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拉瑞亚粉蝶花生长条件?
1、适宜环境
粉蝶花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30℃。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5℃,粉蝶花就会进入休眠。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那么植株容易死亡。当温度高于35℃时,容易患病害。
2、盆土要求
粉蝶花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一般盆栽的植料可以采用水苔、浮石、桫椤屑、木炭碎等。
3、光照要求
粉蝶花忌直射光照,特别是夏季强光,光线过强很容易导致粉蝶花的叶片被灼伤。粉蝶花也不耐阴,长期在阴暗的环境,且生长缓慢,同时还不利于开花。一般养护粉蝶花,可以将粉蝶花放在有散光的阳台或者窗台,既能很好的接受到散射光,有助于生长。
4、浇水要求
粉蝶花是不耐旱,在炎热的夏季,要保持植料湿润,可以给粉蝶花喷雾洒水降温增湿,浇水避免浇到叶心上,防治叶心腐烂。到了冬季,需要减少浇水,只要保持植料微湿就可以了。
5、施肥要求
粉蝶花在生长期,可以多施氮钾肥,催花期间可以施些磷钾肥,每隔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粉蝶花开花期或者休眠期不需要施肥。在开花前期或者花后需要适当补充肥料。总之给粉蝶花施肥原则按照薄肥勤施,切忌过浓化肥,否则会引发肥害。
6、病虫害防治
粉蝶花易患软腐病、灰斑病。软腐病传染性极快,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通常15天杀菌1次
二、紫气东来花怎么保养?
紫气东来是商业上将紫花蝴蝶兰包装一下的礼品花卉,其保养方法同蝴蝶兰。
蝴蝶兰的养殖方法:
1、温度
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
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
2.湿度
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湿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
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80%。蝴蝶兰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时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已足够,宜在上午十时前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
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
3.光照
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4.通风
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蝴蝶兰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5、施肥
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
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6、管理
蝴蝶兰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3个月。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5节处剪去,2~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
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
注意事项
1.浇水过频:栽培蝴蝶兰的朋友,总是担心蝴蝶兰缺水,不管栽培介质是否干燥,天天浇水,造成严重烂根。
2.温度过低:通常蝴蝶兰开花株上市的时间大多在早春,而买回家后一般也都置于客厅等处欣赏,这些地方的日温虽然足够,但夜温却稍嫌偏低。另一方面,专业栽培的兰花大多是在设备良好的温室里,相比之下,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长势往往会日益衰弱。因此,有时不论养护得多么好,兰花仍有不开花的时候。
3.施肥过量:有肥就施,而且不注意浓度,觉得施了肥就会长得快。须知蝴蝶兰宜施薄肥,应少量多次。切记“进补”不可过度,不然适得其反。
4.小株种大盆:觉得用大盆,可以给蝴蝶兰宽松的环境,用料充足。其实用大盆后,水草不易干燥,须知蝴蝶兰喜通气,气通则舒畅。
5.花朵干包:现在的蝴蝶兰大多是催花催出来的,离开基地以后,环境改变后很容易出现干包问题,这时不要认为是干的,不要多浇水,而是增加室内的湿度,控制室内的温度,温度不能太高。购花时尽量选花瓣厚的。
蝴蝶兰易患软腐病、灰斑病。软腐病传染性极快,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通常15天杀菌1次。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因此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椤屑、木炭碎等。紫气东来是商业上将紫花蝴蝶兰包装一下的礼品花卉,其保养方法同蝴蝶兰。
蝴蝶兰的养殖方法:
1、温度
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
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
三、蝴蝶兰养殖方法?
这样养护:
一,培养土,用腐熟的榆树皮,松针土,农家肥,粗河沙,按照2:3:3:1比例配置,这样的培养土蓬松透气,营养丰富。
二,选择陶质花盆把培养土倒进去八成满,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两天时间进行消毒杀菌。
三栽种,把蝴蝶兰幼苗的根须适当修剪掉沤根,请泡仔草木灰溶液中消毒杀菌,捞出来晾晒半天时间,种在花盆里脚透水,放半阴处养护,每天散光照射两个小时,通风要顺畅。这样精心养护,两年之后蝴蝶兰就开花了。
四、洋兰花的种植方法?
