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诉马的进化史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04 00:43   点击:1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马的进化经历了始马、中马、原马、上新马和真马等主要发展阶段。

其主要进化特点是:体躯增大;体高增高,体高由原来的40cm增高至120cm以上;趾由三趾或四趾进化为单趾(单蹄),以利于奔跑;牙齿由低冠的阜头结构向高冠、齿质坚硬、齿面宽而多皱结构变化,以利于采食干草;脑容量增大。

目前已知,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于5600万年前的北美洲,时值始新世。始祖马个头只有狗那么大,弓着背,四肢长着多个趾头(前三后四)。

由始祖马分化出了林林总总的众多支系。有的支系越来越大,越来越擅长奔跑,也有的支系向着小型化发展。到中新世的时候,以三趾马(中马)为代表的马类动物成了一类十分繁盛的动物群,是地层古生物中常见的化石动物,常常作为地质年代断定的重要依据。

现代马的最直接祖先是出现于1200万年前晚中新世的恐马(上新马)。而适应草原生活,肢长体高,具有单趾硬蹄和流线型身体等特点的现代马――“真马”,则在400万年前出现。

扩展资料

马的驯化

国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学家桑德拉・奥尔森博士,长期以来致力于发现马驯化的历史。她和她的同事们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寻找到了野马被驯养的最早证据。

奥尔森的团队在铜器时代的波泰文化中发掘了三处有着5500年历史的人类定居地。通过研究这些村子里的垃圾堆,他们发现其中90%至99%的动物骨骼都是马的骨骼。

遗址柱坑的排列暗示曾经有养马的畜栏存在。研究团队在这些围场的里里外外取样,通过检测,在这些被圈起来的区域里发现了相当多的磷酸盐,这表明这里曾有马粪和马尿存放――这是一个证明波泰人曾驯养马匹的有力证据。

并且团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一些陶器的碎片,研究人员能在这些陶器碎片中找到马奶的脂肪,得出了马最早被驯化发生在6000年前的结论。

在距今大约5000至6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3纪初期,地球森林里生活着一种体约30厘米的小型哺乳动物。它头颈短小,背部弯曲,4足各生有5个脚趾,趾后面有柔软的脚掌垫。这样的身体构造,很适宜躲在灌木丛中,以采食树叶为生。大约200万年后,这种小兽的脚趾,因为无需掘土、爬树,或抓取东西而开始收缩并拢。前肢五趾退化消失一趾,后肢五趾退化消失两趾,腿和身体变得略长略大,似乎预示着它今后的命运就是专一向具备快速奔跑能力进化。古生物学家正是在这种大小形状近似狐狸、猫的动物身上,找到了马的原始祖先――始祖马(Hyracotherium,又称为Eohippus)。

由于环境变迁,世界各地的始祖马普遍走向了灭绝,只有北美大陆上的种群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后来马类动物的基础。始祖马之后的早期演化里出现两大分支:

1、保守的古兽马类(Palaeotheriidae),独立发展,到渐新世(距今约3千万年前)末期灭绝。

2、主干以山马类(Orohippus)为代表,山马类在渐新世早中期前后灭绝。

山马类之后,主干以后马类(Epihippus)为代表继续发展。其间曾出现一短暂分支“粗壮马类”,但很快灭绝。其后主干的进化方向是三趾马类。

随着肢体在演化中不断加长,一些生活在渐新世的马类动物的体高已增加到50厘米左右,而且前肢又有一趾退化消失,变成前后肢都各只有三趾着地。三趾里的中趾特别发达,不但用以支撑大部分体重,还便于在干燥的地面上奔走。这个阶段的马类动物被命名为中马,以表明它在进化中所处的阶段位置。中马和始祖马一样,也还生活在森林里,以嫩叶为食。进化主干中的四趾马类逐渐被中马这类更为进步的三趾马类取代,从而全部灭绝了。

在随后的渐新世前期,以中马为基础又进化出两大分支:

1、以“早期安琪马类”为代表的进化支干。这个支干后来又分化出3-5个分支,一般多说为3个。

(1)古马类(Archeohippus),较保守类型,在中新世中末期灭绝。

(2)次马类(Anchitherium),较古马类进化,是早期三趾马类里发达的一类,随后以巨马类(Megahippus)为代表,身体可以与真马类(现代马)媲美,体型相当大,于中新世晚期灭绝。

