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对虾红腿病的病原、症状及流行情况如何?怎样诊断和防治?对虾的附肢发红是不是就是患红腿病?怎样区别?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22 00:01   点击:172  编辑:admin   手机版

对虾红腿病的病原、症状及流行情况如何?怎样诊断和防治?对虾的附肢发红是不是就是患红腿病?怎样区别?

对虾红腿病的病原是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病虾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入池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个体消瘦,甲壳与肌肉间隙大,头胸甲心区上方由原来的青色透明变为白色,后期变为橘红色。该病最主要的症状是附肢变红,头胸甲的鳃区及第二触角鳞片呈黄色。血淋巴液混浊、稀薄、凝固性差或不凝固,失去原有的淡蓝色;在血淋巴液及各组织器官中都有大量细菌,肝胰腺萎缩,或呈现白色、软化。对虾红腿病在全国各养虾地区都有流行,常呈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在越冬对虾中也是一种常见病。该病的流行与池底不清淤、不消毒、池水交换不良,放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当等有关。

对虾红腿病的诊断方法: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再用高倍显微镜检查病虾的血淋巴液及组织,如看到有大量细菌,可做出诊断。

(3)确诊须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4)由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对虾红腿病,可以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且与鳗弧菌及溶藻弧菌等无交叉反应。在诊断时必须注意,对虾的附肢变红并不仅仅是对虾红腿病的症状。如患对虾烂眼病时,有时附肢也变红。对虾在环境条件变化或不良时,或经过捕捞刺激以后,也能引起附肢暂时变红,这时对虾的行动依然活跃,弹跳有力,且放入新鲜海水中,附肢的红色会很快消退,恢复正常;而患红腿病的对虾则在未经治疗时,附肢的红色不会消退。

对虾红腿病的预防方法:

(1)虾池在冬闲季节应彻底清除池底污泥,在进水以前先进少量水,使池中水深达15~20厘米,再用生石灰或漂粉精、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过1天后再进水。

(2)在夏、秋高温季节,池底呈现酸性者,应定期适量泼洒生石灰,根据底质和水质情况每667米2可用5~10千克。

(3)高温季节应适当加强换水,并提高水位,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水色,透明度30~40厘米为适。

(4)在发病季节应每天早晨到池边观察对虾的活动、摄食和体色有无异常,必要时取样用显微镜检查。

(5)在虾病流行季节可定期适当进行药物预防,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同下述治疗方法。

(6)放养密度要适宜,放养的幼虾要健康。密度过大,虾自身排泄物多,残饵多,池底污染严重,易缺氧,病原体易繁殖,并在对虾之间互相传播也快,因此容易发病。放养的虾苗不健康,在饲养过程中易发病。

(7)投饵量要适宜,饵料要新鲜,绝对不能喂腐败变质的饵料或腐败变质的原料做成的配合饲料。鲜活饵料要慎用,因为大批的鲜活饵料中难免混有少数死亡腐败的个体,成为传染源。

(8)养虾池中适当混养一些贝类或浮游生物食性或底栖生物食性的鱼类,可以改善水质,防止生病。

(9)上述预防措施可结合中国对虾病毒病的预防进行。

对虾红腿病的治疗方法:

(1)氟哌酸0.05%混入饲料中,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天左右。

(2)大蒜按饲料重量的1%~2%,去皮捣烂,加入少量清水搅匀,拌入配合饲料中,待药液完全被吸入以后,就可投喂,连喂3~5天。

(3)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用下列含氯消毒剂之一,全池泼洒以消灭池水和对虾体表上的病菌,效果更好:

①漂粉精0.3~0.5毫克/升。

②三氯异氰脲酸(TCCA)0.2毫克/升。

③漂白粉(含氯30%以上)1~2毫克/升。

注意事项:

(1)口服抗菌药物在1个疗程中,必须连续服用,不能间断。在收虾以前2周以内应停止使用抗生素,以免药物残留在对虾体内,影响食用者健康和出口质量。

(2)含氯消毒剂中所含的氯很不稳定,特别是漂白粉,其次是漂粉精,在受到光、热、潮或暴露的空气中后,氯易挥发,使药物降低疗效或完全失效。所以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3)含氯消毒剂虽能杀灭病原菌,但对虾池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有益的细菌也有一定杀害作用,并且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质结合而失效。所以泼洒的剂量、次数和两次泼洒间隔的时间应根据池水的情况而定。水中浮游生物量大,有机质多时,即所谓肥水池,可每天泼1次,连泼2天或隔1~2天泼1次;水色比较清瘦的池塘一般每隔7~10天泼1次。在虾池中混养贝类的池塘不要泼洒消毒剂。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虾塘消毒,解毒,改底,补菌,肥水先后顺序怎样

虾塘消毒、解毒、改底、补菌、肥水先后顺序为改底、消毒、解毒、补菌、肥水。

1、改底:水色发黑、发红、发臭的水质普遍PH偏低,氨氮偏高,直接放入虾苗会造成中毒死亡,故需要将水换至正常水色。有条件的可以抽干虾塘水,撒生石灰晒田。

2、消毒:改底后对养殖水体作进一步的消毒工作,进一步杀灭水底的有害菌。

3、解毒:消毒后24小时,用果酸类的解毒产品对水体解毒(如使用水田虾“碧水解毒120”,1L/瓶,1m水深可用5-7亩,兑水搅匀,全池泼洒),以确保水体安全。

4、补菌:解毒后24小时,根据水体情况,对水体进行补菌肥水。通过补菌可以将水体里的腐烂杂草等杂质分解。

5、肥水:肥水可以培养水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降低水体的透明度,补充小龙虾的食物。

扩展资料:

苗种下塘前需过水,目的是减少应激反应,由于虾苗的运输是不带水的,而车厢内的气温和塘口水温具有一定的温差,这个温差在早春是非常大的,过大的温差对龙虾来说是致命的。如果把运过来的虾苗直接倒入塘中,会造成龙虾强烈的应激反应,而造成龙虾大量死亡。

改底,消毒,解毒,肥水,补菌。

先改底还是消毒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