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塘鳢鱼养殖(塘鳢鱼的养殖)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20 22:00   点击: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塘鳢鱼的养殖

答:主要区别。第一,科属不同,笋壳鱼是塘鳢科尖塘鳢属;而沙塘鳢是沙塘鳢科沙塘鳢属。第二,个体大小不同,笋壳鱼个体大;而沙塘鳢体型小。

笋壳鱼,学名叫云斑尖塘鳢,原产于东南亚,因形似笋壳,故而得名,且肉多而厚,骨刺极少,肉洁白细嫩,味尤鲜香。最大个体可达5—6公斤,是虾虎鱼中较大的淡水名贵种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广州水产批发市场400克以上的每公斤120元,由于国内尚未养殖起来,产品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

2. 塘鳢鱼的养殖基地在那?

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笋壳鱼是尖塘鳢属鱼类的俗称,原产于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是虾虎鱼中较大的淡水名贵种类,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已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先后引进我国珠三角地区,并作为特色品种得到推广,成为热门的人工养殖水产新优品种之一

3. 塘鳢鱼怎么养殖

笋壳鱼。

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科,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水域,是一种淡水鱼。它们的身体比较长、比较粗,身体后部偏扁平,头部则比较宽大。它们的水性不是很好,一般生活在水深不超过2米的位置。它们比较喜欢吃小鱼以及小虾,属于肉食性的鱼类。它们是可以食用的,也可以养殖,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4. 塘鳢鱼的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环节,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公斤左右。 二、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由集中上市向常年销售和反季节上市转变。亩产50公斤以上,其中8—l0厘米大规格虾占50%。

三、80:20池塘主养异育银鲫模式。所谓80:20池溏养鱼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让鱼类直接摄食以提高池塘产量,其收获时的产量80%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性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该模式有500公斤、750公斤、1000公斤等产量等级。  

四、热带虾与青虾轮养模式。利用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生长快的优势,池塘或稻田先养一茬热带虾,起捕上市后养一茬青虾。一般亩产热带虾200公斤—400/公斤,青虾25公斤—30公斤。  

五、克氏蟹虾主(混)养模式。养殖克氏螯虾对水面要求不高,管理粗放,生产投入较低。专养一般亩产可达500公斤。  

六、大水面鱼、虾、蟹混养模式。一般亩产商品鱼120—200公斤,成蟹25—50公斤,青虾10公斤左右。要在提高规格、质量上加以改进,在品种结构上进行改良,同时还可采取鱼、畜、禽、林、果、草等复合生态循环种养殖,以提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  

七、河沟生态养殖模式。利用河道资源,以野生的鱼、虾、蟹为主要品种,以天然饵为主、人工饲料为辅的养殖方式,生产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高档水产品:  

八、稻田养殖特种水产品生产模式。利用稻田或水生植物、水生蔬菜田块的优势,实行稻/鱼/蟹、稻/鱼/虾、稻/鳝、稻/鳅、稻/鱼/虾/蟹苗种等多种形式的种养格局,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  

九、池塘或大水面套养“小品种”生产模式,在池塘或大水面的养殖塘口,在不影响主养品种的前提下,套养或设置网箱养殖泥鳅、黄鳝、鳙鱼、塘鳢等地方“小品种”,尤其是塘中设置网箱养殖效果较佳。  

十、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双当家”混养模式。利用天然河道多、水草丰富、畜禽养殖量大、有机肥料多的优势,发展草食性的草鱼、鳙鱼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以利用劳动力捞

5. 塘鲺鱼生长环境

深水

1、塘鲺最爱吃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动物性饵料。

2、其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

3、塘鲺鱼适应能力强,可在小水体和低溶氧的环境中成长,且病害较少,饲料来源广,容易养殖,成本较低,适宜于农家庭院小水面养殖推广。

4、塘鲺鱼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其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

5、塘鲺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6、塘鲺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广布于中国南方各地;

7、胡子鲶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量大,日食量为自身体重的5~8%,最大可达15%以上,如投饲过量,会产生摄食过多而胀死现象;

8、胡子鲶耐饥能力强,鱼种或亲鱼在人工越冬期间,4~5个月不投饲也不会死亡,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开始正常摄食,温度在20~35℃时摄食旺盛;

9、一般5~9月为摄食盛期,此时生长速度最快,在天然水体中,鱼苗主要摄食轮虫、水蚤、孑孓、枝角类、桡足类等。摄食后的4~7天,完全靠捕食获得营养。

6. 塘鳢鱼的养殖考察基地

沙塘鳢也称土布鱼、塘鲤鱼,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淡水珍稀鱼类,是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的“溪鱼”主要品种之一。沙塘鳢曾广泛分布于丽水各流域,但由于过度捕捞,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近年来,随着丽水“溪鱼”开发工作的逐步深入,沙塘鳢的人工养殖也开始受到当地业者的重视,目前已经有人在稻田中开始试养,若获得成功,将为丽水稻田养鱼增加一个很有潜力的新产品。