(3)安琪马类,继续发展,于中新世晚期灭绝,主要在欧洲、亚洲发展,在亚洲以中华马类(Sinohippus)为代表。

这三个分支统一般称为“安琪马类”,最终全部灭绝。

2、另一支以细马类(Miohippus)为代表,成为马类动物的进化主干,得以继续发展下去。

中新世早中期(距今2千万年左右),进化主干以副马类(Parahippus)为代表继续发展。到了中新世中期,进化主干中出现的草原古马(Merychippus)已经具备了革命性的特征。

当时的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寒冷,使得早期马类赖以生活的雨林面积日渐缩小,马类动物不得不来到草原上以食草为生。草原上的食草兽极易遭受食肉兽的攻击。在年复一年反复上演的追杀-奔逃游戏中,马类必须凭借自己的奔跑能力才能存活下来并继续进化。面对生存挑战,马类在尽力俯首向下吃草的同时还必须随时抬起头观察周围情况以防备敌害突袭。这一切使其头颈渐渐变得长而灵活,腿部长度也进一步增加。同时背脊由弧形变为硬直,由善于跳跃变为善于奔跑。它们虽然每足仍有三趾,但在跑动时仅以中间那一趾着地,且着地足趾末端原有趾甲也逐渐变得又大又厚,最终形成一圆形蹄甲,以保护四足在高速奔跑中不受地面硬物的伤害。此外,脸部已拉长,颊齿齿冠增高。冠面上形成复杂的褶皱,适以磨研坚硬的食物和植物纤维(干草之类)。具备了上述特征的草原古马大小已如小马,而且在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已成为了现代马的雏形。

后来,以草原古马类为代表的主干继续发展,出现2大分支:

一、保守的三趾马类(Hipparion),继续走三趾马类进化路线。三趾马类是马类进化上的重要侧支,它的头骨和颊齿构造已较进步,但足部仍还保有三趾。这类马起源于北美,上新世期间(距今约200万年前)趋于繁盛,除南美外各大陆均有分布,我国化石也很多,是上新世典型的动物群,即三趾马动物群(HipparionFauna)。三趾马仅部分延续到更新世(距今100万年前),然后绝灭。

三趾马类在中新世晚期曾出现两个主要分支,填补了安琪马类灭绝后留下的三趾马类空白:

1、“丽马类”,为一单独细弱分支。

2、为三趾马类进化主干,并且再出现3大分支:

(1)“矮小三趾马类”,更新世早期灭绝,是较进步的一类。部分种类延续到更新世末期。

(2)新三趾马类(Neohipparion),更新世早期灭绝,部分种类延续到更新世中末期。

(3)传统意义上的三趾马类(Hipparion),在上新世末期彻底灭绝,由它继续进化出现了“柱三趾马类”,在更新世中期灭绝。

二、为较进步类型,走向单趾马类进化路线,成为主干,向真马类继续进化

主干逐渐演化,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期,出现了上新马类(Pliohippus)。留在北美大陆的上新马保存延续了马的种族生命,它们身体更大,齿冠更高,前、后足中趾更为发达,已极度接近一趾马,侧趾退化仅剩痕迹,隐藏在皮肤之下。

在更新世早期,进化出2大分支:

1、“南美马类”,进入南美洲,独立发展,于更新世末灭绝。

2、以恐马类(Dinohippus)为代表的早期一趾马,并且成为演化真马(现代马)的主干。

在更新世中晚期,进化主干中出现了真马(Equus)。一些北美真马沿着其三趾马祖先走过的道路,再次穿越白令海峡,分布到亚洲、欧洲和非洲。欧亚大陆的后裔得到繁荣和发展。我国北方出土的更新世的三门马(Equus samenensis)以及现在还残存在甘肃、新疆和蒙古等地的野马(Equus przewalskii),都是马类动物的代表。现代的马类动物,包括马、斑马、驴都是从真马分化出来的。

