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白蚁怎么养殖(白蚁如何养殖)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2 05:24   点击:1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白蚁如何养殖

1、养殖白蚁

鸡枞菌是和白蚁共生的一种菌类,想要种植它的话,就需要先养殖白蚁,选取10m×20m土地数块,其中一半作为饲养池,然后挖数个宽1米,深1.5-2米的坑作为蚁穴,蚁穴周围要铺设管道,另外一半地块作为育种池松土。

2、进行育种

将细小颗粒的阔叶树木枯枝60-65%,碎落叶15%,麸皮20%,葡萄糖1-2%,石膏粉1-2%和料水按照1:1.2-1.5的比例制成培养基,灭菌后将切块的鸡枞菌母种放入到培养基中,并遮光控温,温要在18-19℃,大概2个月菌丝就能长成。

3、定植方法

菌丝长出来后,就可以放入到饲养池的蚁穴中了,每个蚁穴可以定植15-18株,定植的时候要分布均匀,泥土覆盖到菌丝球状体的下部即可,定植好后要适量浇水,使土面处于半湿润的状态,注意还要遮光。

4、养护管理

鸡枞菌种植好之后,还需要做好养护管理,每周都需要浇一次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干旱季节每隔2-3天就要浇一次,期间可以使用一些带甜味的果皮混料投放到蚁穴中,使得鸡枞菌可以更好地跟白蚁一起生长。

5、采收

当鸡枞菌的菌盖长到4厘米左右,柄长2~3厘米刚要伸直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前停止喷水一天,以防鲜销贮存时霉烂。采摘时用手握菌柄基部,用小刀在膨大的柄下沿削断,向上拔起即可。细长的假根可留在土中以利再出菇。

2. 白蚂蚁怎么养殖

  一、在发现的蚁危害处,想法找到蚁巢或蚁路。首先将灭蚁粉剂尽量能够喷洒到蚁巢内或蚁  路内的白蚁身上,使其能够相互传染毒性,达到灭治效果。  二、在发现白蚁危害的地方,将木制门窗框按一定距离钻孔灌注药液,周边土壤同时喷洒药  液,使木材及土壤都含有一定的毒素,白蚁活动触毒取食都会中毒而死亡。  三、诱杀法,可在发现白蚁危害处设立诱杀桩,诱杀坑,诱杀堆,诱杀毒饵等。以上三种灭蚁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另外还有熏杀法,像国外现在采用热气杀灭法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灭治白蚁的方法很多,但主要还得根据具体的白蚁发生的环境及周边情况,去具体的对待而制定具体的灭治方法。  新建预防:由于白蚁在生存中,大多数种类离不开土壤,在建造房屋过程中针对土壤的处理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土壤的药物处理,可在建筑物的四周形成一道屏障,封锁所有白蚁可能进入的通道。新建预防处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地基的药物处理:基础挖好后,在基础的底端与两壁,按规定喷洒药物。  2、建筑物回填土正负零时(含散水坡),铺设水泥地面之前,在土壤平面喷洒药物。  3、木制门窗框,在制作好后,即涂刷防蚁药物。  4、其他木构件的药物处理,根据情况不同一般大都采用涂刷或浸渍法。

3. 白蚁 养殖

白蚁的生存环境主要与温度、湿度(水分)、空气、光线和土壤有关。

白蚁一年中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刚出巢时的 4 至 6 月和入巢越冬前的 10 、 11 月。 1.温度:白蚁是喜温性的昆虫,气温是影响白蚁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白蚁都分布在赤道两侧,越近赤道白蚁种类越多,密度越大,生活方式也越复杂。

2.湿度:白蚁需要专门的水分供应,以维持群体的水分和湿度需要,它们有专门通往源的吸水线(吸水蚁路),通过吸水线来保证自身和巢体对水分的需求,堤坝上比较近水源的地方是迎水坡的水库水,所以堤坝白蚁都会筑蚁路到这些水源丰富的地方取水。

3.空气:白蚁是生活在半封闭的巢穴系统中的群体生物,在黑暗的巢穴系统中自成一体,这个巢穴系统要与外界发生联系,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空气中的氧气,而把群体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巢外。

