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养殖石斑鱼的种类(中国养殖哪种石斑鱼?)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02 13:39   点击:18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中国养殖哪种石斑鱼?

石斑鱼多栖息在辽阔的热带海洋中,为珍贵的食用鱼类。 在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青石斑鱼、鲑点石斑鱼、网点 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等。

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包括鸢属、烟鲈属、光腭鲈属、下美属、驼背鲈属、石斑鱼属、鳃棘鲈属、纤齿鲈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以及贫鲈属,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以及南海地区,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

石斑鱼的种类丰富,常见的有东星斑、花龙斑、杉虎斑、老虎斑、青斑、海红斑、珍珠龙胆斑、麻斑、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金钱斑,杉斑,苏鼠斑、红瓜子斑等,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

二、石斑鱼的种类?

市场上常见的石斑鱼有以下品种:

1.珍珠龙胆(虎龙斑)

珍珠龙胆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为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厚实,富有弹性,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龙趸更好吃。该鱼最适水温24-30℃,因其杂交优势,遗传继承了老虎斑抗异性强和龙胆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可在池塘、网箱、工厂化等模式养殖,是目前国内人工育苗和养殖量最大的石斑鱼品种,约占石斑鱼产量的70%左右。

2.青斑(斜带石斑)

斜带石斑又称点带石斑,与马拉巴石斑的色泽和外形相似,常被混为同一种鱼,因其体色都呈青褐色俗称青斑。两者区别之处是前者斑点为红色,后者斑点为黑色,在台湾养殖界斜带石斑称为红点青斑,马拉巴石斑称为黑点青斑。只要水温等生态条件适宜,斜带石斑一年四季均能产卵,而马拉巴石斑产卵期较短,因此近年斜带石斑已取代马拉巴石斑成为福建和台湾最主要养殖品种。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3.老虎斑(棕点石斑)

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4.龙胆(鞍带石斑)

鞍带石斑俗称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可谓大哥大和巨无霸,故也被称为“石斑之王”。据史料记载,目前发现最大的龙胆2.7m长,600kg重,在澳洲昆士兰,鞍带石斑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5.东星斑(豹纹鳃棘鲈)

豹纹鳃棘鲈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型比一般石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身体及头部自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及奇鳍布满细小蓝点。胸鳍红色,尾鳍后缘有不明显深色带。其颜色鲜艳,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故俗称“星斑”,“东”因它产自南海东部的东沙群岛。

东星斑肉质白而鲜嫩,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2-29℃。

6.老鼠斑(驼背鲈)

老鼠斑体长最大可达1750px,重量大约3.5kg。幼鱼体型优美,色彩靓丽,可作为观赏鱼。长成后味道鲜美,是售价最高的石斑鱼,有“斑中之皇”的美誉。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1-30℃,自鱼卵孵化至长到500g上市约需2年时间。

7.红斑(赤点石斑)

赤点石斑体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头和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其体侧无纵带和横带,头部及体表密布橙红色斑点;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各鳍棕褐色无显著斑点。尾鳍圆形,上半部黄色,下半部褐色。

因鱼身具有象征中国文化的吉祥红色,红斑是中式喜宴中颇受欢迎的高价位石斑鱼;在日本濑户地区有“梦幻之鱼”的美称,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红斑”为名菜佳肴。赤点石斑生长水温适应范围15-32℃,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2-28℃。

8.油斑(云纹石斑)

云纹石斑体呈浅褐色或棕色,身上布满了云状的白色斑纹,标准体长为体高2.6-3.0倍。体侧有6条蟒蛇状暗棕色斜横带,第一与第二条斜向头部;其余各条横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并于腹部下方分叉;横带内具有淡色斑,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尾鳍圆形,头部于眼下方具有3条暗色细纹。

9.假油斑(褐石斑)

褐石斑头部及体侧呈灰褐色,体侧横带及斑块常不明显,仅有淡灰色小点呈线状或斑驳状散布,臀鳍下缘和尾鳍下角具有白色裙边。幼鱼淡黄褐色,体侧具有6条不规则的暗棕色横带,横带中另分布淡色斑块。

10.土斑(青石斑)

