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鹅需要注意
夏天养鹅有很多好处,这个季节的气候更合适。饲养夏鹅通常在5月底进行,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饲养夏鹅60天左右,每只鹅的平均体重达到1.5 ~ 2.5公斤。此外,在育雏期间,小鹅可以吃新鲜的草,它们可以在一个季节吃早稻田的落骨草和野生草籽。然而,在夏季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动物伤害频繁、高温高湿等。
(1)降低温度和湿度
鹅舍外的活动场所应设置遮阳棚和防风凉棚。鹅舍的前墙应采用尼龙网或栅栏。其他墙壁应在高低位置打开。鹅屋应宽敞以防止拥挤。每天气温高的时候,用冷水喷洒地板、墙壁和鹅,日夜打开所有的门窗,让空气顺畅流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装电风扇,这样除湿散热效果更好。
(2)降低密度
夏季鹅的密度不宜过大,肉鹅的饲养密度宜为每平方米5 ~ 6只,以防拥挤引起中暑。
(3)加料方式
新鲜去壳的小鹅被引诱吃,手里拿着切好的新鲜叶子(或草)。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为食物而挣扎,他们可以开始进食。然后用一个盆盛水,并设置饮用水。喂食时,将树叶(或饲料)均匀地铺在塑料布上,让它们吃,每两小时喂食一次。从第三天开始,改为用食槽喂养,每天喂养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10点左右。6 ~ 10日龄,每天喂养5 ~ 8次。35日龄前应优先放牧。早晚气温较低时,鹅的采食量较大,因此可以放牧在草质好、数量充足、无污染的地方,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精饲料。一般建议在早上6 ~ 9点和下午6 ~ 8点放牧。剩下的时间可以关起来。鹅应在35 ~ 50日龄时圈养,以减少运动。最佳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只动物。每天将100-150克配合饲料和切好的青饲料混合均匀,按37的比例混合成半干饲料,以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在51 ~ 60日龄时,800克配合饲料每天使用5 ~ 6次。
(4)防止动物伤害
在夏鹅,孵蛋期间,鹅舍最害怕动物,尤其是老鼠。鹅舍内的鼠洞应堵住,门窗应装有防鼠网,以防老鼠逃入鹅舍。
(5)防疫和疾病消除
肉鹅在夏天容易生病,所以我们应该做好防疫工作。刚孵出的雏鹅应注射小鹅瘟血清,每只雏鹅肌肉注射0.5毫升。在30天时,肌肉注射1.5毫升家禽霍乱疫苗。饲养器具每3 ~ 5天消毒一次,围栏和活动场所每7 ~ 10天用1%漂白粉和2%烧碱消毒一次。
扩展知识:
鹅是食草禽,全身都是宝,羽毛是富贵华丽的服装,鹅肝是高等餐桌的美味,鹅肉营养丰富、氨基酸完全、脂肪是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价值敢与羊肉相媲美,是高档餐馆的必备 。
鹅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禽,其生活习性比较特殊,例如,具有喜水性、警觉性、耐寒性、生活规律性等。鹅抗病能力强,饲养污染小,作为绿色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2. 养鹅需要注意哪些
在冬季,养鹅应该注意防寒降温。应遮挡鹅舍西、北方向的窗户,防止冷风直接吹进圈舍。必要时采取加热措施,防止水槽结冰、冻伤鹅只。
在保温的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使肉鸭舍内空气新鲜。避免冷风直接吹袭鹅群,减少冷应激反应。在鹅饲料中适当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用量。鹅舍内应铺厚垫草,避免鹅只因卧在裸露的地面上而受凉。在遇到降雪时,及时清扫运动场的积雪,避免鹅只饮用雪水。
3. 养鹅需要注意些什么
今天给大家说说养鹅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不要关着养
鹅不适合关着养,关着养不仅很难养肥,同时还容易瘦,甚至是死掉。所以养鹅要放养。
第二:不要只喂粮食
米糠,苞谷粉等拌谷子固然对增肥有好处,但是光吃这些也是不行的。应该适当喂点大白菜,青草等。最好赶到荒田里面,让它们自己找点草草虫虫吃。鹅喜欢戳,包括人和其他动物。尤其是公鹅。而且鹅的嘴巴比较大,戳几下会很痛,对于幼鸭来说很危险,搞不好会戳死。
第三:及时喂药
一旦发现鹅不爱动,不爱吃,垂头的样子要及时喂药,不然很容易死。
中亚达龙的“活性分解”仔鹅痛风专用合生元,绿风宁,能快速调理仔鹅的成长状况,快速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病,而且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保证提早出栏。快速改善肉质结构,增重催肥,增强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元素的吸收,防治仔鹅瘸腿病,富含硫氨基酸,快速长茸毛下降啄癖。有效防范断翅、断羽,促进茸毛快速生长
第四:喂水
没错,不要忘记喂水。像米糠这些很干,在鹅的旁边要常备水(一天换一次,不要等水臭了再换)
第五:其他
鹅生蛋一般是两天一次,一年生蛋期不会太长(鹅蛋很大很大),要想鹅早点生蛋,最好的方法是放养,最好有水田最好,同时搭配饲料,粮食和蔬菜青草一起喂。这样长的快肉质好,生蛋期也会长一些。
