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瓜州县一特四化,三品两化是什么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1-20 10:32   点击: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创新机制形合力,产业化布局初步形成。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与全县移民数量的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县上及时成立了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全盘统筹指导发展“一特四化”农业,按照“一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创新产业组织设置模式,又分东、西、南三片成立了3个产业片区党委,并根据重点特色产业分类,配套成立了葡萄、蜜瓜、枸杞、番茄、酒花、“1245”畜牧业养殖等6个重点产业办公室,协调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乡镇村组、基地农户之间的关系,落实特色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配套服务措施;在移民乡村适时制作种植、养殖、绿化、劳务四个明白卡,由各包抓帮扶干部深入农户进行面对面的对接落实,帮助移民确定种植、养殖、劳务输转等生产计划,推动了扶贫帮扶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每年“三春”生产关键农时季节,县上抽调涉农部门单位行政干部和科技人员近百人,集中近百天时间,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督促落实产业规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对乡镇村组特色产业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考评考核、总结验收。同时,坚持把特色产业、草食畜牧业、设施农业发展列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以综合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推行县级领导包乡、县直部门包村、科级干部包组、一般干部包户的“四包增收”责任制,实行周汇报、月督查、半年观摩点评、年终总结考核的方式,切实形成了县上统揽产业发展全局、乡镇统领特色产业规模、村组农户统一认识的发展合力,有效加快了农业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南岔、西湖、瓜州3个西片乡镇为主的蜜瓜、蔬菜、葡萄、大枣产业区;以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4个东片乡镇为主的加工型番茄、啤酒花、中药材产业区;以南片草场相对丰富的锁阳城镇、布隆吉乡以草食畜牧为主的畜牧产业区,新建的移民乡村已逐步培育起了枸杞、甘草、红花、畜牧养殖等产业,成为移民群众土地改良难题,加速扶贫开发的重要产业支撑,使他们看到了生产发展、脱贫致富的希望。

2、科学规划调结构,高效特色规模不断扩大。

针对瓜州各乡镇土质、气候、水系等区域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优势、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特色产业调整重点和产业主攻方向,完善推进措施,创新产业落实责任机制,集中科技、项目、财力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通过宣传发动、观摩交流、典型宣讲、引进试验、选择对比、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等过程,逐步打破了“棉花一统天下”的种植结构,使农村各乡镇“拿得出、叫得响”的基础产业提升汇聚,区位优势特征显现,初步形成了“三红两绿一白”的特色布局(三红:枸杞、番茄、葡萄;两绿:蜜瓜、酒花;一白:肉羊)。2010年全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3%,比2008年增长了2倍,已形成了8万亩蜜瓜、6万亩甘草、4万亩枸杞、3万亩蔬菜、2万亩红花、1万亩葡萄、1万亩加工型番茄生产基地和67万头(只)牛羊饲养规模。蜜瓜、枸杞产业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由优变特,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以成倍翻番的速度向前推进,蜜瓜由当初的1.21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2.4万亩,2009年的5.2万亩,至2010年的8.2万亩;枸杞由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2008年的0.39万亩,2009年的1.78万亩,在三年时间内达到4万亩,面积、产量和收入都创下了生产之最。肉羊饲养量达到65.4万只,比2008年46.4万只增加19万只,增长40%。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低耗水、高效益原则,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围绕蜜瓜、枸杞、葡萄、日光温室等高效设施农业,积极推行以膜下滴灌、垄膜沟灌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全县落实节水灌溉面积2.53万亩(其中膜下滴灌1.56万亩),示范推广垄膜沟灌9.2万亩,建成日光温室631.4亩,建成万元田0.08万亩,5000元田3.9万亩,2000元田39.9万亩,节水型栽培模式和灌溉制度逐步得到完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

3、培育壮大建龙头,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坚持“外部市场为主,内部市场为辅”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策略,把稳步扩大规模作为经营产业的基础,把培育产业龙头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和扶持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县域市场体系建设,为本县农户批发零售和外地客商定点集中收购营造方便、快捷的销售服务环境,形成了对外以产地集散点批发销售为主,对内以县城消费零售为辅的特色农产品市场框架。全县已建成牛羊屠宰加工,番茄酱加工,酒花、枸杞烘干,蜜瓜包装等农产品加工购销企业达到12家,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1家,农产品交易市场8个,已具备5万吨番茄酱、1万锭棉纱、1万吨棉籽精炼油、4万吨棉仁蛋白加工生产能力,1200吨枸杞制干、5000吨蔬菜、瓜果储存保鲜和60万头只牛羊肉加工、储存能力,20万吨蜜瓜交易销售能力,300万套蜜瓜、葡萄等各类包装纸箱生产的能力,特色产业订单面积达16.9万亩,占特色产业总面积的62%,带动发展基地近40万亩,辐射农户近2万户。县财政投资100万元在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和河东乡建成标准化蜜瓜交易市场6个,为蜜瓜销往广州、上海、越南等地搭建了平台,同时为农民销售枸杞、甘草、孜然、红花等其它特色产品的提供了便捷的场地;引资建设的元通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已建成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交易大棚9座,恒温保鲜库4座,具备了蔬菜、瓜果储存保鲜能力5000吨;慧安农牧、龙兴畜牧牛羊屠宰、加工、储存能力已达到1400吨,年均向外销售牛羊肉达到1000吨以上;正兴源纸制品包装公司已累计生产蜜瓜、葡萄等各类包装纸箱29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有效弥补了瓜州及邻近县市瓜果运销品牌化包装这一空白,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户生产与企业发展、农户销售与市场建设的利益关系更加密切,健全与不断完善的加工、经营、销售网络已成为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4、加快推进抓示范,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新品牌、做精做强特色产业的思路,通过产业科技承包、综合建园和集中示范等方式,抓示范促推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引进示范和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切实把各类示范园区建成了集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成果的展示园,成为提升产业优势、创新经营方式、引领农民增收的致富园。建成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西湖乡向阳村市级蜜瓜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石岗墩市级枸杞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锁阳城镇市级牛羊育肥科技示范园区),县级特色产业示范点44个,引进新品种28个,开展试验示范技术16项,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农业核心技术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通过科技示范中提升了产业发展的水平。石岗墩综合示范园区,开展滴灌节水示范面积1000亩,枸杞栽植规模累计达到2750亩,平均亩产达到2000元,最高单产达到4000元。在推行“禾麟”棉仁蛋白、“瓜州”皮棉、“锁阳春”保健饮品等名特优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建成西湖乡、南岔镇、瓜州乡等无公害蜜瓜种植出口基地5个,哈密瓜、西甜瓜、牛羊肉、加工型番茄等12个特色产品先后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枸杞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注册了“梦城”牌无籽西瓜,“蜜可欣”、“汉使张骞”牌蜜瓜商标,“瓜州蜜瓜”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了优质、优价的发展之路。

