处,吊挂30瓦的黑光灯或紫光灯,可诱落昆虫、飞虱等,晚上牛蛙会聚集灯下捕食。此法在5~9月份效果最好,开灯应在太阳下山后至上半夜,下半夜多露水,昆虫少,应关灯节省用电;

(3)养殖福寿螺――利用零星沟塘或建小池,也可在蛙池水中繁殖、养殖,在高温季节每5~10天产一桃红色卵块,每一卵块有卵1000粒左右,卵破膜孵出小螺便作牛蛙饲料;

(4)养蚕――利用房前屋后种桑养蚕,蚕生长快,一生只需20天左右,幼蚕可用来喂幼蛙,长到4.5~5龄,可用来喂成蛙;

(5)饲养黄粉虫――黄粉虫是牛蛙的最好饲料,易饲养,只需麦麸和青菜叶即可饲喂。但虫子生长慢,必须扩大饲养量,方能保证饲料供应;

(6)诱蝇育蛆――在牛蛙养殖池上方30厘米处吊挂大口盆、托盘等,内放诱饵如废畜肉、鱼内脏等诱蝇育蛆,当蝇蛆爬离盆口掉入水中,便成了蛙的佳肴。也可建一小池,在池内放入豆腐渣,再投入洗米水等,在池面上加盖,过若干天蛆虫育成,就可投喂牛蛙;

(7)培养水蚤――水蚤俗称“红虫”、“鱼虫”,是小蝌蚪的理想饲料。先将培养池中的水排干,清池消毒后,每平方米池内撒干鸡粪、豆腐渣等各1千克(或其它畜禽肥料),最好经日光曝晒一周后,灌水40厘米,并放入水蚤种源,几天后池水变绿,两周后池水中即可繁殖出大量水蚤;

(8)利用下脚料――将肉联厂、饭店屠宰下脚料消毒干净、捣细,拌入混合饲料投喂。有缫丝厂的地方,可用蚕蛹作饲料,还可购买猪肺、牛肺,切碎投喂;

(9)捕捉小鱼虾――地处河道、湖泊或鱼池附近的养殖点,可经常捕捉野杂鱼、小虾作饲料。

蛙喜欢生活在稻田、池塘、河沟、湖泊、水渠、等靠近水域的阴凉、湖湿、宁静的地方,有群居特性,往往几只至几十只共栖一处,待环境适应了,便不会随便的迁移。

经过驯化的牛蛙食性很广,喜食各种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蝌蚪喜食有机物碎屑、浮游生物及米糠、豆浆、豆渣、各种瓜果、甘薯、土豆、鱼粉、蚕蛹等。

幼蛙和成蛙则喜食水生、陆生动物,如小鱼、虾、蜗牛、蚯蚓、蝇蛆、动物内脏及各种昆虫及其幼虫等。在饵料缺乏时,牛蛙有大吃小或蚕食其他小型蛙类的现象。

牛蛙(Rana catesbiana Shaw)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蛙,俗名美国水蛙,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原产于北美洲和墨西哥等地,目前己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

牛蛙 原产于北美,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1959年牛蛙从古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

一、牛蛙的人工繁殖

1、种蛙池的构造:面积以10?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左右,水深60?80厘米,以水泥结构为佳,池底可高低不平,水位有深有浅,食台固定于一处,池周围设防逃网或防逃墙,池中央可设置一定面积的陆地和产卵区,产卵区约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深保持10厘米。

2、种蛙来源与培育:选择体重在0.5千克以上,年龄2龄以上的青壮年蛙作种,雌雄比例为1:1,每平方米放养1对,4?5天后开始摄食。已驯食的种蛙,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6%,临产前投喂一些蚯蚓、蝇蛆、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没驯食的种蛙投喂动物性饵料,日投饲率为5?6%,最高可达10%以上。一般分早晨和下午两次投喂。同时用黑光灯引诱昆虫,增加补充饵料。培育期间,应看天气的变化;不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尤其是产卵季节。

3、产卵孵化技术:牛蛙产孵期在5?9月份,产卵可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雌蛙催产剂量为牛蛙或青蛙脑垂体4个+HCG600单位+LRH?A250微克/斤,雄蛙剂量减半,采用一次性注射。在水温20?30℃时,一般经40小时,开始抱对产卵,产卵后20?30分钟即可轻轻捞出卵块放入孵化池孵化。孵化池以水泥池较好,面积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水深20厘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池上方要遮盖好,防止水温骤变。每平方米可放卵6000?9000粒,在水温25?32℃、气温20?32℃时,经两天半就可孵出蝌蝌。

二、蝌蚪的养殖技术

1、蝌蝌池的构造:水泥池、土池均可,面积可大可小,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几十平方米或更大,小池以保持30?60厘米水深为宜,大池深可在1米左右,蛙场应建成规格不一的配套的蝌蚪池,以便分批容纳不同时期的蝌蚪。内池应有进出水设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面10厘米处置一饵料台,另在池中放些浮性物体供变态后的幼蛙休息。

