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芡实养殖技术要求是什么(芡实养殖技术要求是什么呢)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9 03:27   点击:15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明虾养殖技术和要求?

一、实行以水控温调氧。

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体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是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至1.8~2米,高温期要保持2.2米以上。为此,在大潮期,要每天排水一次;在低潮和枯水期,则要进行机械排灌,使每天换水量达到50%左右。高温期则全排全灌,这样可有效地把水温控制在30℃以内,使水的透明度达到35厘米,溶氧量稳定在5毫克/升左右,有利于对虾旺食快长,优质高产。但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的微小活体侵入,最好在进水口使用60目网片滤水。

二、分阶段科学投饵。

当对虾体长4厘米以上时,以投喂螺蚬等低值小贝类饵料为主,每天每万尾投喂6~8公斤;当体长8厘米时,每天每万尾投喂50公斤;当体长12厘米以上时,每天每万尾投喂100公斤。如小贝类饵料不足,可投喂配合饲料。体长4厘米以上时,每天每万尾投喂1.5公斤,以后体长每增加0.5厘米,

每天每万尾增投0.3~0.5公斤;体长10厘米以上时,

每天每万尾增投0.7~0.8公斤。如用冰鲜小杂鱼,则按1公斤配合饲料折用2.5公斤冰鲜小杂鱼替代。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间活动频繁,食欲旺盛;白天潜伏,食欲减弱。因此,饵料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后两次投喂,早晨投1/3,傍晚投2/3。饵料要投在虾池四周平台上,使体质强弱的虾都能吃到。投饵时要坚持“四少四多”,即前期少投,后期多投;早晨少投,傍晚多投;低潮时少投,大潮时多投;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正常生长时多投。“两不投”,即变饵料不投,环沟和深水不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三、谨防虾病危害。

盛夏高温季节,对虾活动摄食能力差,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加之水体环境恶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虾病。为此,首先,要注意投饵量不宜过多和过于集中,以免饵料变质发臭,致使水质变污。尤其是鲜活饵料,在高温天气极易变质,造成对虾中毒死亡。为减轻虾池水质污染,要经常换水。其次,要注意疏养。在盛夏高温季节,要合理调节虾群密度,以保持虾群有一定的活动水体。

二、大棚种植芡实技术?

1、播种、育苗与定植 大棚内做成平畦,畦宽1m左右、埂宽50cm、埂高20cm,灌水10cm左右。将催芽的芡实种子播种到填充营养土、口径6~8cm的营养钵中,每钵1粒,然后将营养钵挨个沉入畦面。当芡苗抽生2~3片新叶时进行分苗,将营养钵之间的间距扩大到25~30cm;当芡苗抽生4~5片真叶、外界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移栽大田,行距2.2m、株距2m左右,亩栽140株左右。

  2、水位管理 播种后新叶抽生之前,保持1~3cm的浅薄水层;新叶抽生后,水位可适当加深至5~10cm;移栽时水位10cm左右,以后随温度升高、植株生长,逐步加深水位至20~30cm并保持该水位。

  3、肥料运筹 芡实不耐肥,一般结合开挖定植穴,在穴底施入45%的三元复合肥,用量为每亩25kg。

  4、采收 当芡果表面出现种子的鼓突,即可采收。

三、杉尾鱼养殖技术要求?

淡水鱼不能常换水。

但是水质一定要保证清新。换水前静止一段时间,不能太冷。如果颜色鲜艳,注意晒太阳。如果颜色较浅,放一些水藻也许更好。买鱼食麻烦,喂的不能过饱。一开始还是少一些,掌握规律了再增加。鱼游水,很有趣,可以悠闲地看。但是在什么环境看,要自己创造。

四、智能水产养殖系统技术要求?

1、温度要求:不同类型的生物对水温的要求不同,为了创造最适宜的温度环境,要随时掌握水池的温度变化,根据实时地监测的数据,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溶氧值要求:一般鱼类适宜的溶氧值为3毫克/升以上,当水中溶氧值小于3毫克/升的时候,鱼类经停止摄食和生长。

3、酸碱度要求:水池的酸碱度既影响生物的生长生活,有影响到水池的营养值,实时监测水池的酸碱度,控制最适宜生物生长。

五、芡实田里养殖什么最好?

养小龙虾最好,稻田芡实种植还能与龙虾共生。稻田种植芡实可以与龙虾等鱼菜互利互补,共生共长,增产增收。

芡实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俗称鸡头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

六、太湖母猪养殖要求技术高吗?

太湖母猪养殖比较好养,吃食不需太精,可精粗青饲料合理搭配,如l份精l份粗搭上2份青饲料即可,并做好防疫工作,就能办好养猪埸。

七、网箱养殖鲈鱼技术要求高吗?

1.淡水养殖 地塘建造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KW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分3次投喂。 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强氯精或15ppm福尔马林泼洒消毒一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克、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2.

海水苗种 鲈鱼苗种当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cm,经捕捞转运操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暂养方式以养殖池中架设40目网箱比较方便。 

八、养殖场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消防安全技术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首先是消防设施和设备建设和安置要符合养殖场的特殊情况和建筑结构,特别注意用电安全和线路安全,其次是安装消防安全报警器和监视器,全方位监视消防安全情况,三是强调养殖场消防安全技术先进,符合要求。

九、鲟鱼池塘养殖有哪些技术要求?

