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殖的白虾喂什么饲料
方法/步骤
清除野杂鱼,减少争食者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南美白对虾争夺饵料,甚至会残食白对虾,低质鱼虾争食饲料,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方法是放苗前进水20到3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池牛野杂鱼。进水时加过滤网袋,防止野杂鱼类随水入池。
注意饲料的选择及补充:
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饲料配方合理,可保证对虾生长迅速,避免饲料的浪费。不要采用其他虾料来替代。
养殖前期,要注意施肥,培育起有益于虾生长的生物群落,如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并可向池内移植一些有益的饵料生物,这样可少投饵或不投饵,随着基础饵料的消耗,可投喂一些无病原体的鲜活饵料及幼虾专用配合饲料,然后逐渐过渡到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这样可节省部分饲料。
养殖后期,当虾病暴发期过后,投喂鲜活饲料已不致于大量引发虾病,即可根据当地饲料来源情况投喂一些鲜活饵料,以节约饵料成本。但要注意饲料一定要新鲜,不腐败变质。
保持水质清新养虾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虾的体色、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南美白对虾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虾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因而养殖南美白对虾应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水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4毫克/升以上为好。常用的水质调节办法有:①勤换水,一般7到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10%-20%;②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浓度为15克/米3;③安装增氧机,用增氧机调节。④使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等来调节水质。
掌握好投饵技巧:
少量多次:依对虾的摄食习惯及生长特性,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且不同的时间投饲量也不相同,一般7:00投日投饲量的30%,11:00投10%,18:00投40%,23:00投20%。
掌握适宜的投喂量:投饵量的多少较难掌握,过多造成饲料浪费,过少则虾吃不饱,不利于生长。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搭设饵料台,沿池四周设置几个1.0米2左右的饵料台,投喂时沿池均匀泼撒,投喂1.5-2小时后检查虾的摄食情况,正常情况下若饱胃率占60%—70%,则投喂合理,饱胃率过高则降低投饲量,过低则提高投饲量。
根据天气情况投喂:天气晴朗,风和日暖时多喂;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或寒流侵袭时少喂或不喂。
根据虾情投喂: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及有无疾病灵活掌握投饲量。虾生长旺盛,无疾病时适当多喂,反之则少喂;虾大量蜕壳时少喂,蜕壳一天后多喂。
根据水温投喂:水温低于18℃或高于32~C时少喂,25-30℃时多喂。
根据水质情况投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时虾摄食旺,可正常投喂;而水质较差,溶氧较低时则少喂或不喂。
2. 养殖的白虾喂什么饲料好
养殖白对虾要用水源充足、没有污染,同时排灌方便的池塘。底部要有泥沙,周围需要用薄膜围起来,防止天敌入侵。放养密度为每亩3万到5万尾。养殖期需要加水和换水,保持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投喂饲料多选择福寿螺和小杂鱼,每天要喂三次。
3. 青虾养殖喂什么饲料
虾饲料: 红螯螯虾幼体孵化收集后放入土池中饲养,生长初期幼体主要以有机碎屑及小球藻等单胞藻类为食。水体中有机碎屑、单胞藻类是否丰富对提高红螯螯虾幼体成活率至关重要,如果饵料数量不足会发生自相残杀。通过对幼虾解剖发现,幼虾肠胃中基本没有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残骸,这主要是幼虾活动能力差对浮游动物不易获得的原因。经7个星期饲养,幼体平均规格可达7.6厘米。最新科学养殖增加虾营养价值和产量的方法 虾养殖如果加强其体内astaxanthin中文名叫虾青素也叫超级维生素E(见参考资料虾的超级抗氧化活性及其应用)的含量,即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的astaxanthin含量,即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2.0%的astaxanthin藻粉,会有以下经过验证的效果(详情见扩展阅读): 幼虾:每吨饲料添加0.4~0.8公斤(存活率提高50%) 使用时间:整个养殖期。 成虾:每吨饲料添加0.24公斤(存活率增45%,虾病显著减少)使用时间:捕捞前2个月。 产虾:每吨饲料添加0.75~1.5(产卵增40%) 使用时间:产卵前2个月。
