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蒲苇什么时候种植?
蒲苇一般采用有性繁殖和分株繁殖。有性繁殖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进行,当蒲苇花絮展开后,选取成熟的种子,由于新鲜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一般随采随播。播种后,不需要覆盖土壤,只要苗床保持湿润即可,种子可以在10天左右发芽。蒲苇苗期病虫害少,仅需要正常的养护管理。分株繁殖一般在3-4月期间或春、秋季进行。
二、蒲苇靠什么传播种子?
靠风力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絮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具有羽毛状附属物的种子大多为草本植物,例如菊科的黄鹌菜,木本植物则有柳树及木棉等。
另外有些细小的种子,它的表面积与重量的相对比例较大,种子因此能够随风飘散,像兰科的种子。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
三、蒲苇有毒吗?
无毒。
蒲苇对人类完全无害,花粉不会让人们过敏,也没有臭气或是独特的味道影响人们的嗅觉;而且它的茎部和顶部的绒毛,还可以用来编制漂亮的手工艺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一是蒲苇对环境要求不严格,且繁殖能力比较强,种子随风飘荡传播迅速,很容易落地生根并结成一簇簇的“芦苇荡”,编织起致密的“芦苇网”,并且它生长的比较高,会迅速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二是蒲苇的茎部和顶部水分含量不高,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火灾(中国农村到现在还喜欢用芦苇杆来引火就是这个道理);三是芦苇会抑制地面的灌木和蕨类植物的生长,且由于它自身形成的网络密度高形成了“庇护所”,对于植物有害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是负鼠和老鼠)在其间可以愉快的“穿行”而不受到敌人的威胁。
四、蒲苇古称荻吗?
蒲苇古称不是荻。
蒲苇为多年生,雌雄异株。秆高大粗壮,丛生,高2-3米。叶舌为一圈密生柔毛,毛长2-4毫米;叶片质硬,狭窄,簇生于秆基,长达1-3米,边缘具锯齿状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稠密,长50-100厘米,银白色至粉红色;雌花序较宽大,雄花序较狭窄;小穗含2-3小花,雌小穗具丝状柔毛,雄小穗无毛;颖质薄,细长,白色,外稃顶端延伸成长而细弱之芒。
五、蒲苇寓意及诗句?
蒲苇寓意: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在古代诗词中,有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诗句。
蒲苇有关诗句: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宋 · 苏轼《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柏》
渺渺帆樯遥见海,冥冥蒲苇不知村。—— 宋 · 陆游《故山四首 其三》
蒲苇村深地,风霜岁晚天。—— 宋 · 陆游《家居三首 其三》
六、磐石蒲苇什么意思?
用来比喻两个人的爱情天长地久,永远不变。是形容爱情坚贞不渝的相守。
出自“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出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全文: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翻译: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
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像丝一样,磐石不容易被转移。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违反我用来使我烦忧。”接着举手告别,惆怅不止,两人的感情同样的恋恋不舍。
扩展资料:
《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
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
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
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七、蒲苇和磐石读音?
pú wěi hé pán shí
蒲,普通话读音为pú。“蒲”的基本含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指“菖蒲”,如蒲节、蒲月;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在古文中,“蒲”同“匍”,表示匍伏,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
蒲,最早见于秦篆。从水丱,浦声。本义为植物名。香蒲。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