4. 养鹅需要注意事项
当下,肉鹅的市场还是蛮大的,烧鹅非常好卖,网红食品“醉鹅”也是深受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养殖肉鹅这个行业。
但许多养鹅的新手,并不上道,还用着被淘汰的古老方法,不懂得疫病的防治。这实乃养鹅的大忌,如今,养鹅是靠量取胜的,以前的方法,费时费力,并不适应现在的大批量养殖。
而疫病的防治更是重中之重,创业是为了利益,一个重大疫情,就可能让一个新养殖场血本无归,今天,在此分享养鹅的四个要点。
一、温湿度
据本人经验,出生的鹅苗温度要在25度以上,最好28-30摄氏度,湿度在70%左右,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对鹅苗都不好,容易生病,湿度也一样,温度过低,雏鹅也会压堆,笔者见过1400鹅压成一个大堆,雏鹅死亡400多只,雏鹅压堆有时候比鹅传染病更可怕。
二、饲养管理
笔者看过一些养殖肉鹅的新手,只是按时投喂饲料,喂完就去做自己高兴的事,还到处吹牛,养鹅真的很容易,养殖半年后,他们都亏钱了。这就是饲养管理的重要性,我们要观察鹅群的健康状况,鹅群的吃料状况,长毛等等,发现情况,要及时处理,不懂要学会处理。
三、疫病防治
鹅的传染病比鸡要少一些,但也并不好防治,可能与鹅是水禽有关,长期潮湿是细菌们最喜欢的地方。鹅的传染病,我们大致需要了解的有:小鹅瘟,雏鹅痛风,小鹅流感(咳嗽),鹅副黏病毒,禽流感,浆膜炎,大肠杆菌病(现在许多地方都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统称浆膜炎),禽霍乱。
以上几种都是肉鹅常见的传染病,每一种都是传染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可以很高的传染病,我们要学会如何预防,出现状况,如何治疗,就像股票一样,我们要如何快速止损。
值得一提的是,防重于治,预防传染病需要的成本不高,但治疗的成本较高,通常也会出现一定的死亡,同时,治疗更加费时,费力。
在此,笔者推荐幼雏宝,可防治小鹅咳嗽,治疗小鹅痛风,同时增强免疫力,对其它疾病有更好的抵抗力,为您的养殖更加省时、省力、省心,。
四、槽肥
鹅长得瘦也并不受市场的欢迎喔,例如烧鹅,就需要肥鹅,烧得才好看,口感嫩,痩鹅很容易被烧焦,后期的槽肥就显得很重要,肥鹅带来的养殖利润更加可观,槽肥,大部分养殖户都喜欢圈起来,喂肥鹅料,需要注意的是,过早围鹅,会引起啄尾,导致卖相不好,可能会被鹅贩子压价喔。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了,希望可以帮到您。
5. 养鹅需要注意哪些疾病
有没有受惊吓,鹅的头有没有肿胀。如果没有好可能中毒,因为鹅好少流鼻血。现在的流感有眼流血的表现,不知你家的鹅有没有出现到处乱跑乱撞的情况,如果有就会是流感。
6. 养鹅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将初生鹅苗握在左手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鹅苗的颈部,头向外、腹朝上,呈仰卧势,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开肛门旁边的羽毛挤出胎粪,轻轻地将肛门张开,并使其外翻;若可见到长约4毫米的突起物,说明为公鹅苗,否则为母鹅苗。
二、大鹅养殖技术
1、0-7日龄,舍内温度控制在28℃-30℃,之后每天降1℃,直至常温。
2、通常饲养密度为1日龄-7日龄,每平方米养25-30只;8日龄-15日龄,每平方米养20-25只;16-25日龄后,每平方米养15-20只。
3、可用玉米20%、花生饼4%、米糠10%、统糠59%、鱼粉4%、抗生素1%、贝壳粉1%、沙子1%进行饲喂。
4、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包括饮用水、水槽、料槽等用具及鹅舍、运动场的环境卫生。疾病主要预防小鹅瘟和球虫病。1-3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小鹅瘟卵黄抗体0.3-0.5毫升,7-10日龄和21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1毫升。阴雨连绵、温度较高的潮湿季节,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球虫药,连用7天。
7. 养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生态养殖鸡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取水方便、远离村庄、远离工业区、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具体的要求是,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生态养殖鸡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个~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在鸡刚破壳的时候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做好其他疾病的防疫和治疗。
8. 养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养鹅最主要的是要扎小鹅疫疫苗,(没扎疫苗的死亡率特别高)鹅的正常体温在38~40度左右。
饲养管理
1.鹅舍的建设
鹅舍可分为育雏舍、肉鹅舍、肥育舍、种鹅舍,它们的具体建筑要求和条件也不一样。
(1)育雏舍