我们知道,在马类迁徙、进化的时代,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冰川期曾将大量植物摧毁。再后来,连接北美一亚欧大陆的白令海峡也重新断开了。好在这时马已遍布大半个地球,快速而持久的跑动能力又一次帮助它逃过劫难。然而,留在北美老家的真马,连同其他马属动物却都在全新世阶段(距今一万年左右)谜一般消失了,是出于气候骤变还是疾病传播,至今无人能够解释。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当西班牙殖民者踏上这片被称为新大陆的土地时,那里没有任何马。马是后来才从欧洲用船运过去的。

以上讲述的是根据目前普遍认同的研究结论归纳出的马类动物进化体系。当然不同的声音也是很多的。甚至于,马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跳跃式、反复式发展情况――例如体重、身高、肢长、牙齿、肋骨数的变化,以及不同进化分支的时间、地域重叠现象,还给某些持反对进化论观点的人带来了口实。曾有人以马进化过程中的所谓“脱节”、“混乱”作为例证来证明进化论的错误。例如:“所谓‘始祖马’在形态上和马有很大差别,是否属于马类大成疑问,在最初命名时就曾把它列为蹄兔类”、“这些‘马’的化石标本发现地点分布广阔,有的甚至在不同大陆,它们的存在时间又互相重叠,说明它们只是曾同时存在的不同动物,彼此之间并无承先启后的过渡关系……”等等。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忽视了很多问题,包括:虽然始祖马和现代马的形态的确相差很大,在始祖马-山马-细马-副马-草原古马-上新马-恐马-真马的进化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其实都是较小的,就算在分类学上不把始祖马当马,它和现代马之间在身体结构上的渐变关系却不可否认。而且,马类四肢发达,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分布广阔不足为奇。如果两个大洲有陆桥相连,马当然也可以从一个大洲扩散到另一个大洲。例如南美马类就是在中美地峡形成后才出现的,而大洋州一直被海洋隔开,所以始终没有马。由于分布地域广阔,马进化中的分支之间存在时间、地域重叠的情况并不奇怪。例如三趾马一直是马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华北地区,很晚的时候还有大批的长鼻三趾马存在。真马则是在特晚的时候才从北美洲迁徙过来,与当地的三趾马当然没有直接关系。

此外,各国学者们至今也对真马、野马和现代家马之间的世系和血统关系持有许多不同看法。客观上,解决这类问题仍有待于考古发现提供更我的直接证据;主观上,人类文明的介入对马造成的改变远比自然对马的改变要复杂得多,这给有关方面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尽管存在上述争论与疑点,古生物学界仍喜欢把马的进化过程看作是生物进化史上最系统、最确定、最典型的例证。那些位于进化主干中的马在生存繁衍过程中,往往能够较快地调节自身构造,与其身处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保持一致,前面所说的“跳跃式”就是由这种原因导致的。

不过,历史上有些古生物学家根据马的进化趋势(身体体积由小到大、趾数由多到少、齿冠由矮到高)就认为,生物总是沿着既定的方向进化的。这就是“直生论”(or-thogenesis)的观点。直生论者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某些神秘的潜在力量。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第一,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绝灭了,只剩下真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马决不是直线进化的;第二,所谓决定进化方向的潜在力量,缺乏一定的物质基础,根本得不到科学的证实。相反,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就可以对马的进化作出合理的解释。马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由于环境不断变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马的进化实际上也是自然选择作用于随机变异的结果。

马的进化史

马的进化史可以说是哺乳动物中研究的最透彻的了,所有的进化教材中都有介绍。马起源于北美洲,整个演化史也集中在北美洲,在美洲可以看到马的完整的演化序列,这个演化序列可以分成几个大的阶段。由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有一些联系,不同演化阶段的马都有少数成员扩展到欧亚大陆并经欧亚大陆到达非洲。

始新世早期生活于北美洲的始祖马是最原始的马,代表马进化史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马体型很小,大约与狐狸相当,结构轻巧,四肢细长,前脚4趾,后脚3趾,牙齿不特化,为低冠丘形齿,食森林中的鲜嫩植物或杂食。这些特征在奇蹄目的其它类群的祖先类型上也能找到,说明它们离其共同的祖先相距不远。这个阶段的马到达我国的有原古马,如中华原古马,生活于始新世中期,比始祖马略微进步些。