4.光线:白蚁长期在营巢内隐蔽生活,然而群体的扩散、发展,却离不开光的环境,有翅成虫飞离群体时都有趋光习性,所有的有翅成虫都明发育完善的单眼和复眼,和其它许多昆虫一样,对光有强烈的正反应——趋光性,有翅成虫飞离旧群体,建立新群体,所以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5.土壤:白蚁除木栖性类与土壤不直接发生任何关系外,土木栖白蚁和土栖性白蚁跟土壤的关系都极为密切,特别土栖性白蚁,无土不成巢,离开土就生存不了,土栖性白蚁对土壤有严格的选择。

4. 白蚁养殖基地

蚂蚁具有在土表处筑巢、产卵、孵化、储存食物和水分的习惯。所以,饲养土最好是菜园土,而且还要经过一些处理:去除玻璃、小砖块、石子等杂质,然后将菜园土经太阳暴晒后敲碎,再经过粗碎过筛以增加其疏松程度以后,就可以将其放置在养殖箱或养殖架内了。

5. 白蚁怎么养殖技术

       1、种植时间

       枞菌菇不适合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生长,而春季靠近夏季,温度逐渐升高,不适合栽种枞菌菇,所以种植枞菌菇最好可以在秋季的九月份到十月份进行,此时温度在二十度左右,比较适合枞菌菇的生长繁殖。

        2、培养菌丝

        在栽种枞菌菇前,需要培养菌丝。首先需要使用麸皮、石膏、白糖以及木屑、清水等物质配制培养基,然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就可以将菌种混合在培养基中,并将配制好的菌种装入塑料袋中进行培养。

        3、搭建大棚

        在培养菌丝前,也需要搭建养殖大棚。首先需要地势开阔的场所作为养殖基地,也需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偏酸性土壤作为基土,然后在土壤中加入白蚁群,每两平方米放置一个白蚁群,并在周围挖出排水沟,避免雨季积水。

        4、进行养殖

        在菌丝生长成熟之后,就可以将菌丝移入大棚中养殖。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向枞菌菇喷洒无污染的清水,保持环境的湿润,也可以每隔半月向土壤中堆放水果、青菜等食物,为白蚁提供足够的营养,让枞菌菇更好的生长。

6. 白蚁的养殖方法

一、配料:

主料:玉米芯、玉米秸、棉籽壳、花生壳、大豆秸、稻麦草(糠)锯末等农产品的下脚料均可作为栽培原料。任选一种或几种混用。用量:85-90%.

辅料:麦麸:10-15%(或米糠);生石灰:1-3—%(气温高多用,气温低少用);石膏粉:1%;多菌灵:0.1-0.2%;水:140-180%。

二、发酵:将主料与麸皮、石膏、石灰充分拌匀;多菌灵加水溶化后加入。边加水边翻拌,最好人在料上踩踏,以使料尽快吸收水分;加足水后再过2小时左右,用手握料,指缝有水滴滴下为适宜;春季、早秋温度高、气候干燥加水多些(指缝有5-6滴水滴下);晚秋、冬季加水少些(指缝滴水2-3滴。)

然后将料堆成宽、高各1.2-1.5米,长不限的长形料堆。注意:堆料时要轻放,严禁拍砸料面、以免影响料堆通气。可用直径10-15厘米木棒在料堆插洞增加透气。堆好后料面苫盖草苫子,然后再盖塑料薄膜。一般在堆料后30-40小时,料堆温度即可升到60度左右,让其继续发酵,24小时后第一次翻堆。翻堆宜在中午进行,动作要快、轻,原堆上翻下、外翻内,尽量使料受热均匀;按第一次堆形复堆,依次盖好草苫、塑膜。约8-10小时,料温又会升到60度,次日中午第二次翻堆;每天一次,共翻3-4次。

发酵好的培养料应呈棕褐色、有清香味、不能有酸、臭等异味;有时料表面有白点、但绝不能有长毛或黄绿色霉点。发酵好的培养料摊开晾凉至30度以下装袋。

三、装袋播种

用扁宽22-26cm的塑料筒截长45-52cm,一头扎紧,先放一层菌种、装10cm左右料,再放一层菌种、再装料,共装三层料,四层菌种。两端菌种多些,中间二层菌种少些、沿袋壁放;装料时随装随压紧:要做到两头紧、四周紧 中间松。扎口后用小钉在每层菌种处扎8-10个小孔通气,然后进培养室发菌。