20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雏舍前应设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
(2)肉鹅舍
肉鹅生长快、体质健壮、抵抗力强,饲养比较粗放,所建造肉鹅舍只要上面遮雨,东西北可以挡风,就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区要注意防寒。
(3)肥育舍
肥育舍要求环境安静,舍内光线暗淡、通风良好,要求舍檐高1.8~2m,地面大多采用夯实的泥土,将水槽放在排水沟上,以便使溢出的水能流入沟中,沟上铺铝丝网式木条,舍内分成若干小间,每间面积为12m2,可容纳50只肉鹅。
(4)鹅舍
要求防寒隔热性能优良,光线充足。舍檐高1.8~2m,南面是窗户,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的比例为110~15,每m2可养种鹅2~3只。在陆上运动场与水面连接处,须用石块砌好,用水泥做好斜坡,坡度约为25~35b,斜坡要深入水中与枯水期的最低水平持平。
2.雏鹅饲养
雏鹅出壳后,按鹅的强、弱分隔饲养。24小时后,将其放入盛有水的盆中,水深以能淹盖雏鹅跖部为度,让其自由活动和饮水5分钟。1~3日龄把经过水浸淘的米饭一份和切成丝的青菜两份,充分混合备用。按量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诱其啄食,两天后,可每隔2~3小时喂一次。4~10日龄,逐日增加饲喂量,每日喂7~8次,同时喂水,可改用饲槽加饮水器饲喂。11~20日龄,应练习游水和放牧,饲料可以青料为主,精料改喂碎米,适当拌入糠麸,减少饲喂次数(每天5~6次)。
雏鹅饲养阶段,特别要注意防寒、保温、防湿。最好以竹篓垫干草或破布保温。将雏鹅关在篓内,利用自身的热量来保温取暖,即“自温育雏”。气候寒冷时应供给热源。室内应注意通风和透光,喂饲时注意饮水不要外溢,保特地面和垫草干燥,以防下痢。
群牧和喜水是鹅的自然生活习性。初次放牧和游水在出壳后7~10天,选择晴天风平之日,待饲喂后赶在草地上任其采食青草,并赶在浅水边让鹅自由下水,切不可强迫赶回休息。20日龄以后逐渐终日放牧,任它自由下水,40日龄以后可露宿野外放牧饲养。
3.仔鹅的放牧
30~90日龄的仔鹅是骨骼、肌肉、羽毛生长最快的阶段,应加强放牧和补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培育适应性强、耐粗饲、增重快的鹅群。鹅以放牧自行觅食野生鲜嫩青草为主。野草只要无毒、无异味,鹅都可以采食。放牧时每群以80~100只鹅为宜。对草地合理利用,选择一定的放牧路线,逐片放牧,吃饱以后任其在草地上休息。一般每天放牧9小时。放牧时,要注意“放水”,每天应不少于2~3次,每次放水约半小时。
仔鹅以终日放牧饲养为主,还要给以适当的补饲。一般补饲糠麸、秕谷,以降低饲养成本。补饲料在晚间归牧时喂饲,补喂量视放牧采食青料情况灵活掌握。
4.种鹅的饲养
产蛋期饲养,母鹅最好舍饲和就近放牧相结合,每天早、中、晚各饲喂一次;白天可上下午各放牧一次。饲料中稻谷和粗糠的比例为2∶1,并配以矿物质饲料。每次喂饲后,均让其充分饮水,种鹅公母按1∶5选留饲养,公鹅可在30厘米深水池顺利交配,也可在旱地自由交配,均能达到满意的受精率。母鹅产蛋多在午夜至上午10∶00,外出放牧时,能自动回巢产蛋,最好就近放牧或舍饲。整个产蛋周期为20~25天。
鹅病的防治
1.科学选择鹅场址是防治传染病的基础
场址选择在地势较高,比较干燥通风,水源充足、卫生,电源通畅、交通方便的地方。要布置合理便于使用和消毒防病。
2.清洁卫生是防治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清洁卫生的鹅场,有利于疫病控制,同时也能使鹅场地吃料长肉,提高生产性能。
(1)水源卫生:尽量不用河、塘、表面水作饮用水。
(2)工作人员的卫生:饲养员要有专用工作衣、鞋、帽等。
(3)用具卫生:包括水槽、料槽等。
(4)环境卫生:清洁卫生的环境,可减少病源,切断一切传播疫病的途径。
3.管理是防治传染病的有力保证。
为了预防疫病,维护家禽的健康,要从家禽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尽量排除可引起发病的不利因素。
(1)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要求供给按科学配制的营养全价饲料。
(2)防止引入的鹅种带来疫病。
(3)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4)不同种类的畜禽不要混合饲养。
(5)作好记录工作,有利于掌握场内家禽健康状况,疫病的种类和发病规律等。
4.有效消毒是防止传染病的关键
要建立一种制度,经常除粪,常规清扫,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场区,定期消毒,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降低疫病死亡,提高生产成绩。
5.确切的免疫是防治传染病的核心
预防接种就是指将疫苗通过滴鼻、饮水、雾、注射等途径。接种到鹅体内,使之产生抗体,从而保证鹅不受感染,隔断传染病的发生。
6.科学合理用药是防治传染病的有力补充
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也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尚无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细菌病,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浆膜炎等。