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山养虾池水质变脏怎么办?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10 22:07   点击:2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江山养虾池水质变脏怎么办?

清塘、挖泥挑沟、泼洒漂白粉、晒塘是养殖池塘排水后采取的一系列改良池塘底质的措施。既可以延缓池塘老化,使底泥呈微碱性,提高塘水肥度和COD利用率,又能杀死池底许多害虫、寄生虫和一些致病菌,消除有害的还原性中间产物,提高池塘肥力,为下一轮的养殖做好准备。

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经常换水吧,不过还是建议你在养虾池表面刷一下海峡漆虾池漆,刷完很少出现水质容易浑浊的情况。

二、虾池水质变浑浊怎么办 虾是什么

1、池塘的水质浑浊可能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但一旦天气突变,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可以采取将农盛乐水产em菌液泼洒入池塘内。

2、虾是什么:虾(英文名:Shrimp)是甲壳纲十足目动物。虾分布于中国海域、江河湖泊。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划水,能连续向后跃动,速度十分快捷。它们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且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虾大小平均4~8厘米,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

三、如何防控发生甲藻?

【症状】甲藻种类主要是裸甲藻、多甲藻和微型原甲藻。裸甲藻为蓝绿色,多甲藻为黄褐色,水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红棕色,水“黏”而不爽,多泡沫(图12)。

图12 甲藻代表种――长崎裸甲藻

(Gymnodinium mikimotoi Miyake& Kominami ex Oda,1935) A、B.腹面观及背面观(示意图) C、D.腹面观及背面观

【危害】其危害是造成水体中溶解氧降低,进而引起甲藻死亡而产生甲藻素,导致水体缺氧,使对虾浮头。

【防控措施】(1)甲藻数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施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对甲藻有一定抑制效果,同时可改善水质。

(2)出现甲藻较多时,有条件的话要及时进行换水,同时增开增氧机,增加水体溶解氧。

(3)换水效果不明显时,使用含铜杀藻剂,最好是使用络合铜,同时注意增氧,并使用有益菌,以分解藻类的尸体。

四、虾池进水后为什么要繁殖饵料生物?怎样繁殖?

小型底栖生物是虾及幼虾良好的天然饵料,对虾吃它们不仅长得快,体质健壮,而且抗病能力也增强,因此,人为地培养饵料生物不仅对虾长得好,体质壮,也是降低养虾成本,减少投饵对池底的污染的重要措施,应重视饵料生物的培养工作。

对虾的天然饵料繁多,几乎所有的小型底栖动物都可以吃,并随着个体的增大,摄食的范围也增大。仔虾期主要摄食潮间带的底栖硅藻、猛水蚤、砂壳纤毛虫、有孔虫、涟虫类等小型甲壳动物,随着生长可以捕食小型多毛类(海稚虫、伪稚虫)、小型贝类(小贝苗、狭口螺、瓞沼螺)、蜾赢蜚、钩虾等。

更大的对虾则可捕食蓝蛤、肌蛤、小沙蚕、小虾、小蟹等较大的底栖动物,偶也能捕到浮游动物。因此,培养基础饵料应是多样的,不能只培养某一种动物。为了培养上述小动物,首先应培养这些小动物所需要的饵料――浮游和底栖藻类。并且应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适时地引进其亲体、卵子和幼虫,使其能在池内大量繁殖。

目前繁殖饵料生物的方法,一般是在清池后首先进水50~60厘米,然后适量施加肥料,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起来,水色呈现黄褐、黄绿或浅绿色。以后逐渐添加新水,并视水色情况,分几次施加肥料,使放苗时的水深和透明度皆达放苗要求。

放苗后仍可据情继续施肥肥水。施肥的种类和方法,新建虾池以施有机肥(如禽、畜粪)为好,每公顷可施1500千克左右,分2~3次投入,以后还可加施化肥;老池则施化肥为好。化肥的种类多用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二铵、尿素、复合磷肥等。其施肥量应根据原池水的肥度、生物组成而定,一般每次施氮肥以含氮量计2毫克/升;磷肥0.2毫克/升(以含磷量计),前期每2~3天施肥一次,后期每7~10天施肥一次。当池水透明度达30厘米以下时,应停止施肥。若肥水后水又变清,或出现异常水色,可能是由于原生动物、甲藻等大量繁殖所致,可排掉池水,重新纳水引种肥池。

也可从浮游生物种类和生长状态良好的蓄水池或临近虾池内引种。此外,在对虾放苗前和养殖初期,还可从海滩、盐场贮水池中,采捕蜾赢蜚、钩虾、沙蚕、拟沼螺等饵料生物,移植入池,使其在池内繁殖生长,为对虾提供优质饵料。但从防病的角度,要十分注意采捕环境,避免移入病毒携带者。培养饵料生物,大体包括清池、进水、施肥、引种等几个环节。

方法虽然简单,但为取得理想效果,还应考虑如下方面:

①避免饵料生物的单一性。应根据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的需要及饵料生物的繁殖周期采取综合培养措施,这样可以相对延长饵料生物在虾塘内的繁殖时间,使对虾能得到多品种的饵料生物。

②在引进饵料生物时,应考虑到水体的负载能力和生态平衡。

③纳水引种应事先了解本海区有哪些饵料生物和敌害生物以及它们出现的高峰时间,以便引种时避开敌害生物。

④施肥少而勤,根据情况“三不施”,即水色浓不施;阴雨天不施;早、晚不施(中午前施)。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保护之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