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芡实幼苗期病害(芡实幼苗期病害有哪些)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0 21:06   点击:16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茄子苗期主要病害?

1.猝倒病:茄子猝倒病多发病于茄子幼苗期,发病时茎干变色坏死,逐渐缩水,幼苗紧贴地面,直至.。

2.绵疫病:绵疫病又叫烂茄子,是茄子最为常见的病害,发病率较高,特别在梅雨季节发病较重,发病.。

3.菌核病:菌核病是蔬菜常见的病害之一,不仅危害茄子,还危害很多家常蔬菜,发病初时于茎干基部.。

二、花生苗期病害怎样防治?

花生苗期病害常见的主要有茎腐病和根腐病。文登市宋村镇南马村,米山镇郭格村是花生苗期病害的常发村。主要表现苗期大面积死苗。

近几年他们 一方面采用2.5%适乐时亩用20克加天达2116(拌种专用)25克混合对水350毫升拌种晾干后播种,另一方面是在花生齐苗后用96%恶霉灵 3000倍加3%啶虫脒1500倍加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喷雾,其本上解决了花生苗期死苗的问题。

三、黄瓜苗期病害有哪些?

苗期易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猝倒病、沤根和蚜虫。

黄瓜苗期发作的病虫灾许多,主要有黄瓜猝倒病、黄瓜立枯病、黄瓜沤根、黄瓜麦苗腐霉根腐病、黄瓜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蔓基病、菌核病、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茶蟥螨等病虫灾。

黄瓜在田间期要做好病虫防治,加强管理。

黄瓜在田间期要做好沤根和蚜虫病虫防治,加强管理。

四、水稻苗期病害有哪些?

(一)稻瘟病

水稻从幼苗至抽穗均可发生,按病害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所表现的症状可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稻瘟和谷粒稻瘟5种。

1.主要症状

(1)苗稻瘟:病苗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变灰黑色,上部淡红褐色,使整株幼苗卷曲枯死。

(2)叶稻瘟:在幼苗及成株叶片上均可发病。有四种不同形状的病斑:

A、急性型病斑:一般为椭圆形,也有不规则的,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密生灰色霉层;

B、慢性型病斑:病斑褐色、纺锤形,外围黄色为中毒部,内部褐色为坏死部,中央灰色为崩坏部,天色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灰绿色霉

1/6页

层;

C、褐色型病斑:斑点褐色,很小,只局限位于叶脉之间,常见于抗病品种上;

D、白点型病斑:斑点白色、近圆形,大小约跨2~4个叶脉。

(3)节稻瘟:主要发生在茎节上,拔节期易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小点,后扩展至全节或一部分节变为黑褐色,组织破坏,茎秆易折断。

(4)穗稻瘟:又称穗颈瘟,俗称断脖子病,主要在穗颈及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4厘米。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穗颈瘟常会引起穗梗及枝梗折断。

(5)谷粒稻瘟:主要发生在谷粒上,褐色或黑褐色。

2.发生特点

病菌在稻草及病谷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及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易发病。后期偏施氮肥发病重。

2/6页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宜香优系列、绵Ⅱ优838等较抗稻瘟病种子;

(2)种子消毒,可选用多菌灵、福尔马林、强氯精等进行种子消毒;

(3)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等;

(4)药剂防治,可选用稻瘟净、三环唑、富士一号、稻康、瘟克等进行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治2~3次。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2.发病特点此病菌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上越冬,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传播途径有风雨、气流和带病种子的引进、输出传播。该病

3.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用农用链霉素浸种2小时,洗净后播种;(3)药剂防治,可选用农用链霉素、裁菌、菌毒清、叶枯宁、施稻灵、可杀得等防细菌性病害的药一种或两种交替使用,喷雾防治1~2次,以后视病情进行防治

五、蚕豆苗期病害用什么药?

赤斑病叶片上先生赤色小点,渐扩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各部位均变成黑色、枯腐,茎杆内壁有黑色菌核。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1:2:100的波尔多液,以后每隔10天,喷50%多菌灵500倍液1次,连喷2~3次。初期喷波尔多液防效比多菌灵好,以后喷多菌灵,防效又高于波尔多液。

六、花生苗期应注意哪些病害?

花生苗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青枯病。此病无特效药防治,可选种抗病品种防治效果明显。

二,茎腐病。种子贮藏不霉捂是防治茎腐病的基本措施。如果种子捂了,可用多菌灵浸种。方法是先取50%多菌灵125克,加入25千克水中制成稀释液,再倒入50千克种子,浸种24小时,待药液被吸干后播种。田间病株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浇株或喷雾防治。

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病株结的果畸形,小似豆粒,壳薄,种仁能撑破果壳,露出部分呈紫色,这种小粒荚果带病率高达100%。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措施是严禁播种病粒种子,挑选大果大粒播种,治好蚜虫,杜绝传毒媒介,选种抗病品种。

三,花生根结线虫病。是由病原线虫侵入根系及荚果所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受害部位组织被破坏,形成虫瘿,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可每亩用10%克线磷4千克~5千克,施于播种沟内即可。这些药除可防治线虫病外,还能兼治同期发生的地下及地上害虫。

四,主要害虫有:大黑、黑皱、黑绒鳃金龟甲及其蛴螬、棕色蛴螬、云斑蛴螬及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吸取汁液的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地上害虫。防治方法主要是种子包药。在有上述害虫发生的田块,可用35%种衣剂4号0.5千克,拌花生种仁25千克(即1克药拌50克种仁),把药和种仁均匀倒在塑料布上搅拌均匀,待药凝固后即可播种。

七、冬瓜幼苗期病害怎么治?

