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桫椤又叫什么?
桫椤,又名"树蕨"、"笔筒树"、"大花蕨"、"梭锣树"等。
树形如蕨类,主干高3—8米,叶顶生羽状,长l—3米,羽片矩圆形,小羽叶30一50厘米,小羽轴和主脉下面有略呈泡状鳞片,胞子囊生于小脉分叉点凸起的囊托上,囊群盖近圆球形,成熟时开裂于囊群下。喜潮湿温凉、云雾绕绕的环境,生长于林下、草丛、溪沟两旁。一般海拔500~800米。
桫椤属蕨类乔木,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远古时代曾布满地球。昭通地区现存的桫椤是经过第四纪冰川破坏后留存下来的孑遗物种,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
它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地质、矿物形成、地貌的变化,以及土壤、植被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二、桫椤的外形特征以及药用价值?
桫椤科植物是一个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存种类分布区缩小,且具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桫椤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研究价值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观赏价值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药用价值 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
三、桫椤是哪里?
桫椤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于濒危植物。桫椤喜生长在森林苍盛、长年流水不断、气候温暖潮湿的丛林沟边。坝美镇位于广南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224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6.9%,气候温暖湿润,为桫椤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常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
四、桫椤树是不是国家一级保护?
桫椤树是国家一级保护,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被称为蕨类植物。它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的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比较珍贵,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可制作成中药,工艺品,是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五、桫椤木是什么木材?
桫椤木是一种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演变却一直留存至今的一种珍贵的木材,目前桫椤木已经濒临灭绝,是国家的以及保护植物。
六、蕨类植物介绍?
1、蕨类植物:是泥盆纪时期的低地生长木生植物的总称。
2、在今日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蕨类植物有着一个世代交替的生命周期,由双套的孢子体和单套的配子体两者循环。蕨类植物典型的生命周期如下:孢子体(双套)经由减数分裂产生单套的孢子;孢子经由细胞分裂形成配子体;配子体会经由有丝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可移动、具鞭毛的精子让仍黏在原叶体上的卵子受精;受精后的卵子形成了一个双套的受精卵,并经由有丝分裂成长成孢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