青石斑常被误认为是青斑,而将两者混为一谈。青石斑俗称土斑,体背棕褐色,腹侧浅褐色,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头部及体侧下半部散布着橘黄色斑点,其余部位分布灰白色小点。体侧有5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1和2条紧相邻,第3和4条位于背鳍与臀鳍之间,第5条位于尾柄上。各鳍均为灰褐色,背鳍和臀鳍边缘及尾鳍后缘有明显黄边。

11.杉斑(清水石斑)

“杉”是香港渔民对珊瑚的俗称,杉斑即珊瑚中的石斑。清水石斑俗称杉斑,其外形和颜色及身上花纹与老虎斑非常相似,一般很难分辨。主要区别,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左右对称,老虎斑的一对眼睛则位于头顶。另外,杉斑体型较小,最大6-7斤,而老虎斑可以长到40多斤。

杉斑喜欢水清的环境,适宜水温23-29℃。每年两次从珊瑚礁不同区域游至某一个固定地点集结,成千上万的鱼群进行集体交配非常壮观,犹如鲑鱼溯河洄游产卵繁殖传宗接代。

12.金钱斑(蓝身大斑石斑)

蓝身大斑石斑标准体长为体高2.9-3.5倍,体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身上分布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头部则有黑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各鳍也具有黑褐色的斑纹,偶鳍上斑纹比奇鳍上的小。幼鱼特征与成鱼相似,但体色较淡。

金钱斑为大型石斑鱼,已捕获记录2m长,180kg重。其性情温和不怕人,在世界著名的澳洲大堡礁是潜水员的宠儿。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2-30℃,150px鱼苗养殖一年可长至1.5kg,极具发展潜力。

13.花头梅(玳瑁石斑)

玳瑁石斑呈黄棕色,各鳍灰白色;全身密布如玳瑁般不规则的六角形或圆形深棕色龟裂斑纹,斑点红棕色或黑色。灰白色间隔区狭窄形成网状图案,腹部的斑点独立且边缘分散;胸部有两条深棕色带,于胸鳍的基底下方融合,在腹侧形成一块灰白色区域。臀鳍和尾鳍的边缘与腹鳍的前沿有白色线状条纹及较宽的黑色带;胸鳍颜色较暗,带有深色不明显的斑点,花头梅适宜水温23-29℃。

14.芝麻斑(布氏石斑)

布氏石斑头部及体侧由淡褐色、红褐色或紫灰色组成,其上密集布满了如芝麻般的橘红色、金黄色或黄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方也具有斑点,尾鳍下方则呈暗色。胸鳍上有小黑点,尾鳍的边缘有鲜明的白边。幼鱼有7条不明显的暗带,前2条在颈部,最后1条在尾柄上,芝麻斑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4-30℃。

15.泰星斑(斑鳃棘鲈)

斑鳃棘鲈早期由泰国进口,即来自泰国的星斑,故得名泰星斑。其外形与东星斑相似,但身上斑点明显大于后者;头部和鳃盖处甚至有长条型斑点易区分。

泰星斑头部和身体及奇鳍呈红色、橘红色或棕色至灰绿色,布满蓝色黑边圆点;头部有少量斑点,后半身和鳍上的斑点较细,显正圆形且更多;头和鱼体腹部没有蓝色斑点,胸鳍底部和腋处有一个蓝点;腹鳍上没有蓝点,鳍膜深褐色至黑色;尾鳍后缘白色,接近后缘处有黑色纵带,泰星斑适宜水温25-32℃。

16.七带斑(七带石斑)

七带斑呈浅褐至灰褐色,体侧具有7~8条褐色横带;头部第1条色较浅不明显,一般只看到7条,其中第6带分成2条,因此也可视为8条横带。体侧褐色横带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并与白色横带相间排列;各横带不分叉,白色横带共7~9条。各鳍深褐色,边缘白色,在灯光下反射出浅蓝色光泽;背鳍鳍棘部褐色和白色横带相间,鳍条部具有由白色横带延伸而成的3个白斑。七带斑生存水温范围9-34℃,适宜生长水温11-30℃。 七带石斑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的黄海和东海沿岸浅水区域,是石斑鱼在黄海唯一分布的品种,能够耐受7~8℃的低温,又称为“冷水石斑”。

17.黑石斑(条纹锯鮨)

条纹锯鮨周身排列整齐的栉鳞,体表呈烟灰色、褐色或蓝黑色,皮肤上有显著的菱形白色斑点。各鳍较大布满条纹和白色点状色块,鳍的边缘深绿或浅绿色。成鱼头部有明显的倒“八”字翡翠斑纹,身体两侧也有翡翠条斑。黑石斑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出肉率较高,据记载最大个体长2m,重176kg。其适宜水温为5-30℃,生长的最适温度17-25℃。

三、石斑鱼有多少种类?

