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的桫椤是什么?
桫椤(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二、桫椤介绍,桫椤是什么植物?
桫椤(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
极其珍贵,桫椤南方地区有,喜高温高湿度,热带雨林里面应该有,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和大熊猫一个级别。
三、桫椤的外形特征以及药用价值?
桫椤科植物是一个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存种类分布区缩小,且具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桫椤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研究价值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观赏价值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药用价值 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
四、桫椤公母区分?
桫椤是蕨类植物,不分雌雄的。 桫椤科 树形蕨类,高1-6m,一般高1-3m,胸径10-20cm。叶片三回羽状深裂,长1-3m,生于茎顶,幼叶拳卷。主要分布于东南和西南地区,生于海拔400-900m处的山沟潮湿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地方,有时也散生于林缘灌丛中。
五、桫椤哪里最多?
广西靖西县底定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密度最大、海拔最高的桫椤群落。在这个“桫椤王国”里,还耸立着一棵身高10.9米的世界最高“桫椤王”。这是中南林科院和广西大学的植物、林业专家近日在一次科考活动中的新发现。桫椤群落集中在1000多公顷的土地上,共有6万多株,主要是“中华桫椤”。据考证,这里的桫椤在历史上从未遭受人为破坏,因而保存完好。
桫椤是一种多年生桫椤科木本蕨类植物。它是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之一,今日已十分罕见,因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桫椤仅在中国、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有少量分布。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六、桫椤又叫什么?
桫椤,又名"树蕨"、"笔筒树"、"大花蕨"、"梭锣树"等。
树形如蕨类,主干高3—8米,叶顶生羽状,长l—3米,羽片矩圆形,小羽叶30一50厘米,小羽轴和主脉下面有略呈泡状鳞片,胞子囊生于小脉分叉点凸起的囊托上,囊群盖近圆球形,成熟时开裂于囊群下。喜潮湿温凉、云雾绕绕的环境,生长于林下、草丛、溪沟两旁。一般海拔500~800米。
桫椤属蕨类乔木,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远古时代曾布满地球。昭通地区现存的桫椤是经过第四纪冰川破坏后留存下来的孑遗物种,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
它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地质、矿物形成、地貌的变化,以及土壤、植被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七、桫木是树名吗?
桫木是树名:桫木是能长成大树的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不属于裸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