一、枯萎病:

冬瓜的枯萎病为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其病原菌可在土壤及未腐熟的有机基中存活5~7年,种子也可带菌,防治枯萎病应采用综合治理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如黑皮冬瓜;

(2)种子消毒:将种子浸水,侍吸收水分后(不要出芽)沥干,取2.5%适乐时悬浮剂1包(10毫升)加水150~200毫升,将种子和药液倒入容器中充分混匀(1包适乐时可拌种5~10公斤),再行催芽。经适乐时处理的种子出苗齐整、苗壮,还可兼治苗期的其他病害;

(3)育苗营养杯土或苗床土应采用新泥或塘泥,若取自本田,则要进行士壤消毒:每100斤土用农用福尔马林2-3两加水50斤,淋湿拌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之后揭膜,扒平翻晒7~14天,让残留的福尔马林充分挥发后再行播种;药土撒施法:按每担土拌1斤药(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制成药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敌克松原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床土,1平方米床土用药量25~30克;

(4)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良好的地块高畦深沟种植;

冬瓜(5)定植前2天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00倍液淋营养杯土,定植时再用同样浓度的适乐时药液作定根水,每株半斤药液,以后每10~15天淋一次,连续2-3次,也可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敌克松原粉500-800倍液交替使用;

(6)清洁田园:及时拨除病株,带离田间烧毁。收藤后将瓜藤集中堆沤处理或集中烧毁,以减少田间病原菌。

八、花生苗期病害识别与防治?

花生苗期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等,

1、青枯病。该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最严重的发病期就是初花期此病无特效药防治,可选种抗病品种防治效果明显。

2、叶斑病。花生齐苗后,花生叶斑病就已有发生,特别是播种早的花生,应提早防治。可选用特制的农药喷洒。

3、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而拌种消毒、种衣剂对于预防这3种病害均由很好的效果。

4:病毒病。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措施是治好蚜虫,杜绝传毒媒介,同时用预防病毒的药剂加上营养调节剂,如芸苔素等综合防治。

九、小油菜苗期病害与防治?

一)病害防治。油菜苗期主要病害是十字花科根肿病,俗称大根病,此病可对油菜造成毁灭性打击,其主要是种子带病毒和土壤传染,油菜一经感病即无药可治,病株必须连根拔出带离田间集中焚毁;防治方法:1、选择不带病毒种子;2、轮作,重症田地3-4年内不种植十字花科作物。3、药物防治:根据相关报道,在十字花科根肿病的药物防治中, 75%百菌清、福得帅、雷多米尔等药,防治效果达65%左右,用药成本比较高。而用80%多菌灵,通过拌种、结合施肥时药液与肥料灌根、每次防虫时,与杀虫药剂一起喷雾,防效在50-60%,而且用药成本比低,每亩成本不超过10元。

(二)虫害防治。油菜苗期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类:地老虎、蛴螬(俗称土蚕)。地上害虫类:菜青虫、斜纹夜蛾、黄条跳甲和二十八星瓢虫。以上俩类害虫可用5%顺式氯氰菊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就能解决。有壳类和软体类害虫:旱螺蛳、蜗牛对油菜苗期危害也相当严重,此类虫昼伏夜出,一般药物对其防治效果较差,甚至不起作用,只能诱杀,目前主要用6%的四聚乙醛或6%甲萘威, 四聚乙醛颗粒剂每亩500 -600克 撒播于田间诱杀,此两种药防效都比较好。

(三)草害防治:播种前,可用50%乙草胺每亩80-100ml对土壤进行处理,到油菜长到10至15厘米(五叶以上)时,再用50%乙.噁草松每亩70-100ml进行后期杂草处理。

十、四季豆苗期病害有哪些?

苗期病害

1.虫害

芸豆的虫害主要有有根线虫、根蛆、蛞蝓、蚜虫、红蜘蛛、白粉虱、斑潜蝇等,它们会危害芸豆植株的根系、叶片、茎蔓以及荚果,在虫害爆发期,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防治方法:在收获后结合清园,翻耕土壤,减少虫源,也可用药剂拌细土后撒在土壤毒杀,也可喷洒噻唑磷、四聚乙醛颗粒防治。

2.炭疽病

芸豆炭疽病在多雨季节发病较严重,不仅影响到产量,还会降低芸豆的商品价值,此病在整个生育期即可分辨,主要危害茎叶以及叶荚。叶片发病时出现褐色的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开裂或穿孔,最后叶片枯死;豆荚发病时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散为圆形的病斑,在湿度较大时还会溢出粉红色的粘稠物。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选出无病害的种植播种,在播种前可用多菌灵拌种消毒处理。在发病时可喷洒甲基托布津和炭疽福美防治。

3.细菌性疫病

又称为火烧病,在高温多雨的时期发病严重,此病主要危害茎蔓、叶片、豆荚以及种子。幼苗发病时叶片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变为红褐色的溃疡状,病斑会围绕茎蔓一圈,最后导致幼苗折断枯死。成株发病时,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渍状的暗绿色病斑,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褐色病斑,最后病斑连和导致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在播种前用硫酸链霉素浸种后,再用福美双拌种后在播种。发病时可用农用链霉素喷洒防治,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效果较好。

4.菌核病

菌核病时主要危害茎叶、豆荚、以及分枝,首先侵染主茎和叶腋出,出现浅绿色病斑,然后逐渐变大,最后形成水渍状病斑,病斑表面较黏滑,然后变干,呈灰棕色和白色。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不宜与豆科作物、油菜、芥菜、向日葵等作物一起轮作,在花初期可喷洒菌核净预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