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卵生蛇和胎生蛇有哪些?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24 03:37   点击:1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卵生蛇和胎生蛇有哪些?

卵生的有:眼镜王蛇、乌梢蛇、金环蛇、银环蛇、太攀蛇、球蟒、玉米锦蛇、黑曼巴蛇等等。

胎生的有:短尾蝮、菜花原矛头蝮、红点锦蛇、死亡蛇、长吻海蛇、山蝰、锯鳞蝰等等。

部分卵生和胎生蛇的介绍:

1、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卵生,6月产卵,产卵数可达51枚,卵径65.5mm×33.2mm。以落叶和枯枝筑巢穴。雌蛇有护卵习性,在巢中守护,待小蛇孵出。

眼镜王蛇像其他眼镜蛇一样,在受到危险时会抬起身体的前三分之一,然后它会张开嘴,露出毒牙,一面盯着对手,一面留意着四周的环境。一旦眼镜王蛇认为自己处境危险,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

2、乌梢蛇

母蛇7-8月间产卵,每次产卵7-30枚,孵化期为45-50天。乌梢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1.4%,自然孵化率64.6%,自然成活率30%。

乌梢蛇主要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急需保护。

3、银环蛇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孵化期约48日。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4、短尾蝮

短尾蝮体较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尾短,具管牙;有颊窝。头背深棕色,体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初生仔蛇全长140―170mm。产仔多在凌晨2点到7点。整个产仔过程需要30min(4仔)到75min(8―10仔)。

5、菜花原矛头蝮

菜花原矛头蝮头较窄长、三角形、吻棱明显,上颌骨具管牙,为有颊窝的毒蛇。背面黑黄间杂。多生活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或高原、常栖于荒草坪、耕地内、路边草丛中、乱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见于溪沟附近草丛中或干树枝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

世界上山上的蛇总共有多少种?有脚吗?

蛇的种类太多..而且名字也很多..给你你也看不完...以知的无毒蛇有2000多种..毒蛇600多种.给你点具体的..

无毒蛇

1游蛇科下属分类:林蛇属 颈槽蛇属 游蛇属 滇西蛇属 珠光蛇属 两头蛇属 过树蛇属 链蛇属 锦蛇属 翠青蛇属 滑鳞蛇属 颈棱蛇属 腹链蛇属 白眶蛇属 水游蛇属 华游蛇属 渔游蛇属 金花蛇属 森王蛇属 后棱蛇属 钝头蛇属 颈斑蛇属 紫沙蛇属 剑蛇属 乌梢蛇属 瘦蛇属 树栖鼠蛇属 脊蛇属 水蛇属 拟蚺蛇属 南美水蛇属 食卵蛇属 滑鼠蛇属 加丹蛇属 白环蛇亚科 斜鳞蛇属

毒蛇

2眼镜蛇科下属分类:眼镜蛇亚科 扁尾海蛇亚科 海蛇亚科

3蝰蛇科下属分类:白头蝰亚科 真蝰亚科 蝮亚科 响尾蛇亚科

另外还有穴蝰科和瘰鳞蛇科不过没几种蛇类.以上都是新蛇下目的种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蛇.是种类最多的科.

下面是原蛇目.下属分类:蟒科 蚺科 林蚺科 雷蛇科 亚洲筒蛇科 侏儒筒蛇科 亚洲闪鳞蛇科 美洲闪鳞蛇科 盾尾蛇科 管蛇科

基本都是蟒类的...还有一个是盲蛇目的...下属分类细盲蛇科 盲蛇科 异盾盲蛇科

至于各种蛇的名称真就不好找..还没地方复制只能靠自己打..而且还想不全...生物门纲目科属种..只能介绍到属了..至于种就不好写了..3000多种呢..相互细粮吧..

蛇与某些类蜥蜴同属于爬行动物。按自然界动物的分类,它属于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称金甲带、铁包金、国公棍、佛蛇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体长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镜蛇

(Naja naja atra):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眼镜蛇孟加拉亚种

(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云南、四川、和 广西,近年来,该蛇从泰国等地流入广东,广东地区称该蛇为“泰国眼镜蛇”。该蛇颈背的眼镜斑只有单个圆圈,体长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较强

眼镜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蝰蛇

(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百步金钱豹等。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分布於福建、广东、广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台湾产台湾亚种。东南亚也有蝰蛇分布。近年来,大量的蝰蛇从缅甸、泰国流入我国

蝮蛇

(Agkistrodon halys):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

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俗称五步蛇、百步蛇、翘鼻蛇等。头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体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个明显黑色圆斑,体长可达 1.5 米。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区、丘陵地带

烙铁头

(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因形似旧式烙铁)、龟壳花蛇、金钱斑等,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体长1米余,体背棕褐色,有镶浅黄色边的紫棕色斑块,体长约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

竹叶青

(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称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标。头呈三角形,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黄色,体长 60- 90 厘米。广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水蛇,长约65cm。无毒。

纹沙蛇长40cm,生活在澳洲的沙漠中

乌梢蛇,无毒。用它来泡酒,可以治疗风湿病。

翠竹蛇,无毒,常常被人误认为是竹叶青。它与竹叶青的区别是:尾部不焦、眼睛不红、颈部较粗。

海蛇。海蛇的品种很多,大部份是有毒的。因为海蛇终身生活在大海里,它们都有扁平似桨的尾巴。

喜玛拉雅白头蛇

非洲的节脚蛇

黑树眼镜蛇是非洲的剧毒蛇类,虽然不经常要人,但一旦被它咬伤,通常在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它的体色并不总是黑色,一般呈灰色或棕色,头测具浅色斑纹,只有口腔内部有黑斑,当它防御天敌将口张大时可见口腔内的黑色斑,这时它的颈部呈扁平状。黑树眼镜蛇行动敏捷,它的窝有时建在地上。

北美最长最毒的东部菱斑响尾蛇

有脚,蛇从前是有脚的,这一点在蟒蛇身上还留有痕迹,在身体后部能看到两个小突起,叫做残足

随着进化,蛇的脚逐渐消失,蛇不再用脚行动而是利用身上的鳞片以及肌肉的屈伸来爬行现在有脚的蛇叫变色龙,蜥蜴.土名马勺子!

蛇应该都没脚吧,至于多少种这我不太清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