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这到底是哪种胡蜂?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1-11 11:05   点击:2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这到底是哪种胡蜂?

我发个图,你自己对应一下,看看有没有你说的。你说的最后一种疑是长喙天蛾。

4应该是拟蜂鸟的天蛾 (长喙天蛾或咖啡透翅天蛾)

二、请问图片中的蜂巢谁见过?是蜜蜂窝吗?

这是马蜂窝

不要轻易动他们

这蝎了以后会很厉害

有一种办法可以用

在晚上的时候

直接拿一个尼龙袋套住

带好头套戴上手套

穿长衣长裤

然后慢慢的收紧尼龙袋口

整个儿就可以把它端了

这个是马蜂窝,你千万别碰它,万一惹怒了马蜂,你将被马蜂叮成胖胖的人,请采纳吧。

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蜂房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房孔组成,房孔都是正六角形,每个房孔都被其它房孔包围,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令人惊讶的是,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有人测量过菱形的角度,两个钝角都是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令人叫绝的是,世界上所有蜜蜂的蜂窝都是按照这个统一的角度和模式建造的。所以不是蜜蜂窝

三、家里的马蜂会不会住到其他蜂巢中?

马蜂巢不会住在旧巢,但是会在那巢附近重新建一个。

专家称会建马蜂巢那里就是一块好地,如果不想马蜂明年再去那里建巢的话,可以把巢捅干净了,然后喷一些黑旋风,在巢的附近也喷一喷,明年就不会在那里建巢了。

相关说明

马蜂,又称为“蚂蜂”、“胡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蜂 (膜翅目胡蜂科动物)

四、家里窗户外面长了个马蜂窝,昨天给捅下去了,但是发现马蜂还在那个地方呆着没走,请问他们是还会再同样的

会在旁边筑巢,可以用火烧或打报警电话。

胡蜂分布全世界。令人见而生畏。长约16毫米,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ul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a〕)。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通常较大型的蜂窝单层蜂室可有多达2000多个幼虫室,用多个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或上层蜂室形成圆球状。

胡蜂的别名还为:黄蜂、马蜂、地王蜂(广西)、地龙蜂、红头蜂(云南、贵州)、大土蜂(台语);台湾大虎头蜂;中华大虎头蜂;黑腰蜂(云南、贵州)。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中胡蜂总科的统称。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蜂巢结构:马蜂亚科和胡蜂亚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枯枝、叶或者动物粪便所造成的,而非蜂蜡。这一点与蜜蜂及其他胡蜂有所不同。分布区域在全世界。

很可能还筑巢,买2斤左右的高纯度白酒或酒精用容器每天放50克左右在窗台上,10天后自然全部走,且环保。

弄点碳火,整瓶敌敌畏,倒在碳火上,一次性搞定

会在旁边筑巢,可以用火

买一瓶抢手轻轻一喷就没事了

五、黑胡蜂的特点?

黑尾胡蜂是体型较大的胡蜂,单从体型上看仅次于金环胡蜂,别称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除西北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攻击性弱于其他大型胡蜂,只要不侵犯到蜂巢很少主动攻击人类

拓展资料:

一、科属划分

黑尾胡蜂是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别称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在生物学分类上被划归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胡蜂科、胡蜂属,除西北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攻击性弱,只要不侵犯到蜂巢极少攻击人类。

黑尾胡蜂

二、形态特征

黑尾胡蜂最典型的特征是前胸背板呈黑褐色,腹部第一、二节呈暗黄色并具黑色环带,第二腹节被支环带分成三段,腹部第三节后全呈黑色,体长因蜂型不同而不同,其中雌蜂体长约30~32毫米,雄蜂体长约21~23毫米,工蜂(职蜂)体长约20~22毫米。

       

       

黑尾胡蜂

三、社会结构

黑尾胡蜂是典型的社会性群居昆虫,蜂群由雌蜂、雄蜂和职蜂三种蜂型组成,其中雌蜂负责产卵和哺育第一代职蜂,雄蜂负责与雌蜂交尾且交尾后不久便会死亡,而职蜂则负责群体内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修筑蜂巢、饲喂幼虫、采集食物、守卫蜂巢等。