森林中生活的三趾马是马进化史的第二个阶段,这些马前后脚均有3趾,牙齿低冠,食森林中的鲜嫩植物,体型大于始祖马,但比现代的马小很多。早期的代表是渐新世生活于北美洲的中马,大小似羊,晚期的代表如我国的中华马可延续到上新世,体型已经比较大如小驴。

下一个阶段是生活于草原中的三趾马,这些马虽然前后脚仍然均有3趾,但是只以中趾着地,适于快速奔跑,牙齿高冠,食草,是典型的草原生物,它们的出现可能与草本植物开始繁盛,大地上出现大面积的草原相关。这些马早期的代表是北美洲中新世的草原古马,大小似小驴。这个阶段的马非常繁盛,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最著名的种类是主要生活于上新世的三趾马。三趾马在欧亚非和北美洲都有分布,在欧亚非是优势物种,那时欧亚非的动物群被称作三趾马动物群,在我国三趾马的化石非常丰富。三趾马是马类进化史上的一个旁支,其唯一可能的后代是更新世可见于我国的长鼻三趾马,而与现代的真马没有亲缘关系,在更新世已经是真马统治的时代了。这个阶段的马在中美陆桥形成后还到达了南美洲,形成了南美三趾马,这是马第一次到达南美洲。

最后一个阶段的马前后脚均只有一个脚趾,体型较大,高冠齿,食草,是典型的草原动物。早期的一趾马类分布局限于北美洲,如北美洲上新世的上新马,大小如驴。后期的一趾马以真马为代表,分布广泛。真马在北美洲诞生后向两个地方发展,一支到达南美洲形成南美马类,一直到达旧大陆,旧大陆的真马在更新世比较繁盛,著名的代表有我国的三门马、云南马、北京马等。在更新世结束时,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所有马类都全部灭绝,只有到达旧大陆的这一批真马保存了下来,这也是现存唯一的马类。直到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以后,美洲才再次出现马类。

现存的马和不久前才灭绝的马一共有9种,它们可以分成马、驴和斑马三各类群。马原分布于欧亚大陆,包括泰斑马Equus caballus(欧洲野马、家马)和普氏马E. prezewalskii(野马、蒙古野马)两种。野生的泰斑马已经于1876年灭绝,现在的家马就是它们的后代,现在泰斑马Equus caballus这个名字就是指的家马,现在北美和澳洲等地还有些野生的马实际上是家马再次野化的结果。普氏马发现于1881年,恰好是欧洲野马灭绝后不久,成为轰动世界的发现,但在1947年从野外捕捉到一匹雌马后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过,现存的所有野马都是20世纪初捕捉到的11匹野马和1947年捕捉到的雌马的后代。驴分布于非洲和亚洲。非洲野驴E. asinus是家驴的祖先,体型小,耳朵大,吃苦耐劳。非洲野驴又分为索马里野驴E. a. somalicus和努比亚野驴E. a. africanus两个亚种,索马里野驴腿上有黑色横纹,努比亚野驴肩上有黑色横纹。真正野生的非洲野驴已经非常稀少,是濒危物种,但是有些地方可以见到再次野化的家驴,这些吃苦耐劳的动物能很好的在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亚洲的野驴现在一般分为两种,产于西藏的为西藏野驴E. kiang,产于亚洲其他地区的为亚洲野驴E. homionus。西藏野驴体型更大高大,颜色也更深一些。亚洲的野驴体型和马比较相似,最近有些所谓发现野马的报道实际上很可能是野驴。亚洲的野驴虽然比野马和非洲野驴数量略多,但仍然属于极珍贵的动物。斑马包括现存的山斑马E. zebra,普通斑马E. burchelli,细纹斑马E. grevyi和1883年灭绝的斑驴E. guagga,它们都是非洲的特有动物。山斑马是斑马中最早被命名的,又称真斑马。山斑马是现存体型最小的马,肩高只有1.2米,耳朵比较大而似驴,喉部有垂肉,身上有特殊的格状花纹。山斑马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山区,目前数量稀少,其中的指名亚种可能仅存数十匹。普通斑马是现存唯一数量较多的野生马类,在非洲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可适应草原、山地和半荒漠等不同的生存环境,,在非洲迁徙的大型哺乳动物群中,往往以斑马打头阵。普通斑马分成很多不同亚种,其中指名亚种现在已经灭绝,但是有些亚种目前仍然非常繁盛,不同亚种的花纹和生存环境略有不同。细纹斑马是斑马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肩高可达1.5米。细纹斑马身上的花纹细、多且密,可以说是斑马中最漂亮的一种。细纹斑马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北部,这种斑马数量尚多,但远比普通斑马少。斑驴原产于南非,最后一匹于1883年死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动物园。斑驴的身上只有部分地区有条纹,看起来似乎象是斑马和驴的混合。有些普通斑马的臀部也有条纹变浅或消失的现象,让人联想起已经灭绝的斑驴。

