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白对虾养殖专家(白对虾高密度养殖)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11 02:20   点击:245  编辑:易福   手机版

1.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

一立方水可以养8000只罗氏虾。

一亩池塘大约可以养殖8000尾罗氏虾。养殖罗氏虾的技术措施:选择缅甸出产的种虾进行养殖;养殖的池塘建设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还需要用石灰石进行消毒处理;在放养的前一周要施肥,虾苗在放养前要在漂白粉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罗氏虾的主要食物是植物饲料、黄豆、水草等,但还需要注意多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 白对虾高密度工厂化养殖

养殖白对虾要用水源充足、没有污染,同时排灌方便的池塘。底部要有泥沙,周围需要用薄膜围起来,防止天敌入侵。放养密度为每亩3万到5万尾。养殖期需要加水和换水,保持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投喂饲料多选择福寿螺和小杂鱼,每天要喂三次。

3. 白对虾的养殖

①形状:

一般以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为好。既要考虑水流的定向流动,又要考虑土地的利用率,做到既合理又合算。

②面积:

从养殖的理论看,面积大水质稳定但增氧死角多造成产量偏低,而面积小则易于管理产量较高。实践证明,池塘面积为2~4亩较合适,既好管理单产又高。今年江苏、福建等兴起的小棚养殖和水泥池养殖,养殖池塘面积300~400平方米,山东的工厂化养虾面积25~40平方米。

③深度:

土池一般1~1.5米,高位池一般1.5~2.5米,小棚大多在60~80公分,工厂化大多在80~100公分。

④池底:

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为好,其次是泥底。土池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0公分;高位池铺上薄膜。池底向排污口(排水口)倾斜,斜率为1~2%。

⑤护坡:

一般斜率为45度左右,用薄膜覆盖水泥板墙。池塘提坡不宜太陡,这样便于虾活动和栖息,减少塌方。

进排水系统

建虾池首先要修建进、排水渠道,进排水渠道应独立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应尽量远离。排水渠道除考虑正常换水的需要外,还应考虑暴雨排洪及收虾时急速排水的需要,所以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其渠底高度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闸底的30厘米以上。

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处理好的海水或淡水,向养虾池提供经净化优化后的合格养虾用水。一般3~5个养虾池应配备一个蓄水池(养鱼池也可当蓄水池使用)。在虾病流行期间,蓄水池一定要经过杀菌除毒处理。蓄水池应有排水闸,保证能完全排干池中的水,以利清洗。

增氧机的配置与使用

精养半精养池塘必须配有增氧设备,人工对虾养殖产量的提高首先就是要大量使用各类增氧机,其次才是饲料的开发使用以及水产药品的普及。

增氧机的作用不但增加水中溶氧量,而且可以集污,清洁底部;或把底部分解产生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扩散到水中供藻类利用;并通过搅拌作用,促进藻类生长,改善水体分层现象。

总得来说,增氧机具有下列功能:①提高溶氧量。②集污并氧化水体中有毒物质。③移除水中过多的有害气体,如氮气和二氧化碳。④移除水中过多的溶氧有机物(通过气体泡沫分离作用)。⑤减少悬浮物质的沉降,减少底部耗氧。⑥缩小池水的酸碱度及溶氧的日变化的幅度。⑦提高水的混合,去除水体分层现象。

池塘养殖产量、鱼虾生长速度及料肉比与增氧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增氧机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直接影响到养殖成功与否,也是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4.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好吗

会。

影响养殖水体PH值的变化的因素有:天气、藻类、菌类、水生动物、水中可溶物、水中不溶物和底质等,只要水中存在生命,都会影响到水体PH值的变化。

1、天气:白天天晴时,PH值升高;晚上或阴雨天,PH值降低。

2、藻类:部分硅藻、甲藻、隐藻、金藻、蓝藻水PH值偏高。

3、菌相:施放过多含乳酸菌的活菌制剂如EM菌、桶装菌等会造成酸碱度下降;施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会稳定酸碱度。

4、水生动物:对虾高密度养殖或水生动物繁殖过多时,水体溶氧被大量消耗而二氧化碳大量增加也会引起PH值白天晚上都会偏低。

5、水中可溶物:如糖、维生素C、有机酸、小苏打、石灰水、磷肥、贝壳粉等施放过量会引起PH值的变化。

6、水中不溶物:死藻、杂质等过多存在会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PH值。

7、底质:塘底有机质特别是含硫物质过多经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引起。

5.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料肉比

对虾养殖放苗密度为每亩3.5~ 5万尾之间,这是常见的放苗密度。面积为7亩以下的土塘放苗密度多为每亩5万尾,而面积8~12亩的土塘放苗密度一般是每亩4~4.5万尾左右,15亩以上的每亩放苗3.5万尾左右,都是以养20~25头/斤的规格来放苗。这样的放苗密度与其它区域来比较的话,密度是低了一点,但是成功率高,水质容易管理,风险低,利润高。望采纳。

