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7年养殖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1-02 14:00   点击:13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

我是山东东营人,东营是黄河入海的地方,水资源非常丰富,淡水湖泊、河道阡陌纵横,非常适合南美白对虾的生长。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

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市场上极为受欢迎的海产品,在国际上,中国的对虾出口也已形成规模优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虾的市场区域将会不断扩大,潜力将会进一步被激发。

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方向

1、大池塘养殖维持现状仍要持续

在东营地区,有大片养殖池塘,面积比较大的甚至3000亩左右。租金相对其他地市要便宜很多,养虾技术不断趋于成熟,虾苗的存活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收益基本上能保证。

2、小池塘精细化养殖

东营地区前几年大力发展海参产业,由于受高温的影响,海参养殖池变成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池,这样的养殖池单池面积60-100亩左右,全部混凝土护坡,标准化程度比较高。这样的养殖池精细化管理实现高产出。

3、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是反季节对虾生产的新模式,从南方传到了北方。在上一篇问答中有详细的介绍。利润很客观。但是前期投资也很大。

4、工厂化加工

大家投在把注意力放在对虾养殖上,有一块市场却被忽略,对虾生产之后的加工,现在东营地区刚刚起步,主要是对虾装下冷冻。对烤虾、虾米等初加工没有涉及。这也是下一步的市场。

南美白对虾养殖风险

南美白对虾养殖和其他水产养殖一样,也面临三大风险。一是市场风险。水产品市场目前往往面临的尴尬是水产品销售价格波动大,有时甚至不涨反跌,但投入成本却是逐年增加。最近几年,无论是塘租、还是人工,乃至苗种、饲料成本都在不断上涨,从而降低利润。

 

其次是病害风险。这几年,南美白对虾病害较多,如偷死、白斑综合症等,病害不仅导致收成受到影响。从行业整体面来说,由于病害多,部分养殖户可能会挺而冒险,违规使用违禁鱼药。一旦事发,消费者产生抗拒,造成行业整体危机。再次是自然灾害的风险,如洪水爆发等,都会对养殖造成潜在风险。

三是自然风险,今年和去年分别收到利奇马和温比亚台风的影响,受灾情况十分严重,在灾区,甚至血本无归。

 

 

2. 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于1988年引进该品种,发展到现在,其养殖技术日益成熟,产量也逐年上升。

南美白对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已成为我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大部分地区广泛养殖南美白对虾。根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以海水养殖为主,2019年海水养殖产量114.44万吨,占比63.03%;淡水养殖量67.12,占比36.97%。

3.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2022

适合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区域,主要为沿海及河口地带;而在纯淡水的区域进行养殖,则需要向水体中添加适量海水、粗盐或卤水,可能会影响当地环境,一般不提倡在淡水区域进行养殖,可在河口区淡水区域进行适度养殖。

养殖场地的条件 南美白对虾养成场地的选择与斑节对虾相似。养成场宜建于海水盐度较低的海区,在可能的情况下,养成场最好建在盐度10~20‰的半咸水的内湾或河口区,若淡水较丰富,就能按需要调节虾塘的盐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在养成场打井抽提淡水解决。

4. 南美白对虾好养活吗

淡水养南美白对虾,很好养殖。对虾苗进行暂养(标粗)这也是提高南美白对虾放苗成活率的最关键、最有效措施。可以在大塘内建立一个小池塘或在边口设立一个网箱进行苗种暂养培育。进苗前提前三到五天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之后泼洒“藻毒分解素”或“解毒保肝素”对水体进行解毒。

使用“安进育藻肥”或“肥源”搭配“安进肥霸”肥水培育藻类,如果配合使用小球藻或硅藻类产品,肥水效果更快。

5.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本

相对而言白对虾的养殖成本不太高,正常水泥池,用上遮阳网,防鸟偷食,正常投喂,化验水质,白对虾的利润很乐观

6.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如何

南美白对虾是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对虾科、滨对虾属动物。成体最长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青蓝色或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南美白对虾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2节,其齿式为5~9/2~4;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1~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有缘侧刺。

7. 国内养殖南美白对虾最多的地方

​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在珠三角地区最多。

非常普遍,由于反季节上市的优势,利润空间较大,但是近年来养殖成功率却不是那么可观,主要是因为天气多变、病害增多等问题,以前老一套的养殖管理模式如果不随之作调整的话,养殖效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甚至亏本,还有一小部分刚兴起的冬棚虾养殖者,对于冬棚的养殖管理与白水塘养殖差不多,缺乏针对性的养殖管理方案,导致成功率低下。

8.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怎么样

白对虾产于南美洲,其优点是对营养需求低,生长速度快,个头大,肉质多,生长速度快,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耐氧能力也很强,既可以在海水中养殖也可以在淡水中养殖。

缺点是南美白对虾对病毒敏感,很容易感染病毒,其次在运输中容易死亡,交配和受精率也不高。

9.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2021

中国养殖对虾的年产量一般在60t~80t左右。

中国对虾最成功的新品种是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世界上对虾养殖的三大主要品种之一。另两大品种是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此外,中国产量比较大的对虾品种还有科海1号、广泰1号。“广泰1号”相对其他品种的生长速度提高16%、成活率提高30%。

10.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景在外塘水深情况下怎么样?