7. 塘鳢鱼人工养殖

笋壳鱼的经济养殖周期约为12-15个月。

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尖塘鳢,为暖水性经济鱼类,笋壳鱼为热带、亚热带鱼类,畏寒,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25-30℃,最高、最低致死温度分别为40℃和10℃。

笋壳鱼的经济养殖周期约为12-15个月,当年繁殖的鱼苗不能养成上市,要经过越冬阶段,经越冬后50-150克重的鱼种,养殖达到商品鱼规格需5-7个月。

笋壳鱼的越冬水温要在15℃以上,我国大多数地区养殖要有人工加温设备,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简易的罗氏沼虾越冬大棚则可以安全、经济地过冬。 

8. 怎样养塘角鱼

一亩田可以养10000—15000尾塘角鱼。

1、鱼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鱼塘必须彻底清除杂物、清理塘底淤泥,每亩用生石灰25或茶籽麸20,或漂白粉5斤兑水全塘泼洒消毒,一星期后经试水确定安全,才能放苗。

2、鱼苗投放

塘虱鱼的养殖,可分为混养与纯养两种方式。混养是指在养殖“四大家鱼”塘中,每亩混养“五指鱼”(即是每公斤200尾左右)150—200尾,平时不用专门投放饲料,每亩可收获15—25公斤塘虱鱼;

纯养是利用塘基坚实,排灌方便,水深能够控制在1.5米左右,面积一般以4—6亩为宜的鱼塘,以每亩放养3厘米幼苗,10000—15000尾。放苗初期,用密网布在塘边围成一个5—8平方米的小水体,先用浅水培育10—15天,随着鱼苗长大,逐日加深水位,最后拉开网布,让其在大水面生长。

3、鱼苗培育

要繁殖埃及塘虱鱼苗,首先要选择好优良健壮的亲鱼,按鱼体重5%一10%,用花生麸、蚕蛹等食物饲养,促使亲鱼性腺发良。好的雌鱼种体表较粘滑,色素较淡,头部略高,腹部圆胀,胸鳍末端较钝,生殖孔呈圆形,成熟时腹部卵巢轮廊明显,有弹性,有时可压出碧绿色卵粒;肛门略突微红。

雄鱼种则体表较粗糙,色素较深,头部略扁,体乎直,腹部窄长,胸鳍末端较尖长,外生殖器成细长管状,末端较尖,肛门略凹。

选择好成熟亲鱼后,可进行催产注射。催产剂可用鱼类脑下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公斤雌鱼用鲤垂体4粒,或鲢鳙垂体14—16枚,或激素3000单位。雄鱼用量减半。垂体要研碎,加生理盐水制成注射液,激素用生理盐水溶解即可。公斤体重的亲鱼,注射量为2毫升。

注射部位为背鳍侧面肌肉,或胸鳍基部内侧。注射后雌雄亲鱼配对放在塑料盆中的清水里,可放人一些假水仙根作鱼巢,然后用竹箔盖口,放到僻静处,保持水温25℃一30℃。亲鱼从注射到开始产卵约10-12小时,产卵时间约3个小时。一条鱼养得好,一年可产卵4-5次,一次可产卵3-4万粒。

亲鱼产卵后,将卵收集起来,放到孵化箱,或水泥池、水缸、面盆等用具里进行孵化。每平方米水面可容卵2-3万粒,池水要保持深30-40厘米,温度保持在29℃-30℃,不可过高,也不要让强烈阳光照射。若用盆、缸孵化,要注意经常换水。

孵化从受精到出膜只需2小时左右。当仔鱼出膜后,应及时清理鱼巢,注意换水,待50--60小时后,鱼仔能游泳时把鱼放到有饵料的培育池中。

4、环境要求

鱼塘塘基四周必须要牢固,检查堵塞漏洞,进排水口要分设,预防雨季塘水漫顶(过基)使塘虱鱼随水而逃。鱼苗培育最好是用水泥池,便于管理,捕捉容易,还可以防止敌害的威胁。

水泥池可以砌成方形,一般以10-20平方米为宜,池高2米,池边设排灌管和排污管,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500-2000尾为宜。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培育15天左右,可达到出售规格。 培育阶段饵料以浮游动物(水蠕)为最好。

水域要经过滤,防止龙虱幼虫、松藻等敌害,也可用蛋黄、奶粉、玉米粉等混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池水常换,保持清新,以免污染水质,影响鱼的生长。也可以用池塘育鱼苗。在大批繁殖中,用池塘较好,池塘面积1-2亩,水深1—1.5米为宜。