四、发菌

培养室及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菌袋进场前,用5%石灰水刷洗墙壁、地面,干燥后用气雾消毒剂(2克/㎡)或甲醛(5-10毫升/㎡)加敌敌畏熏蒸灭菌、杀虫。

气温28度以上,菌袋单摆;低于28度可以横卧叠放,根据气温高低叠放2-5个高,发菌三天后要注意检查菌袋温度,每天检查3-5次,袋表温度最好保持在28度以下;一旦超过,就要及时翻堆、打开门窗通风、减少堆放层数。袋内料温高是发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般20-35天,菌丝即可发满全袋,然后转入出菇管理。

五、出菇

菌丝满袋3-5天,人为加大菇房内的昼夜温差,增加菇房湿度,再过5-10天,部分袋的料表面出现密集的黑色小点,这就是平菇原基。此时要加大菇房的通风换气,保持相对湿度85%左右,促使原基尽快发齐;及时用刀片在袋头划2-3道割口,以利于平菇从割口处长出。随着平菇的不断长大,逐步加大菇房通气,加大湿度,喷水要少、细、勤;尽量不要把水喷到幼小菇面上。

对光照要求不高,室内或大棚内能看清报纸的光线即可满足要求。

当菌盖充分展开要及时采收。采收过晚,质量下降,产量减少。

一茬菇采收结束,彻底清除残根,喷一遍营养素,复塑膜养菌5-7天,现原基后揭开塑膜,正常管理。一般可收4-6茬菇。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出二茬菇后脱膜覆土码成菌墙或阳畦出菇,能很好地解决培养料失水与出菇的矛盾,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7. 白蚁怎么养殖的

繁殖蚁:经过最后一次脱皮,即羽化后,体色慢慢变深,以后就不会再进行蜕皮了,不过体型会不断长大。

工蚁:理论上如果寿命够会一直蜕皮,每脱一次皮为一龄,3龄开始变成工蚁,工蚁可以自行取食木头,不需要其他工蚁喂养,不过工蚁有寿命限制,大概为几个月到几年(有部分原始品种,繁殖蚁即是工蚁,可以活很长),所以蜕皮次数也不同。一般来说可以长到6龄以上

8. 白蚁可以人工养殖吗?

由于白蚁的生活方式特殊,同一群集中的形态多型,而且都营群落生活,因此,饲养白蚁要先了解和掌握它们生活中的一些特性,才能在饲养白蚁的工作中,从饲养设备到管理方法都能运用自如。    ①白蚁的特性:如把白蚁的特性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5种:   A.社会性:白蚁属于社会性昆虫。一群家白蚁中通常由 1对蚁后、蚁王主持,它们是蚁群的生殖者。每个巢中一般要有成千上万的工蚁与兵蚁来担当筑巢、觅食、侍喂和护卫工作,但它们均无生殖能力。一旦巢中失去了蚁王与蚁后,要再从巢内幼小的白蚁中培养出补充性的生殖个体——短翅型蚁后与蚁王,担负起生育任务。因此,饲养白蚁必须有容纳较大群体的饲养设备及其生殖活动的空间。

B.营巢与取食习性:每群白蚁都筑有较大的主巢,作为蚁后与蚁王的王宫,也是群体活动的中心,另外,还要有好多个副巢,各巢以隧道相连通。家白蚁常在村舍附近的树根下 (特别是松、杉木),树干中以及居室中各种木质建筑和用具中营巢。这些木质中的纤维就成为白蚁的天然饲料,特别对生长势衰弱的树木或纤维组织较新鲜的干木材,尤为喜食,过于腐朽的木材则不贪食。白蚁还有取食同伴脱下的老皮、排泄物或初死蚁尸的习性。因此,饲养容器中要放置足够的作为白蚁食料或筑巢材料的贪食木材(以树墩、较粗的树干、有一定厚度的木板为好),供其需求。   C. 地栖与嗜水性:白蚁多在地下筑巢,因而称为土栖习性昆虫,一般深可达0.5~2米,即使是在地上木质中筑巢的,也要通过修筑的隧道与地下沟通,以便衔来土粒与排泄物及吐出的口液混合,修筑蚁道。白蚁生活中离不开水,无论筑巢在何方,总要先修筑一条与主巢相连贯的水道(吸水线),与巢穴附近或与地下水源连接。一旦水源断绝,全巢白蚁在10余天内便自行死亡。因此,饲养容器中要有一定厚度的土层和供给水源的装置。