黑尾胡蜂

四、生长发育

黑尾胡蜂是典型的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蜂这四个阶段,其中卵呈白色,椭圆形,幼虫呈白色,无足,体型粗胖,蛹不进食,黄白色且体色会随着老熟程度而逐渐加深,头、胸、腹分明,羽化成蜂后用上颚咬破房盖钻出。

       

   

   

黑尾胡蜂

五、生活习性

黑尾胡蜂是偏肉食的杂食性昆虫,主要以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也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和成熟的果实,用类似纸浆状的木浆筑巢,因性格不同有勤黑尾和懒黑尾之分,其中懒黑尾的蜂巢最多2~3公斤,而勤黑尾的蜂巢最大可达20~30公斤。

       

       

黑绒胡蜂最典型的特征是腹部几乎全黑色,胸部背板呈红黑色,体表密生绒毛,各脚前段呈浅黄色或棕黄色,体长因蜂型(雌蜂、雄蜂、职蜂)不同而不同,其中雌蜂体长约30~32毫米,雄蜂体长约21~23毫米,工蜂(职蜂)体长约20~22毫米。

黑胡蜂特点如下:

中文学名

黑尾胡蜂

拉丁学名

Vespa ducalis

别称

双金环虎头蜂、黑尾胡蜂

形态特征

雌蜂

头部:略窄于胸部。两触角窝之间三角形平面隆起,向下伸达唇基基部,鹅沟可见,棕色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单眼区略呈黑色,其余各部呈桔黄色,稀布浅刻点,额部及后头边缘布有棕色毛。触角支角突棕色,柄节上部棕色,下部黄色,鞭节锈褐色。唇基略隆起,基部中央有小凹陷,端部突起呈2齿状,全呈桔黄色,密布刻点,沿端部边缘布有棕色毛。上颚棕褐色,粗壮近三角形,深褐色,端部齿黑色,下半部有3个齿,上半部刃状,最上有1不明显的齿。上颚布有刻点。

雄蜂

近似雌蜂。各足基节外侧棕色。

胸部棕色斑略多。

腹部7节。

黑尾胡蜂

一、科属划分

黑尾胡蜂是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别称黑尾虎头蜂、双金环虎头蜂等,在生物学分类上被划归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胡蜂科、胡蜂属,除西北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攻击性弱,只要不侵犯到蜂巢极少攻击人类。

黑尾胡蜂

二、形态特征

黑尾胡蜂最典型的特征是前胸背板呈黑褐色,腹部第一、二节呈暗黄色并具黑色环带,第二腹节被支环带分成三段,腹部第三节后全呈黑色,体长因蜂型不同而不同,其中雌蜂体长约30~32毫米,雄蜂体长约21~23毫米,工蜂(职蜂)体长约20~22毫米。

黑尾胡蜂

三、社会结构

黑尾胡蜂是典型的社会性群居昆虫,蜂群由雌蜂、雄蜂和职蜂三种蜂型组成,其中雌蜂负责产卵和哺育第一代职蜂,雄蜂负责与雌蜂交尾且交尾后不久便会死亡,而职蜂则负责群体内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修筑蜂巢、饲喂幼虫、采集食物、守卫蜂巢等。

黑尾胡蜂

四、生长发育

黑尾胡蜂是典型的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蜂这四个阶段,其中卵呈白色,椭圆形,幼虫呈白色,无足,体型粗胖,蛹不进食,黄白色且体色会随着老熟程度而逐渐加深,头、胸、腹分明,羽化成蜂后用上颚咬破房盖钻出。

黑尾胡蜂

五、生活习性

黑尾胡蜂是偏肉食的杂食性昆虫,主要以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也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和成熟的果实,用类似纸浆状的木浆筑巢,因性格不同有勤黑尾和懒黑尾之分,其中懒黑尾的蜂巢最多2~3公斤,而勤黑尾的蜂巢最大可达20~30公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