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龙虾虾苗的培育有哪些技术要点?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15 18:34   点击:14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小龙虾育苗池的选择幼虾培育可直接利用抱卵虾池,也可以另外选择池塘进行。育苗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收获幼虾的多少。小龙虾育苗池的选择主要包括水源、面积和水深等方面的考察。

①水源:新建小龙虾育苗池的位置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清净无毒、排灌水方便的地方。育苗池的进、排水系统应严格分开,以便管理和防治疾病。

②面积:育苗池最好是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塘,背风向阳,每口池塘的面积一般控制在300~1200米2为宜,以利于日常管理。如果池塘面积过大,不利于投饲,直接影响虾苗摄食的均匀性,同时遇有较大风浪冲击,就可能造成虾苗损伤;而如果池塘面积太小,池水的理化因子就更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导致池塘水质变化快,易死水,不容易控制。

③水深:育苗池水的深度应随着虾苗的生长速度逐渐由浅变深,最后稳定在0.8~1米即可。对不能控制水深的池子,在放养虾苗的初期,先要加以改造。如果池水太深,水温变低,水质不易培肥;相反,如果池水太浅,水质和水温将要受到影响,同时不能随着虾体的增大而扩大虾苗的活动空间,极不利于虾苗的生长发育。因此,要对不利虾苗生长的池子加以修整,以提高利用率。

④其他。苗池坡比为1∶2,并建好防逃设施。注、排水要方便,进水用筛绢网过滤。如采用水泥池,面积为20~40米2,水深0.6~0.8米。

(2)小龙虾育苗池清整和消毒育苗池是虾苗的生活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与虾苗的成活和生长均有关系。因此,改善育苗池的环境条件是提高虾苗成活率的一个特别重要环节。消毒清整虾池是改善池子环境条件的重要措施之一。①常规清整:入冬,待小龙虾出池后,排干池水,曝晒数天,再挖去池底沉积的淤泥,然后排出池底的余水。清出的淤泥经过1~2天风吹日晒后,挖出可作农家肥施用。如池塘中淤泥较少,只要在冬天排干水后,曝晒数天即可灌水养虾了。②育苗池塘的药物消毒:采用药物对育苗池进行消毒,目的是为了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育苗池每年至少要用药物消毒一次。因为虾池经过一年养殖后,有部分饲料残渣沉积池底,日久会在池底堆积大量的腐殖质,给水中的各种有害寄生虫、病原菌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它们大量繁殖,对虾苗生长不利,所以要用药物彻底消毒。采用药物清池的时间,最好选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进行。如清池时间过早,在放养虾苗之前,往往会重新出现一些病原体和有害生物;如清池时间过晚,药物毒性没有完全消失,放入虾苗往往会出现中毒现象。药物清池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因为阴雨天消毒,药物可能不会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消毒药物最好选用生石灰,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遇水后变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非常强的碱性物质,能使池水的pH急剧上升至10~12,可杀死池中的野杂鱼、黄鳝、寄生虫和病原菌等。用生石灰清池,还具有改良底质和水质的作用。在清池时,池中需留4~5厘米积水,以便洒入的石灰浆能均匀地分布于全池。一般每亩用生石灰70~80千克。施用时,先将生石灰放入木桶加水溶化成石灰乳剂,趁热泼洒全池。第二天用带木条的耙子将池泥和石灰乳剂搅和一遍,以充分发挥生石灰清池消毒的作用。清池后,隔2~3天即可注入新水,施入适量基肥,再隔7~10天,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放养虾苗。

(3)育苗池的施肥培水为了使虾苗入池后能及时摄取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可在池底先施入有机肥。将发酵后的有机肥如沼肥,加少许清水全池泼洒,每亩施用1000~1500千克,促使水体小生物滋生,为虾苗提供天然生物饵料。要注意,有机肥不宜过多,也不宜迟施,以免投放虾苗后肥料陆续发酵而影响水质。投放有机肥后15~20天,再放养虾苗,这时池水基本稳定,天然饵料生物生长量也相对适中。

(4)小龙虾虾苗的放养放养虾苗前,要进行常规消毒(新建水泥池要先去碱再消毒),再施沼肥或腐熟的粪肥500千克/亩。土池内应栽种水草,水草面积占总面积的1/2;水泥池应投入水草,并设置网片、竹筒等,以增加稚虾栖息、蜕壳和隐蔽的场所。虾苗培育池中可以培养一些稚虾喜食的饵料,如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每亩池塘内可投放规格为0.8厘米的稚虾10万~15万尾,投放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在晴天早晨和阴雨天进行放苗。

(5)育苗池塘的饲养管理稚虾放养后,应适时向培育池内追施肥料,培肥水质,为稚虾提供充足的生物饵料。同时,还要及时投喂适口饲料。放养后第1周泼洒豆浆,每天3~4次,1周后改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15%。在稚虾培育过程中,每隔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并定期泼洒石灰水,增加钙质,改善水质。稚虾经1个月的强化培育,可达到3厘米左右的幼虾,即可捕捞进行成虾养殖。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