D.群居与畏光性:白蚁的群居性很强,从不单独活动,尤其低温阶段,便集中在巢中。白蚁还有互相舐吮和侍卫饲喂的特性。白蚁通常怕光,只在木材及泥土筑成的巢中或蚁道中活动,遇光即遁逃,并合力堵塞蚁道上偶然出现的漏洞,但有翅成虫出巢婚飞时,有强烈的向光性,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完成婚配,脱去双翅后,便失去向光习性,迅速钻入土中或木材下筑巢育儿。因此,饲养容器要有遮光设备,以及为其创造群栖的条件。   E. 群飞性:群飞是白蚁分群的前期形式,成长的白蚁群,同巢虫口密度过大,便产生大批的有翅成虫(繁殖蚁)。每年春末夏初,在雨后闷热天气,气压明显下降的傍晚时节,出巢婚飞,然后再建新巢群。由于白蚁有婚飞分群的习性,因此,饲养容器不但要有平面面积空间,还要有高度空间,才能供婚飞活动。 根据白蚁的以上5种特性,饲养容器最好设置在室外,用砖砌长,宽、高数米的饲养池,池上装设较细的纱网,用杉篙竹帘搭上防雨棚;池内装土及木材,一端设有常年储水池,池的外围要设防护水槽,防止天敌偷袭。一池中可分数个小格,饲养几个群体。

②采种及人工饲养   A.采种:是将蚁群引入饲养池中的过程。其方法有:一是自野外筑有蚁巢处,挖掘带有蚁王、蚁后的巢室及菌圃移入饲养池中。挖掘时间最好在日光最强时进行,因此时大部分蚁群都集中在巢中,装入布袋中带回。遗留在隧道或副巢中的部分白蚁,只要有补充生殖蚁,还会在原处结群筑巢。二是在每年春末夏初的婚飞时期,在有蚁巢附近利用灯光诱集脱翅后的新生殖蚁(尽量多收集些,防止其不适应环境而有部分死亡),移入池中,使其自择配偶,并选址筑巢。 后者的采种比较方便,免去寻找、挖掘主巢之劳,但因初生生殖蚁繁衍能力差,蚁群小,收获也少。

B.人工饲养:在饲养白蚁的过程中,除给以适宜的自然饲料外,还应给以人工饲料,作为自然饲料的补充,可提高繁衍能力,扩大种群数量,增加药源。 现已试验成功的,饲养家白蚁及黄胸散白蚁的人工饲料配方有; 配方1:(湿重的百分比) 麦角醇0.06,蛋白质0.05,蒸馏水65.82,纤维素34.06,尼泊金0.01。 配方2:β-谷甾醇0.06,干酪素0.05,蒸馏水65.82,纤维素34.06,尼泊金0.01。 配方3:麦角醇0.06,维生素B混合液3.23[维生素B混合液是在Vanderzant(1957)液中加入氯化胆碱及肌醇],韦氏盐0.4,蒸馏水62.04,纤维素34.26,尼泊金0.01。 人工饲料的配制,是将各配方的原料按比例放置于玻皿内(韦氏盐有无均可),经搅拌后呈稠浆,但不成汤。放在饲养池角落处,用木板遮盖,隔5~7日后检查,吃光后再予以补充。时间过长会污染发霉。 从目前野外白蚁的分布及巢群数量看,靠野外采集已能满足药用需要,何况白蚁是木质材料及堤坝的大敌,野外采集可变害为益。从保存物种及生态平衡的角度着眼,应有计划地采收与饲养相结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