一、鱼塘整理

1、塘口要求:

开花塘建议2-5亩的小塘,最好3亩以内,便于鱼群集聚,长方形或正方形,背风向阳,水深0.8-1.2米,淤泥10公分左右,水源好,无污染,也可将大塘用纱网隔成2-3亩的育苗区。

2、晒塘清塘

干塘后,将鱼塘淤泥清除在30公分以内,然后晒塘,晒至龟裂状态即可,氧化塘底,杀死部分细菌等。晒塘后,将石灰(70-100斤/亩·米)化开后全塘泼洒,碱化池底,杀灭虫卵。

3、除杂围网

清除鱼塘周围杂草树木等,增加采光,降低敌害生物活动频率,并用密网将鱼塘周围围起来,预防青蛙等敌害生物进塘产卵。

二、放花前准备

1、鱼塘进水(放花前10天)

一次性进水0.8-1.2米,加水时,使用双层80目密网过滤,避免小杂鱼,鱼卵、蛙卵等敌害生物进入鱼塘。

2、茶麸消毒(放花前7-8天)

进水后,使用茶麸按40-50斤/亩,提前一天放入船舱加水浸泡,水淹没茶麸即可,第二天加水稀释搅拌后全池泼洒,然后开启增氧机,直到泡沫消失。茶麸中的茶皂素能够有效杀死野杂鱼,螺等,同时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3、肥水操作

使用益菌多(2亩/瓶)+藻生元(5-10亩/桶)+磷钾速补(5-10亩/包),肥水后鱼塘的保温效果更好,应对天气变化的缓冲能力更强。

4、杀虫(放花前4-5天)

开花前使用兴棉宝2两/亩,除去水体中的昆虫及大型水蛛,使用后要开启增氧机,保持一天24小时开机,直到放花后5天。

5、解毒防应激(放花前1天)

使用护水宝(2-3亩/瓶)+应激灵(2-3亩/瓶)进行解毒防应激处理,解除鱼塘残余毒素,降低水花应激,提高成活率。

6、水蛛培育

使用“开口酵+益菌多”培水蛛,放苗前一天泼洒提前发酵好的开口酵(低温时提前两天,温度高时提前一天,开口酵一包+益菌多一瓶,桶内密封发酵),按照3-5亩/包用量全塘泼洒,培育水蛛。

三、水花进塘

1、水花选择

苗种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结果,建议选择规模大、口碑好、质量有保障的苗场,选择同一批次的苗种,避免后期规格不同造成的互相残杀。

2、苗种试水

放苗前一天,在附近苗场拿不少于100尾水花,在鱼塘一角用一个小的三角围网,将水花放入三角网试水,没有的可以打一桶鱼塘水试水,第二天水花成活率九成以上,可以放苗。

3、适温处理

将装水花的氧气袋放到鱼花塘上风口处,15分钟左右做适温处理,然后再打开缓慢放入鱼塘,如果是大桶运输,则先用小桶打鱼塘水加入大桶中,反复几次,用温度计测量大桶水温与鱼塘水温不超过1℃时即可。

4、放水花

根据鱼塘饵料情况建议放养15-30万尾/亩,放花时尽量选择在鱼塘上风口开阔处多点放花,避免出现水花扎堆,造成缺氧等情况。

四、水花培育(驯料前)

这个阶段主要是水花下塘长到5朝苗(1.5cm/尾)或5朝半的之前,主要摄食“水蛛”。该阶段主要工作是保持鱼塘有足够的生物饵料(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

1、饵料培育和补充

放花后第二天开始,每天为游动物补充浮饵料。

方法:开口酵1包+益菌多1瓶+加州料5斤(或花生麸10斤,或其它高蛋白物质),提前1-2天发酵,可使用5-6亩,根据鱼塘大小可分2-3天用完,根据鱼塘饵料情况适当加减用量。

另外,定期检查池塘水蛛的数量,水蛛迅速减少且不够时,可从外塘捞活水蛛补充,确保鱼塘生物饵料的丰度和维持的时间。

2、水质管理

开花过程中,容易出现水质过肥或过瘦的情况,如果水质过肥,容易导致pH过高,腐蚀鳃组织,引起应激消化不良等问题,晴天容易发生气泡病。

可使用“黑精灵+3102”遮光控藻,降低水体肥度;水质过瘦,不利于饵料生物的维持,可使用海联科“益菌多+藻生元+磷钾速补”进行肥水操作。

3、抗应激

苗期加州体质较弱,遇到降温、强降雨等情况,极易产生应激,影响鱼苗成活率,在天气突变前,需及时使用海联科“护水 宝+应激灵”解毒抗应激。

五、驯料

水花在苗塘生长到5朝到5朝半的时候开始驯料,此时无需再补充外源活饵料或培育活饵料(因为后期鱼苗越大开始驯化反而驯化率越低)。

5朝到8朝是食性转换阶段,可以开始投喂冻水蛛+贝可速(开口料),逐步增加适宜粒径贝可速投喂量的比例,8朝到10朝阶段鱼苗消化系统发育成熟。

1、驯料前信号

第一个信号是鱼苗开始游边后(简称“趴边”),第二个信号是看到的水蛛从全塘较均匀分布到水蛛开始聚堆,这两个信号均说明鱼塘饵料不足,此时开始准备驯料。

2、料台准备

鱼塘搭料台,台下搭板子,深入水体50-60cm,板子选用白色为好,或上面放两个白色的桶盖,便于吸引鱼群和观察吃料情况;然后安装水泵,引起水流吸引鱼苗过来摄食;料台安装照明灯,便于晚上吸引鱼群过来驯料。

