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一个养鸡场你应该怎么做?
一、产地环境
(一) 场址选择
1、蛋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便利,隔离条件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2、周围1000米内无化工厂、皮革厂、采矿场、屠宰加工厂等污染源。距干线公路、居民点、公共场所及养殖场500米以上。
(二) 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
(三) 空气
场区和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407.3,2001的规定。
二、建筑要求
(一) 规划布局
1、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2、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应分开。管理区设在上风向,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3、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4、鸡舍间距不低于鸡舍高度的两倍。
(二) 设施设备
1、鸡场入口设有消毒池,消毒池长度为进场大型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与门相适应,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辆所有车轮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消毒室,鸡舍入口设有脚踏消毒池 垫 。
2、具有与鸡场相配套的消毒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通风降温设备。 3、禽舍地面和墙壁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三、饲养管理
(一) 雏鸡来源
应来自非疫区、取得种鸡生产许可证的种鸡场,并经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的健康雏鸡。
(二) 饲料
1、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全价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2、使用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NY5042的要求。
3、外购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审查登记证的单位,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产品有批准文号,每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有合格的检测报告。 4、自配饲料和外购饲料都必须符合GB13078中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5、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药物饲料添加剂作用规范》的规定。 6、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添加剂 中草药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 7、不使用制药工业副产品、违禁药物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等作蛋鸡饲料的原料;不应使用霉变、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额外添加增色剂。
(三) 兽药
1、兽药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具有产品批准文号。
2、治疗或预防用兽药严格按照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使用,严格执行休药期。
3、禁止使用违禁兽药。
(四) 技术规程
1、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并按照规程严格实施。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3、雏鸡、育成鸡、产蛋鸡要分舍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一栋鸡舍饲养的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种鸡场的同一孵化批次,鸡场不能饲养其他禽类和家畜。转群时要彻底清扫消毒。 4、饮水管理:采用自由饮水,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饲料霉变。定期消毒饮水设备。 5、鸡蛋收集:将畸形蛋拣出单独存放,合格鸡蛋经消毒后及时存入蛋库。 6、消毒
(1) 消毒池内消毒液要及时更换,并保持一定深度和浓度。车辆进入须经消毒池,并对车身进行喷雾消毒。
(2)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并消毒,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维修人员必须消毒后才能进入。
(3) 定期在鸡舍内进行带鸡消毒,带鸡消毒时禁止使用酚类消毒剂,产蛋期禁止使用醛类消毒剂。
(4) 鸡舍周围、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要定期消毒。 (5) 鸡蛋包装用具和运输车辆要经过彻底消毒。
7、控制鸟类和鼠类进入鸡舍。
(五) 规章制度
具有较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四、防疫灭病
(一) 疫苗
1、必须来自当地畜牧部门指定的供应点,必须具有批准文号。
2、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3、疫苗在保质期内必须严格按保存方法进行贮存,并做好记录。
(二) 疫情监测
1、蛋鸡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疫情监测方案。2、对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进行疫情监测;对鸡白痢进行检测与净化。 3、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等综合防治措施,重大疫情应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 (三) 出场检疫
鸡销售出场时,应提前向当地动检部门报检,经检疫合格并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取得动检部门核发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方可进行出售运输。
五、无害化处理
(一) 病死鸡须经焚烧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二) 鸡场不得出售病鸡、死鸡。
(三) 粪便等废弃物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档案记录
(一) 每批鸡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记录内容应包括引种、饲料、用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记,资料保存期2年。
(二) 建立并保存免疫程序记录,包括疫苗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批号、生产单位。 (三) 建立并保存患病动物的预防和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预防或治疗用药的经过、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剂量、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主要成分、生产单位及批号、治疗效果等。
(四) 建立并保存消毒记录,包括消毒区域、消毒剂名称、浓度等。
七、产品销售
有鸡蛋购销合同和固定的销售渠道。
八、规模
蛋鸡存栏量不低于2万只。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9 12:44 建设鸡场的经济因素与主要条件
首先应该有投资风险意识,也就是说要考虑经济因素。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往往高于其价值,其中的差价就是利润;反之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商品的价格经常会低于其价值,也就是说要赔钱。我国的养鸡业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蛋鸡已明显供大于求,肉鸡基本供求平衡,因此现在投资建鸡场回报率很低,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考虑低价租用或购买其它鸡场。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发展养鸡还有一些空间。选择场址的原则是方便生产经营、交通便利且防疫条件好、建设鸡场的投资最低。根据上述原则,在选择场址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水电供应 现代工厂化养鸡需要有充足的水电供应,机械化程度越高的鸡场对电力的依赖性越强。由于养鸡场距离城市的距离一般较远,很少能够利用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因此需要自辟深井以保证供水,自备深井的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许多农村养鸡专业户也自备水井,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井的深度一般不深,而且位置离鸡舍较近,容易受到污染。虽然我国电网的覆盖面积已经很大,但是许多地区的电力供应仍然十分紧张,鸡场的附近要有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场投资,而且电力供应有保障。机械化鸡场或孵化厂应当双路供电或自备发电机,以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能够保障正常供电。
环境条件 现代养鸡的一个特点是工厂化高密度,高密度容易引发传染病。鸡本身的生物特点要求其饲养环境必须保证它能健康生长,而又不能影响周围的环境。因此在选择场址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一般应考虑距居民点3,4公里以上,距其它家禽场10公里以上,附近无大型污染的化工厂、重工业厂矿或排放有毒气体的染化厂,尤其上风向更不能有这些工厂。采用果树林中间建鸡场或在鸡场周围栽种林带,可有效改善鸡场环境。
二、鸡场的选址和布局规划?