2、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后留在原池内饲养1个月左右。脱膜后3天开始投饵,每天2次,每次每万尾蝌蚪一个蛋黄,第5天后投喂一个半蛋黄,加少量豆浆。随着蝌蚪的长大,池水逐渐加至30?40厘米,饵料改为鱼粉、米糠、豆渣等,日投饲率5%,10天后增加到10%,15天增加到15?18%,3?4天换水一次,经一个月饲养,蝌蚪可达4?5厘米长。此时将蝌蚪转入已消毒、培肥的较大面积的土池,每平方米70?100尾,池内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有一定的倾斜度,淤泥少。每天投喂2次,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施肥。经40?50天的培育,蝌蚪个体可达50克,开始变态成幼蛙。

三、幼蛙的养殖技术

1、幼蛙池的改造:以潮湿、温暖、背风向阳、人为干扰少的地方建池较好,面积不宜过大,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3?5平方米,驯食幼蛙的,以小池为好。土地、水泥池都可以,池深60?70厘米,池周围要用1米高的纱窗布围住以防蛙外逃及敌害入侵,池内只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四周用木条作成框,中间用纱窗布绷紧。

2、变态幼蛙的收集:蝌蚪长出后腿后,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去,继续投饵,前腿长出后不再摄食,直至尾巴消失,此时将幼蛙捞出放入幼池或驯化池,每平方米100?500只,池内水深10?20厘米。

3、幼蛙的人工驯食技术:

(1)前期培育:刚变态的幼蛙体质较弱,须经7天左右的前期培育,使之身体强壮,有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再驯食。前期培育主要用活饵料,以蛆和小杂鱼为最好,每100只蛙每天投喂100克左右。

(2)食性驯化:以长条形的小杂鱼或蛆作引诱物质,由少到多掺和加死饵或颗粒饵料,直至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也可直接用颗粒饲料驯食,此时应降低水位至浅水区刚浸入水中,而深水区幼蛙后腿不着底,将颗粒饲料撒在浅水处,幼蛙的活动使颗粒随水而动,引诱幼蛙摄食。驯食一段时间后,可将大个体幼蛙带动未驯食的幼蛙摄食,这样可缩短驯化时间。

4、幼蛙的饲养管理

(1)将驯化池的幼蛙按大小分开,分稀,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2)有条件的地方,幼蛙可转入室内饲养。

(3)注意防寒防暑,牛蛙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低于20℃(冬眠除外)。高温季节,室外适当遮阴,室内保持通风。冬季,室外幼蛙池要盖塑料布,最好再加一层稻草,经常加注一些井水,保持水温在10℃以上。

(4)定时投饵:适温期间,每天2?3次,日投饲率3?5%,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间或投喂一些新鲜的饵料。

(5)室内养殖,每天换水,清洗食台。室外土地,注意水质不能过肥,经常加注新水。

(6)注意观察,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工作。

四、成蛙的养殖技术

1、成蛙池的选择和设计:成蛙池的要求不及幼蛙严格,面积也可大一些,水的需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要保持池中有一定的水深,室外越冬池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的周围最好不设置可供蛙用力跳跃的陆地或其它硬物,水深至少在牛蛙后腿踩不到底的深度上。池壁要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再在池壁上围一圈向内倾斜的20厘米高的纱窗布。池内不应设置隐蔽的死角或洞穴。

2、商品蛙的半精养技术:室外的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面积较大,蛙较分散,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池中设几个浮于水面的饵料台,按精养方式投饵。同时用黑光灯诱虫,为没有在饵料台摄食的牛蛙补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30只左右,视饵料条件决定。

3、牛蛙的室内集约化养殖:日常管理大体与幼蛙相同,但放养密度不一样,体重1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50只,可一直放养到商品规格,若体重不足100克,密度可稍大一些。在22?28℃条件下,每天投饵2?3次,日投饲率为3%(新鲜饵料为10%)。体重约在200?250克左右时,可补投一些新鲜饵料以补充维生素。

4、牛蛙的加温养殖:引进热源,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打破牛蛙的冬眠期,使牛蛙常年摄食生长。热源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锅炉加温、电加温等,无毒害的热源可直接作为饲养用水,有毒害的热源可处理后利用或通过管道间接加热池水。加温养殖一般在低温季节养殖,唯有注意加温的温度在适温范围内。

五、牛蛙的病害与防治

1、腐皮病:一般危害10?50克的幼蛙,7?9月流行,症状表现为:头部两眼之间表皮破烂、发白,形如撞伤。之后背部发现有小白点,再几天皮肤溃烂,甚至露出肌肉和骨头,腹部及四肢关节先后发红,随后局部溃烂,终至死亡。可用链霉素浸泡病蛙15?20分钟,2?3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病蛙15分钟可抑制病情。

2、红腿病:患病蛙后腿无力、发抖,大腿腹面与前肢之间皮肤充血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死亡。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可预防此病,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可治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