6.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方法

1,首先,大棚进苗时间最早为4月中旬比较适宜,外池放养时间掌握在5月上旬,可稳定在20°C以上进行为宜,6月后水温为22-35°C。如遇到长期阴雨天,气温偏低、光照少的特殊气候,掌握适时放养。

2,然后,精养池塘放养密度3万-4万尾/亩,条件良好的高密度精养,应采取轮捕的方法,放养密度提高至5万-6万尾/亩。一般密度不宜超过2500尾/米3水体,过高极易产生病害及缺氧死亡。

3,然后,掌握好清塘消毒时间,如苗床在施用生石灰、漂白粉尚未到药性消失后,就上水放苗,会造成钙离子和氯离子药害虾苗,对虾池塘需经冬季曝晒,对老池应清除淤泥10-20厘米,放虾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千克/亩,或漂白粉8千克/亩消毒虾池。在清塘后至放苗前10天左右进水50厘米,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使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

4,然后,选择优质的虾苗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及高产的重要保证。对虾放养的规格一般为1-1.2厘米,在淡化到盐度1.5‰-2‰后,再使虾苗在1.5‰盐度的苗池中维持1-2天,以增加其适应变化能力。

5,然后,选购对虾虾苗时,应选择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

6,然后,进行池塘水色的调控,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在池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瘦水池塘早期还应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体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掌握,每星期追肥一次。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的排泄物增多,此时应采取适量换水或施用一定的生石灰来控制水质的措施。

7,最后,每天早、晚、午夜三次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及对虾是否有浮头现象。采用借助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两种方法检查对虾的活动情况、生长状况,如出现异常应调节投饵量,发现浮头可开启增氧机。

7.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技术

养殖对虾需要投入的成本为12.35万元左右。其中包含池塘改造费用1.43万元左右、设备费用1.1万元左右、池塘水质处理费用600元左右、肥料大概500元、虾苗成本1.8万元左右、药品费用约为3000元、饲料费用约为6万元、能耗费用4000元左右、人工费用1.12万元左右,其他杂费1000元左右。利润要估计收成多少市价多少才能定。

8.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水多深合适

1.2.1 培育池条件

亲虾到场后均放于 3 个培养池中,平均约 7 尾 /m 3 ,水位 1.3m,每个培养池的水体为 40m 3 ,亲虾培养池覆盖遮光帘,即暗光培养,充气石每池 40 个平均布设于池内。

1.2.2 投饵

本次繁育选择饵料为鲜活的沙蚕。投喂量随亲虾摄食强度的变化进行调节。因亲虾入池时水温较低,摄食强度较弱,日投喂量约为亲虾体重的 5%,后期随着亲虾摄食强度的增加逐渐将日投饵量提高到 15%左右。本次繁育投喂情况为晚间投饵 1 次。

1.2.3 换水

每天换水一次,排水至水位 40cm止,然后进行吸污,清除粪便和残饵,防止水质污染,减少病菌滋生。每次换水之前准备好预温水,温差控制在 0.2℃之内。

1.2.4 水温调控

亲虾稳定两天后开始逐步升温促熟,每天提温 1℃左右,最后将水温恒定在 16℃待产,每日观察性腺发育情况。

2 产卵及孵化

2.1 产卵

经过 12d 培育,亲虾性腺发育成熟,4 月 19 日夜间开始产卵。

2.2 集卵布苗

4 月 20 日早晨观察产卵量正常,开始集卵。每池布卵密度约为 30 万粒/m 3 ,布卵池水位为 1.2m。

2.3 受精卵的孵化

受精卵孵化所用海水经过两级沉淀过滤并消毒后,通过砂滤罐,再经200 目过滤网袋过滤进入培育池,并投放 8mg/L 的 EDTA 用以络合重金属离子。水温控制在 18℃,盐度 28.6‰,除了适宜的温度、盐度等基本水质条件外,充足的溶氧是提高孵化率最重要的因素,对虾受精卵为沉性卵,密度稍大于海水,静水时沉入水底,动荡时才悬浮水中。静水中卵粒沉于池底,极易造成局部缺氧出现死卵。由于激烈充气会损伤受精卵,充气强度需弱一些,但溶解氧不低于 5mg/L。为防止孵化过程局部缺氧,需定时翻卵,每 2~3h 翻卵一次。受精卵经过 30h 左右孵化出无节幼体,孵化率在 90%以上。