第一、 鸡场选址应该在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选择,在平原的时候就要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向着南边或者东南方向倾斜;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最好选择南坡,这样的地方便于排水和阳光照射,有利于鸡群的正常生长。不管在哪个地方,排水系统一定要好,否则一场大雨下来,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三、30万只规模笼养蛋鸡场规划?
30万只规模龙养蛋鸡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养鸡场所, 应该配备先进的下蛋收货器,30万只蛋鸡,每天说生下蛋就足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让鸡蛋每天都处于促销的最好,30万只鸡的养鸡场,一定要配备先进的人员进行饲养,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饲养技术以及质量非常好的操作方法。
四、蛋鸡养殖发展方向,及未来几年发展规划?
一、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养鸡业形势的变化迫使占我国鲜蛋生产量 90 %以上的简陋粗放的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正走入死胡同,而代之以新模式。旧模式走入死胡同的原因有五:一是疫病的困扰。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户一旦发生疫情往往是整村整乡整区域发病,极少逃脱。反复折腾,养殖户损失巨大。二是养鸡业迅猛发展,产量增加,鲜蛋价格下降,反过来造成生产者利润下降,养鸡者越来越多,越多越不挣钱。三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就业门路拓宽,挣钱渠道增加,从事养鸡业风险大,挣钱少,不如打工或从事其它工作赚钱。四是从事养鸡的难度增大,要求从业者素质不断提高,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管理,还要会经营,这些恰恰是从业者缺乏的。五是只要维持生产,旧养殖场就迫切需要改造升级,这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本身无钱又缺乏融资渠道,只能选择从事其它行业。
在旧模式走入死胡同的同时,一种新的养鸡模式正悄然兴起。一是新进入者。一些从事其它行业挣了钱的人,看好中央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而投资蛋鸡业。这些人一般挟巨资进入,从开始建场就标准高,规划合理,投资一步到位,一起步就是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存栏。他们缺乏的是懂行、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和各类技术人才。二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在市场的风浪中历经磨砺,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者们,正逐渐扩大规模,由一两千发展到三五千只乃至三五万只。这些人既懂行、懂经营管理、懂技术是行业的未来。三是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主要特点的旧模式的改造。这些养鸡专业户专业村,正逐渐减少户数,降低密度,有的向村外转移,有的向不养鸡的新地方转移,生存下来的户稳步扩大规模。此模式以河北的石家庄为代表。
二、市场呈区域化发展。
2005 年 11 月以来全国暴发的禽流感对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加速了蛋鸡行业的市场调整步伐,即全国性的鲜蛋运销大市场逐渐弱化而代之以区域性运销市场。
首先表现在原来的蛋鸡大省河北、山东、辽宁等省的蛋鸡存栏量急剧减少,原来这些省的鲜蛋几乎覆盖全国,形成南北大运销,东西大贩运的全国鲜蛋市场。上述省蛋鸡存栏减少的原因是近七八年以来蛋鸡养殖呈全国性发展,许多省蛋鸡养殖快速发展起来,鲜蛋能够自足甚至外运。伴随蛋鸡业的竞争加剧,利润趋薄,和消费者对鲜蛋新鲜度等品质的苛求,促使鲜蛋就近生产,就近销售,从而形成国内几个区域市场。一是云南、贵州、四川区域,以四省生产为主,几省之间相互调济,基本截断河北等省的鲜蛋。二是江苏长三角区域,以江苏为主产区,还有少部分鲁南生产。三是湖北、湖南、河南区域,以河南生产为主。四是西北自产自销区域,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诸省。五是东北自产自销区,辽宁省除外。六是华北区域,这一区域山东、内蒙以自产自销为主。河北和辽宁相似,除满足本省及京津市场外,还部分销往广东、广西市场,而且外销量在逐步压缩,省外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今后区域禽蛋购销市场将替代全国大市场。
三、整个蛋鸡行业加速整合洗牌。
以蛋鸡行业的龙头种鸡业为代表,呈现出明显的整合洗牌过程。祖代场、父母代场、孵化场数量大量减少,大浪淘沙生存下来的愈来愈大,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以行业领头雁为代表,大的种禽企业之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正在代替过去两败俱伤,恶性竞争的不理性的竞争。各种合作论坛的举办加速了这一进程,今年以来先后有华牧海兰公司举办的技术论坛、峪口公司举办的论坛、四川圣迪乐公司举办的论坛等。在种鸡企业身上发生的这些现象也将成为鲜蛋企业发展的方向。
四、技术升级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点。
