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库网箱花鲢养殖技术(水库养鲢鳙鱼)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12 19:16   点击:100  编辑:蔡功   手机版

1. 水库养鲢鳙鱼

一般养殖鲢鳙会其它鱼一起混养,比如草鱼、鲤鱼、鲴鱼、鳊鱼、罗非鱼等。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

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需要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进行调整,如果同龄鳙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那么鳙搭养比例适当可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应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2. 水库有鲢鳙鱼吗

鲢鳙生性胆小惧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靠近岸边活动,大多在水库中央深水区域游弋,特别是个头较大的鲢鳙更是如此。这也许是它们“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吧。因此,钓鲢鳙,在近岸是难有钓获的,其钓点应当选择在水库中央的深水处。在鲢鳙密度很高时,近岸处也可以钓到鱼,但是钓起来的都是小鲢鳙。所以,“钓鲢钓远”是非常要紧的。

3. 水库养鲢鳙鱼好吗

一般都是四大家鱼:鲢鱼、鲤鱼、鲫鱼、草鱼。要追求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水质、水量、海拔、温差等决定,比如养殖中华鲟、虹鳟鱼、罗非鱼等。

水库养鱼的四个技巧:设置拦截装置。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

捕捞要合理。由于水库一般水深,底部不平,导致捕捞困难,一般可采用在食台上投饵,诱集鱼群,逐渐拉网;同时应采用几种网具联合作业才能提高捕获率。另外,捕捞数量一般应控制在稍低于水库鱼类当年的增长量,否则会降低水库产鱼能力。

4. 水库养鲢鳙鱼好不好

水库养鱼一般都是四大家鱼:鲢鱼、鲤鱼、鲫鱼、草鱼。

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

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鲢鳙鱼应该是主要养殖对象,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鱼种。

投放鱼种的规格应大些,投放水库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5. 水库主养花鲢鱼方法

养花白鲢鱼每亩水面养300-350条。

作为主养鱼种,一亩水面应该放养300-350尾的花白鲢,是最合适的范围。由于鲢鱼与其它四大家鱼不是在同一个水层区域内活动,因此可以与四大家鱼混养,提高单位面积的鱼总产量和经济效益。

花白鲢养殖要注意哪些管理?

1、饲喂管理

花白鲢主要以天然浮游生物为食,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培育浮游生物。其次还需要恰当的喂一些精料,比如黄粉虫、红虫、蚯蚓之类的精加工饲料,饲料投喂必须要多元化,单一的饲料投喂可能会给白鲢鱼造成营养不良。

2、水质管理

花白鲢基本上不用怎么换水,但这样养殖的鲢鱼产量和质量并不高,因此可以隔1个月左右换1次水,在冬天时要隔3个月才换1次水。在养殖时一定要注意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随时要备好供氧机或增氧剂。

3、日常管理

早中晚坚持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生长等情况,水质、水位波动等,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记录好每天的养殖日志。

4、鱼病防治

定期施用聚维硐碘或生石灰,以杀灭塘中病菌,避免青鱼细菌性疾病。为预防青鱼肠炎、烂鳃病等,定期投喂些中草药提取物,像杜仲素之类。

6. 水库养鲢鱼投放比例

钓鲢鳙用多大的饵要根据实际作钓环境的鱼个体大小来确定!个体小用小铒,个体大用大铒。

1、钓鲢鱼一般选择馊臭的饵料。准备200g的玉米面,50g的富强粉,25g的韭菜,50g的黄酒(或者是25g的白酒);将韭菜碾细,然后将玉米面和富强粉混合在一起,倒入凉水中揉搓成窝窝头,加入韭菜汁;蒸熟窝窝头,等到放凉至不烫手后,将窝窝头掰成小块,揉搓成粉末状,装到塑料中,排出空气扎紧,放到太阳下暴晒3天左右即可。

2、使用100g的野战蓝鲫,150g的速攻2号,200g的酸臭味的桶装鲢鳙饵料,30g的蒜味香精混合在一起,然后按照饵料:水=1:0.6的比例混合即可。

7. 水库养白鲢鱼

一亩的水库建议放鲢鳙总数为500条,100水库的话就可以是5万条。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鲢鱼数量多一些。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这样鲢鳙生长速度会比较快哦。

8. 水库主养鳙鱼养殖技术

水库养鱼首先要建立拦鱼设备,以防它们逃跑。另外要选好投放种类,由于水库中的浮游生物多,因此一般选择鲢鱼鳙鱼,还可以养鲤鱼、鲫鱼等。根据水库的大小和营养情况决定投放数量,富营养型每亩可投放110-140尾,营养一般的可投放80-110尾,如果营养较少,只能投放50-80尾。

9. 水库花鲢养殖

1.鳙鱼的食性问题。

  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现在高技术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鲢、鳙鱼的搭配比例问题。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3.鱼种规格问题。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每尾150~500克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

  4.放养模式问题。

   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每亩100公斤,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每尾1~1.5公斤;

   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

   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

   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

   一是用斤两鱼种即(每尾0.15~1公斤);

   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1.5~2公斤和2.5~4公斤;

   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

  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

   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笔者在6月底在用全价膨化料主养黄颡鱼塘内配养当年2厘米的鳙鱼苗,40多天就长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鱼苗。到11月基本长至500~700克。塘口观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鱼可以有效进食小颗粒膨化料,这有力地促进了鳙鱼快速生长。

10. 大型水库钓鲢鳙

鲢鳙属于上层鱼类,喜欢大水面,通常成群在大水面上层游弋。钓深是有鲢鳙鱼的,而且越深,大鱼越多。水深在3~5米深的时候,上的鱼大多在8、9斤上下,而且鲢鳙中钩之后大多狂逃,水浅钓底,此时很容易把窝里的鱼惊散。而深水钓,中鱼后可大力拽线,把鱼拖离底层,避免炸窝跑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