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芡实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鸡头米好种植吗?)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7 09:03   点击:8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鸡头米好种植吗?

好种植,鸡头米种植方法如下:

1.育苗,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种子不要陷入泥中太深),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

2.假植,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3.定植,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俗称“栽潭草”),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4.病虫害防治,莲缢管蚜、菱角萤叶甲、菱角紫叶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草鱼、椎实螺、水禽和水鼠均能危害芡实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可采用植保上的常用方法。

5.采收,苏芡除叶背有些刺外,全身光滑无刺,适合多次采收。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紫花苏芡)或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白花苏芡),每隔4~7天采收1次,分8~12次采完。

二、芡实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芡实喜欢温暖湿润,而且阳光充足的水生环境。只要水质肥沃且常年不断水的沟渠都有利于芡实的生长,例如池塘、水库等地都是可以的,不过水深最好保持在60-150公分,水底疏松的粘泥更适合芡实生长。若是水质过肥或过受会影响芡实生长,从而影响产量,酸性大的冷水池塘也不利于芡实种植。

三、芡实亩产多少斤?

在正常种植管理下,一亩可产鲜芡实约55公斤左右,干芡米达到30kg左右。不过其主要价格要根据品质、老嫩等决定。通常在30-50元左右。干芡实的价格稍贵,一般在60-70元左右。因此干芡实的产值可达到1800-2100元左右,鲜芡实的产值可达到1800-3000元左右。然后相加除去成本后,每亩的效益可达到2000-3000元。不过如果是人工去壳的话,其利润还会更大。

四、鸡头米最佳种植时间?

鸡头米”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可能地区的朋友你们那的鸡头米还有其他名字,其实鸡头米就是指芡实,芡实也就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是一味药用价值还不错的草药。

芡实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上旬进行,气温稳定在十五摄氏度以上。

五、干芡实去壳的最佳方法?

传统的方法是是将果实摊于打谷场上,先用木杵连续敲打,使果壳出现裂痕并破碎,然后再装入筐篓内用脚踩,让种子外部的薄膜自然脱落,裂出种子,用水淘净后晒干即是可食用的芡实。

或者把采收的果实堆成大堆,用草覆盖10天左右,果壳和种皮会因为闷热而沤烂,这时候扒开大堆,把种子洗干净晒干。晒干后先放在火上翻炒一遍再用碾子或石磨磨去种皮硬壳。磨时要注意将磨心垫高,避免将种仁也磨碎。磨后用扇车或簸箕除去壳皮及杂质,或倒入水中,捞掉浮上来的外壳,再将种仁捞起晒干,得到的就是芡实。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额手工去壳方式被人们抛弃,方便的机器去壳受到了芡实种植户的青睐。芡实剥壳机一般采用旋转式剥壳方法,既能快速使壳肉分离又不伤害到芡实肉,体积小,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加工时间,适合家庭加工作业。

六、芡实梗的亩产?

芡实梗亩产 1000〜1500kg左右。

芡实,在长江流域、乃至黄河流域的一些水乡,种植较多。到了夏天,圆形叶子铺满了水面,长长的梗探出水面,顶端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开得正艳,非常美观。

我国的芡实分为两大类:野芡实,又称北芡,浑身带刺,连花萼底下也毛茸茸地布满了细刺,像一个小仙人球;北芡在长江以北等地广为种植。

另外一类品种称之为南芡,原产地是苏州,是在苏州广为种植的芡实品种,除了叶片反面有刺外,其余皆光滑如手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