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岛动物园的发展沿革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9 10:11   点击: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青岛动物园正式成立于1977年9月1日,它的前身是中山公园的一个园中园,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

中山公园时期

青岛地区动物展出历史较久。1915年,日本殖民当局在植物试验场(即后来的中山公园)西南侧划地30亩,建熊笼1座、水禽笼1座,初建有熊笼一座,园形小猴笼两个,简易梅花鹿苑一处,水禽笼一处,供观赏之用。展出观赏动物有:黑熊、广西猴、台湾猴、梅花鹿、鸭、鹅、雁、鹤等,是为“旭公园”的动物展出部分,这也是青岛动物园的雏型。

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于1923年对原来的熊笼、禽笼进行了维修;1931年农林事务所又对上述动物笼进行维修,同期增设猴笼2座、鹿棚栅1处。1933年又建钢筋水泥结构豹笼一座,内养金钱豹两只。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于1939年建马厩1座,养有菊花青马1匹,厩壁上刻有中、日、英三国文字石碑,以记其事。同年被评为“开源神骏”,是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公园疏于管理,动物笼舍失修、动物失养,展出动物已寥寥无几,具体数量无据可查。这时的中山公园破坏严重,动物展出部分几乎全部破坏。1949年6月青岛解放时,中山公园仅有熊、猴子和鹿三种动物,笼舍面积不足一百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公园内的动物展出部分得以发展,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在政府资金投入下,动物园大兴土木建设,动物园开始形成规模。

五十年代开始在原址整修扩建动物园。1953年建狼笼1座;1954年建虎笼1座;1955年建孔雀笼1座、猴笼1座、鸟类综合笼舍1座;1957年建狮笼1座,为木质结构,1961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62年建鸸鹋房舍1座;1963年建小动物笼舍1座。至1966年,中山公园共有各种动物达88种,其中珍贵动物如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狮、虎、棕熊、鸸鹋、丹顶鹤、红面鹤、鹈鹕、葵花鹦鹉、鹩哥、四川鹦鹉、海南鹦鹉等20余种。

动物园周边用粗木桩穿插竹竿圈围,沿围栏周边配植绿篱,占地三十余亩,自然气息浓厚,园内主要路分为两条,一条碧桃路,一条梅花路,动物园设三个门,正大门位于中山公园南门入口内西侧,大门整体为木结构,种有植物攀爬于门楼上。另两门分别设于梅花路东西两端。

“文化大革命”初期,公园管理混乱,动物园的发展规划受到较大阻力,正常的动物管理无法实施,致使动物的品种降到60余种。动物展出品种、数量逐年减少,一大批珍贵动物如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鸸鹋、鹩哥、葵花鹦鹉、海南鹦鹉等相继死亡。

70年代有所恢复。1973年,重修了狼舍;同年,香港爱国人士李作基先生向中山公园赠送白掌长臂猿1只;1974年,重修鹿苑及骆驼园;1975年起又陆续从广西等地引进黑叶猴、平顶猴(豚尾猴)、熊猴、斑犀鸟等珍贵动物。1976―1978年,李作基先生又陆续赠送黑猩猩(共计7只)、狒狒、山魈、黑天鹅等珍贵动物。从澳洲引进大灰袋鼠一对,饲养于猴山以南临时馆舍。遂规划在中山公园北部山坡建设动物园新区。

新址筹划建设时期

青岛动物园现园址系北高南低的坡地,原属中山公园管理范围。建园前,明霞路南段至中山公园北门,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林木茂密,西部坡缓且地形开阔。明霞路东南角有零星建筑,为中山公园的养鹿场和动物饲料存放地。

1976年,市园林处根据城市园林发展需要,提出在原中山公园动物展区的基础上,按中等规模移地迁建青岛动物园。规划面积29.97万平方米,分园前区、鸣禽区、猛兽区、灵长区、食草区、中型动物区、小型动物区和两栖 动物区共7个展区,总投资123万元。1977年1月,中山公园动物养护组正式从中山公园分离出,在中山公园北部建造动物笼舍并陆续进行动物搬迁,建成了占地面积为27.9万平方米的青岛动物园。

