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沤水地种什么菜?
沤水地可以种植水芹。水芹适合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水淹地的环境比较适合其生长,水芹可以采取根茎繁殖的方法种植,也就是在种植时需要选择生长粗壮的种茎,并对其进行催芽处理,等待种茎生根发芽后,再将其种植在土壤中。
2、豆瓣菜
沤水地也可以种植豆瓣菜,豆瓣菜适合生长在较为肥沃的环境中,所以在养护的过程中,可以每隔十天为其提供一次肥料,在施肥时,可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也可以使用富含氮磷钾元素的复合肥,让植株更好的生长。
3、水芋
沤水地还可以种植水芋,在种植水芋时,需要注意种植密度,最好可以将株距控制在三十厘米左右,将行距控制在六十厘米左右,还可以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公顷五万五千株,以免栽种过密,导致水芋生长不良。
4、芡实
芡实也可以种植在水淹地中。芡实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在养护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全天的日照,让植株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储存足够的营养,在光照过强时,需要为芡实遮挡直射光照,避免植株被强光灼伤。
二、芡实壳可以做花肥吗?
芡实壳可以做花肥,但一定要沤肥,腐熟后用。
芡实外层为芡实壳,在芡实加工利用过程中,大量的芡实壳成为废料,芡实壳中含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和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多酚类物质。很多农民把芡实壳作为一种普通燃料,其价值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既浪费了芡实壳资源还破坏了环境。通过腐熟后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
三、芡实种植怎么样,求高手指点?
(一)芡实的选择
栽培芡实要选择水位涨落平稳的湖滩,水深以0.3-1m为宜。芡实定植前,先将湖荡内的杂草割掉,为了防止湖荡风浪,保护芡苗安全生长,在四周栽上高杆植物,形成防风围子。如果风浪较小,则不需要栽防风围子。
(二)育苗
“清明”前,取贮藏的种子,用水漂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放在清洁浅钵中催芽,钵中放浅水,浸没种子,经常换水,白天保持20-25℃,夜间为5℃。半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发,播入苗池,每m2播300粒。播后1个月,进行分苗。分苗前1周,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除去杂草,整平土面,灌水3-6cm深。分苗时带子起苗,洗去根上附泥,一棵棵分开,按行距60cm×60cm进行移栽,将种子及发芽茎全部栽入泥中,不宜过深,不能埋没心叶。幼苗成活后逐渐加深水位到9-15cm。定植前再按湖荡水位,逐渐加深苗池水位,进行炼苗。
(三)定植
在芡荡内按2-2.5cm株行距挖定植穴,穴深12-15cm,宽1.3m,上方下圆,并在穴边筑成土埂,以保持穴内水分,挖穴时,要清除杂草。夏至前后,芡苗圆形叶直径为30cm左右时起苗移栽,用手插入泥中,轻轻将苗连根挖起,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茎叶,洗去根上附泥,栽植时不要栽得过深,影响植株生长。每亩早熟种栽植150株,晚熟种栽植120株。
(四)田间管理
1.水层管理 “谷雨”到“立夏”,随着植株逐渐长大,水层以30cm为宜。“夏至”到“大暑”,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肥水要充足,保持水层30-60cm。“大暑”至“立秋”,气温增高,易晒伤叶片,经常在叶面上洒水,降低温度,水位30-90cm,以利于植株生长。
2.除草垫根 “夏至”到“大暑”间芡实植株尚小,四周杂草容易滋生,栽后7-10天开始除草。将湖草拨去塞入泥中作肥料,一般除草4次,除时将硬泥土堆盖在根系上,以免淤泥埋没心叶。根据芡实生长的特点,用小穴浅栽、逐步垫根的方法,保证芡茁心叶及新根逐步上升,能吸到土中肥料。
3.追肥 追肥的次数和数量,视植株形态表现情况而定,叶色深浓绿,叶片厚而宽大,或叶色深绿,叶面突起如水泡状,表示土中肥料充足,不需要追肥;如果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前后叶大小相似,叶面皱密,表示土壤缺肥,在第一次除草后,普施化肥1次,以后每次除草,要看苗追肥,自“大暑”到“立秋”,一般追肥2-3次。
四、芡实种植成本与利润?
芡实种植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金、种子、肥料、农药、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的费用,如果按照正常的种植来算的话,每亩的成本投入是一千五左右。而每亩能产下芡实约为二十到三十公斤,每亩的总收益是5千块钱左右,除去种植的成本,每亩的净收入是4千五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