3 幼体培育

3.1 无节幼体的培育

无节幼体阶段依靠自身体内卵黄做营养,无须投喂饵料。在这一阶段,水温控制在 20~22℃,PH 保持在 7.8~8.6,无节幼体期水质比较清净,幼体耗氧量低,微充气即可。无节幼体期历时约 4d,经过 6 次蜕皮变态为蚤状幼体。无节幼体培育期间每天加水 15~20cm。

3.2 蚤状幼体的培育

蚤状幼体Ⅰ期已有口器,开始摄食,主要投喂蛋黄、酵母。每隔

9. 白对虾养殖最新方法养殖

南美白对虾是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其它二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它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就是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入侵和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也就是防治病害发生,维护养殖生态平衡和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

池塘条件

1、养殖场地:半精养池可在现有海水养虾池基础上改造,面积一般为40—50亩,池深1.5米,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进水口与排水口要严格分开,间隔距离越大越好.精养池一般为10亩左右,池深2.5—3米,最好为圆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圆弧形,池底向中央倾斜,成锅底形,排水口位于池中心.工厂化养殖池面积为400—600㎡/个。池深1.5米以上。

2、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cm,使池水PH值为8.0­—8.6,然后按200—250g/亩用量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放苗前准备

1、水质条件: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cm,池底H2S浓度不超过0.01ppm。

2、配备增养机:对精养池、半精养池的池塘一定要配备增养机。配备数量根据计划单产指标来定,如亩产指标400kg,每亩配置1.1千瓦电机频率50赫0.5台,如亩产指标600kg,配置0.8台.在具体生产中1.1千瓦的增养机可供4亩养虾水面的增氧。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虾苗入池前,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是养虾前期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加速虾苗生长的关键性措施,同时饵料生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病害,稳定水质将起重要作用。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的时间按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和纳水办法确定。一般养殖池在放苗前10—15天进行,培养方法可在清塘后一周左右,进水50cm,施有机肥和化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尿素3kg/亩,过磷酸钙0.5kg/亩,或全池泼洒活力菌0.5g—1g/立方米,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值在8.0左右.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等情况灵活掌握。

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要选择健壮活泼、规格均匀、体表干净、肠道饱满、反映灵敏、躯体透明度大,无病灶、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

2、规格:一般规格为1.0—1.2cm,最好是体长1.5cm以上。

3、适时放养:南美白对虾苗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此水温范围内,放养虾苗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4、放养密度:一般虾塘为1.5—2万尾/亩,半精养虾2—3万尾/亩,精养虾塘3—4万尾/亩,工厂化养殖每平方米200尾,每亩放养10万尾以上。具体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而定。

放养虾苗时,要做好“兑水”工作,使苗袋里的水温和池水温度基本上保持一致时,才能在上风头的池边和左右两旁进行开袋放养。

饲养管理

1、池塘水色的调控: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常规的调控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入氮肥和磷肥。到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体排泄物增多,水色变深,要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一定的沸石粉或生石灰来控制水色。

2、维护虾池生态平衡:实践证明凡浮游生物少的池塘,对虾发病早,体长仅5cm就可能发病;反之,体长8cm以上才见个别虾体出现病症。浮游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改善对虾生长的水质环境和底质条件,减少对虾的危害。通常池塘消毒后3天,以1㎏/亩用量的活性微生态剂拌于沙土中,撒于池底,然后纳水、肥水、肥水时用底质改良剂2g/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有效维护虾池生态平衡。

3、控制池水的pH、溶解氧、透明度: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应注意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随着养殖对虾的生长,虾体对水中的溶解氧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前期应视水质状况采取间歇开增氧机,随后逐渐延长开机时间,精养池和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池到中、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解氧的含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mg/L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mg/L。养殖前期,透明度保持在25—40cm,中后期应保持在35—60cm,若透明度少于20cm,应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沸石粉、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可适量追施氮肥和磷肥以调控水质。

4、投喂:一般投喂廉价的冰鲜鱼浆和小贝类,也可投喂一些配合饵料。投饵量应根据虾的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饲料质量等因素而定。养殖前期(1—3cm)日投饵量为虾体重量的8—10%,中期(3—10cm)5—7%;后期3—4%。每天多次投喂,晚间投喂量占60—70%。