驯料细节

a、每次投喂前敲盆子等制造响声,让鱼形成条件反射;

b、驯化期间坚持少量多餐,前期每天不低于5餐,每餐投喂一个小时,间隔1-2个小时,有条件的最好在晚上和凌晨打开照明灯各投喂一餐,利用鱼苗的趋光性能很好的聚集鱼苗,提高驯化率,随着驯化情况逐步减少餐数,到5公分后吃料正常逐步减到3餐。

c、驯料前期可在鱼塘设置多个投喂点,比如30万苗一个投喂点,保证鱼苗都能吃到料,并减少饵料浪费,之后逐步减少投喂点。

d、驯化过程坚持定点、定时、足量投喂,坚持“慢、快、慢”的投喂节奏,尽量延长投喂时间,减少浪费,保证全部鱼苗均能饱食。

当前行业对加州苗期营养需求研究较少,很多是在大料的基础上提高某种营养成份,导致并不符合苗期营养需求,且很多淀粉含量较高,这些情况会导致鱼苗发育不好,体质差,病害多等。

针对这种情况,海大研究院苗料研发团队经过攻关,采用最新研制的微粒制造技术,高效的将优质的原料和核心的动保制剂融合到开口饵料中。

能够全面补充苗期所需各类营养,能减少或部分取代“水蛛”,降低养殖生物风险,增强鱼苗体质,提高鱼苗存活率。

六、分筛

水花经20-30天左右(外塘时间长,温棚时间短)达到6-7左右朝(2.5-3cm左右),规格开始有差异,相互残杀,平时多观察,一旦发现规格差异较大,或鱼苗开始大吃小,此时应及时拉网分筛,选择合适的网筛过筛,可按大、中、小三个梯队进行分级饲养。

再约经过10-15天后(具体时间也要结合自身的养殖情况分析),鱼苗规格达8朝左右(4-5cm左右)可进行第二次分筛。

每次分筛前后均要泼洒抗应激产品“海联科应激灵+葡萄糖”,分筛后也要及时做消毒处理,防止有伤口继发细菌感染。

七、疾病预防

加州鲈开花阶段常见疾病有肠炎拖便、白头白嘴、熟身、寄生虫(车轮虫、协管虫、杯体虫等)。

1、肠炎拖便

驯料开始后,如果投喂量过大时遇天气变化引起消化不良,就容易肠炎拖便。

预防方法:平时每餐在饵料中拌(多维)+(乳酸菌),增强免疫力和调理肠道,天气变化前及时泼洒抗应激产品,减少鱼苗的应激反应;

治疗方案:适当减料,同时内服海福康+多维,连续内服3-5天。

2、白头白嘴

症状身体头部或尾部发白。

原因可能为:

①机械损伤,如拉网、大吃小、天敌咬伤等引起的伤口,并继发细菌性感染;

②虫害形成伤口继发细菌性感染;

③天气突变应激较大,或水质较差,有害菌较多,鱼苗体质弱、免疫力差,从而感染细菌。

预防方法:定期消毒,多用益生菌类产品调控水质,减少虫害和不必要的机械损伤;

治疗方案:适当减料或停料,查找原因,如果有虫针对性杀虫,及时消毒,建议用“好易典+鱼肝宝”全塘泼洒,隔天再用使用应激灵、VC50、葡萄糖全塘泼洒提高鱼苗活力,同时内服海福康/康力沙+维生素,连续内服3-5天。

3、熟身病

自水面上看,尾柄或身体大部分发白,像煮熟了一样,病鱼常上浮水面独游,4朝-10朝容易得熟身病,规格越小发病后死亡率越高,发病前期部分有拖便或鳃丝发红、充血等症状。

多种原因可能诱发熟身病:

①应激如天气变化、杀虫、拉网、过筛等操作,

②水质不好,水质指标变化大,或水质超标,总之应激和鱼苗体质差容易导致熟身病。研究表明,病原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细菌。

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案可以参照白头白嘴的方法。

4、寄生虫

感染寄生虫是开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常见的有车轮虫、斜管虫等纤毛虫。

因此,要建议2-3天取正常或独游的鱼苗,用显微镜检测是否有寄生虫感染。

预防方法:用硫酸铜吊瓶或含苦参碱成分的植物浸泡,减少虫害的发生;

治疗方案:一旦发现鱼苗感染寄生虫,应及时到药店拿安全、有效的杀虫药处理,同时要规范使用杀虫药,减少药物对鱼体的伤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