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银芡还能种吗?
野银芡难种,芡实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分布很广,华东各省的面积较大。芡属植物只有1种,我国有苏芡(家芡)和刺芡(野芡)2个变种。芡实用种子繁殖,栽培方法有直播法和育苗移栽法两种。苏芡小面积高产栽培都用育苗移栽法,具体方法如下。
浸种催芽
长江流域于4月上旬浸种,水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5℃以上(能在温室或温床内浸种、催芽最好)。经10多天播种。
育苗
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随芡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厘米左右。芡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
假植
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秧田中灌水15厘米左右。在育苗池中移苗时带子起苗,就地洗净根上附泥,幼苗以35~50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秧田内。栽苗时只要把种子和“发芽茎”栽入土中即可,切忌埋没心叶。秧田不能断水,刚假植时保持15厘米左右,返青后再逐渐加深至30~40厘米。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二、芡实适合在什么地方生长?
芡实最好是种植在土壤稍微有些肥力且土质疏松的泥土当中。芡实是水生生物,和许多的水生植物一样,生长的时候需要许多的水,当然也必不可少需要生长的土壤。
土壤是以泥的形式呈现的,泥土一定要选择疏松、深厚且略微肥沃的。这样有利于芡实扎根,疏松的泥土可以让芡实更好生长扎根。
三、芡实一般几月份出芽?
芡实是一种大型的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比较强,在池塘、沼泽地、湖泊、水库和低洼的水田均可种植。芡实必须在无霜期内生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耐肥、不耐霜冻和干旱。15℃以上种子开始萌芽,20℃-30℃最适宜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低于15℃基本停止生长。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芡实,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芡实有哪些栽培品种?什么时间种植?怎么种植产量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芡实栽培品种和种植时间
在长江流域地区芡实栽培为无刺品种,也成为南芡、苏芡。紫花芡实为早熟品种,一般4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结束;白花芡实为晚熟品种,播种育苗时间为4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结束。紫花芡实和白花芡实可以搭配栽培。
2、芡实能连作吗
芡实不适宜连作,但是可以和养鱼进行轮作,或者与莲藕进行轮作,而且种过芡实的地方,一般要间隔2年再种芡实;芡实前茬不能是其它水生蔬菜。不过池塘、湖泊栽培芡实,沿岸可以种植茭白、慈姑。
3、选择育苗田
播种前要选择适宜的水田做育苗田,芡实对水土条件要求比较高,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力水平中等以上的水田做为育苗田。
4、浸种催芽
在种植之前我们需要对芡实的种子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在每年的四月初到四月中下旬的时候进行浸种,将芡实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好水的盆中进行浸种,盆中的水深只要能覆盖种子即可,至少要浸泡一周到十天左右的时间,并且在浸种的过程中至少要换三到四次水,水的温度至少要在十五到二十五度左右,这样才能加快芡实种子的出芽速度。
5、播种育苗
在浸种后的地第三天,我们就可以先将要进行播种的苗床准备好,芡实是水生植物,所以我们需要阿静苗床挖到二十厘米深左右,然后注入十厘米足有的水,等到水清了之后将种子轻轻的放入苗床中即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时刻要保持苗床中的水位至少在是到十五厘米左右,具体的需要根据芡实苗的生长情况来加减水。
6、科学假植
假植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栽,这个移栽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主要是换个地方进行幼苗的培育。在芡实生长了一个月之后,这时芡实苗大概有三四片叶子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准备移栽了,首先我们需要先将移栽的地处理好,种植地的水位线放到十厘米左右,然后将芡实苗连根拔起,将泥土洗干净,再将幼苗轻轻的插入整好的地中,等到假植后的幼苗长出新的叶子之后,就逐渐将田中的水位提升,每次的水深都不能淹没心叶。
7、合理定植
等假植之后的芡实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定植了,通常是按照每隔三十到三十五厘米左右的距离进行定植。最好就是每亩平均栽种一百五十株芡实为宜,在定植的时候就需要将田间的杂草清除,这样养分能被芡实充分的利用,从而加快生长速度。
8、田间管理
我们要观察田间是否缺苗,如果有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补苗,同时如果发现有些芡实苗生长的不好或者是有病虫害,那么要及时的拔除,并且消毒后及时补上新苗,其次就是在定植之后田间的水深为三十五厘米左右,而等到芡实成活之后要及时的加高水位,最好是在六七十厘米左右,种植地的水位最深不能超过一米五,=否则会影响芡实的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芡实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施肥次数大概是在三到四次左右,其中主要是根据芡实具体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施肥,一般是使用有机腐肥和复合肥,并且结合使用钾肥和尿素,这样可以提高芡实的产量和质量。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我们需要往种植地加入适量的凉水,以保持种植地的水温。最后就是芡实最常见的病害就是叶斑病和叶瘤病,分别可以使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9、适时采收
芡实它的全身都比较光滑,但是在叶子背面是有少量的刺的,所以在采收的时候要比较小心,不然会伤到手,一年可以采收九到十一次左右,通常是在每年的八月份就可以开始进行采收了,一般每隔五六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一次,要注意的就是在采收的时候我们采收果实饱满、比较光滑并且颜色为紫红色的比较柔软的芡实,这样的才是成熟了的,如果没达到要求的就留着下次再收。
四、芡实是什么样的植物?
芡实,是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叶柄及花梗粗壮,花内面紫色;萼片披针形,花瓣紫红色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浆果球形,污紫红色,种子球形,黑色。7-8月开花,8-9月结果。
五、为什么有的芡实很小?
为什么芡实很小?那是自然增长的原因。民间俗称“鸡头莲”,是睡莲科芡实属的水生植物,芡实是一种单型属,仅此一种。收粒的种子被称为“芡实”或“芡米”,是鸡头米。这是勾芡用的“芡粉”的原产地。
竹浆属中药收涩剂,为睡莲科植物竹浆的干燥成熟种仁,产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在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的良药,同时也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