1977年8月,经青岛市城市建设局审查批准,并于同年9月定名为青岛动物园。

1977年,由市园林处规划设计小组,根据市城建局批准的规划方案,学习兄弟城市动物园馆舍设计经验,结合青岛动物园地理环境进行设计,园林处工程队施工。到1988年,除两栖动物区取消外,基本按规划完成建园任务。期间共完成西、北两个园门(包括北门的消防通道)、门前区、百鸟笼、孔雀馆、鸣禽馆、走禽馆、猛禽馆、雉鸡馆、猩猩馆、猿猴馆、猴山、骆驼苑、鹿苑、狮虎山、中型动物笼和小型动物笼等工程,总建筑面积16840平方米;完成主园路、游览道路、厕所、锅炉房、饲料室、水电供应等配套设施;大量种植雪松、龙柏、银杏、樱花、碧桃、海棠、迎春、连翘等多种植物,绿化、美化园区环境。

1979年建成鸣禽馆和百鸟笼之后,鸟类首批进入新园;同年建成猿猴馆,猿类、猴类搬迁新居;边建设、边开放。同年,在猴山大门前开始单独售票。1980年建成新动物笼舍3座,相继迁移一批动物;1981年建成孔雀楼1座、走禽馆1座;新动物园西大门于同年竣工;1982年建成雉鸡笼3座和一部分中型动物笼舍;1985年建成猴山;1988年建成狮虎山。至此完成了所有动物迁居新园的全部工作。青岛动物园以全新的面貌对社会开放。

自80年代起先后引进的动物有:自北京引来的食火鸡、猞狸;自东北引进的白鹳、驯鹿、驼鹿;购入非洲狮1对;由济南转引东北虎1只;由西安、成都、桂林分别引入各类雉鸡共60余只。

建成后的发展

建设方面

历经十年的逐年建设,截至到1987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动物园。全园新建了许多别俱风格的动物笼舍,并配有动物饲料室及仓库一处,可以说,从七十年代起,是动物园建设和发展的较快阶段,在这一时期,动物的品种和数量年年增加,动物品种共计八十余种,当时配有技术管理人员两名,饲养员十六名,无论是饲养动物的品种数量,还是管理水平都居全国中等水平。1985年,青岛动物园对全园环境进行改造,在原有林地、绿地基础上增加乔木两千一百株,灌木八百株,草坪三千九百平方米,增加全园的绿地覆盖率,提高了动物园内的环境质量。

从1992年至2000年,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动物园在保持原有动物观赏区的基础上,新辟游艺区,增加了大量游艺设施,形成了一个占地约四千平方米的游艺区,使动物园成为一处以动物观赏为主的综合性公园。

1997年至2000年,青岛动物园对全园不断进行绿化改造,共新增乔、灌木几十余种,既丰富了园内植物种类,又美化了动物园的园容园貌。使青岛动物园逐步健全为一个兼动物科普宣传、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城市生态公园。

动物方面

到1988年正式开园时,展出动物84种近900只。1991年,动物品种增加到100种,但数量下降至600只左右。1993年,展出动物65种745只。1999年前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上。2000年,达到120种1300多头(只),是青岛动物园历史上最高水平。2001-2003年品种数量都有回落。2004年,调整动物展出结构,增加两栖、爬行类动物。到2005年,展出品种上升到126种,1400多只,超过2000年的最高水平。

部分收集购进动物一览表(1978-2005年) 年 份 地 点 收集购进动物 年 份 地 点 收集购进动物 1978 柳州动物园 平顶猴

黑叶猴1对 1990 沈阳动物园 黑熊、小熊猫、懒猴、山魈、丹顶鹤 1979 西安动物园 金丝猴、广西猴、熊猴 1991 成都动物园 美洲虎、黑豹 北京动物园 食火鸡、猞猁 济南转引 东北虎 哈尔滨动物园 白鹳、驯鹿、驼鹿 西安、成都 各类雉鸡60余只 1980 重庆动物园 小熊猫 2003 桂林动物园 小熊猫7只 1988 重庆动物园 小熊猫2只 天津动物园 松鼠猴10只 1989 北京动物园 袋鼠、麋鹿、绿狒、黄狒各2只,猞猁、黑美洲虎、黑豹、绿猴、黄秃鹫、黑天鹅、鸟类等10余个品种。 威海西霞口野生动物园 东北虎2只、黑猩猩1对 2004 济南跑马岭野生动物园 恒河猴23只 阜阳动物园 小熊猫4只 天津动物园 浣熊2只、松鼠猴15只 2005 威海西霞口野生动物园 梅花鹿10只 历年动物展出种类、数量表(1983-2005) 年份 合 计