马的进化大约有以下几个趋势:体型由小变大,脑量等也变大;腿增长而脚趾数减少,适应开阔草原的奔跑生活;牙齿由低冠变成高冠,食性从食用森林中的嫩叶变成食草。马虽然是现存奇蹄目动物中种类数量最多的一类,但和整个奇蹄目一样处于衰落的状态,现在仅存1属8种。整个奇蹄目现在仅存6属17种,而在史前时期光是属就不下150个,可见灭绝比例之大。

马的进化史

马的进化史可以说是哺乳动物中研究的最透彻的了,所有的进化教材中都有介绍。马起源于北美洲,整个演化史也集中在北美洲,在美洲可以看到马的完整的演化序列,这个演化序列可以分成几个大的阶段。由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有一些联系,不同演化阶段的马都有少数成员扩展到欧亚大陆并经欧亚大陆到达非洲。

始新世早期生活于北美洲的始祖马是最原始的马,代表马进化史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马体型很小,大约与狐狸相当,结构轻巧,四肢细长,前脚4趾,后脚3趾,牙齿不特化,为低冠丘形齿,食森林中的鲜嫩植物或杂食。这些特征在奇蹄目的其它类群的祖先类型上也能找到,说明它们离其共同的祖先相距不远。这个阶段的马到达我国的有原古马,如中华原古马,生活于始新世中期,比始祖马略微进步些。

森林中生活的三趾马是马进化史的第二个阶段,这些马前后脚均有3趾,牙齿低冠,食森林中的鲜嫩植物,体型大于始祖马,但比现代的马小很多。早期的代表是渐新世生活于北美洲的中马,大小似羊,晚期的代表如我国的中华马可延续到上新世,体型已经比较大如小驴。

下一个阶段是生活于草原中的三趾马,这些马虽然前后脚仍然均有3趾,但是只以中趾着地,适于快速奔跑,牙齿高冠,食草,是典型的草原生物,它们的出现可能与草本植物开始繁盛,大地上出现大面积的草原相关。这些马早期的代表是北美洲中新世的草原古马,大小似小驴。这个阶段的马非常繁盛,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最著名的种类是主要生活于上新世的三趾马。三趾马在欧亚非和北美洲都有分布,在欧亚非是优势物种,那时欧亚非的动物群被称作三趾马动物群,在我国三趾马的化石非常丰富。三趾马是马类进化史上的一个旁支,其唯一可能的后代是更新世可见于我国的长鼻三趾马,而与现代的真马没有亲缘关系,在更新世已经是真马统治的时代了。这个阶段的马在中美陆桥形成后还到达了南美洲,形成了南美三趾马,这是马第一次到达南美洲。

最后一个阶段的马前后脚均只有一个脚趾,体型较大,高冠齿,食草,是典型的草原动物。早期的一趾马类分布局限于北美洲,如北美洲上新世的上新马,大小如驴。后期的一趾马以真马为代表,分布广泛。真马在北美洲诞生后向两个地方发展,一支到达南美洲形成南美马类,一直到达旧大陆,旧大陆的真马在更新世比较繁盛,著名的代表有我国的三门马、云南马、北京马等。在更新世结束时,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所有马类都全部灭绝,只有到达旧大陆的这一批真马保存了下来,这也是现存唯一的马类。直到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以后,美洲才再次出现马类。