4. 白虾饲料制作方法
1、水质管理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大,易引起对虾应激反应,此时应保持水体在l.6~l.8米。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数小时(中午2~3小时,夜间6~8小时)。备足增氧剂,以防突发性缺氧浮头。水体透明度低于20厘米,需提前进行水质调控,可使用EM菌或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或换水等措施。
2、饵料投喂
主要投喂新鲜优质的南美白对虾全价饲料。坚持勤投、少投,每天投喂4次~6次,一般以检查饵料台少留残饵为原则,掌握在投饲后1小时~1.5小时内吃完为佳。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时不投喂;水质不好时少投喂;起北风、降温时少投喂或不投喂;虾类大量蜕壳的当日少投喂。
3、日常管理
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检查各种设施是否完好,重点观察虾池的水质变化和虾的活动情况、检查供电供水设施保障情况、观察是否有病虾出现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在养殖中后期,一般每3天~5天须在池塘四周随机抽样200尾左右对虾观察是否正常。在对虾突然增料或减料,气候突变时期如下大雨、进水后等有可以诱发虾病的情况下,要尽快用旋网抽检,看是否有问题发生。针对秋季对虾易出现换壳慢、生长和生理不活跃、软壳等现象,可定期内服多维、免疫多糖、大蒜素或护肝保肝中草药剂等强化对虾抵抗力。
5. 养虾喂什么饲料啊
养虾大家都养什么饲料虾料的主要原料基本上有进口鱼粉、 豆粕、面粉、海藻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虾粉、熟化花生粕、熟化棉粕、熟化菜粕、熟化米糠等。一般要选择缩短养殖周期,减少水质污染,减少疾病发生,适口性好,诱食性强,能是虾摄食旺盛的料。
6. 河虾养殖喂什么饲料
1、在河虾繁殖的季节里,像那种小河里面会有非常多的河虾,但是河虾喜欢味道比较浓郁的东西。据悉河虾诱饵可用面包、火腿肠、红薯、馒头、瘦肉、骨头等等。
2、可以把火腿肠切碎,加入香油、商品饵或面粉搅拌,成团后切成条状。还可以用煮熟的红薯泥和面包、鸡蛋一起搅拌,成团后切成条即可。
3、所以想要自制河虾诱捕饵料配方,河虾饵料配方一般都是一些肉碎,玉米碎等等之类的,这些都是虾喜欢吃的东西来的,因为这种味道很浓郁,养殖河虾也是很合适的。
7. 养殖的白虾喂什么饲料比较好
养殖白对虾要用水源充足、没有污染,同时排灌方便的池塘。底部要有泥沙,周围需要用薄膜围起来,防止天敌入侵。放养密度为每亩3万到5万尾。养殖期需要加水和换水,保持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投喂饲料多选择福寿螺和小杂鱼,每天要喂三次。
8. 养殖的白虾喂什么饲料最好
1,首先,大棚进苗时间最早为4月中旬比较适宜,外池放养时间掌握在5月上旬,可稳定在20°C以上进行为宜,6月后水温为22-35°C。如遇到长期阴雨天,气温偏低、光照少的特殊气候,掌握适时放养。
2,然后,精养池塘放养密度3万-4万尾/亩,条件良好的高密度精养,应采取轮捕的方法,放养密度提高至5万-6万尾/亩。一般密度不宜超过2500尾/米3水体,过高极易产生病害及缺氧死亡。
3,然后,掌握好清塘消毒时间,如苗床在施用生石灰、漂白粉尚未到药性消失后,就上水放苗,会造成钙离子和氯离子药害虾苗,对虾池塘需经冬季曝晒,对老池应清除淤泥10-20厘米,放虾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千克/亩,或漂白粉8千克/亩消毒虾池。在清塘后至放苗前10天左右进水50厘米,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使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
4,然后,选择优质的虾苗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及高产的重要保证。对虾放养的规格一般为1-1.2厘米,在淡化到盐度1.5‰-2‰后,再使虾苗在1.5‰盐度的苗池中维持1-2天,以增加其适应变化能力。
5,然后,选购对虾虾苗时,应选择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