石斑鱼有很多种,其中包括:

老虎斑、老鼠斑、东星斑、西星斑、泰星斑、点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金钱斑、珍珠龙趸、黑斑石斑鱼、苏鼠斑、芝麻斑、红瓜子斑、蓝瓜子斑、花石斑、黑石斑、鲑点石斑、豹星斑、杉斑、宝石石斑、花鹦斑、油斑、褐石斑、七带石斑、宽带石斑、六带石斑、弓斑石斑等。

东星斑被列为保护鱼类,禁止人们捕杀,在市面上属于稀有品种,市场售卖的是人工养殖的,售价较高。

石斑鱼有"海中鲤鱼"的称号,生活在海边的石头缝隙中,但它们的营养价值比鲤鱼更高,而且肉质鲜美,受到很多消费者们的喜爱,现在常见的石斑鱼种类有:东星斑、花龙斑、杉虎斑、老虎斑、青斑、海红斑、珍珠龙胆斑、麻斑等。

四、黑鱼石斑有多少品种?

全世界石斑鱼一共有98个种,我国有30多个种。其中养殖的种类有10多个种:赤点石斑鱼(红斑)、青石斑鱼(土斑)、斜带石斑鱼(红点青斑)、点带石斑鱼(黑点青斑、马拉巴斑)、云纹石斑鱼(油斑)、褐石斑鱼(假油斑)、布氏石斑鱼(芝麻斑)、龙胆石斑鱼、褐点石斑鱼(老虎斑)、小齿石斑鱼(杉斑)、美洲黑石斑(又名翡翠斑,属引进种)、巨石斑鱼、黑点石斑鱼(金钱斑)等。还有豹鲙(东星斑)、驼背鲈(老鼠斑)实际不是石斑鱼,而是石斑鱼不同属的近亲。绝大多数石斑鱼是热带、亚热带的鱼类,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东海、南海海域

五、养殖什么品种的石斑鱼最有市场潜力?

淡水石斑鱼是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市场上淡水石斑鱼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下文是淡水石斑鱼养殖前景。

淡水石斑鱼养殖前景

  1996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1999年又引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淡水石斑鱼其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而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品种。一直以来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重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

  在我国西部的岷江水系,长江支流等河流也有一种本土石斑,体型相对较小,成年体长18~~25CM左右,体重在100~~250g之间,由于其常年生活在淡水,以啃食附着在石壁上得浮游生物和昆虫水生幼虫为食而得名。其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其耐低氧、抗病力强,而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

  淡水石斑鱼的平均含肉率为78.8%,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为76.00%,粗蛋白为18.90%,粗脂肪为3.00%,粗灰分为1.73%。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5.74%(占鲜样),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的含量为6.88%,占氨基酸总量的40.60%。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7.08%,占氨基酸总量的44.9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4.84;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2.22。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34.0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5.91%,其中DHA含量丰富,占脂肪酸总量的6.95%。矿物质含量丰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优质淡水鱼类。

  综上所述,淡水石斑鱼的养殖前景是很大的。

  淡水石斑鱼养殖苗种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m3,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 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 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 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效果。

  淡水石斑鱼日常饲养

  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经半年时间养殖,体重平均可达300克以上,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500克左右。

  二是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 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经过半年养殖,淡水石斑鱼平 均体重可达200克左右,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250克以上。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

  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其它可以添加植物蛋白原料。一般饵料系数能达到0.8―1.2之间。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六、养殖石斑鱼品种前十名排名?