池塘要求平整,排灌方便,鱼苗下塘前10天,最好亩用茶麸40-50公斤泼塘,杀死塘中杂菌,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塘,放回清水后再放鱼苗。每亩可放20万尾,饵料与池养一样。要经常巡塘,注意观察水的变化,把蛙卵和其它杂物捞开,防止蝇粪天敌危害。这样,培育12-15天,鱼苗可达2-3厘米,即可出售。

5、成鱼养殖

塘虱鱼的生长最适宜于20℃-30℃温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养殖季节,这段时间可养2--3批鱼。目前,常用养殖方式有如下四种。

稻田养殖:稻田要求没有漏洞,排灌方便,田基较高,在进出水口要装上网纱或竹筛,以防鱼逃跑。可在每块田的四角挖一个1-2平方米大的小水池,池深1米左右,池面要用树叶或茅草遮盖,以免强日光曝晒。每亩稻田可放鱼苗1000尾左右,每天可定期投放一定食饵入池。如管理得好,亩产鱼可获75—175公斤。

家庭池养:家庭场院可利用土池、水泥池、天井、水坑,水缸等地方进行养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尾左右,这种池养鱼饲料要求高,最好用动物性饵料,如蚯蚓、孑孓、小杂鱼等。也可下鱼粉混合花生麸、麦粉、玉米粉等投喂。一般每天投1—2次。同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尽量保持水质清新。

池塘纯养:池塘以0.5-2亩,水深1--2米为宜。未放鱼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时每亩(最好放5厘米规格鱼苗)密度为3000-4000尾,可施放禽畜粪肥,饲料可投花生麸、米糠、蚕蛹等。日常管理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饲料,每天分早晚两次,早上占当天40%,晚上占60%。

每周调整一次投饵量,约增加20%。放鱼后前20天要多下精饲料,用量为鱼体重10%-15%左右,让鱼吃饱生长才快,并要注意水质变化,过肥可冲注新水,过瘦则应施肥。雨天要做好防逃工作,池塘养殖二三个月,一般鱼可达0.4--0.5公斤重。

成鱼混养:埃及塘虱鱼可与四大家鱼混养,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利于四大家鱼的生长:放养时间最好在7一8月份,放养数量要视饵料而定,一般每亩混养鱼塘投放大塘虱鱼苗1000---2000尾。饵料足,管理好。除增加家鱼产量外,每亩可多收埃及塘虱鱼300--1000公斤。

6、日常管理

鱼苗放养后,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塘虱鱼的生长情况。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投饲量按鱼体重的8%—10%比例投放,但有些群众是以是否食完进行投饲量增减,尽量做到食完不浪费。在“四防”工作上(即防暴冷暴热、防逃、防敌害、防鱼病)做到有备而战。

利用池塘纯养塘虱鱼时,通过科学管理,成活率可保证在45%—55%以上,经过3—4个月的养殖,每亩可收获商品鱼350—500公斤,在种苗配套供应有保障的时候,一年还可以养殖两造。

9. 塘鳢鱼的养殖周期

甲鱼如何工厂化饲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养殖经验介绍

甲鱼是一种很传统的美食,食用甲鱼的历史很悠久了,而且这种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现在的养殖面积也非常的大了,普遍的养殖模式都是池塘养殖,但是也有进行工厂化养殖的,这样的规模就比较的大了,而且也有着更高的饲养收益。那么甲鱼如何进行工厂模式养殖呢,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我们都知道,甲鱼在野外环境中生存的时候,会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存在冬眠的习惯,所以这对于养殖效果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现在非常流行的就是使用人工的方式来控制温度,然后让它不会进入到冬眠模式,就可以减少养殖存在的损失了。而且进行了温度控制之后,甲鱼的养殖也更加方便管理,效益的提升很显著。

进行工厂化养殖,首先就需要使用保温措施来控制温度,因为这对于甲鱼的生长影响是最大的,温度的变化它非常的敏感。目前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进行温度控制,比如使用地热、工厂热等等方式来加热室内温度,达到适合甲鱼养殖生存的水平,就可以让甲鱼的生长速度更快了。同时室内的设计也要合理,需要保证温度的波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温度波动较大,特别是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很大,就会让甲鱼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

甲鱼池的设置也很关键,需要保证可以更好的采光,同时还需要方便调节水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在饲养的过程中,顶棚最好是使用透光的材料来制造,这样就可以适当的节省加温的成本,而且还可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同时甲鱼自身就具有晒太阳的习惯,有了日光之后,它的生长速度更快,并且质量也更好一些。所以设计顶棚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全封闭的模式。

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如果是使用工厂化养殖,最好是能够自己配制饲料,这是很关键的,只有自己配置饲料,才能大大的减少饲料成本。而且甲鱼的饲料也比较的简单,保证充分的蛋白比例就可以了,使用玉米、蔬菜和鱼粉就可以制造。大规模养殖的话,可以购买造粒机来进行生产,虽然前提的投入会很多,但是回收成本的速度也会很快的。并且适当的补充一些矿物饲料,可以提升甲鱼的抵抗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