1、洋兰喜欢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最适生长温度为22~26℃,最低不低于10℃,最高不超过30℃,尤以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方生长最好。除了夏日要避免曝晒外,要注意经常吸收光照,否则难以开花。
2、选择优质的粗壮种苗,通常可应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小苗,或直接购入即将开花的大苗进行栽培。对卡特兰、文心兰等也可用分株方法繁殖,石斛兰用切茎法育苗,借以扩大种苗的来源。
3、应用疏松通气的物质为植料,洋兰不能用坭土种植,要用椰衣、木炭、碎砖、树皮、水苔、陶粒作为栽培的基质,特别是应用桫椤蕨根(又称蛇木)的碎屑混合种植最好,这些植料较为持久,不会积水烂根。所用的盆具亦要求盆身和盆底都要多孔,能够通风透气,例如素烧的瓦盆,木框、胶篮等。不宜用瓷盆和密封的塑料盆。
4、要经常喷施无机肥料,洋兰的气根虽然可以吸收空间的养分,但为了帮它增添营养,需要应有尿素或硫酸氨或翠姆磷酸二氢钾等化肥,各稀释为1000倍水溶液,用喷壶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对幼苗可多施氮肥,到开花前多施磷钾肥,不能施用人畜粪尿、鸡尿鸽粪等污秽肥料。但对进口特制的有机质液肥可按说明书方法施用。
5、多数洋兰所需的湿度以70~80%为宜,要求注意适当喷水,以便增加空间湿度。保持茎叶和根部的活力。由于洋兰叶片较厚并有蜡质,保水能力较强,盆内不宜淋水过多。除了夏秋干燥天气每隔两天淋水一次。洋兰还要求水质清洁干净,绝不可淋施污水。
五、不开花的木本常青植物?
1.一叶兰
可能很少有人听过一叶兰这个名字,它不是兰花,是一种群生的“单叶”植物,一叶兰的叶子很像芦苇叶子,又长又绿,具有很强的耐阴性,养护期间不需要晒太阳,摆在客厅的沙发旁边就很合适。
2.鸭掌木
鸭掌木有很多个名字,也有人叫它是鸭脚木,株形偏大,超级容易养,比起发财树,幸福树,鸭掌木在养护上要简单很多,它生长在北方,抵抗力要比大多数的观赏叶子都要强很多,冬天放在室内,内有暖气它的叶子也是绿色的,只要室内气温不低于零下,鸭掌木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3.龙血树
刚装修完房子的朋友,一定要买一棵龙血树,它的装饰效果绝对是满分,我个人是很喜欢它的,叶子翠绿,加上粗狂的主干,摆在客厅漂亮极了,龙血树也就是巴西木,很多人在网上买的巴西木小树桩,也就是龙血树的主干,在这5种绿植中,龙血树的养护价值是最高的。
4.棕竹
棕竹在花卉市场见不到,听名字看长相很高端,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一棵棕竹的价格跟一棵发财树的价格是差不多的,如果你家的客厅很大,客厅又跟南阳台是连通的,可以养一棵棕竹,在东北也是可以养,叶子宽大油绿,观赏价值也会很高。
5.花叶万年青
花叶万年青在观叶植物中,养它的人是最多的,秋冬两节的花叶万年青是最便宜的,所以建议大家入手,状态可能会稍微逊色一些,稍加细心养护,还是能养出一个好的状态了,秋季的花叶万年青价格相对夏天至少能便宜1/3,叶子宽大,四季常绿,在观叶植物中,很受年轻人的喜欢。
六、蝴蝶兰养殖方法?
蝴蝶兰的养殖方法是根外追肥。
用这种方法施肥,主要是弥补土壤中养分之不足,以解决植株体内缺肥的问题,使幼苗生长快、花朵果实长得肥大。根外施肥就是把肥料的稀释液直接用雾器喷在植株的叶面上,让营养元素通过叶片表皮细胞和气孔渗入叶内组织再输往植株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