种 合 计

只 哺乳类

种 哺乳类只 鸟类 种 鸟类

只 两栖爬行类

种 两栖爬行类

只 鱼类

种 鱼 类 只 1983 65 740 115 80 50 660 1984 78 1145 27 208 51 937 1985 85 1182 26 174 59 1008 1986 72 487 26 103 46 384 1987 65 745 24 110 41 635 1988 84 422 26 102 58 320 1991 100 600 ― ― ― ― 1993 113 647 33 119 80 528 1994 109 621 30 109 79 512 1995 108 619 30 115 78 504 1996 109 678 31 117 78 561 1997 107 648 31 118 76 530 1998 110 1200 32 120 78 1000 2000 120 1300 50 180 70 1120 2001 120 1300 50 180 70 1120 2002 110 1009 37 209 73 800 2003 110 1009 37 209 73 800 2004 109 1009 45 312 64 697 2005 126 1400 46 310 55 672 20 359 5 59 注:缺少年份,无统计数字

2005年动物展出种类一览表 纲 目 动物名称 哺

纲 灵长目 黑猩猩、阿拉伯狒狒、山魈、绿狒、黄狒、红面猴、熊猴、食蟹猴、黑叶猴、懒猴、豚尾猴、恒河猴(广西猴)、黑帽悬猴、松鼠猴 食肉目 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黑豹、黑美洲虎、亚洲黑熊、北极狐、棕熊、狼、猞狸、貂、貉、獾、小猫熊、藏獒 偶蹄目 双峰驼、马鹿、梅花鹿、麋鹿、牦牛、宠物猪 奇蹄目 斑马 啮齿目 花鼠、松鼠、河狸鼠、荷兰猪、豪猪 鳍脚目 海豹 鸟

纲 鸵形目 鸵鸟 鹤鸵目 鸸鹋 鹤形目 丹顶鹤、戴冕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 雁形目 大天鹅、小天鹅、黑天鹅、鸳鸯、斑头雁、斑嘴鸭、针尾鸭、绿头鸭、罗纹鸭、潜鸭、白眉鸭、赤麻鸭 鸡形目 绿孔雀、蓝孔雀、雉鸡、珍珠鸡、火鸡、环颈雉、锦鸡、白鹇、蓝马鸡、褐马鸡 颧形目 白琵鹭、夜鹭、_鹭、白鹳 鹈形目 斑嘴鹈鹕 鹦形目 虎皮鹦鹉、牡丹鹦鹉、高冠鹦鹉、海南鹦鹉、红领绿鹦鹉 雀形目 钢嘴雀、八哥、红嘴蓝鹊、北朱雀、金翅雀、黑尾蜡嘴雀、七彩文鸟、白腰文鸟、文鸟 鸽形目 灰斑鸠、比利时鸽 隼形目 高山兀鹫、黑秃鹫 两栖纲 有尾目 大鲵 无尾目 林蛙 爬行纲 龟鳖目 绿海龟、大鳄鱼龟、缅甸陆龟、中华花龟、P龟 蜥蜴目 泽巨蜥、变色龙 鳄目 湾鳄、罗马鳄、马来切啄鳄 蛇目 黑纹蟒、黄金蟒、冉蟒、五步蛇、银环蛇、竹叶青 鱼纲 红尾鲶、巨骨舌、丝生鲈、鹦鹉鱼、银龙鱼 管理方面

1988年售票房建成,实行售票入园。由于动物园南门即中山公园北门,两园分别售票,对游人带来不便。后改为两园游览票通用,但给两园各自举办大型活动在门票收入分配上产生矛盾,造成管理上的不便。1998年,动物园划归中山公园管理处管理,其性质、经费渠道不变,暂时解决了上述矛盾。

为适应动物的生活习性,2002年4月2日动物园开始实行夜间封闭管理,开放时间为早8时―晚5时。5月,两园园门交界处建标志性门,恢复分别售票管理。

2008年4月,为响应中山公园的免费开放,动物园对园区划分进行了调整,以园中主干道雪松路为界,把整个园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区为猛兽动物区,西区为其他动物区,改造后的动物园南北贯通。

单位编制

青岛动物园定名于1977年9月6日,经中共青岛市城市建设局核心小组研究决定。1985年3月,中共青岛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局委员会将其改名为“青岛市动物园管理处”,并定为副科级单位;1989年9月,市编制委员会同意为科级事业单位;2002年1月,恢复局直属单位建制。2002年7月,经市编制委员会同意,青岛市动物园管理处为处级单位。

用地统计

2005年数据,单位:万平方米 项 目 总面积 其 中 绿 地 道路地坪 水 面 服务设施 其 他 面 积 31.3 27.00 1.10 0.39 2.81 ―― 占总面积% 100 86.26 3.51 1.25 8.98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