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繁殖芡实?
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方法简单、省工,适于大面积生产和深水湖区种植,但产量较低;育苗移栽,较费工,不适宜在大面积深水区种植,但产量较高。
直播:春播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每667平米播种量1.5-3千克。播种方法如下:
①放水点播:将池塘水放干或保留浅水位,按行距2.5米见方挖穴,每穴播种子2-3粒,覆盖泥土1-1.5厘米,播完后即灌水到适当水位,这样出苗整齐。
②泥团点播:水位较深在1米以上的湖荡区,水位不易降低或因缺乏水源,放水后难以灌进,因水深不易播种,播后种子易漂散。可采用泥团点播。则用湿泥将3-4粒种子包成一团,按行株距2.5米左右见方,将泥团一个个于近水面轻轻放入水中。种植的稀密度应依湖塘泥的肥瘦而异。
③竹筒播种:用打通的长竹筒,按行株距2.5米,将竹筒插入泥中,将种子4-5粒从上口放进,种子沉底后,再用一细棍,插进筒内,在泥中搅动一下,使种子拌入泥中。
播后保持水位60-100厘米,4月下旬可出苗。一般种植一年后,每年都有成熟的种子自然散落水中,第二年便可自然发芽生长,一般不必再播种。
二、芡实怎么种植?
1、习性:芡实喜温馨、光照充足,不抗寒都不耐干旱。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30℃,水位30-90cm。适合在水面上不宽,水流通性小,水源充足,能调整水位线多少,有利于提灌的水塘、水利枢纽、湖水和山湖河边。
2、品种选择:芡实一般分为北芡和南芡。北芡又叫刺芡,多见土生和半土生状态,主要分布在我们国家的山东、地域等。北芡适应能力偏差,且采收艰难。南芡关键生长发育在国内的江苏、湖南、广东、安徽南边等地,产量高,质量上乘。大多数人是采用南芡。
3、浸种催芽:种植前,我们应该解决芡实的种子。一般大家每一年4月初至4月中旬对芡实开展浸种。用温水将芡实的种子冲干净,随后把它们浸在盛满水的盆里。盆中水位要盖住种子,起码要泡一到十天。在浸种的过程当中,起码要鱼缸换水三到四次,水的温度最少需在十五到二十五。
4、出芽:4月初长江中下游浸种,白天水温保持一致20-25℃,晚间即在15℃之上(可浸在温室大棚或苗床内催牙)。栽种10来天。
5、放水点播:将池塘水放干或保存浅水区位,按行间距2.5米厚为挖穴,每穴播种子2-3粒,遮盖土壤1-1.5cm,放完后立即注水到适度水位线,那样出芽工整。
6、泥团点播:水位线比较深在1米以上湖荡区,水位线不容易减少或因为缺乏水资源,放水后无法灌入,因水位不容易栽种,播后种子易漂散。可采取泥团播放。则用湿泥将3-4粒种子包成一团,按行株间距2.5米长厚为,将泥团一个个于近河面轻轻地放入水中。种植的稀相对密度应依湖河泥的胖瘦而不同。
7、竹筒播种:用连通长竹筒,按行株间距2.5米,将竹筒插进泥中,将种子4-5粒自上口放入,种子沉下去后,再换一木棍子,插到筒内,在泥中搅拌一下,使种子拌入泥中。
8、合理种植:当芡实苗跟后面长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能开始种植,一般间距约30至35cm。最好是均值1亩种植150株芡实。种植的时候需要消除地里的野草,让营养被芡实灵活运用,进而加速成长速度。
9、叶斑病:病源为细菌,7-9月患病比较多。发病时叶边有很多环形病斑,始为深绿色,后变为棕褐色,偶尔具轮纹,孔径3-4mm,最大者可以达到8mm,极易腐烂破孔。湿冷时病斑上生鼠深灰色霉层。病危时病斑能联生成片,使一整张芡叶烂掉。
10、收获:采摘期为8月中旬至10月初(紫色花苏芡)或9月初至10月中下旬(白费苏芡),每隔一段时间4-7天收一次,分8-12次采完。
三、鸡头林几月份种植?
芡实,又叫:鸡头米、鸡头荷、鸡头莲、刺莲藕、假莲藕、湖南根,4月种植,五六月开紫花,花开时面向阳光结苞,苞上有青刺。花在苞顶,也如鸡喙。剥开后有软肉裹子,壳内有白米,形状如鱼目。七八月成熟,九月份结果。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果实可食用。也可作药用。现有技术中,在种植芡实时往往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如芡实的生长过程中往往因为初期的种植不良和肥料没有保证,导致芡实的不健康生长,从而受虫害影响严重,使得芡实的生长质量差,生长参差不齐,芡实的营养价值和药效不能够完美的体现。
四、芡实种子几月份种植?
4月初在长江流域浸种,水温白天保持在20 ~ 25℃,晚上保持在15℃以上(最好在温室或温床中浸种催芽)。经过10多天的播种。播种前5 ~ 7天,在田间挖一个2.0 ~ 2.5米见方、深15 ~ 20厘米的育苗池。清洗后,灌溉约10厘米。待淤泥清澈坚实后,在靠近水面处轻轻放下发芽的种子(种子不要陷泥太深),每池可种5斤左右。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可以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到15厘米左右。苗苗的心叶不能埋在泥里。
五、大棚种植芡实技术?
1、播种、育苗与定植 大棚内做成平畦,畦宽1m左右、埂宽50cm、埂高20cm,灌水10cm左右。将催芽的芡实种子播种到填充营养土、口径6~8cm的营养钵中,每钵1粒,然后将营养钵挨个沉入畦面。当芡苗抽生2~3片新叶时进行分苗,将营养钵之间的间距扩大到25~30cm;当芡苗抽生4~5片真叶、外界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移栽大田,行距2.2m、株距2m左右,亩栽140株左右。
2、水位管理 播种后新叶抽生之前,保持1~3cm的浅薄水层;新叶抽生后,水位可适当加深至5~10cm;移栽时水位10cm左右,以后随温度升高、植株生长,逐步加深水位至20~30cm并保持该水位。
3、肥料运筹 芡实不耐肥,一般结合开挖定植穴,在穴底施入45%的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亩25kg。
4、采收 当芡果表面出现种子的鼓突,即可采收。
六、芡实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芡实喜欢温暖湿润,而且阳光充足的水生环境。只要水质肥沃且常年不断水的沟渠都有利于芡实的生长,例如池塘、水库等地都是可以的,不过水深最好保持在60-150公分,水底疏松的粘泥更适合芡实生长。若是水质过肥或过受会影响芡实生长,从而影响产量,酸性大的冷水池塘也不利于芡实种植。
七、芡实可否直接种子撒播?
可以的,芡实可以直接种子撒播。大面积湖荡栽培,多采用直接撒播,小面积池塘可育苗移栽。
芡实要适时播种,春秋两季均可,尤以9~10月的秋季为好。播种时,选用新鲜饱满的种子撒在泥土稍干的塘内。若春雨多,池塘水满,在3~4月春播种子不易均匀撒播时,可用湿润的泥土团成小土团,每团掺入种子3~4粒,按瘦塘130~170厘米、肥塘200厘米的距离投入一个土团,种子随土团沉入水底,便可出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