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养殖养殖蟹(水产养殖螃蟹养殖)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06 11:45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水产养殖螃蟹养殖

井水养蟹正确方法

一、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需为长方形,面积1公顷。蟹池内一般挖环型沟,也可挖成“井”字型沟。沟的面积占蟹池总面积20%,沟处可保持水深1.2~1.5m,沟底向 出水口倾斜,中间平滩处可保持水深0.8m左右。平滩处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放苗前,晒干至干裂,用生石灰、茶籽饼等彻底消毒,茶籽饼的优点是只杀野杂鱼,对塘内螺蛳、 青虾没影响。以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二、水源与水质

    养殖用水的水源为地下井水,井深24m,井口直径10cm,机头(电动机)功率为1.1kW。井周边无污染,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且溶解氧含量充足(在5.8mg/L以上。肥水的关键就是要施足基肥,基肥不施足,营养供不上,对蟹苗生长不利。在高温期间采用循环养殖用水的方法,首先排水1/4,然后再添水1/4,以保持 养殖用水在1~1.2m。

 三、苗种放养

    1. 2017年2月初,在蟹种放养时把水位控制在50~60cm。每亩放养平均规格为150~200只/kg的自育河蟹苗种500~550尾,蟹苗在放养前用浓度3%~5%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以降低养殖中发病率。放养的蟹种要求甲壳完整,肢体齐 全、无病无伤、活力强、规格整齐。为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螺蛳的繁殖,蟹种入池塘前先用网片圈蟹池面积的30%作暂养区,待水草覆盖率达40%~50%、螺蛳繁殖已达一定数量时解除,一般暂养至4月 份,不能超过5月中旬。

    2. 在2-3月份河蟹放养结束后,亩套养800~1200只/kg青虾苗3~4kg,5-6月份陆续起捕上市,可亩产青虾35kg,每亩可增加收入400~450元;7月中旬至8月初,虾苗规格为6000~7000尾/kg,亩放青虾2.5kg,可亩产商品虾30kg。 青虾摄食能力比河蟹弱,吃河蟹剩余饵料,清扫残饵,防止败坏水质。青虾还可以作为河蟹饵料。若遇过敏药物,青虾抵抗力低,先浮头,便于采取措施,避免河蟹死亡。

    3. 在3-4月每亩套养细鳞斜颌鲴规格15cm以上鱼种25尾,年底可获规格0.2~0.5kg商品鱼8~12kg。在蟹塘内套养细鳞斜颌鲴能充分利用河蟹吃剩的残饵、水草枯叶、碎屑、腐泥等,减轻因“废物”腐烂变质对水质的影响,改善 河蟹生态环境,促进河蟹生长,减少发病。

四、饲料投喂

    河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投喂上应进行动植物饲料合理搭配,按照“两头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进行投喂。

    1.饲料种类

    植物性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苦草等各种水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杂鱼、塘内螺蛳等。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配制符合无公害食品养殖要求的颗粒饲料。玉米、小麦最好进行熟化,以提高其利用率和适 口性,减少对水体污染。

    2.饲料投喂

    投饵方法:看季节,按“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进行投喂;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摄食活动强弱,活动力强多喂,弱则少喂。

    五、养殖管理

    1. 春夏两季可直接使用地下井水,水位控制在1~1.2m,水质保持在:井水溶氧大于5mg/L,pH值7.2~8.2,盐度小于5‰。

    2. 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约占总水面的1/3,这样既能为河蟹提供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饵料,又能起到降温、避敌、增加溶氧量、改善水质的作用。

    3. 塘内投放螺蛳,亩放250~300kg,前期投放总量的1/3,5、6月份投放总量的2/3。为河蟹提供了营养价值高的鲜活天然饵料,同时能改善和维护池底环境。

    4. 饲料投喂,在养殖前期,也就是4至6月份投喂河蟹专用饲料为主,即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3∶2;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7∶3。,因为6至9月份是河蟹生长最快的时期,饲料投喂量不仅要加大,而且在饲料中要添加 维生素E以及蜕壳促生长素。饲料投喂时,根据蟹体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以摄食到八成饱为宜,每天投喂2次,采用手撒的方法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约为河蟹总重的2%~3%,但应根据天气 、水温和及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 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采取池水消毒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并定期泼洒EM菌等微生物制剂。

