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么防治鱼类杯体虫病?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11-05 13:17   点击:26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怎么防治鱼类杯体虫病?

  这是鱼体受伤或水质不好引起的。防治方法是将置于呋喃西林溶液中浸泡,也可将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容于鱼缸中,用药量为每50公斤水投放50—80万国际单位。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细菌性鳃病  症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发黑,挂满污垢,严重的鳃丝腐烂露出骨条。病原:水质不良刺激鳃部组织,引起鱼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  (1)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层的水体交换量。  (2)用0.2—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来治疗,效果显著,也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氧制剂全池泼洒来防治。  (3)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  霉菌性鳃病  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病原:鳃霉菌。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病鱼须销毁,孔雀石绿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寄虫性鳃病  症状:早春开化后,由于越冬鱼体质较弱、水质较脏,常引起鱼种发病。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镜检多为斜管虫、杯体虫等寄生。夏季鱼苗池发病时,一般常见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状,驯化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生长缓慢。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粘液增多。  病原:由原生动物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引起。  治疗:  (1)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泡鱼种。  (2)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0.5ppm全池泼洒。  (3)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0.7ppm全池泼洒。  吸虫类鳃病  症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粘连。病原:由指环虫、三代虫及中华蚤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常并发细菌性烂鳃病。  治疗:  (1)敌百虫0.5—1ppm全池泼洒。  (2)超菌净a型0.3—0.4ppm全池泼洒,也可用漂白粉、氯杀宁、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3)用药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  出血性鳃病(脉管瘤)  由于水质不良,蓝澡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过高,化学污染,杀虫剂等农药的刺激,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用显微镜能鉴定。  防治方法:  (1)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2)用0.2—0.3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营养性鳃病  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不平衡引起,使鱼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引起细菌感染,寄生虫侵入。  治疗:合理配制饲料,做到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钙鳞、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  由于 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以抑制霉菌的孳生。提高水温到32度 以抑制水霉的生长。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二、鱼类的孢子虫病?

  先分清是哪类病害,养的什么鱼。  孢子虫是一大类致病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关于鱼病孢子虫就有不少,肠系膜、腮、脑、脊髓、内脏都可以寄生,碘泡虫是鲤类的主要病害生物,一般要防治为主,鱼群感染就太晚了。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可抑制孢子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2、鱼种放养前,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成5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或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石灰氮,充分搅拌成悬浮液,浸洗鱼种30分钟。  粘孢子虫病治疗  该病是由粘孢子虫寄生于鱼的皮肤、鳃、肠道和神经系统所引起。鱼病的部位有胞囊,呈灰白色点状和瘤状,常见的粘孢子虫有饼形碘孢虫、野鲤磺孢虫,鲫碘孢虫、鲢碘孢虫等。 症状:病鱼消瘦、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10月到来年2月对鱼种危害极大。 治疗方法:1、90%晶体敌百虫亩米水深的鱼塘用1斤全池泼洒,间隔3天~4天,再泼一次。2、每万尾鱼种或100斤鱼的重量用75克食用硫磺粉拌料投喂,连喂一星期。3、每斤饲料加10克90%晶体敌百虫喂鱼,可治肠道寄生的粘孢子虫。此法治指环虫病也有效。  以下资料对比一下,具体做法最好咨询专家。  其他分类  1.疯狂病 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鲢碘泡虫病。由鲢碘泡虫寄生在白鲢各种器官组织中引起,其中尤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为主,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神经、嗅觉系统和平衡、听觉系统等。鲢鱼苗刚出膜即可被感染,目前在生产上主要是危害1足龄白鲢,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病鱼的肉味不鲜而腥味重,并且很瘦,所以未死的鱼商品价值也受严重影响。此病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发生,尤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  严重感染时,病鱼极度消瘦,头大尾小,尾部上翘,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头长为尾柄高的2.95倍(健康鱼为2.2-2.3倍),体色暗淡无光泽;病鱼在水中离群独自急游打转,常跳出水面,复又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而死;死时头常钻入泥中;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故称疯狂病。剖开鱼体,可见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胞囊;肝脏、脾脏萎缩,腹腔内有腹水,小脑迷走叶显著充血;病鱼严重贫血。  2.饼形碘泡虫病 草鱼育苗期间的一种严重鱼病。由饼形碘泡虫寄生引起,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壁,尤以前肠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为多;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以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鱼苗下塘后12天即被感染,引起大批死亡;当水温27-30℃时,该虫在草鱼鱼体内发育一代需12-15天;用老化6-8个月的孢子进行人工感染草鱼鱼苗,100%发病。主要危害全长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同池混养的鳙、鲢、青鱼不患病。该病流行于5-7月,尤以5-6月为甚。  饼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病鱼体色发黑;消瘦,腹部略膨大,鳃呈淡红色,贫血,肠内无食,前肠增粗,肠壁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当大量饼形碘泡虫寄生在脊椎时,可引起鱼体弯曲。  四川省报道,饼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鱼苗种的肌肉内,形成白色胞囊,病鱼体表高低不平,生长缓慢,疾病严重时引起大量死亡。  3.野鲤碘泡虫病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鲮鱼鱼苗、夏花的皮肤及鳃上,形成许多灰白色瘤状或点状胞囊,尤以体表为多,严重时影响病鱼的呼吸、游动

三、怎样防治鱼类弯体病?