5、强化培训促推广,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组织县乡技术人员下村入组,采取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落实各项科技措施。在老乡镇开展以蔬菜、蜜瓜、葡萄、酒花、番茄和枸杞产业高效种植技术和草食畜牧养殖技术为主,移民乡镇以务工技能、破除土壤板结、盐碱地改良、特色种养殖技术及中药材种植技术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全县年均培训农民5. 5万人(次)以上,输转劳动力1.8万人(次)以上,务工人员年均劳务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2010年,止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 260 场次,邀请省、市农业专家举办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土地改良等专题讲座6期,对全县100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了现代农业技术异地培训,对1000户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入户行动,培训乡村科技骨干0.35万人(次),培训农民5.35万人(次),印发各种科技宣讲资料5.2万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水平,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牧业生产技能。

6、政策激励重扶持,高效特色产业促农增收效果明显。为积极引导、扶持壮大特色农业发展,全县不仅通过对比算账、观摩考察、典型示范、重奖规模化经营户等形式,搅活干部群众思想,转变生产发展观念,而且从建立稳定的产业奖励扶持机制入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瓜州县农业扶持政策保障办法》、《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及办法,重点从政策、资金方面对特色产业发展给予扶持。自2008年起,县财政列支8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并确保每年增幅不低于地方财力增幅,集中财力扶持节水高效特色农业的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等工作的实施;2010年,县上又安排专项资金900万元,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在保持对枸杞、葡萄、大枣、酒花等特色产业原补助标准不变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系列关于对特色产业、畜牧业、土地流转、新农村示范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重点产业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县级产业示范区建设上,根据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对综合示范性强的示范区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补助,对千亩连片以上的示范区给予2-3万元的补助;在畜牧业发展上,对羊饲养量突破10万只或牛饲养量突破1万只的乡镇,一次性予以5万元的奖励;在高效设施种植上,日光温室每亩补助5000元,温室大棚每亩补助1000元。强劲的政策激励环境有效助推了特色产业的落实力度,带动了土地流转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农户发展连片规模种植的积极性高涨,吸引了新疆、宁夏等地客商大规模流转土地开展蜜瓜、枸杞种植、经营,使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产业“多、乱、杂”的问题迎刃而解,逐步形成了 “家家兴产业,户户搞经营”的可喜局面。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民增收方式“由粮到棉”转型升级以来,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实现“由棉到特”的大调整、大转变,近三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含移民)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走出了(2000年至2006年)年均增速6%左右的低谷徘徊期,来自特色种植业的收入已占到纯收入的40%,来自畜牧养殖业收入占到20%,高效特色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劲动力。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特四化”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科学发展的新要求,着眼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现代农业的典型反映,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由之路。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大力发展“三品两化”(品种、品质、品牌,产业化、高效化)农业,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挖掘农业潜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着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实现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瓜州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是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回顾“一特四化”战略实施的几年,虽然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短期内实现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目前特色产业还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产业规模相对偏小、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弱、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不够规范、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不足等问题,瓜州县将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扶贫参照县、养羊大县等有利条件,准确分析和把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形势,坚持“一特四化”战略目标不动摇,认真落实省市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蜜瓜、枸杞、番茄、甘草、大枣、葡萄、酒花、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依靠科技,集中力量,不断完善《瓜州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规划》、《养羊大县建设方案》、《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方案》等符合瓜州农业特色的政策措施,把生产性增收、市场性增收、政策性增收等各种增收要素最大化地激发出来,到“十二五”末,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占到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蜜瓜、枸杞、甘草分别突破10万亩,牛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只以上,努力把具有瓜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把瓜州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中药材基地和养羊强县,使“中国蜜瓜之乡”品牌更响,全力推进“两抓整推、乘势跨越”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这些其实是我百度的,希望对你 有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