6,然后,进行池塘水色的调控,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在池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瘦水池塘早期还应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体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掌握,每星期追肥一次。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的排泄物增多,此时应采取适量换水或施用一定的生石灰来控制水质的措施。
7,最后,每天早、晚、午夜三次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及对虾是否有浮头现象。采用借助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两种方法检查对虾的活动情况、生长状况,如出现异常应调节投饵量,发现浮头可开启增氧机。
9. 养殖白虾需要注意什么
1、清塘消毒
(1)在投放虾苗之前需要先进行清塘消毒工作,在放虾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70kg进行消毒。
(2)在清塘后至放苗前10天左右,往虾塘进水50cm,而且还要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以此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使得水色呈黄绿色或者茶褐色。
2、加入生盐以及投放虾苗
(1)在放苗前需要往池中加入适量的生盐,而在养殖后期也需适量的投放生盐。
(2)需要选择健壮活泼的优质虾苗并在投放前做好盐度的淡化工作,放养之后的1周内,需要将水位保持在50cm,以后每天增加5cm,直至水深达到160cm。
3、饲喂管理
(1)可以给白虾投喂花生麸、小鱼等食物,在前半个月每天投食4次,半个月之后投喂3次。
(2)在投喂时需要做到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调整投喂次数。
4、日常管理
(1)定期进行换水,保证水质的干净,而且每天也需要进行巡塘,观察水色、摄食、生长等情况。
(2)保证水中有氧气,如果氧气量不足,可以合理的开启增氧机来补充氧气。
10. 白虾怎么喂养
一、实行以水控温调氧。
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体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是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至1.8~2米,高温期要保持2.2米以上。为此,在大潮期,要每天排水一次;在低潮和枯水期,则要进行机械排灌,使每天换水量达到50%左右。高温期则全排全灌,这样可有效地把水温控制在30℃以内,使水的透明度达到35厘米,溶氧量稳定在5毫克/升左右,有利于对虾旺食快长,优质高产。但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的微小活体侵入,最好在进水口使用60目网片滤水。
二、分阶段科学投饵。
当对虾体长4厘米以上时,以投喂螺蚬等低值小贝类饵料为主,每天每万尾投喂6~8公斤;当体长8厘米时,每天每万尾投喂50公斤;当体长12厘米以上时,每天每万尾投喂100公斤。如小贝类饵料不足,可投喂配合饲料。体长4厘米以上时,每天每万尾投喂1.5公斤,以后体长每增加0.5厘米,
每天每万尾增投0.3~0.5公斤;体长10厘米以上时,
每天每万尾增投0.7~0.8公斤。如用冰鲜小杂鱼,则按1公斤配合饲料折用2.5公斤冰鲜小杂鱼替代。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间活动频繁,食欲旺盛;白天潜伏,食欲减弱。因此,饵料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后两次投喂,早晨投1/3,傍晚投2/3。饵料要投在虾池四周平台上,使体质强弱的虾都能吃到。投饵时要坚持“四少四多”,即前期少投,后期多投;早晨少投,傍晚多投;低潮时少投,大潮时多投;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正常生长时多投。“两不投”,即变饵料不投,环沟和深水不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三、谨防虾病危害。
盛夏高温季节,对虾活动摄食能力差,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加之水体环境恶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虾病。为此,首先,要注意投饵量不宜过多和过于集中,以免饵料变质发臭,致使水质变污。尤其是鲜活饵料,在高温天气极易变质,造成对虾中毒死亡。为减轻虾池水质污染,要经常换水。其次,要注意疏养。在盛夏高温季节,要合理调节虾群密度,以保持虾群有一定的活动水体。
四、防止对虾浮头死亡。
午夜和黎明前,由于池水中氧气降至最低点,是对虾最易发生浮头死亡的危险时间,如发现糠虾、白虾浮头,小杂鱼向塘边结集等现象(这是对虾开始浮头的预兆),必须及时开动增氧机或不断换水,以增加虾池水中溶氧。平时要注意清除虾池淤泥杂物,保证水质新鲜良好,以防止对虾浮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