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芡实带刺和不带刺的哪个好?
无刺的食用比较好,带刺的药用价值高。
苏州芡实,又称南芡,产于苏州,吴县太湖一带,除叶背叶脉有刺外,果实、果柄及叶柄均无刺。果实及籽粒较大,糯性,煮食不易碎裂,品质佳。南芡实植株较大,浮水圆叶直径1.5m,最大可达2~2.5m,花有紫白两色。果实无刺,比有刺的北芡大,种子直径1~1.5cm。
苏芡以苏州“南荡芡实(简称南芡)”最著名。
刺芡历史沿用的野生品种,其叶面、叶背、叶柄和果实都有刺。
而刺芡籽粒小,粳性,品质差,多野生,称为“北芡”。
苏芡现在作为食品以出口为主,药用基本以刺芡为主。
二、芡实有多大一颗?
比黄豆大一点,芡实是芡属的唯一种,栽培品种有南芡和北芡之分;南芡也叫苏芡,原产苏州郊区,现在湖南、广东、皖南、苏南一带多有栽培,外形特点是植株个体比较大,地上器官除叶背有刺外,其余部分光滑无刺,外种皮厚,表面光滑,棕黄色或棕褐色,种子比较大,品质优良;北芡也叫刺芡,有野生和栽培,主产山东、皖北、苏北一带。
三、山鸡米生长环境?
山鸡米
禾本科植物淡竹叶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 叶。产于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 地。在抽花穗前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置通风处阴干
4 特征
4.1 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须根黄白色,中部常膨 大,形似纺锤形块根。秆高40~90cm,直立,中空。叶互生; 广披针形,长5~20cm,宽1.5~3cm,全缘; 叶脉平行,小横 脉明显,呈方格状a。圆锥花序顶生,分枝较少,疏散; 小穗狭 披针形;小花两性,外稃较颖为长,内稃短于外稃;子房卵形, 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纺锤形。花期7-9月,果期10月
4.2 药材特征
茎呈圆柱形而稍压扁,长25~75cm,表 面枯黄色,有节,断面中空; 叶鞘开裂,叶多数皱缩卷曲,叶片 披针形,长5~20cm,宽1 ~2.5cm; 浅绿色或黄绿色b,叶脉 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小网格,叶背尤为明显。质轻 而柔软、韧。气微,味淡
5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地或林缘、道旁蔽荫处。 淡竹叶耐贫瘠,喜温暖湿润,耐阴亦稍耐阳,在阳光过强的环境中,则生长不良,常表现为植株低矮、分蘖力降低、叶色发干偏黄等,观赏价值降低。其栽培用土以肥沃、透水性好的黄壤土、菜园土为宜。地植可选择通风好、无直射光的林中树下等遮阴处。盆栽可置于室内或阳光直射不到的阳台等处摆放。淡竹叶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植除药用等特殊需要外
6 分布地区
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及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