    6. 捕捞时捕大留小,均衡上市。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资料周转等因素加以考虑,将规格达到75g/只以上的个体及时挑选上市,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可缓解生产资金的紧缺,提高整体生产能力。

    地下井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选择好养殖地然后做好池塘管理即可

2. 螃蟹海水养殖

答:放养密度不一,养殖技术不一,产量也有异同,一般来说一亩海塘可以养500斤左右。

青蟹作为穴居性水生甲壳动物,喜欢栖息于潮间带的泥沙海滩、红树林或沼泽地,白天穴居在洞穴内,夜间出来觅食。夏天喜欢在高潮带用步足支起身体,低温时则潜伏在泥沙中,仅露出双眼。自然环境中,青蟹主要以小型鱼、虾、蟹、贝等为饵料。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

3. 淡水螃蟹养殖技术

淡水螃蟹也是在海水中繁殖后进入淡水的

4. 水产养殖网螃蟹行情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每年的9月份,陆续开始上市,无论雌蟹,还是公蟹,都发育到了最佳,阳澄湖的大闸蟹,特点有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肉质膏腻,味道滋美,口味鲜甜,为什么这里的大闸蟹这么出名?早在2005年的时候,阳澄湖就被列为重点保护区域,阳澄湖是太湖分裂出来的一个中心湖泊,属于湿润气候,好水出好蟹。

2、太湖大闸蟹

太湖蟹生活中太湖水域,距离阳澄湖的距离,不算太远,太湖周边有无锡、苏州、湖州,湖州养殖户的面积,已达2.3万亩,是当地的特有产业,太湖大闸蟹的特点,青壳、白肚、体壮、膏肥、金爪、黄毛,蟹黄肥厚,爪肉感强、强劲有力,能在玻璃栈道上横行霸道,最早的时候太湖螃蟹,洄游蟹苗是主力,后来由于改建,导致蟹苗无法洄游,现在大部分养殖场为人工撒苗。

3、洪泽湖大闸蟹

洪泽湖位于江苏淮安的洪泽区,大闸蟹是当地有名的水产,这里的螃蟹,辨识度非常高,因为它的背部有一个“H”型的标记,好似印在上面一样,现已称为地理标志,纯天然形成,真的很奇妙。

洪泽湖大闸蟹的特点,整体呈现清泥色,光泽度高,平滑度高,个大体肥,钳子上的茸毛呈现金黄色,雌蟹的蛋白质最高,比较受欢迎。

4、宝应湖大闸蟹

宝应湖的位置在江苏扬州的宝应县,距离洪泽湖的距离,也不算太远,这里的水质良好,没有污染,生态环境高,盛产野鸭、大闸蟹等,吸引来了不少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稀动物,宝应湖的大闸蟹,膏肥黄丰,白肚青壳,黄毛金爪,可以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媲美,已活的无公害品牌,500克重的大闸蟹,曾卖出800元一只的价格,即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

5、骆马湖大闸蟹

骆马湖位于江苏宿迁市,这里的大闸蟹乃蟹中上品,加姜片蒸熟,膏肥肉香,入口咀嚼之后,有一股淡淡的香甜之味,骆马湖的大闸蟹特点,背青肚白,肉满个大,金爪鳌强,骆马湖的水质,在江苏一带来说,属于最好的大湖之一,湖水清澈,一望无际,风景怡人,除了螃蟹以外,还滋养了不少的湖鲜,随便拿来一煮,都是一种美味享受。

6、高邮湖大闸蟹

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高邮市,高邮湖出产的大闸蟹,已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量5000吨,养殖户近千家,形成了一系列的螃蟹产业链,高邮湖大闸蟹的特点,青背金爪,肚亮膏红,膏肥肉嫩,入口很是美味,捕捞最高的公蟹重量为485克,母蟹为358克,在螃蟹行业来说,这个体重的螃蟹,几乎不太常见,金秋时节,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7、固城湖大闸蟹

固城湖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螃蟹也叫“高淳螃蟹”,历来就是“蟹中之冠”,现已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固城湖浮游生物丰富,水草茂盛,逼迫荡漾,水质清澈,很适合喂养螃蟹,良好的水质环境,也使得这里的螃蟹,小具名气。

