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桫椤植物活化石是什么(桫椤又叫什么?)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26 21:08   点击:1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桫椤又叫什么?

桫椤,又名"树蕨"、"笔筒树"、"大花蕨"、"梭锣树"等。

树形如蕨类,主干高3—8米,叶顶生羽状,长l—3米,羽片矩圆形,小羽叶30一50厘米,小羽轴和主脉下面有略呈泡状鳞片,胞子囊生于小脉分叉点凸起的囊托上,囊群盖近圆球形,成熟时开裂于囊群下。喜潮湿温凉、云雾绕绕的环境,生长于林下、草丛、溪沟两旁。一般海拔500~800米。

桫椤属蕨类乔木,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远古时代曾布满地球。昭通地区现存的桫椤是经过第四纪冰川破坏后留存下来的孑遗物种,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

它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地质、矿物形成、地貌的变化,以及土壤、植被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二、天上的桫椤是什么?

桫椤(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三、动植物称为活化石的原因?

活化石(huohuashi)有些动、植物曾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不仅种类多,分布广,而且还保留有大量的化石,但在某一时期后,几乎绝迹,只有极少数种能生存下来,其残存于现代个别地区的这类孑遗生物,称为“活化石”。除了银杏、水杉、银杉、大熊猫、扬子鳄、白鳍豚、中华鲟之外

植物补充一个:桫椤(树蕨)

活化石存在的原因 当地的环境比起远古时代没有太大变化,人迹罕至,没有遭到破坏

四、水中大熊猫鼋中“活化石”怎么理解?

鼋(音“元”)俗称绿头龟、癞头鼋、黄沙鳖、烂团鱼,隶属龟鳖、鳖科,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目前,我国现存野生数量不足200只,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鼋有“水中大熊猫”之称。鼋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在2亿年前就爬行在地球上了,与植物活化石苏铁、孑遗植物桫椤以及恐龙是同室,堪称“水中活化石。”

五、桫椤有几个品种?

桫椤有2属14个品种和2个变种。

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六、桫椤是几级保护植物?

桫椤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有“蕨类植物之王”的赞誉。与恐龙同时代出现于2亿至3亿年前,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科学界称桫椤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又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