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影响幼兔成活率的因素有什么?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5-04-19 20:50   点击:11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你好,我是晴格格,养殖兔子的人越来越多,下面就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成活率,一个养殖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事关养殖的直接经济收益,由于幼兔身体还未发育成熟,所以本身的抵抗力相较于成年体更差一些,这一时期的兔子也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那么如何从技术层面提高成活率呢?

影响幼兔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幼兔断奶时体况差,营养不良,抗病力弱,一旦其它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容易感染疾病死亡。

2. 日粮配合不合理。少数农民追求幼兔快速生长,盲目配制高能量、高蛋白日粮,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大批幼兔因患魏氏梭菌等病而死亡。也有许农民在引进良种后,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单一喂草,或日粮仅经简单配合,但营养达不到要求,导致幼兔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3. 饲喂不当。许多农民有严格的饲喂制度,不定时定量,使幼兔饥饱不匀、贪食过多,造成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

4. 防疫制度不健全。有些农民缺乏防疫观念,不注射或者不及时注射疫苗或菌苗,在夏、秋季节,忽视了球虫病的预防。

5. 管理措施不利,比如兔舍内脏、潮、通风不良等。

提高幼兔成活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幼兔断乳时的体重要求育肥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增重的快慢。也就是与育肥期和哺乳期密切相关。凡是断乳体重大的仔兔,育肥期的增重速度也比较快,也更容易抵抗断乳的应激。而断乳体重越小,断乳后饲养起来相对困难一些,育肥增重越慢。这就需要求提高母兔的泌乳力、抓好仔兔的补料、调整仔兔体重和母兔的哺育仔兔数。

2. 注意饲料问题很多幼兔断乳以后出现消化道疾病,主要原因在于饲料。由于断乳后的又兔生长速度快,但是消化机能却发育的还不健全,形成尖锐的矛盾。所以,配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预防应激的饲料至关重要。可以应用预混料微生态制剂来调整兔肠道菌群,以减少幼兔的应激反应,一定要严格控制饲料原料质量,一定要注意饲料原料是否出现了霉变。

3. 幼兔容易感染传染病,要抓好防疫。日常注意消毒,清洁卫生,减少疾病发生。饲料中可以加入洋葱,大蒜等药用植物,对于防病促长都有好处。同时按时打防疫针更不可忽视,确保兔群安全。

4. 幼兔有贪吃的习性,所以必须要限量。定时喂,根据剩料,减少或者增加下次的饲喂量。幼兔长的快,食量大,要保证每日饮水量。

以上就是影响幼兔成活率的因素和提高幼兔成活率的方法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养殖的幼兔都能够健康成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