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红膏蟹几乎占了全部,除了供应国内市场,还经常出口国外,固城湖螃蟹上市的时间,比大部分螃蟹都早,而且规格大,几乎都在4两左右,肉质饱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8、长荡湖大闸蟹

长荡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清澈见底,水鸟成群,浮游生物多,长荡湖属于一个典型的浅湖,平均深度只有1.5米左右,而且常年维持在这个高度,长荡湖和其它湖泊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是活水,有利于生物的滋养,大闸蟹就是长荡湖的特产之一,年产1400吨,每一只都蟹肥膏满,青壳白肚,紧抓黄毛,远销各大城市,从味道和品质上来说,胜于其它水域的淡水湖蟹。

9、微山湖大闸蟹

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微山湖大闸蟹属于当地特产,已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微山县不大,但却因微山湖出名,湖水清澈,浮游生物丰富,水草茂盛,河床平坦,是理想的大闸蟹饲养基地,每年到了捕捞上市的季节,人们蜂拥而至,纷纷来购买微山湖的大闸蟹,青壳白肚,体壮膏肥,金爪黄毛,经过多年的政府开发,微山湖大闸蟹的销量、知名度都有所提升,相信会越来越好。

10、梁子湖大闸蟹

梁子湖大闸蟹位于湖北鄂州市梁子湖区,另一面是武汉的江夏区,梁子湖的面积,在整个湖北来说,属于第二大湖泊,清澈见底,饵料丰富,这里的大闸蟹品质,完全不输阳澄湖大闸蟹,个大独白,肉质鲜美,大闸蟹养殖面积更是阳澄湖的6倍,每到大闸蟹上市的季节,附近的市面都会到梁子湖来品尝大闸蟹,场面壮观,味道也堪称一绝。

大闸蟹鲜盖百味,闻名天下,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气可嘉,大闸蟹最早的名字叫“夹人虫”,人们遇见纷纷避而远之,“夹人虫”经常骚扰河工,人们便用沸水烫,烫熟的螃蟹,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知哪个大哥胆子大,剥开直接吃了一口,发现味道出奇的美味,喷香扑鼻,蟹肥膏黄,后来竟发展到捉螃蟹吃,并且很快传遍全国,人尽皆知。

5. 螃蟹 养殖

养殖方法:

1、养殖场所

蟹适宜生长在排水便利、水源充足、水质好的池塘中,水的深度不要超过1.5米,并且池塘的土壤必须是透气、富含腐殖质的沙土,能为蟹提供天然的饵料。

2、消毒措施

在放养蟹苗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在阳光下暴晒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且可以在池塘中栽种西葫芦、苦草,不仅能为蟹提供食物,还能净化水质。

3、合理喂养

蟹除了食用池塘中的水草和微生物外,基本靠人工投食,可以投放土豆、小鱼虾、小麦等,并且最好在傍晚的时间进行,另外要及时清理池塘底的残渣,防止污染水质,使蟹感染病虫害。

4、增加氧气

蟹属于两栖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较大,在养殖过程中要在池塘中放入增氧设备,防止蟹苗在水中出现不良的现象,使外壳变软脱落,严重时出现死亡现象。

5.注意预防疾病:定时观察蟹子,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6. 水产养殖螃蟹养殖前景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之一,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选择面也越来越广,包括北极虾、三文鱼、银鳕鱼、帝王蟹、阿根廷红虾、格陵兰比目鱼等中高端进口海产品需求的增长日趋显著。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一)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二)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三)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四)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日,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五)创新性养殖品种。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日,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水产养殖的保护者

二氧化氯水产养殖药剂可用于治疗鱼、虾、蟹、甲鱼、蛙类等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对鲤、草、鳗、罗非鱼等的赤皮、烂腮、出血性败血病、肠炎、烂尾、水霉病等;虾类病毒病、黑鳃、白毛病、打印病等;蟹类烂腮、 水肿、肠炎、上岸症、颤抖等;甲鱼腐皮病、红、白底板病、出血病、穿孔病等;蛙类的皮肤病、眼病等病害具有独特功效,并能去除水中异味,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