赤点石斑鱼(红斑)、青石斑鱼(土斑)、斜带 石斑鱼(红点青斑)、点带石斑鱼(黑点青斑、马拉巴 斑)、云纹石斑鱼(油斑)、褐石斑鱼(假油斑)、布氏石斑鱼(芝麻斑)、龙胆石斑鱼、褐点石斑鱼(老虎 斑)、小齿石斑鱼(杉斑)、美洲黑石斑(又名翡翠斑, 属引进种)、巨石斑鱼、黑点石斑鱼(金钱斑)等。

七、石斑鱼种类具体有多少?

1.珍珠龙胆(虎龙斑)

珍珠龙胆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为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厚实,富有弹性,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龙趸更好吃。该鱼最适水温24-30℃,因其杂交优势,遗传继承了老虎斑抗异性强和龙胆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可在池塘、网箱、工厂化等模式养殖,是目前国内人工育苗和养殖量最大的石斑鱼品种,约占石斑鱼产量的70%左右。

2.青斑(斜带石斑)

斜带石斑又称点带石斑,与马拉巴石斑的色泽和外形相似,常被混为同一种鱼,因其体色都呈青褐色俗称青斑。两者区别之处是前者斑点为红色,后者斑点为黑色,在台湾养殖界斜带石斑称为红点青斑,马拉巴石斑称为黑点青斑。只要水温等生态条件适宜,斜带石斑一年四季均能产卵,而马拉巴石斑产卵期较短,因此近年斜带石斑已取代马拉巴石斑成为福建和台湾最主要养殖品种。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3.老虎斑(棕点石斑)

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4.龙胆(鞍带石斑)

鞍带石斑俗称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可谓大哥大和巨无霸,故也被称为“石斑之王”。据史料记载,目前发现最大的龙胆2.7m长,600kg重,在澳洲昆士兰,鞍带石斑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5.东星斑(豹纹鳃棘鲈)

豹纹鳃棘鲈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型比一般石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身体及头部自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及奇鳍布满细小蓝点。胸鳍红色,尾鳍后缘有不明显深色带。其颜色鲜艳,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故俗称“星斑”,“东”因它产自南海东部的东沙群岛。

东星斑肉质白而鲜嫩,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2-29℃。

6.老鼠斑(驼背鲈)

老鼠斑体长最大可达1750px,重量大约3.5kg。幼鱼体型优美,色彩靓丽,可作为观赏鱼。长成后味道鲜美,是售价最高的石斑鱼,有“斑中之皇”的美誉。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1-30℃,自鱼卵孵化至长到500g上市约需2年时间。

7.红斑(赤点石斑)

赤点石斑体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头和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其体侧无纵带和横带,头部及体表密布橙红色斑点;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各鳍棕褐色无显著斑点。尾鳍圆形,上半部黄色,下半部褐色。

因鱼身具有象征中国文化的吉祥红色,红斑是中式喜宴中颇受欢迎的高价位石斑鱼;在日本濑户地区有“梦幻之鱼”的美称,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红斑”为名菜佳肴。赤点石斑生长水温适应范围15-32℃,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2-28℃。

8.油斑(云纹石斑)

云纹石斑体呈浅褐色或棕色,身上布满了云状的白色斑纹,标准体长为体高2.6-3.0倍。体侧有6条蟒蛇状暗棕色斜横带,第一与第二条斜向头部;其余各条横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并于腹部下方分叉;横带内具有淡色斑,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尾鳍圆形,头部于眼下方具有3条暗色细纹。

9.假油斑(褐石斑)

褐石斑头部及体侧呈灰褐色,体侧横带及斑块常不明显,仅有淡灰色小点呈线状或斑驳状散布,臀鳍下缘和尾鳍下角具有白色裙边。幼鱼淡黄褐色,体侧具有6条不规则的暗棕色横带,横带中另分布淡色斑块。

10.土斑(青石斑)

青石斑常被误认为是青斑,而将两者混为一谈。青石斑俗称土斑,体背棕褐色,腹侧浅褐色,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头部及体侧下半部散布着橘黄色斑点,其余部位分布灰白色小点。体侧有5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1和2条紧相邻,第3和4条位于背鳍与臀鳍之间,第5条位于尾柄上。各鳍均为灰褐色,背鳍和臀鳍边缘及尾鳍后缘有明显黄边。

11.杉斑(清水石斑)