鲟鱼池塘养殖有以下技术要求:(1) 养殖池塘条件。面积和水深:一般适宜的池塘面积为 5〜15亩,水深为2。 5〜3米。土质和底质:池塘土质以黑壤土最好,因其黏度和通气性比 较适中,有利于保水和有机物分解。塘底要求平坦,底质少淤泥, 淤泥层控制在10厘米以下,以利于水质调控。

水质要求:池塘应靠近水源充足的地方,水质清新无污染, 以保障养殖过程中进水需要。水源溶氧应在5毫克/升以上。配套设施:必须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配备水泵及增氧机, 设立5〜10个饵料台,以及养殖过程中必需的其他设施、设备、 工具等。(2) 池塘的修整和消毒。

词养前需对鱼池进行清整,然后再 使用药物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3) 鱼池注水和施基肥。清塘后,在鱼种下塘前一周左右放 水进池,注水时必须在进水口用密网过滤,严防野杂鱼随水混进池中。在鱼种下塘前3〜4天,每亩可施人粪尿200〜250千克, 或畜禽粪400〜500千克,将肥料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发酵后,兑水搅匀后全池泼洒。

化肥每亩可用氮肥和磷肥各5〜7。 5千克,兑水 溶解后,全池遍洒。(4) 幼鱼放养。选择优质鲟鱼种,按不同规格确定合理的放 养密度。混养时,应选择滤食性鱼类(如鲢、鳙),不可搭配与鍀鱼争饵的种类。放养时先取几尾鱼“试水”,即先放几尾鱼,1〜2 小时后如无不良反应再将鱼种用2%〜3%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 后放入。

(5) 饲养管理。投饵管理:鲟鱼养殖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 其营养标准为:蛋白质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占15%以上, 脂肪9%左右,碳水化合物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 廣、纤维素等。将配合伺料制成适合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鲟鱼口径的颗粒投喂。

日投饵4〜6次,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鲟鱼放养密度、个体大小、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白天少 投,占1/3,晚上多投,占2/3。投饵时,应严格按照“四定”原 则,并随时注意检查鱼苗吃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保持食台周围的清洁卫生。水质管理:鳄鱼不同于常规鱼类,对水质的反应比较敏感, 因水质恶化导致常规鱼类浮头缺氧现象容易观察,而鲟鱼属底栖 鱼类,一般都在池底活动,即使在溶氧不足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浮头现象。

在溶氧不足时,会直接肚皮上翻,出现昏迷,直至 死亡。一旦出现缺氧现象,容易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监测,特别是对水中溶氧和pH值的监测。水温管理: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给鲟鱼养殖带来一定 的难度。鲟鱼适宜生存温度为0°C〜33°C,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15°C〜26°C。

如何延长鲟鱼适宜生长的时间,让鲟鱼安全越冬、 度夏,便成为鲟鱼养殖水温管理的主要内容。①越冬。有条件的 养殖者,在冬季来临、水温降到12°C以下时,应将鲟鱼移人室内 水池越冬。一般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一长形土池(1〜3亩),在 其上建简易塑料大棚,将鲟鱼从大池中拉网起捕移至大棚内越冬。

这种简易大棚在北方地区可使温度保持在2°C〜31以上。在南方 地区,因冬季水温仍可保持在8°C〜10°C以上,可在原池就地越 冬。无论哪种越冬形式,都应加深池水,增强水温缓冲能力。越 冬期间,可视水温及鱼活动情况,适量投饲,增强舞鱼体质,以便安全越冬。

越冬期仍应加强水质管理。②度夏。安全度夏方法 一是选择面积较大的池塘,加大水深。二是在池塘四周种植长藤瓜果,并搭棚遮阳。三是搭盖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可有效降 低池塘水温。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可引注水库、湖泊底层水,并加大冲注力度。五是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缩 短养殖周期,在南方地区,可在盛夏高温期过后,投放大规格鱼种,精心喂养,在第二年高温期到来前起鱼上市,可错开高温期。

防病治病:要做到每半月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1次,每20天投喂药饵1次。其次,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十、鳗鱼的养殖技术和场地的要求?

一、鳗苗放养密度

由于养殖方式不同,鳗苗的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二、鳗苗放养时间

由于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所以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这样,鳗苗经过短期暂养适应环境后,当水温上升时即可开食驯养。在广东、福建的鳗苗放养时间在3月初左右。

有加温条件或有温水供给的养鳗场,鳗苗的放养时间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以延长饲养期,提高鳗种的产量和质量。

鳗池规格

鳗池可分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和成鳗池四种。鳗场中这些池子的比例分别为2:8:15:75,即一个50亩水面的鳗场,一级池1亩,二级池4亩,三级池7.5亩,成鳗池37.5亩。这些池子的用途及规格如下。

一级池:用于鳗苗引食训练,并将鳗苗养到0.2克左右。面积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二级池:饲养体重0.2~2克鳗种。面积为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

三级池:饲养体重2~20克的鳗种。面积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成鳗池:将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150~200克的食用鳗。面积800~1200平方米,池深1.5~1.6米,水深1.0~1.2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