5、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午夜巡塘,观察水色及对虾活动情况、生长情况和饱食率,以调节投饵量和是否开增氧机。

虾病防治技术

在放苗后30—60天是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高发期,这期间要按不同疾病预防措施用药:

1、生物防病:使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活性饲用微生物、FRC—活力源添加剂等,能有效改善对虾的肠道功能,增加其对饲料的吸收率,并抑制病菌发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对虾生长。

2、药物防病:每隔10—15天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类消毒剂1次,用量0.2ppm—0.3ppm。内服可在饲料中经常添加虾促生长剂和纯中药制剂、FRc—活力源添加剂、免疫增强剂等绿色产品。可增强虾体免疫力,去除虾体内有害物质,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10.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周期

  养鱼周期是指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养鱼采用哪一种养殖周期,主要是根据词养鱼类在各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气候条件、鱼类的生活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密度、饵料的丰歉与质量、饲养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来决定。

  在鱼类生长速度较快时,能花费较少的伺料,得到较大数量的鱼产品。各种鱼类生长速度是不一致的。我国的淡水养鱼业,养殖周期一般为1~3年。大水面养殖,饲养密度较稀,水体水质良好,养殖周期往往为2年(即第一年从池塘中养成大规格鱼种,第二年在天然水域养成食用鱼)。

  池塘养鱼由于饲养密度较高,水质较差,生长比天然水域慢。在长江流域的池塘养鱼业大多采用2年或3年的养殖周期,其中:鲢、鳙、鲤、鲫为2年,草鱼、妨鱼为2年或3年,青鱼一般需3~4年;珠江流域年平均气温较高,鱼类的生长期比长江流域长,在池塘中各种鱼类养殖周期比长江流域短0。

  5~1年;相反,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这些鱼类的养殖周期则比长江流域长0。5~1年。

11. 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基地

斑节对虾(金刚虾)高密度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

金刚虾,即莫桑比克斑节对虾,原产于莫桑比克,具有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个体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耐运输等特点,是南方推广养殖的对虾新品种。为解决汕头市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塘高密度养殖因病害严重而出现经营困难、池塘闲置等问题,根据金刚虾耐高温、高盐的生理特性和固有生活习性,利用高位养殖池塘现有设施,采用生物生态技术,进行高密度养殖。本技术解决了高位池塘只养殖南美白对虾单一虾种的无奈,为多品种对虾养殖提供选择。

三、增产增收情况

本技术和养殖南美白对虾相比,能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明显提高养殖成活率10%和成功率20%;金刚虾产量比南美白对虾低,但金刚虾单价比南美白对虾高出很多,产值能提高20%~30%,因此,经济效益能显著提高。

四、技术要点

1、养殖条件:

水源水质符合GB 32097海水水质标准,养殖用水通过砂滤提水,盐度控制在15‰~30‰,池塘面积0.05~0.3公顷,水深可控制在1.5~2.0米,配备中央排水系统(排水从池塘中央闸口集中排至尾水处理池,经净化达标后排出),每公顷配备20~30台增氧机,养殖场配备罗茨鼓风机充气系统。

2、放养前准备:

①晒塘:养殖池塘排干水,充分曝晒,冲洗干净。②消毒:池塘在进水前先全面喷洒(70~80)×10-6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2‰)消毒液,覆膜池塘连同棚顶和四周也一同喷洒消毒;池塘养殖用水在傍晚用(30~40)×10-6漂白粉泼洒消毒,用增氧机搅拌均匀后,关掉增氧机,12小时后再开增氧机曝气;待余氯消失后便进行有益藻、菌培养。③培水:良好的藻相、菌相是放苗所必须的。施肥肥料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需经充分发酵(宜拌入有益微生物制剂)后使用,无机肥比例为N:P=10:1,视水质及水色情况确定施肥量。培水水质以清爽为好,不宜太浓太肥太腻,并适当施加有益微生物(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使有益微生物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

3、苗种放养:

①苗种选择:金刚虾苗种选择经特定SPF检测合格的优质种苗,要求虾苗活力好、个体整齐、体色正常、体表干净无附着物、无空肠空胃现象。②放苗规格:以体长1.0~1.2cm为宜。③放苗天气:选择晴好天气放苗,放苗水温22~32℃,最适水温为25~30℃,温差超过3℃时应将装苗的塑料袋放在池水中适温后再放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