“杉”是香港渔民对珊瑚的俗称,杉斑即珊瑚中的石斑。清水石斑俗称杉斑,其外形和颜色及身上花纹与老虎斑非常相似,一般很难分辨。主要区别,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左右对称,老虎斑的一对眼睛则位于头顶。另外,杉斑体型较小,最大6-7斤,而老虎斑可以长到40多斤。

杉斑喜欢水清的环境,适宜水温23-29℃。每年两次从珊瑚礁不同区域游至某一个固定地点集结,成千上万的鱼群进行集体交配非常壮观,犹如鲑鱼溯河洄游产卵繁殖传宗接代。

12.金钱斑(蓝身大斑石斑)

蓝身大斑石斑标准体长为体高2.9-3.5倍,体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身上分布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头部则有黑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各鳍也具有黑褐色的斑纹,偶鳍上斑纹比奇鳍上的小。幼鱼特征与成鱼相似,但体色较淡。

金钱斑为大型石斑鱼,已捕获记录2m长,180kg重。其性情温和不怕人,在世界著名的澳洲大堡礁是潜水员的宠儿。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2-30℃,150px鱼苗养殖一年可长至1.5kg,极具发展潜力。

13.花头梅(玳瑁石斑)

玳瑁石斑呈黄棕色,各鳍灰白色;全身密布如玳瑁般不规则的六角形或圆形深棕色龟裂斑纹,斑点红棕色或黑色。灰白色间隔区狭窄形成网状图案,腹部的斑点独立且边缘分散;胸部有两条深棕色带,于胸鳍的基底下方融合,在腹侧形成一块灰白色区域。臀鳍和尾鳍的边缘与腹鳍的前沿有白色线状条纹及较宽的黑色带;胸鳍颜色较暗,带有深色不明显的斑点,花头梅适宜水温23-29℃。

14.芝麻斑(布氏石斑)

布氏石斑头部及体侧由淡褐色、红褐色或紫灰色组成,其上密集布满了如芝麻般的橘红色、金黄色或黄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方也具有斑点,尾鳍下方则呈暗色。胸鳍上有小黑点,尾鳍的边缘有鲜明的白边。幼鱼有7条不明显的暗带,前2条在颈部,最后1条在尾柄上,芝麻斑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4-30℃。

15.泰星斑(斑鳃棘鲈)

斑鳃棘鲈早期由泰国进口,即来自泰国的星斑,故得名泰星斑。其外形与东星斑相似,但身上斑点明显大于后者;头部和鳃盖处甚至有长条型斑点易区分。

泰星斑头部和身体及奇鳍呈红色、橘红色或棕色至灰绿色,布满蓝色黑边圆点;头部有少量斑点,后半身和鳍上的斑点较细,显正圆形且更多;头和鱼体腹部没有蓝色斑点,胸鳍底部和腋处有一个蓝点;腹鳍上没有蓝点,鳍膜深褐色至黑色;尾鳍后缘白色,接近后缘处有黑色纵带,泰星斑适宜水温25-32℃。

16.七带斑(七带石斑)

七带斑呈浅褐至灰褐色,体侧具有7~8条褐色横带;头部第1条色较浅不明显,一般只看到7条,其中第6带分成2条,因此也可视为8条横带。体侧褐色横带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并与白色横带相间排列;各横带不分叉,白色横带共7~9条。各鳍深褐色,边缘白色,在灯光下反射出浅蓝色光泽;背鳍鳍棘部褐色和白色横带相间,鳍条部具有由白色横带延伸而成的3个白斑。七带斑生存水温范围9-34℃,适宜生长水温11-30℃。 七带石斑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的黄海和东海沿岸浅水区域,是石斑鱼在黄海唯一分布的品种,能够耐受7~8℃的低温,又称为“冷水石斑”。

17.黑石斑(条纹锯鮨)

条纹锯鮨周身排列整齐的栉鳞,体表呈烟灰色、褐色或蓝黑色,皮肤上有显著的菱形白色斑点。各鳍较大布满条纹和白色点状色块,鳍的边缘深绿或浅绿色。成鱼头部有明显的倒“八”字翡翠斑纹,身体两侧也有翡翠条斑。黑石斑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出肉率较高,据记载最大个体长2m,重176kg。其适宜水温为5-30℃,生长的最适温度17-25℃。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