现存的马和不久前才灭绝的马一共有9种,它们可以分成马、驴和斑马三各类群。马原分布于欧亚大陆,包括泰斑马Equus caballus(欧洲野马、家马)和普氏马E. prezewalskii(野马、蒙古野马)两种。野生的泰斑马已经于1876年灭绝,现在的家马就是它们的后代,现在泰斑马Equus caballus这个名字就是指的家马,现在北美和澳洲等地还有些野生的马实际上是家马再次野化的结果。普氏马发现于1881年,恰好是欧洲野马灭绝后不久,成为轰动世界的发现,但在1947年从野外捕捉到一匹雌马后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过,现存的所有野马都是20世纪初捕捉到的11匹野马和1947年捕捉到的雌马的后代。驴分布于非洲和亚洲。非洲野驴E. asinus是家驴的祖先,体型小,耳朵大,吃苦耐劳。非洲野驴又分为索马里野驴E. a. somalicus和努比亚野驴E. a. africanus两个亚种,索马里野驴腿上有黑色横纹,努比亚野驴肩上有黑色横纹。真正野生的非洲野驴已经非常稀少,是濒危物种,但是有些地方可以见到再次野化的家驴,这些吃苦耐劳的动物能很好的在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亚洲的野驴现在一般分为两种,产于西藏的为西藏野驴E. kiang,产于亚洲其他地区的为亚洲野驴E. homionus。西藏野驴体型更大高大,颜色也更深一些。亚洲的野驴体型和马比较相似,最近有些所谓发现野马的报道实际上很可能是野驴。亚洲的野驴虽然比野马和非洲野驴数量略多,但仍然属于极珍贵的动物。斑马包括现存的山斑马E. zebra,普通斑马E. burchelli,细纹斑马E. grevyi和1883年灭绝的斑驴E. guagga,它们都是非洲的特有动物。山斑马是斑马中最早被命名的,又称真斑马。山斑马是现存体型最小的马,肩高只有1.2米,耳朵比较大而似驴,喉部有垂肉,身上有特殊的格状花纹。山斑马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山区,目前数量稀少,其中的指名亚种可能仅存数十匹。普通斑马是现存唯一数量较多的野生马类,在非洲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可适应草原、山地和半荒漠等不同的生存环境,,在非洲迁徙的大型哺乳动物群中,往往以斑马打头阵。普通斑马分成很多不同亚种,其中指名亚种现在已经灭绝,但是有些亚种目前仍然非常繁盛,不同亚种的花纹和生存环境略有不同。细纹斑马是斑马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肩高可达1.5米。细纹斑马身上的花纹细、多且密,可以说是斑马中最漂亮的一种。细纹斑马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北部,这种斑马数量尚多,但远比普通斑马少。斑驴原产于南非,最后一匹于1883年死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动物园。斑驴的身上只有部分地区有条纹,看起来似乎象是斑马和驴的混合。有些普通斑马的臀部也有条纹变浅或消失的现象,让人联想起已经灭绝的斑驴。

马的进化大约有以下几个趋势:体型由小变大,脑量等也变大;腿增长而脚趾数减少,适应开阔草原的奔跑生活;牙齿由低冠变成高冠,食性从食用森林中的嫩叶变成食草。马虽然是现存奇蹄目动物中种类数量最多的一类,但和整个奇蹄目一样处于衰落的状态,现在仅存1属8种。整个奇蹄目现在仅存6属17种,而在史前时期光是属就不下150个,可见灭绝比例之大。

起源和驯化 马属动物起源于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为原蹄兽 ,体格矮小,四肢均有 5 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5800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马 ,或称始祖马,体高约40厘米。前肢低,有4 趾;后肢高,有3趾。牙齿简单,适于热带森林生活。进入中新世以后,干燥草原代替了湿润灌木林,马属动物的机能和结构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体格增大,四肢变长,成为单趾;牙齿变硬且趋复杂。经过渐新马、中新马和上新马等进化阶段的演化,到第四纪更新世才呈现为单蹄的扬首高躯大马。

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马的驯化晚于狗和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