鱼死前是会挣扎的,所以大多时候身体是弯的,想知道死因还要看其他特征;还有一种就是鱼死前身体已经是弯的了,S型身是很难治的病,长体鱼会弯,短体鱼会翻跟头。养的鱼品种多了自然就阅历丰富。

养鱼需要注意:

1.一般家用的自来水就行,但是自来水里面有氯气,我们需要用鱼缸或其他装水的盆装上自来水静放至少24小时,等手中的氯气挥发完毕,这样才健康;

2.把买回来的鱼放到干净的水中,同时要撒下少许的鱼用杀菌盐,对水进行杀菌;

3.注意对鱼的喂食,鱼不怕饿但是不经饱,如果你一直喂鱼会一直吃,直到撑死,正常给鱼喂食大概2—3天喂一次就行了;

4.一次养鱼不能养太多,如果你的鱼缸小的话,养多了鱼会导致水中氧,如果买个养鱼专用的小型气泵是最好了;

5.初次买回来的鱼,注意应该2—3天不能换水,不能喂食;

6.鱼的换水,大概在5—7天换一次就行,喂食应该在3—4天喂一次就行,鱼不怕饿,就是经不起撑;

7.鱼缸的清洗最好用苏打水,如果没有就用清水或自来水就行,千万不能用肥皂或洗洁精去清洗。

8.如果发现养的鱼身上或者脑袋等部位有异样,或白斑或黄斑时,可能是水里的细菌过多,应该给有异样的部位撒上点杀菌盐,并及时换清澈的水;

欢迎关注《花点时趣》微信公众号

四、杯体虫怎么杀?

 预防方法,彻底清塘,晾晒塘底,杀死寄生虫卵;发病高峰季节,定期使用特轮灭等杀虫剂抑制虫体繁殖;鱼苗种入塘时用8毫克/升硫酸铜或2%食盐溶液浸洗20分钟,或用高锰酸钾10~15毫克/升浸洗15~30分钟。

 治疗方法,全池泼洒特轮灭,第二天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每亩使用20千克新鲜的棟树叶沤水,每周换1次。

五、鱼类得了孢子虫病,能不能吃?

可以

鼻孢子虫病可以吃鱼,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都可以吃,没有问题

鱼类孢子虫病(同粘孢子虫病、下同),是近几年发病率极高的鱼病,对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危害鱼类的粘孢子虫种属很多,虫体较微小,在发育过程中都产生孢子。且粘孢子虫寄生非常广泛,几乎对每种鱼各种器官都能感染,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内有数种粘孢子虫寄生。

      粘孢子虫常引起鱼类发生严重的流行病。在北美、欧洲和日本流行着一种鲑鳟鱼类打转病,这是由脑粘体虫引起的,使鲑鳟鱼大量死亡。在中国各养鱼地区,其中有与鲑鳟鱼打转病相类似的白鲢疯狂病(病鱼体瘦,尾巴上翘,上下打转,不久即死亡)亦有发生。

六、鱼类患上小瓜虫病会有哪些表现症状?

得小瓜虫病的鱼初期身上会一个个的小白点,后期白点会连城一片,得此病的鱼多会出现状态萎靡,食欲不振的情况 公众平台:秋水鱼悦观赏鱼 下药(一般来说可用升温加盐的方法,或者观赏鱼可以用硝酸亚汞,市面上现在也有卖成品药:白点清)后头天可能会出现白点增多的情况,是鱼体内的小瓜虫析出,第二天以后,如果小瓜虫逐渐从鱼体脱落,肉眼可见鱼体白点逐渐减少,就是用药起到作用,情况得到好转

七、养鱼常识中怎样防治鱼类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俗称白点病, 治疗方法是换三分之一水, 加温到31度, 即可杀死虫体和虫卵, 无需再次消毒, 发生这种病的原因是换水时的水温偏差较大, 或者水温突然降低所造成的

八、对虾杯体虫用什么杀?

灭杀方法:主要是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层的水体交换量。  

九、鱼类患上斜管虫病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病原为鲤斜管虫。鲤斜管虫寄生于养殖动物的鳃或皮肤上,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黏液增多,病鱼表现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本病常和鳃部其他寄生虫病并发。斜管虫病一般流行于春、秋季节,最适繁殖温度为12~18℃,在鱼体健康状况较差时20℃以上也可能暴发此病。

主要危害鲤鱼、鳜鱼等鱼苗、鱼种,为苗种培育阶段的常见鱼病。

临床症状死亡个体体色稍深,口张开,不能闭合,体表完整且无充血,鳃丝颜色较淡,皮肤、鳃部黏液增多。

剪取尾鳍和鳃丝镜检,发现大量活动的椭圆形虫体,一个视野内达100个以上。由于虫体的强烈机械运动,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和鳃丝肿大,导致呼吸困难而使大量鱼苗死亡。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晾晒塘底,杀死寄生虫虫卵;

②发病高峰季节,定期使用原虫净等杀虫剂抑制虫体繁殖;

③鱼苗种入塘时用8毫克/升硫酸铜或2%食盐溶液浸洗20分钟,或用高锰酸钾10~15毫克/升浸洗15~30分钟。治疗措施①全池泼洒鑫洋灭虫精、硫酸铜合剂1~2次,用量分别为200克/亩、300克/亩;

②全池泼洒斜管立杀或原虫净,第二天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③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十、虫字旁的鱼类?

鱼字旁和虫字旁原来都分别是凡是带鱼字的都是鱼类,凡是带虫字的都是昆虫,如鲶鱼,鲑鱼,鲸鱼,鳜鱼,鲩鱼,鲤鱼,鲴鱼,鲷鱼,鳄鱼,鳝鱼,鳐鱼,鲈鱼,鲅鱼,而带虫字的昆虫类有蝴蝶,蜻蜓,螺蛳,蚂蚁,蚂蚱,蚂蜢,蝙蝠,蝼蛄,蟋蟀,蚕蛹,蝈蝈,蚰蜒,蜈蚣,蚯蚓,蟑螂,蛔虫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