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对虾空肠空胃偷死处理方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06 06:14   点击:237  编辑:单于融   手机版

一、对虾空肠空胃偷死处理方法?

1、可以在虾的饲料中加入维生素或者补钙产品来促进虾的脱壳,防止脱壳期过长导致空肠空胃的情况更严重。2、需要对养虾的场地进行彻底消毒,杀灭弧菌,减少弧菌的滋生,以此来净化水体。3、当虾出现空肠空胃时,应适当减料,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二、什么是白对虾肝胰脏萎缩,空肠空胃解决方案

弧菌是白对虾肝胰脏萎缩和空肠空胃发生的主要的直接原因,但长期超量的投喂、异常的水质环境是诱发该病发生的间接原因。由于长期大量投喂,对虾的肝胰腺长期处于高负载工作状态,不能满足如此大量的饵料消化的任务,到了一定的时候便会感染病菌发生病情。早期发病的病原来源与苗种携带有关。

该病发生后目前暂无有效治疗药物,疾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投喂,控制好水质,减少对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同一养殖场其他没有发病的池塘应减料;应减少人员在不同温棚间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住病情不再进一步发生,减少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展投喂,并注意在饵料中添加些护肝产品如胆汁酸。

胆汁酸保护对虾肝胰腺、防治对虾肝胰腺坏死和偷死病:

有试验证据和生产实践证明,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有效防治对虾肝胰腺的炎症、保护对虾肝胰腺健康、减少对虾偷死发生率:

1、胆汁酸的添加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对虾对胆固醇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促进对虾合成蜕壳激素顺利完成蜕壳;

2、胆汁酸可以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增加肠道屏障作用,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胰腺乃至整个虾体的危害;

3、胆汁酸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完整性受损,因而可以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的过度增殖,维护肠道微生态环境;

4、胆汁酸可增强对虾肝脏功能,促进肝脏解毒排毒,减少毒害物质对对虾肝脏的损伤,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提高对虾成活率10%以上。

三、虾空肠空胃的处理方法

1、可以在虾的饲料中加入维生素或者补钙产品来促进虾的脱壳,防止脱壳期过长导致空肠空胃的情况更严重。

2、需要对养虾的场地进行彻底消毒,杀灭弧菌,减少弧菌的滋生,以此来净化水体。

3、当虾出现空肠空胃时,应适当减料,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拖得越久治愈率越低。

虾出现空肠空胃,可能是感染了弧菌,对虾感染弧菌后,就会停止进食,停止进食自然就会导致空肠空胃,除此之外,如果天气总是发生变化,对虾容易产生应激反应,例如连续的阴雨天,导致池塘缺氧,对虾摄食下降,造成空肠空胃。

还有一种可能是池塘中的氨氮或者是亚硝酸盐超标,虾出现中毒情况引起机体病变,造成对虾空肠空胃,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时间找准病因,进行治疗。日常在养殖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水质的卫生。

四、对虾莫名死亡,求解!!如题 谢谢了

应该只是肝脏病变在强烈应激之后导致肝脏坏死引发死亡。 养殖三十天左右的虾仔很难肉眼看清楚甲壳白斑的,但有检验的人还是勉强能分辨得了,用40-80倍的显微镜就完全能看清楚了。 肝区表面出现疑似白斑样白点,但白点不在头胸甲上,又似细小的白色气泡――这个应该只是肝脏包膜上的色素出现病变,可能是病毒引发,可能是细菌感染引发,最有可能的是环境不适应(就是说慢性中毒)引发的; 除了部分鳃区与游泳足,步足有些许发蓝――这个有明显的慢性应激症状,一般来讲我会怀疑是底质有毒素引起慢性中毒引起色素变化; 对虾活力较强,其他体征正常,不过摄食减少,部分空肠空胃。发病约两周后降温,降温后第二天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左右。――本身肝脏病变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大量暴发性死亡。这就是是死亡阈值。 另外这里说明一点:要想分辨具体情况很简单:主要是靠边死亡的一般会是底质毒素超标导致的;偷死但活力好吃料有剧烈波动的往往是肝脏急性病变;游水多红身红腿的是弧菌;这个季节不用考虑白斑(除非冬棚闷到超过5天,一般不会大暴发)。 时间有限,既然你只要求原因,我就只讲到这里罢! 查看原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