行业利润的下降,疫病的困扰使养殖者生存压力增大,迫切需要降低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最切实的办法是防制发生疫病,提高生产指标。为此迫切需要蛋鸡生产者走技术升级的路子,即合理规划生产场,实行“全进全出制”,种鸡尽量施行“网上平养新工艺”;对旧设施和旧设备进行技改和更新,尽力提高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最好采用“采光式密闭鸡舍”减少外界环境对鸡群的应激。倡导商品蛋鸡饲养按阶段进行社会化分工,即分成专门的育雏场、育成场和成鸡场,有条件的场逐步实现全进全出制。细分饲养阶段,每阶段采用不同的全价饲料,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料成本。
五、积极探索建立养鸡生产者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将自己的产品直接到市场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养殖利润。
五、养鸡场工作目标?
一、思路
1、从选址上考虑。
2、从区域考虑。
3、从品种考虑。
4、从鸡舍的建设考虑。
5、从其他养殖设施考虑。
二、养鸡场的发展和方案
1、科学选择场址
养禽场场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米以上。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稳定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合理划分区域
养禽场整个区域划分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家禽防疫要求,按功能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以及粪污处理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用围墙、绿化带等隔开。生产区门口最好设有喷雾消毒装置,所有人员进出必须更衣换鞋、消毒。
3、精选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家禽养殖品种,例如肉鸡以AA+、罗斯308,蛋鸡以新罗曼、伊莎等品种为主,商品苗鸡应从有许可证的种禽场购买。选择优良的家禽品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科学建设禽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具备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先进合理、冬暖夏凉、透光通风,便于日常操作和实现机械化,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建筑设施配套上,主要道路、舍内地面至少50厘米厚硬化处理,健全防鸟、防鼠、防虫功能设施,相邻各禽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米以上,端墙之间不少于9米,距围墙不少于3米。禽舍与禽舍闻可种植草坪、药材及绿化等。
5、配备养殖设施
有条件的话,尽量使用先进的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蛋鸡场配备光照设备,大型禽场配备储料罐或储料库,采用风机、湿帘降温机械通风系统等先进生产设施,以充分发挥家禽生产水平。同时健全防疫配套设施,有围墙、绿化、沟河等防疫隔离带。
开设养鸡场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注意通风措施,通风条件好的鸡舍疾病发生的几率比较小;按时清理鸡舍,鸡舍里面的排泄物每2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清理,食槽和水槽里面的残留物每天进行清理;及时消毒,食槽和水槽每7天就要进行一次的消毒;控温措施,夏天在鸡舍的上面安装隔离层来进行降温。
六、养鸡场鸡舍设计方案?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1、鸡场总体布局
①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②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①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②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③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二者不得交叉使用。
3、鸡场辅助设施建设
①鸡场大门消毒池:场区与外界要划分明确,场内不同区域及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车辆消毒池长为通过最大车辆长度的1.3~1.5倍。消毒池深度为~30至~50厘米。
②鸡场道路设计:场内道路设计时要考虑运输和防疫的要求,要求净污分开,分流明确,互不交叉,排水性好,路面质量要好,道路推荐使用混凝土结构,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强度C20以上,道路与建筑物距离为2~4米。场外道路面最小宽度为两辆中型车顺利错车,约为4~8米。
③供水排水设计:场区具备使用井和备用井两眼,另需建设水泵房、水塔及管道。生产和生活废水采用地埋管道排出,雨水排泄要根据场内地势设计排水路线,达到下雨不积水,污水流畅的原则。
④场区电路`设计:使用电压为220V/380V,应该就近选择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应满足场内最大用电负荷,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场必须配置备用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