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芡实的种子多少钱一斤啊(芡实种子几月份种植?)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5 07:46   点击:18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芡实种子几月份种植?

4月初在长江流域浸种,水温白天保持在20 ~ 25℃,晚上保持在15℃以上(最好在温室或温床中浸种催芽)。经过10多天的播种。播种前5 ~ 7天,在田间挖一个2.0 ~ 2.5米见方、深15 ~ 20厘米的育苗池。清洗后,灌溉约10厘米。待淤泥清澈坚实后,在靠近水面处轻轻放下发芽的种子(种子不要陷泥太深),每池可种5斤左右。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可以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到15厘米左右。苗苗的心叶不能埋在泥里。

二、一粒种子传播途径?

1.风力传播,就是依靠风来传播种子。例如;蒲公英种子上有白色绒毛组成的绒球,可以借助风力随风飘荡,在别处生根发芽。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也是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之一。

2.水力传播,依靠水的流动传播种子的植物:椰子、莲子、芡实等。这些植物一般生长在水边,种子都有坚硬的外壳。成熟后掉到水中,随波飘荡,被冲到岸边后生根发芽。

3.动物传播的代表植物是苍耳、野葡萄以及松子。其中苍耳的种子外部分布着倒钩,当动物经过时,就会粘在皮肤上,随着动物去向远方,而野葡萄的果实颜色鲜亮,会吸引鸟类食用,从而传播种子。

4.鸟类传播的种子,大部分都是肉质的果实,例如浆果、核果及隐花果。鸟类啄食樟科植物的种子后将种子吐出。果实被采食后,种子经过消化道后随意排泄。靠鸟类传播种子的植物是比较先进的一群,因鸟类传播种子的距离是所有方式中最远的。

5.粘附传播,一些植物的种子是有粘附性的,自身会利用这种特性进行传播。动物传播:就是依靠动物传播种子。

三、芡实从哪里长出来的?

芡实产于我国南北各省,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生在池塘、湖沼中。

1、芡茎三月生叶贴在水面上,比荷叶大,有皱纹,叶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茎、叶都有刺。茎长达一丈余,中间也有孔有丝,嫩对剥皮可食。五六月开紫花,花开时面向阳光结苞,苞上有青刺。花在苞顶,也如鸡喙。剥开后有软肉裹子,壳内有白米,形状如鱼目。七八月成熟,九月份结果。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果实可食用。也可作药用。

2、芡实果实为花托包被的假果,果实有刺或无刺,花萼宿存,尖嘴状,位于果实顶端,整个果实形似鸡头,果形大,一般重0.5-1.0kg,内分多室,并约有成熟种类100-200粒。种子呈圆形,较大,直径1.0-1.6cm,百粒重164g左右,种子外被有1层较厚的假种皮,呈乳白色,上有较多红色的斑纹。

3、芡实种子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及制副食品用;供药用,功能补脾益肾、涩精。全草为猪饲料,又可作绿肥。芡实宜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芡实宜与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食物一同食用。

四、芡实种子怎么保存?

把芡实种子放入封口袋中,加入适量的水,封好。放入冰箱中冷冻起来。下次用的时候解冻出来还是新鲜的。没有剥壳的就放在冷藏箱但不能放久了,七天没有问题,想长时间保存就必须先剥壳,再放在冷冻室里,半年一年不没有问题

五、鸡头苞根子的学名叫什么?

鸡头苞根子的学名叫苏芡,是芡实的一种,原产地在苏州的芡实称为苏芡,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 的种仁,分新鲜和干米两种成品,又称苏州鸡头米、水鸡头、鸡头苞、鸡嘴莲、刺莲蓬实。

食物简介

食物种类:坚果种子类

芡实米,又称鸡头米、水鸡头、鸡头苞、鸡嘴莲、刺莲蓬实。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teroxSalish.的成熟种仁,主产于江苏苏州,其他地区亦有产。秋末冬初采收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新鲜的做菜或甜汤,晒干的煮粥或入药,生用或麸炒用。

六、芡实种植怎么样,求高手指点?

(一)芡实的选择

栽培芡实要选择水位涨落平稳的湖滩,水深以0.3-1m为宜。芡实定植前,先将湖荡内的杂草割掉,为了防止湖荡风浪,保护芡苗安全生长,在四周栽上高杆植物,形成防风围子。如果风浪较小,则不需要栽防风围子。

(二)育苗

“清明”前,取贮藏的种子,用水漂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放在清洁浅钵中催芽,钵中放浅水,浸没种子,经常换水,白天保持20-25℃,夜间为5℃。半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发,播入苗池,每m2播300粒。播后1个月,进行分苗。分苗前1周,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除去杂草,整平土面,灌水3-6cm深。分苗时带子起苗,洗去根上附泥,一棵棵分开,按行距60cm×60cm进行移栽,将种子及发芽茎全部栽入泥中,不宜过深,不能埋没心叶。幼苗成活后逐渐加深水位到9-15cm。定植前再按湖荡水位,逐渐加深苗池水位,进行炼苗。

(三)定植

在芡荡内按2-2.5cm株行距挖定植穴,穴深12-15cm,宽1.3m,上方下圆,并在穴边筑成土埂,以保持穴内水分,挖穴时,要清除杂草。夏至前后,芡苗圆形叶直径为30cm左右时起苗移栽,用手插入泥中,轻轻将苗连根挖起,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茎叶,洗去根上附泥,栽植时不要栽得过深,影响植株生长。每亩早熟种栽植150株,晚熟种栽植120株。

(四)田间管理

1.水层管理 “谷雨”到“立夏”,随着植株逐渐长大,水层以30cm为宜。“夏至”到“大暑”,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肥水要充足,保持水层30-60cm。“大暑”至“立秋”,气温增高,易晒伤叶片,经常在叶面上洒水,降低温度,水位30-90cm,以利于植株生长。

2.除草垫根 “夏至”到“大暑”间芡实植株尚小,四周杂草容易滋生,栽后7-10天开始除草。将湖草拨去塞入泥中作肥料,一般除草4次,除时将硬泥土堆盖在根系上,以免淤泥埋没心叶。根据芡实生长的特点,用小穴浅栽、逐步垫根的方法,保证芡茁心叶及新根逐步上升,能吸到土中肥料。

3.追肥 追肥的次数和数量,视植株形态表现情况而定,叶色深浓绿,叶片厚而宽大,或叶色深绿,叶面突起如水泡状,表示土中肥料充足,不需要追肥;如果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前后叶大小相似,叶面皱密,表示土壤缺肥,在第一次除草后,普施化肥1次,以后每次除草,要看苗追肥,自“大暑”到“立秋”,一般追肥2-3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