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芡实种子种植方法?
一般指芡实。种植方法:可直播或育苗移栽。
直播,方法简单、省工,适于大面积生产和深水湖区种植,但产量较低;育苗移栽,较费工,不适宜在大面积深水区种植,但产量较高。
直播:春播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每667平米播种量1.5-3千克。
二、大棚种植芡实技术?
1、播种、育苗与定植 大棚内做成平畦,畦宽1m左右、埂宽50cm、埂高20cm,灌水10cm左右。将催芽的芡实种子播种到填充营养土、口径6~8cm的营养钵中,每钵1粒,然后将营养钵挨个沉入畦面。当芡苗抽生2~3片新叶时进行分苗,将营养钵之间的间距扩大到25~30cm;当芡苗抽生4~5片真叶、外界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移栽大田,行距2.2m、株距2m左右,亩栽140株左右。
2、水位管理 播种后新叶抽生之前,保持1~3cm的浅薄水层;新叶抽生后,水位可适当加深至5~10cm;移栽时水位10cm左右,以后随温度升高、植株生长,逐步加深水位至20~30cm并保持该水位。
3、肥料运筹 芡实不耐肥,一般结合开挖定植穴,在穴底施入45%的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亩25kg。
4、采收 当芡果表面出现种子的鼓突,即可采收。
三、芡实种植怎么样,求高手指点?
(一)芡实的选择
栽培芡实要选择水位涨落平稳的湖滩,水深以0.3-1m为宜。芡实定植前,先将湖荡内的杂草割掉,为了防止湖荡风浪,保护芡苗安全生长,在四周栽上高杆植物,形成防风围子。如果风浪较小,则不需要栽防风围子。
(二)育苗
“清明”前,取贮藏的种子,用水漂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放在清洁浅钵中催芽,钵中放浅水,浸没种子,经常换水,白天保持20-25℃,夜间为5℃。半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发,播入苗池,每m2播300粒。播后1个月,进行分苗。分苗前1周,选择避风向阳、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除去杂草,整平土面,灌水3-6cm深。分苗时带子起苗,洗去根上附泥,一棵棵分开,按行距60cm×60cm进行移栽,将种子及发芽茎全部栽入泥中,不宜过深,不能埋没心叶。幼苗成活后逐渐加深水位到9-15cm。定植前再按湖荡水位,逐渐加深苗池水位,进行炼苗。
(三)定植
在芡荡内按2-2.5cm株行距挖定植穴,穴深12-15cm,宽1.3m,上方下圆,并在穴边筑成土埂,以保持穴内水分,挖穴时,要清除杂草。夏至前后,芡苗圆形叶直径为30cm左右时起苗移栽,用手插入泥中,轻轻将苗连根挖起,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茎叶,洗去根上附泥,栽植时不要栽得过深,影响植株生长。每亩早熟种栽植150株,晚熟种栽植120株。
(四)田间管理
1.水层管理 “谷雨”到“立夏”,随着植株逐渐长大,水层以30cm为宜。“夏至”到“大暑”,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肥水要充足,保持水层30-60cm。“大暑”至“立秋”,气温增高,易晒伤叶片,经常在叶面上洒水,降低温度,水位30-90cm,以利于植株生长。
2.除草垫根 “夏至”到“大暑”间芡实植株尚小,四周杂草容易滋生,栽后7-10天开始除草。将湖草拨去塞入泥中作肥料,一般除草4次,除时将硬泥土堆盖在根系上,以免淤泥埋没心叶。根据芡实生长的特点,用小穴浅栽、逐步垫根的方法,保证芡茁心叶及新根逐步上升,能吸到土中肥料。
3.追肥 追肥的次数和数量,视植株形态表现情况而定,叶色深浓绿,叶片厚而宽大,或叶色深绿,叶面突起如水泡状,表示土中肥料充足,不需要追肥;如果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前后叶大小相似,叶面皱密,表示土壤缺肥,在第一次除草后,普施化肥1次,以后每次除草,要看苗追肥,自“大暑”到“立秋”,一般追肥2-3次。
四、芡实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芡实喜欢温暖湿润,而且阳光充足的水生环境。只要水质肥沃且常年不断水的沟渠都有利于芡实的生长,例如池塘、水库等地都是可以的,不过水深最好保持在60-150公分,水底疏松的粘泥更适合芡实生长。若是水质过肥或过受会影响芡实生长,从而影响产量,酸性大的冷水池塘也不利于芡实种植。
五、鸡头米最佳种植时间?
鸡头米”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可能地区的朋友你们那的鸡头米还有其他名字,其实鸡头米就是指芡实,芡实也就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是一味药用价值还不错的草药。
芡实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上旬进行,气温稳定在十五摄氏度以上。
六、芡实亩产多少斤?
在正常种植管理下,一亩可产鲜芡实约55公斤左右,干芡米达到30kg左右。不过其主要价格要根据品质、老嫩等决定。通常在30-50元左右。干芡实的价格稍贵,一般在60-70元左右。因此干芡实的产值可达到1800-2100元左右,鲜芡实的产值可达到1800-3000元左右。然后相加除去成本后,每亩的效益可达到2000-3000元。不过如果是人工去壳的话,其利润还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